谁说英国是美食荒漠?这份清单请收好

puppy

别担心,那都是刻板印象啦!这份清单就是你的“英国美食扫雷图”,专门来给英伦味道正名的。我们才不只聊炸鱼薯条,而是带你解锁真正地道的美味:从仪式感满满、肉汁浓郁的周日烤肉,到能唤醒一整天的全英早餐;从暖心暖胃的牧羊人派,到下午茶的灵魂——刚出炉热乎乎、涂满凝脂奶油和果酱的司康。赶紧收藏起来,跟着清单挨个去打卡,保证让你彻底改观!下次再有人吐槽,你就可以把这份宝藏清单甩给TA看啦!

行前必读:英国美食扫雷小贴士
别只盯着伦敦:很多地道美食藏在小镇和乡村的百年老酒馆(Pub)里,那里的味道更正宗,价格也更亲民。
学会看菜单:“Pie of the Day” (每日特派) 和 “Soup of the Day” (每日例汤) 通常是最新鲜、最划算的选择,大胆尝试!
拥抱“Gastro-pub”:这是“美食酒馆”的意思,环境比普通酒馆好,菜品也更精致,是体验新式英餐的好去处。
周日是“烤肉日”:想吃最正宗的 Sunday Roast?一定要在周日去,很多餐厅只在这一天供应。记得提前预定,好位置很抢手!
小费不是必须的:在英国,尤其是在 Pub 里,小费不是强制的。但在比较正式的餐厅,如果服务特别好,可以酌情给 10%-12.5% 的小费,有些餐厅会直接把服务费(Service Charge)加在账单里,付款前看一眼就好。

“宝子,去英国行李都收拾好了吗?老干妈、螺蛳粉、自嗨锅都塞满了吗?我可听说了啊,英国那地方除了炸鱼薯条就没别的了,你可别饿瘦了啊!”

这是我临出发前,我妈在视频电话里第N次对我的“灵魂拷问”。当时的我,一边疯狂点头答应,一边默默打开外卖软件,给自己点了最后一份麻辣香锅,心里对未来的“英国胃”充满了悲壮的想象。

相信我,这样的对话,几乎是每个留英学生的标准出厂设置。在我们的想象里,大不列颠的土地上空,飘着的不是浪漫的雾气,而是炸鱼和薯条混合的单一油烟味。“美食荒漠”这顶大帽子,英国一戴就是好多年,扣得死死的。

但是,当我在英国生活了几年,从南到北吃了个遍之后,我只想拍着胸脯,大声地为英伦美食正名:谁说的!那都是刻板印象!英国的好吃的,多着呢!

这份清单,就是我为你准备的“英国美食扫雷图”。它不聊那些被说烂了的炸鱼薯条,只带你解锁那些真正融入英国人血液,能让你一秒爱上的地道美味。赶紧收藏起来,跟着我挨个去打卡,保证让你彻底改观!

周日限定的仪式感——Sunday Roast

如果说有一种食物能代表英国家庭的温情和周末的悠闲,那必须是周日烤肉(Sunday Roast)。这可不是随便烤块肉那么简单,它是一整套、充满仪式感的盛宴,是英国人刻在骨子里的DNA。

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周日下午,你和三五好友走进一家暖洋洋的英式酒馆(Pub),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肉香和烘焙的香气。你点了一份“Roast Beef”,端上来的盘子堆得像小山一样:一大块外皮焦香、内里粉嫩多汁的烤牛肉,旁边躺着金黄酥脆的烤土豆,一个像小碗一样蓬松的约克郡布丁(Yorkshire Pudding),还有胡萝卜、西兰花等时令蔬菜,最后,灵魂——浓稠滚烫的肉汁(Gravy)从上到下浇满整个盘子。用刀叉切下一块牛肉,蘸满肉汁,再配上一口吸收了所有精华的约克郡布丁……我的天,那种满足感,能治愈你一整个星期的疲惫。

Sunday Roast 的传统可以追溯到15世纪,在工业革命时期达到顶峰。当时,英国家庭会在周日去做礼拜前,把一块肉放进烤箱里慢慢烤,等他们回家时,一顿丰盛的午餐就准备好了。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家人朋友团聚的代名词。根据英国餐饮业的调查数据,超过20%的英国人认为 Sunday Roast 是他们最喜欢的国菜,远超炸鱼薯条。在英国,有超过2.5万家 Pub,其中绝大多数都会在周日提供 Sunday Roast,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市场。

