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韩国传媒专业是追星天花板?

puppy

哈喽,各位K-pop上头的姐妹们!是不是也曾幻想过去韩国读传媒,感觉分分钟就能在电视台偶遇本命,简直是追星天花板?咱们今天就来聊点实在的!在韩国学传媒,确实有机会去放送局实习、听业界大牛当面授课,甚至能把追星日常变成专业作业。但先别激动,这背后也是无数个爆肝赶due的夜晚和超乎想象的激烈竞争。所以,这个专业究竟是梦想直通车,还是大型“劝退”现场?到底值不值得读?想知道哪些学校最有料、学长学姐们都有哪些独家内幕和避坑指南吗?点开这篇文章,学姐把知道的都告诉你!

韩国传媒专业:追星梦与留学路上的“双刃剑”
追星的姐妹们,这篇文章是写给你们的“理想与现实”说明书。在韩国读传媒,你可能会因为一个小组作业见到只在屏幕里见过的大神PD,也可能为了这个作业连续72小时不睡觉。它既是离梦想最近的地方,也是最考验热情和毅力的地方。请务必权衡利弊,看清光环下的汗水再做决定。

揭秘!韩国传媒专业是追星天花板?

哈喽,各位K-pop上头、韩剧刷到飞起的姐妹们!我是你们在 lxs.net 的老朋友,学姐我呀又来唠嗑了。

还记得那年夏天,我还是个刚到韩国的语言生,揣着TOPIK 4级的成绩和一颗追星的心,一头扎进了首尔。有一次,我辛辛苦苦排了通宵的队,终于挤进了《音乐银行》的预录现场。当本命团的音乐响起,灯光打在他们脸上时,我激动得快要昏厥。但就在我旁边,几个看起来和我差不多大的学生,脖子上挂着“XX大学 新闻放送系”的实习证,拿着手卡和对讲机,一脸淡定地和现场PD沟通流程。那一刻,我心里的柠檬水打翻了一地。原来,当我在为了一张入场券拼尽全力时,有人已经把这里当成了日常的“教室”。

这个场景,像一根针一样扎醒了我。去韩国读传媒,是不是就能实现“事业追星两不误”的终极梦想?是不是真的像传说中那样,是追星女孩的职业天花板?今天,学姐就来把这个专业扒个底朝天,带你看看光鲜亮丽背后的真实世界。

确实有料:那些让你心跳加速的“追星”福利

先说点让大家兴奋的。没错,在韩国顶尖大学读传媒,你确实能享受到一些普通粉丝想都不敢想的“内部福利”。这可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实打实的资源倾斜。

机会一:去三大台实习?不是梦!

韩国的大学非常注重实践,尤其是传媒这种应用型学科。顶尖的学校和KBS、MBC、SBS三大电视台以及CJ E&M、JTBC这些传媒巨头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学校会提供官方的实习项目(현장실습)。比如,中央大学的新闻放送系,就以其强大的校友网络和业界资源闻名,他们的学生经常有机会进入各大电视台的制作部门、新闻部门实习。2023年韩国放送协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三大台工作的PD和记者中,来自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合称SKY)和中央大学的毕业生占据了超过40%的比例。这意味着,你的前辈师长,很可能就是你正在追的某个综艺的负责人。

我认识一个延世大学传媒系的学妹,大三那年通过学校项目去了JTBC实习。虽然日常工作是整理资料、买咖啡、做会议纪要这种“打杂”活,但她亲眼见证了《认识的哥哥》节目组是如何开策划会、写剧本的,还“蹭”到过录制现场,远远地看到了好几位当红爱豆。她说:“虽然累成狗,但那种感觉太奇妙了,你喜欢的文化产品,就在你面前被一步步创造出来。”

机会二:业界大牛就是你的任课老师

韩国大学传媒专业的另一大特色,就是会有很多业界人士来担任兼职教授或特邀讲师。你可能某天去上“放送制作论”这门课,推门进来的就是执导过《请回答1988》的申源浩PD的同事,或者是给IU写过歌词的著名作词家。他们带来的不是照本宣科的理论,而是滚烫的一线经验和案例。

