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大就业神助攻,毕业offer轻松拿!

puppy

毕业季来啦,是不是一边写论文一边为在英国找工作焦虑?别慌!在咱们埃大,求职这事儿真没那么可怕。学校的Career Service简直是宝藏库,从手把手帮你改CV、练模拟面试,到解锁MyCareerHub上的海量独家招聘信息,全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更贴心的是,还有专门针对我们留学生的签证政策讲座和大型招聘会,帮你扫清身份和信息差的障碍。很多学长学姐就是靠着这些神助攻,顺利上岸拿到了心仪的offer。想知道这些资源怎么用才最给力?快来看这篇超全攻略,让你毕业求职少走弯路,轻松搞定理想工作!

小编悄悄话:求职季避坑指南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全是干货!咱们留学生在英国找工作,最大的敌人不是能力,而是“信息差”和“不自信”。这篇文章就是要帮你把埃大所有能用的求职资源扒个底朝天,让你知道自己手上有多少王牌。别再单打独斗了,学校给的“外挂”不用白不用!

埃大就业神助攻,毕业offer轻松拿!

还记得上个月在Main Library四楼赶论文的那个通宵吗?凌晨三点,周围静得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咖啡机偶尔的轰鸣。我正对着屏幕上的文献综述抓耳挠腮,手机屏幕突然亮了,是LinkedIn的推送:“祝贺王同学入职伦敦的Deloitte!”

那一瞬间,焦虑感像潮水一样涌上来。论文的deadline近在眼前,毕业后的去向却还是一片迷茫。看着别人已经手握offer,规划着毕业旅行,而我的CV还停留在“待修改”文件夹里,心里真是五味杂陈。这种感觉,相信每个正在经历毕业季的你,都懂。

在英国找工作,对我们留学生来说,就像一场“闯关游戏”。语言是第一关,文化是第二关,签证是那个最让人头疼的终极大Boss。我们投出的简历常常石沉大海,好不容易进了面试,又可能因为不熟悉英式职场的“潜规则”而败下阵来。难道,毕业就等于“毕业”+“失业”吗?

别慌!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带你挖一挖咱们埃丁堡大学里那个被很多人低估了的“宝藏”——Career Service(就业指导中心)。说它是“神助攻”一点都不过分,毫不夸张地说,我身边至少一半拿到理想offer的同学,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它的“点化”。

你可能会想,不就是个学校的官方机构嘛,能有多大用?里面的老师会不会只会说些官话套话?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就真的错过太多了。根据最新的《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大学就业力排名(Global Employability University Ranking 2023-24),咱们埃大可是全英第7,全球前50!这个成绩背后,强大的Career Service功不可没。它不是一个摆设,而是一个装备精良、弹药充足的“军火库”,专门为你的求职之路提供炮火支援。接下来,咱们就一层一层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第一站:你的私人“形象设计师”——从CV到面试,脱胎换骨

找工作的第一步,就是打造一份能让HR眼前一亮的简历(CV)和求职信(Cover Letter)。很多同学觉得自己成绩不错,项目经历也挺丰富,CV肯定没问题。但现实是,我们习惯的简历格式和表达方式,在英国HR眼里可能全是“槽点”。

我的朋友Leo,学土木工程的,专业课成绩年年名列前茅。刚开始找工作时,他自信满满地海投了几十份简历,结果杳无音信。他百思不得其解,拿着CV来找我吐槽。我一看,问题不少:简历长达三页,堆砌了所有课程名称;实习经历写得像流水账,完全没突出他的贡献和成果;还用了国内那种带证件照的模板。

我立马把他“押”去了Career Service预约一对一的CV Clinic。接待他的是一位叫Sarah的职业顾问。Sarah没有直接说他的CV哪里不好,而是像朋友聊天一样,引导他思考:“你申请的这个结构工程师岗位,最看重什么能力?你觉得你过往的哪个项目经历最能体现这个能力?”