去哪里吃呢?几乎任何一家挂着“Traditional Pub”招牌的酒馆都不会让你失望。在伦敦,像 The Churchill Arms 或是 The Spaniards Inn 这样的历史悠久的老酒馆,做的 Sunday Roast 就非常有口碑,价格大约在18-25英镑之间。如果你想追求极致体验,甚至可以去米其林星级酒馆 The Harwood Arms,他们的烤鹿肉是招牌,当然价格也会更高一些。但相信我,这绝对是值得的投资,它带给你的不只是一顿饭,更是一种地道的文化体验。

能量满格的一天从这里开始——Full English Breakfast

别再只知道用牛角包和咖啡开启一天了!在英国,一顿正宗的全英早餐(Full English Breakfast),才是对抗阴雨天、唤醒全身细胞的终极武器。它还有个更接地气的名字,叫“Fry-up”,意思就是“一大盘煎炸出来的食物”,简单粗暴,但能量爆表。

第一次见到全英早餐的“全家福”,你可能会被它的阵仗吓到。一个巨大的盘子里,通常包含了:几片煎得焦香的培根(Bacon)、一两根多汁的英式香肠(Sausages)、一个煎蛋或炒蛋(Eggs)、一大勺焗豆(Baked Beans)、几片烤蘑菇(Mushrooms)、一个烤番茄(Grilled Tomato),有时候还会有炸薯块(Hash Browns)和一两片烤吐司(Toast)。

还没完!最硬核、也是最能区分“游客”和“老手”的,是一种叫做“黑布丁”(Black Pudding)的东西。别被它名字骗了,它不是甜点,而是一种用猪血、猪油和燕麦做成的血肠。听起来有点黑暗料理?但尝起来口感扎实,咸香入味,是整盘早餐的点睛之笔。根据英国食品历史学家的研究,全英早餐的雏形源于13世纪的英国乡绅阶层,他们喜欢用丰盛的早餐来招待客人,展示自己庄园的富饶。到了维多利亚时代,它已经成为中产阶级餐桌上的标配。

如今,一份全英早餐的价格根据地点不同,从8英镑到15英镑不等。很多咖啡馆和餐厅全天都会供应(All Day Breakfast)。伦敦的 The Breakfast Club 是一家非常有名的连锁店,门口永远在排队,他们家的全英早餐就是招牌。一项2022年的调查显示,尽管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饮食,但仍有近40%的英国人表示,全英早餐是他们心中完美的“宿醉解药”或“周末犒赏”。下次熬夜写完论文的早晨,别犹豫,去楼下的咖啡馆点一份 Full English,配上一杯英式早茶,你会感觉自己瞬间原地复活,又能再战五百年!

治愈你所有不开心的“妈妈牌”料理——Shepherd’s Pie & Cottage Pie

每个国家都有一种食物,能让人瞬间想起家和妈妈的味道。在中国,可能是一碗热汤面;在英国,那一定是牧羊人派(Shepherd’s Pie)或农舍派(Cottage Pie)。

这两种派,外表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底层是香浓的肉馅,顶层覆盖着厚厚一层绵密的土豆泥,再撒上一点芝士,烤到表面金黄微焦。用勺子挖下去,能同时感受到土豆泥的软糯和肉酱的鲜美,热乎乎的一大口,简直是阴冷天气里最温暖的慰藉。

那它们有什么区别呢?很简单,记住一个原则:“牧羊人”(Shepherd)放“羊”(Lamb),所以 Shepherd’s Pie 的肉馅是用羊肉做的;而 Cottage Pie 的肉馅则是用牛肉(Beef)做的。这个区分非常严格,如果你在餐厅菜单上看到 Shepherd’s Pie,那它的内馅就必须是羊肉。

这道菜的起源非常朴实。在18世纪末,土豆在英国普及后,勤劳的家庭主妇们为了不浪费周日烤肉剩下的肉,便把它们切碎,加上蔬菜和肉汁重新炖煮,然后铺上土豆泥放进烤箱焗烤,一道美味又节约的新菜就诞生了。它代表着英国人“物尽其用”的生活智慧,充满了家的温暖和踏实感。

如今,Shepherd’s Pie 已经成为英国各大 Pub 菜单上的常驻嘉宾,也是超市冷冻柜里的热销产品。一份在餐厅里的 Shepherd’s Pie 大约在13-18英镑。但我觉得,体验这道菜最好的方式,是和你的室友们一起动手做一次。食材非常简单,在任何超市都能买到。大家一起洗菜、切肉、煮土豆、压土豆泥,伴随着烤箱里传出的阵阵香气,那种合作的快乐和分享的美味,比任何米其林餐厅都更珍贵。这道菜的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治愈。

下午茶的灵魂,甜品界的“红白玫瑰”——Scones

提到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你脑海里浮现的可能是三层点心架、精致的骨瓷茶具和优雅的淑女。但我要告诉你,整个下午茶的灵魂,不是那些小三明治,也不是顶层的花式蛋糕,而是中间那层——热乎乎、刚出炉的司康(Scones)。