比如,汉阳大学的广告宣传系就经常邀请韩国最大的广告公司“第一企划”(Cheil Worldwide)的高管来开讲座,分享最新的营销案例。我之前旁听过一节课,那位讲师复盘了他们给三星Galaxy做的一个全球推广活动,从市场调研到创意产生再到媒体投放,讲得细致入微。这种“内部消息”,可比在网上看一百篇分析文章都有用。

机会三:把“追星”变成正经作业

这可能是最让大家心动的一点。在传媒专业,你的兴趣真的可以成为研究对象。比如“大众文化论”这门课,期末论文的题目可能是《论防弹少年团(BTS)粉丝群体(ARMY)的跨文化实践与身份认同》。在“影像美学”课上,老师可能会让你分析BLACKPINK的MV运用了哪些视觉符号和导演手法。在“新媒体营销”课上,小组作业可能是为某个虚拟偶像团体策划一个出道推广方案。

我一个高丽大学的朋友,她的硕士毕业论文写的就是关于K-pop偶像直播内容的互动性研究。为了做研究,她“名正言顺”地看了几百个小时的V LIVE直播,整理了上万条粉丝评论数据。答辩的时候,几位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和她一起讨论“爱豆撒娇”对粉丝黏性的影响。这个画面,是不是想一想就觉得又魔幻又带感?

别急着上头:大型“劝退”现场了解一下

好了,美梦说到这里,该泼冷水了。如果韩国传媒专业真的那么轻松愉快,那岂不是所有追星女孩都挤破头了?现实是,光环背后是数不清的“血泪史”。

劝退点一:地狱级别的入学竞争

传媒专业,在韩国本土就是最热门、录取分数线最高的专业之一。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虽然是另一套申请体系,但竞争同样惨烈。我们来看看数据。根据2024年韩国大学的招生数据,中央大学的传媒内容学部(미디어커뮤니케이션학부)在“随时招生”(수시)阶段的竞争率高达85:1,意味着85个人抢一个名额。被称为“新闻士官学校”的西江大学知识融合传媒学部(지식융합미디어학부)的竞争率也常年保持在50:1以上。

对于留学生申请,虽然没有这么夸张的明确比例,但顶尖学校的传媒专业每年录取的中国学生也是凤毛麟角。你的竞争对手,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霸,还有很多是在国际学校读书、英语韩语都顶呱呱、手里还攥着各种获奖作品集的“大神”。一篇优秀的文书、一份漂亮的韩语成绩(TOPIK 5级是门槛,6级是标配)只是入场券,真正能让你脱颖而出的是你的独特性和专业相关的实践经历(也就是作品集)。

劝退点二:“杀人”的Team Project和发表

如果你觉得国内大学的小组作业已经很心累了,那韩国大学的“팀플”(Team Play,即小组作业)会让你知道什么叫“人间炼狱”。韩国社会极度强调集体主义,这一点在大学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传媒专业几乎80%的课程都有小组作业,一学期同时进行三四个“팀플”是家常便饭。

这意味着什么?无数个不眠之夜。你们小组需要一起开会讨论、分工、做PPT、写报告、排练发表。韩国学生对PPT的美观和发表的流畅度有着近乎变态的执着,一页PPT改十几遍、一个发表练几十次都是常事。作为外国人,你的语言和文化隔阂会在这个过程中被无限放大。你可能听不懂组员的讨论,get不到他们的笑点,无法像他们一样自如地表达观点。如果你不幸遇到了“搭便车”的组员,或者观念不合的“固执鬼”,那更是心力交瘁。

我见过太多学传媒的留学生,在期末周的时候,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或者是在24小时咖啡馆里通宵。电脑里开着好几个文档,一边改PPT,一边剪视频,一边还要背发表稿。压力大到哭,是每个传媒生的必修课。

劝退点三:语言,永远的痛

你以为考到TOPIK 6级就万事大吉了?太天真了!日常交流和学术讨论完全是两个世界。传媒专业的课堂上,教授和同学的语速快到飞起,讨论的都是“后现代主义的符号消费”、“算法推荐下的信息茧房”这种专业性极强的话题。很多时候,你连问题都还没听明白,讨论就已经结束了。

