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英国读什么专业,回本最快?

puppy

想到去英国留学动辄上百万的花费,心里是不是有点慌,总琢磨着这笔“巨款”到底啥时候能回本?别焦虑啦!这篇文章就是你的“回本”小参谋。咱们不聊那些虚头巴脑的,直接上干货:用实实在在的薪资数据和就业前景,帮你盘点那些毕业就能拿高薪的“王炸”专业。从大热的计算机、金融科技,到一些你可能没想到的潜力股,我们都给你扒得明明白白。想知道怎么选专业才能让你的巨额投资快速升值,毕业就底气十足吗?快点进来看看,你的心仪专业在不在高薪榜上!

小编悄悄话:你的“回本”小贴士
哈喽,未来的精英们!在看这篇文章之前,心里默念三遍:“回本”很重要,但不是唯一目标!这篇文章会用最真实的数据给你扒一扒高薪专业,但选专业就像谈恋爱,光看“家底”不行,还得看“性格”合不合。我们的目标是,帮你找到那个既能让你钱包鼓鼓,又能让你学得开心的“梦中情专”,让你这笔百万投资,投得明明白白,赚得开开心心!

去年夏天,我拉着一个刚从英国回来的朋友小A撸串。他毕业于一所G5大学的硕士,按理说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但他那天喝了点酒,话匣子就打开了。

“你知道吗,我昨天把我这一年留学的花销仔仔细细算了一遍,”他夹起一串烤翅,眼神有点迷离,“学费3万镑,生活费、房租加起来快2万镑,总共5万多镑,换算过来快50万了。我爸妈都是普通工薪阶层,这笔钱是他们大半辈子的积蓄。”

他顿了顿,灌了一大口啤酒:“我现在找的工作,起薪税前4万镑。听起来不错,但在伦敦,交完税再去掉房租和生活费,一年能攒下1万镑就谢天谢地了。这么算下来,我要不吃不喝干5年,才能把留学的本钱赚回来。有时候半夜醒来,心里就特别慌,感觉自己背着一笔巨大的债。”

小A的故事,是不是戳中了你心里最柔软、也最焦虑的那个角落?动辄上百万的留学投资,就像一座大山,压在每个留学生和他们家人的心上。“什么时候能回本?”这个问题,简直就是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别慌,今天咱们lxs.net的小编就来当你的“回本”小参谋,不画大饼,不灌鸡汤,直接上数据、讲案例,带你看看去英国读什么专业,能让你最快地把这笔“巨额投资”连本带利地赚回来!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稳坐高薪榜的“铁饭碗”

如果说哪个专业是“回本”界的常青树,那计算机科学(CS)绝对当仁不让。在这个万物皆可数字化的时代,程序员就是新时代的魔法师,而英国,尤其是伦敦,正是这场魔法盛宴的中心舞台之一。

为啥CS这么火?你想想,从你早上刷的短视频,到中午点的外卖,再到晚上玩的游戏,背后都离不开一行行的代码。人工智能、云计算、网络安全、大数据……这些听起来高大上的词,都是CS毕业生的主场。市场需求巨大,人才缺口也巨大,薪水自然水涨船高。

咱们直接看数据。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近年的毕业生去向调查数据,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在毕业15个月后的平均年薪稳居前列,通常在£35,000到£45,000之间。但这只是平均数!如果你毕业于像帝国理工、牛津、剑桥、UCL这样的顶尖名校,起薪直接冲上£50,000甚至£60,000都不是梦。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认识的一位学姐,在帝国理工读的MSc in Compu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她还没毕业,手里就已经握着好几个offer了。其中一个是谷歌在伦敦的人工智能团队,给出的起薪包(base salary + bonus + stock)接近£75,000。她告诉我,面试的时候,公司根本不关心你是不是本地人,只关心你的算法能力、项目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她读书期间参与的几个AI项目,成了她简历上最亮的星。

现在,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和一群全世界最聪明的人一起,训练AI模型,优化搜索算法。虽然工作强度很大,但她说:“每天都在创造未来,而且看着银行账户里的数字,觉得当初熬夜赶due、掉的头发,都值了!”