在Sarah的指导下,Leo学会了“黄金法则”——针对每个岗位“定制化”修改CV。他把三页的简历精简到一页,删掉了无关的课程,把重点放在和岗位要求最匹配的几个项目上。他还学会了用“STAR法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来描述自己的经历。比如,原来写的“参与了桥梁模型设计项目”,被改成了“在四人团队中担任结构分析负责人(Task & Situation),独立运用AutoCAD和SAP2000软件进行有限元分析(Action),最终使模型承重能力超出设计要求15%,并获得了课程最高分(Result)。”

这么一改,整个CV的专业度和说服力瞬间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修改后的第二天,Leo就用新CV投了一家英国顶尖的工程咨询公司Arup,一周后就收到了面试通知。你看,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除了修改书面材料,Career Service的“模拟面试”(Mock Interview)服务更是王牌中的王牌。他们有专门的题库,可以根据你申请的公司和岗位类型,进行高度仿真的练习。无论是科技公司的技术面,还是投行的案例分析面(Case Study),甚至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群面(Assessment Centre),都有经验丰富的顾问带你实战演练。

我认识一个学姐Chloe,在信息学院读AI硕士,技术能力超强,但就是不善言辞,一面试就紧张。她申请亚马逊的SDE(软件开发工程师)岗位,前两次都倒在了技术面试环节。后来她预约了模拟面试,顾问扮演成亚马逊的面试官,从算法题到行为问题(Behavioural Questions)问了个遍。面试结束后,顾问一针见血地指出她的问题:回答技术问题时逻辑不够清晰,总想直接给出答案,却忽略了向面试官展示自己的思考过程。

顾问教给她一个技巧:在解决算法题时,要先“复述问题,确认理解 -> 讨论不同解法及其优劣 -> 确定最优解并写代码 -> 最后进行测试”。经过几次这样的针对性训练,Chloe在第三次面试亚马逊时,从容不迫,条理清晰,最终成功拿下了爱丁堡办公室的offer。她说:“那一个小时的模拟面试,比我自己埋头刷十道题还有用。”

第二站:独家“情报中心”——MyCareerHub里的海量机遇

搞定了个人包装,下一步就是寻找机会。很多同学找工作只知道刷LinkedIn、Indeed这些公共平台,却忽略了学校给我们开的“小灶”——MyCareerHub。

MyCareerHub是埃大官方的职业发展平台,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埃大学生专属”的招聘网站。它的厉害之处在于“独家”和“精准”。许多和埃大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企业,会把他们最新、最优质的岗位,甚至是一些不对外公开的实习机会,优先发布在MyCareerHub上。

为什么企业愿意这么做?因为他们信赖埃大学生的质量。每年,像摩根大通(J.P. Morgan)、宝洁(P&G)、联合利华(Unilever)这些世界500强企业,以及苏格兰本地的巨头如苏格兰皇家银行(NatWest Group)、标准人寿(Standard Life Aberdeen),都会在MyCareerHub上发布大量的毕业生计划(Graduate Scheme)和实习岗位。

据不完全统计,MyCareerHub上每年发布的职位数量超过8000个,涵盖金融、科技、咨询、工程、快消、公共部门等各个领域。而且,很多岗位下面会明确标注“欢迎国际学生申请”或者“公司可提供签证担保”,这直接帮我们筛选掉了大量无效信息,大大提高了求职效率。

更贴心的是,MyCareerHub不仅仅是个招聘网站。它还是一个活动日历。上面会实时更新各种线上线下的招聘会、企业宣讲会、技能提升工作坊(比如教你用Python做数据分析、如何进行商业谈判等)的信息。你可以一键报名,所有活动都免费向埃大学生开放。

我的建议是,养成每周至少逛两次MyCareerHub的习惯。把它设置成浏览器的书签,就像每天刷朋友圈一样。说不定哪个不经意的瞬间,那个最适合你的dream job就出现在眼前了。

第三站:留学生的“定心丸”——签证讲座与大型招聘会

对于我们国际学生来说,求职路上最大的不确定性,莫过于身份问题。复杂的签证政策,就像一道无形的墙,把我们和许多心仪的机会隔开。

“这家公司支持Graduate Route签证吗?”

“申请Skilled Worker Visa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我的学生签证什么时候到期?什么时候申请新签证最合适?”