写论文更是挑战。你需要阅读大量的韩文文献,用严谨的学术韩语来写作。你以为的“我觉得”,在论文里要写成“본 연구에서는... 고찰하고자 한다”(本研究中,旨在考察...)。这种语言风格的转换,会让很多留学生痛不欲生。更不用说,传媒行业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外来语(比如PD、FD、ENG摄影机等),这些都是你在课本上学不到的。

想入坑?这些“神仙学校”你必须知道

看到这里还没被劝退的姐妹,恭喜你,你可能是真的勇士。那我们就来看看,到底哪些学校是传媒领域的“王者”。

1. 中央大学 (중앙대학교) - 业界的“黄埔军校”

说到传媒,韩国人第一个想到的可能就是中央大学。它的新闻放送、戏剧电影专业在韩国是封神级别的存在。学校极度重视实践,硬件设备一流,拥有自己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更重要的是它强大的校友圈,玄彬、金秀贤、朴信惠只是它演艺界校友的冰山一角,在幕后制作领域,从KBS到CJ E&M,遍布着“中央人”的身影。想走实践路线,积累人脉,中央大学绝对是首选。

2. 汉阳大学 (한양대학교) - 广告与公关的摇篮

汉阳大学的传媒系,尤其是广告宣传专业(광고홍보학과),在韩国享有盛誉。它的课程设置非常实用,紧跟行业潮流,比如会开设品牌故事、危机管理公关、数字营销等课程。学校与企业的产学合作项目非常多,学生在校期间就有大量机会参与真实的项目。根据韩国《中央日报》的大学评估,汉阳大学的广告宣传系常年位列前三。如果你对营销、策划、创意感兴趣,汉阳大学会给你最强的助力。

3. 延世大学 & 高丽大学 - 理论与声望的巅峰

作为韩国最顶尖的私立双雄(合称“延高战”),这两所学校的传媒专业都偏向理论研究,学术氛围浓厚。延世大学的言论弘报影像学部(언론홍보영상학부)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批判性思维,其国际校区(UIC)还提供全英文授课的传媒课程,对英语好的同学非常友好。高丽大学的传媒学部(미디어학부)则以其强大的新闻学传统和严谨的学风著称,培养了大量优秀的记者和学者,校友会的凝聚力极强,在政界、商界、传媒界都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4. 西江大学 (서강대학교) - 小而精的传媒强者

西江大学虽然整体规模不大,但它的传媒专业(지식융합미디어학부)却是王牌中的王牌。西江大学的教育理念是“精英教育”,教授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阅读量和作业量都很大。它注重跨学科的融合,鼓励学生将传媒与技术、艺术、人文等领域结合起来。从西江大学毕业的学生,以其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出色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业界备受青睐。

学姐的真心话:几条避坑指南送给你

聊了这么多,最后给决心要来韩国读传媒的姐妹们几句大白话。

第一,别把“追星”当成唯一动力。你可以喜欢一个偶像,但你要爱的是传媒这个行业本身。你要对“如何讲好一个故事”、“如何通过影像影响他人”这些问题充满好奇。如果你只是为了偶遇明星,那这份热情很快就会被无数个通宵赶due的夜晚消磨殆尽。

第二,语言!语言!语言!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来韩国之前,尽可能把韩语学到最好。来了之后,也别松懈,多看新闻,多和韩国人交流,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语言是你在这里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根基不牢,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第三,脸皮要厚,心态要好。多去“麻烦”教授,多和前辈取经,主动争取每一个机会。在小组作业里,即使说得不好也要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被拒绝、被误解、感到孤独都是留学生活的一部分,放平心态,允许自己慢慢来。

所以,韩国传媒专业到底是不是追星天花板?

我觉得它更像一个巨大的“滤镜”。它能帮你过滤掉对这个行业的虚幻想象,让你看到灯光背后真实的汗水、竞争和热爱。它给你的不是一条通往偶像身边的捷径,而是一个机会,一个让你从文化的消费者,转变为文化创造者的机会。

这条路不好走,但如果你真的热爱,并且准备好了迎接挑战,那么,当有一天,你做的策划案被采纳,你拍的短片在电影节获奖,或者你写的报道引发了社会讨论……那种成就感,绝对比在台下看一场演唱会,要来得更深刻,也更持久。

到时候,你追的,就不再是某一个具体的星星,而是那个在传媒领域闪闪发光的、更好的自己。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