除了谷歌、Meta、亚马逊这种科技巨头,伦敦的“硅环岛”(Silicon Roundabout)区域还聚集了成千上万的科技创业公司,它们求贤若渴,愿意为优秀的软件工程师、机器学习专家开出极具竞争力的薪酬。所以,如果你逻辑思维强,对创造新事物充满热情,选CS,就是选择了一条回本最快、前景最广的康庄大道。

金融科技 (FinTech):站在风口上的“新贵”

如果说CS是“老牌绩优股”,那金融科技(FinTech)就是近几年最火的“超级潜力股”。伦敦作为全球金融中心,加上英国政府的大力扶持,已经成为全球FinTech的首都。在这里,金融和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合,创造出巨大的机会。

什么是FinTech?简单说,就是用技术来革新金融服务。比如你手机上的移动支付、网上银行,还有越来越火的加密货币、智能投顾,都属于FinTech的范畴。这个领域需要的人才,既要懂金融的逻辑,又要会技术的实现,是典型的复合型人才,稀缺性决定了其高价值。

薪资有多香?根据招聘网站Morgan McKinley发布的《2023年英国薪酬指南》,FinTech领域的薪酬涨幅非常惊人。一个刚毕业的FinTech产品分析师或初级数据分析师,在伦敦的起薪普遍在£40,000到£55,000之间。如果你是区块链开发者或者有相关经验的软件工程师,起薪甚至可以达到£60,000以上。

我朋友圈里有个在KCL读FinTech硕士的哥们儿,他的经历就很有代表性。他本科是学会计的,感觉传统金融有点“卷”,而且天花板越来越明显。于是他申请了KCL的硕士,课程里既有金融衍生品,也有Python编程和区块链技术。读书期间,他积极参加各种FinTech的行业会议,在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的一家支付创业公司找到了实习。

毕业后,他顺理成章地留在了那家公司,担任产品经理。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设计和优化公司的跨境支付产品,需要和工程师、设计师、市场部等各种人打交道。他告诉我,这份工作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你能亲眼看到自己设计的产品,如何为全球成千上万的用户提供便利。去年他们公司拿到了新一轮融资,他的年薪也涨到了£65,000,外加期权奖励。这才毕业两年,回本速度堪比火箭。

像Revolut、Monzo、Starling Bank这些英国本土的数字银行独角兽,每年都会放出大量岗位。同时,高盛、摩根大通这些传统投行也在拼命转型,成立自己的FinTech部门。可以说,选择FinTech,你就是选择站在了钱和未来的交叉口。

商业分析/数据科学 (Business Analytics/Data Science):大数据时代的“淘金者”

“21世纪什么最贵?数据!”这句话你肯定听过。在今天,小到一家奶茶店,大到一家跨国公司,都离不开数据。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商机、优化决策?这就是商业分析(BA)和数据科学(DS)要做的事。

这两个专业有点像,但侧重点不同。数据科学更偏技术,需要你用编程、机器学习等手段去挖掘数据;商业分析则更偏应用,要求你把数据分析的结果转化成商业洞察,讲给老板听。无论哪种,都是当前就业市场的硬通货。

薪资方面,根据Glassdoor的数据,英国数据科学家的平均起薪约为£35,000至£50,000,而商业分析师的起薪也差不多在这个范围。但这个专业的成长性极高,积累几年经验后,高级数据科学家或分析经理的年薪可以轻松超过£70,000,甚至达到六位数。

我有个学妹,在华威大学商学院(WBS)读的MSc in Business Analytics。WBS的这个专业是出了名的硬核,作业全是案例分析和编程建模。她当时学得死去活来,但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这些技能有多值钱。

她投了英国最大的零售商Tesco的管理培训生项目,在面试中,她用在学校做的项目,展示了如何通过分析顾客的购物篮数据,来优化商品摆放和促销策略。面试官当场就被镇住了。最终,她成功拿到了offer,起薪£38,000,还有清晰的晋升路径。

现在,她在Tesco的数据部门工作,每天和各种销售数据、供应链数据打交道。她说:“感觉自己像个侦探,从一堆杂乱无章的数字里找到线索,帮助公司每年省下几百万英镑的成本,或者增加几百万的销售额,这种成就感太棒了。”

几乎所有行业都需要数据人才,从互联网、金融到零售、医疗。这意味着你的就业选择面非常广,职业发展也充满了可能性。如果你对数字敏感,又喜欢解决问题,那么BA或DS专业绝对是一个不会让你后悔的选择。

投资银行与金融 (Investment Banking & Finance):传统多金,依旧强势

聊回本,怎么能不提投资银行?这可能是大家印象里最直接、最“暴力”的高薪行业了。伦敦金融城(The City of London),那片灯火通明的区域,是多少金融学子的梦想之地。

虽然近年来受到了FinTech和科技行业的冲击,但投行依然是金字塔尖的存在。并购、IPO、交易、资产管理……这些动辄上亿甚至上百亿的生意,决定了从业者必须是精英中的精英,回报自然也是顶级的。

这个行业的薪资结构通常是“底薪+高额奖金”。根据金融薪酬数据公司Emolument的最新报告,2024年伦敦投行第一年分析师(Analyst)的底薪普遍上涨至£70,000左右,加上奖金,第一年的总收入就可能达到£100,000(约合人民币90万)。这是什么概念?一年回本不是梦!