这些问题,自己去网上查,看到各种版本的解读,只会越看越糊涂。而埃大的Career Service和Student Immigration Service(学生移民服务中心)联手,为我们提供了最权威、最及时的解答。

每个学期,学校都会举办好几场专门针对国际学生的“Immigration and Careers”线上线下讲座。由持牌的移民顾问详细解读最新的签证政策,特别是大家最关心的Graduate Route签证。他们会用最简单直白的方式告诉你:谁有资格申请,申请窗口期是多久,申请流程是什么,拿到签证后可以做什么。讲座结束后还有Q&A环节,你可以直接提问,现场解决你的疑惑。

我记得当时参加讲座时,有个同学非常焦虑,因为他的毕业典礼在12月,而他看中的一个工作要求9月入职。他担心自己拿不到毕业证无法申请签证。移民顾问当场就给他解释了,只要学校出具一份证明你已完成学业、即将被授予学位的信,就可以提前开始申请Graduate Route签证。一句话就打消了他的顾虑,让他能安心准备入职。

除了线上的信息支持,学校每年举办的大型线下招聘会(Careers Fairs),更是我们和雇主“正面交锋”的绝佳机会。每年的秋季学期,在Pleasance Sports Complex举办的综合招聘会,都会吸引超过150家来自全英乃至全球的顶尖雇主。会场里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你可以拿着自己的CV,直接走到西门子、劳斯莱斯、谷歌、彭博社的展台前,和他们的HR、部门经理甚至是在那里工作的埃大学长学姐面对面交流。

这种面对面交流的价值是巨大的。你可以非常直接地问出那个关键问题:“Do you sponsor visas for international graduates?” 对方的一个“Yes”或“No”,就能帮你节省下无数个小时的网申时间。你还可以通过和他们的交谈,更深入地了解企业文化,探寻他们到底在寻找什么样的人才,这些“一手情报”远比官网上冷冰冰的职位描述要生动得多。

去年招聘会上,一个学会计的朋友就在安永(EY)的展台和一位经理聊得特别投机。他不仅了解到了安永审计部门的真实工作状态,还拿到了这位经理的联系方式。后来网申时,他在Cover Letter里提到了这次愉快的交流,面试时也更有话题可聊,最终顺利拿到了offer。他总说,那次招聘会是他求职路上最重要的转折点。

第四站:隐藏的“人脉网络”——Platform One上的学长学姐

在英国求职,Networking(人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对于初来乍到的我们,从零开始建立人脉圈谈何容易?别担心,学校已经为我们铺好了一条“捷径”——Platform One。

Platform One是埃大官方的校友在线社区和指导平台。上面汇聚了全球成千上万名热心的埃大校友,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其中不乏在知名公司担任要职的“大牛”。在这个平台上,你可以根据行业、公司、地理位置等关键词,精准地找到你想要链接的学长学姐。

这个平台最棒的地方在于,上面的校友都是自愿加入,并且明确表示“愿意为在校生提供帮助”的。这意味着你发出的信息,得到回复的概率远高于在LinkedIn上“骚扰”陌生人。你可以向他们咨询行业信息,请他们帮忙看看你的CV,甚至可以进行一次小型的“信息面试”(Informational Interview),了解他们公司的内部情况。

我有个学金融的朋友David,他的目标是进入伦敦的投资银行。他通过Platform One找到了一位在高盛(Goldman Sachs)工作的校友。他非常诚恳地发了一封邮件,介绍了自己的背景,并希望能有15分钟的时间向学长请教一些关于投行申请的建议。没想到,学长很快就回复并同意了。在那次简短的通话中,学长不仅分享了高盛的面试流程和常见问题,还提醒他要特别关注哪些市场动态。这些内部信息,是任何求职宝典都无法给你的。最终,David过关斩将,真的拿到了高盛的实习offer。

记住,你的校友是你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他们也曾像你一样,在异国他乡迷茫过,奋斗过,所以他们更愿意向你伸出援手。主动一点,勇敢地发出你的第一封邮件吧,你收获的可能不仅仅是一份建议,更是一个机会,一份温暖的支持。

写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原来在埃大求职,我们并不是孤军奋战?从修改简历到模拟面试,从内部招聘信息到签证政策解读,再到强大的校友网络,学校几乎为我们铺好了通往职场的每一步阶梯。

毕业季的压力,我懂。但请别让焦虑吞噬了你。通往理想工作的路,从来都不是一条直线,它充满了尝试、失败和再尝试。学校提供的这些资源,就像是游戏里的“攻略”和“道具”,它们不能保证你百分之百通关,但绝对能让你少走弯路,提高胜率。

所以,从今天起,别再只是把图书馆当成你唯一的根据地了。分出一点点时间,打开Career Service的网站,预约一个咨询;登录MyCareerHub,看看最近有什么活动;鼓起勇气,在Platform One上向你心仪的学长学姐问声好。

你为未来付出的每一点努力,都不会白费。祝我们,都能在毕业的这个夏天,收获一份让自己心动的offer!

加油!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