一个完美的司康,应该是外皮带点酥脆,内里却无比松软,掰开时还冒着热气。它的吃法也极其讲究,必须搭配两种酱:一种是凝脂奶油(Clotted Cream),质地介于黄油和奶油之间,奶香浓郁到爆炸;另一种是草莓果酱(Strawberry Jam)。

吃司康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甜蜜的“战争”。在英国,关于“先涂奶油还是先涂果酱”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上百年,史称“The Great Scone Debate”。这背后代表了英国两个地区的传统:德文郡(Devon)的人坚持“奶油先上”(Cream First),他们认为奶油像黄油一样是基底;而康沃尔郡(Cornwall)的人则力挺“果酱先上”(Jam First),他们觉得这样更能品尝到果酱的风味。这个话题甚至连已故的伊丽莎白女王都曾被问到过,据说女王本人是“果酱派”!

下午茶文化起源于19世纪的贝德福德公爵夫人安娜,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个价值超过6亿英镑的庞大产业。从伦敦丽兹酒店(The Ritz)人均近百镑的奢华体验,到约克郡贝蒂茶屋(Bettys Cafe Tea Rooms)一座难求的火爆场面,再到散落在各个小镇街角的家庭式茶馆,你总能找到适合你的那杯茶和那块司康。

我的建议是,除了打卡那些网红名店,不妨多探索一下你所在城市周边的独立小茶馆(Tea Room)。在那里,你可能会吃到店主奶奶用祖传秘方烘焙的司康,搭配着自家花园里采摘的草莓做成的果酱,价格可能只要5-7英镑一份(包括茶和两个司康)。那种温馨、质朴又美味的体验,才是英式下午茶最迷人的地方。

更多“隐藏款”等你解锁

当然,英国美食的宝藏清单远不止这些。当你真正开始探索,你会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比如各种各样的“派”(Pie)。英国人对派的热爱是刻在基因里的。除了我们提到的牧羊人派,还有用大块牛肉和黑啤酒炖煮的“牛排麦芽酒派”(Steak and Ale Pie),用鸡肉和蘑菇做馅的“鸡肉蘑菇派”(Chicken and Mushroom Pie),外皮酥脆,内馅滚烫,每一口都是大写的满足。

还有“香肠与土豆泥”(Bangers and Mash)。Bangers 指的是香肠,因为在二战时期物资匮乏,香肠里水分较多,煎的时候容易发出“砰砰”(bang)的声响而得名。几根烤得焦香的猪肉香肠,卧在绵密的土豆泥上,再浇上洋葱肉汁(Onion Gravy),简单、便宜又好吃,是标准的英式“Comfort Food”。

别忘了还有甜品!“太妃糖布丁”(Sticky Toffee Pudding)是我的最爱。这是一种湿润的海绵蛋糕,里面充满了切碎的椰枣,趁热淋上浓稠温热的太妃糖酱,再配上一勺香草冰淇淋或者卡仕达酱。冰火两重天的口感,甜得理直气壮,甜得让人幸福感爆棚。

更重要的是,现代英国的餐饮业早已不是当年的“美食荒漠”。由于历史原因,它是一个文化大熔炉,美食也同样如此。在英国,你能吃到全世界最正宗的印度菜。事实上,“咖喱鸡”(Chicken Tikka Masala)这道菜就是印裔厨师在格拉斯哥发明的,甚至一度被称为“英国国菜”。伦敦的 Brick Lane 整条街都是咖喱店,香气能飘出几条街。根据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英国现在有超过1万家印度餐厅,产业规模高达40亿英镑。

从米其林星级餐厅到热闹的街头美食集市(比如伦敦的 Borough Market),从地道的意大利披萨到正宗的土耳其烤肉,英国的餐饮选择丰富到你难以想象。所谓的“美食荒漠”,早已被多元文化的美食绿洲所覆盖。

所以呀,下次再有人跟你吐槽英国没好吃的,别急着反驳,直接把这份清单甩给TA。或者更好的方式是,带TA去你最爱的那家小酒馆,点一份冒着热气的 Sunday Roast。

留学生活,不只是图书馆和教室里的三点一线。走出你的宿舍,去探索这座城市的味道吧。别怕踩雷,也别被刻板印象束缚。用你的味蕾去认识这个国家,你会发现,那些藏在街头巷尾的美味,那些和朋友们共享一盘热乎乎食物的瞬间,最终都会成为你记忆里最温暖、最闪亮的一部分。

去吧,去吃,去感受。你的英国美食地图,正等着你亲自去一笔一划地画出来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