当然,想进投行,难度也是地狱级的。你需要有近乎完美的学术背景(基本锁定G5或LSE、Warwick等目标院校的金融、经济相关专业),丰富的实习经历(最好有2-3段相关实习),以及在数十轮高强度面试中脱颖而出的能力。

一个从LSE金融系毕业的朋友,他的求职经历就是一部血泪史。从大一开始,他就规划好了自己的投行之路:刷高GPA、参加各种社团、寒暑假找实习。为了准备面试,他刷了几百道技术题,做了无数个模拟案例分析。毕业前夕,他经历了高盛、摩根士丹利、巴克莱等几乎所有大行的“超级面试日”(Superday),每天西装革履地在金融城穿梭,一天要面七八轮。

最终,他拿到了摩根大通的offer,在并购部门工作。他形容自己的生活是“用生命在赚钱”。每周工作80-100小时是常态,半夜两三点下班,周末还要加班。但他也很坦诚:“累是真累,但成长也是飞速的。在这里一年接触到的项目和学到的东西,可能比在别处干三年还多。而且,第一年的薪水就让我把留学的钱全赚回来了,给了我很大的底气。”

选择投行,意味着你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和牺牲。但如果你渴望挑战,享受高压下的成就感,那么这条路的回报绝对是惊人的。

一些你可能没想到的“潜力股”专业

除了上面这些大热专业,还有一些相对小众,但“钱”景同样光明的专业,堪称宝藏。

比如精算学(Actuarial Science)。这个专业是金融和统计的结合,主要工作是用数学模型来评估未来的风险,常见于保险和养老金行业。精算师是一个需要不断考证的职业,但每通过一门考试,薪水就会有一次飞跃。刚毕业的精算分析师起薪可能在£35,000-£45,000,但一旦拿到精算师资格(FIAA),年薪可以轻松达到£90,000甚至更高,而且工作极其稳定,是真正的“越老越值钱”。

还有工料测量(Quantity Surveying)。这个专业听起来很“土木”,但实际上是建筑行业的成本管理者和法律专家,负责整个项目的预算和合同。英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一直在进行,对工料测量师的需求非常大。毕业生拿到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RICS)认证后,薪资和地位都会大幅提升。一个有几年经验的特许工料测量师,年薪在£60,000-£80,000之间非常普遍。

别光盯着钱,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回本”方案

好了,聊了这么多高薪专业,是不是已经眼花缭乱,开始盘算自己的回本大计了?

先冷静一下。文章的最后,我想跟你说点掏心窝子的话。

我们花了这么多篇幅谈“回本”,是因为我们都理解你和家人的那份焦虑。把真金白银的数字摆出来,是为了给你一个明确的预期,让你知道,你的投资是有可能获得高额回报的,你的努力是值得的。

但千万别只盯着薪资榜选专业。你有没有想过,让你每周工作80个小时去搞投行,你真的能坚持下来吗?让你天天跟代码打交道,你会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一份你不喜欢的工作,哪怕年薪百万,每天对你来说也是一种煎熬。这种“回本”,是以消耗你的热情和快乐为代价的,不值当。

真正的“快速回本”,不是找到一个起薪最高的专业,而是找到一个你既热爱、市场又需要的领域。因为只有热爱,才能让你有动力去深耕,去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只有热爱,才能支撑你度过那些写论文、赶项目的艰难时刻;也只有热爱,才能让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所以,在做决定之前,多问问自己:我到底喜欢什么?我对什么充满好奇?我的性格和能力适合做什么?

把你的兴趣和这些高薪专业做个匹配,找到那个交叉点。也许你喜欢打游戏,那CS里的游戏开发方向可能就适合你;也许你既喜欢金融又爱捣鼓新技术,那FinTech就是为你量身定做的。

记住,你花上百万去留学,投资的不仅仅是一个学位,更是投资一段开阔眼界的经历,投资一个更强大的自己。这个“自己”,应该是由你的知识、技能、热情和梦想共同构成的。这笔对自己的投资,才是最稳赚不赔的买卖。

希望你在lxs.net的陪伴下,能找到那条最适合你的“回本”之路!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