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彼利埃留学核心TIPS |
|---|
| 这篇文章不是让你死读书的攻略,而是教你怎么在南法的阳光里,一边当学霸,一边享受生活。核心就几点:学习上,搞懂法国大学的套路,高效利用学校资源,别单打独斗。生活上,租房多看多问,别怕麻烦,吃东西要钻小巷子找本地人的心头好。周末别宅着,一块多的公交就能带你去看海。记住,来留学是为了体验世界,不只是为了毕业证。 |
嘿,各位在 lxs.net 潜水的学弟学妹们,我是你们的学姐 Flora。
还记得我刚到蒙彼利埃的第一个秋天,那是一个周二的下午。我抱着厚厚的法制史课本,坐在圣皮埃尔大教堂旁边的小广场上,阳光透过梧桐树叶的缝隙,暖洋洋地洒在书页上。周围咖啡馆的谈笑声、远处电车的叮当声,还有街头艺人拉的手风琴声,交织成一首南法独有的慵懒乐章。我低头看着书上密密麻麻的古法语,再抬头看看眼前这幅生动的画面,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巨大的问号:我漂洋过海来到这里,难道就是为了把图书馆坐穿,然后错过这一切吗?
那个瞬间,我下定决心,我不要当一个苦哈哈的留学生。我要学习,要拿高分,但我也要像本地人一样,享受这里的阳光、美食和生活。我要当一个“阳光学霸”。
相信我,这个念头绝对不止我一个人有。你是不是也担心,来了法国这个以“浪”闻名的国度,自己会控制不住放飞自我,最后挂科挂到怀疑人生?又或者,你是个天生的学霸,但又怕自己一头扎进书堆,两年后回国,除了文凭和几张游客照,对这个城市一无所知?
如果你有这些顾虑,那恭喜你,来对地方了。我的宝藏城市——蒙彼利埃,简直就是为我们这种“贪心”的留学生量身定做的。这篇文章,就是我用亲身经历和踩过的坑,为你整理的一份《蒙彼利埃阳光学霸养成记》,带你看看如何在这里实现学业和生活的最优平衡。
为什么是蒙彼利埃?一个为“学”与“玩”而生的城市
在聊具体攻略前,我们先搞清楚,为什么蒙彼利埃这么适合我们?
很多人对法国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巴黎。但说实话,巴黎的压力、快节奏和高昂的生活成本,对留学生并不总是那么友好。而蒙彼利埃,就像是法国的一股清流。
首先,这里是名副其实的“大学城”。整个城市的人口大约30万,而学生就占了将近8万,差不多每四个人里就有一个是学生。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整个城市的设施、服务、氛围都是围绕着年轻人来的。你会发现数不清的平价酒吧、学生折扣、各种文化活动,你永远不会觉得无聊,也永远能找到你的同类。
其次,这里的学术氛围可不是盖的。蒙彼利埃大学(Université de Montpellier)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世纪,它的医学院是全世界仍在运行的最古老的医学院。走在古老的教学楼里,你会感觉自己正和几百年前的先贤们进行时空对话。除了综合性大学,这里还有蒙彼利埃三大(保尔·瓦莱里大学,主攻人文社科)、高等商学院(MBS)、美术学院(MOCO)等各类院校。学术氛围浓厚,但又不像巴黎那样内卷得让人窒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阳光!蒙彼利埃一年有超过300天是晴天。这是什么概念?就是当你被论文折磨得头昏脑胀时,推开窗,永远有灿烂的阳光等着你。这种地理优势带来的松弛感,是治愈一切学习焦虑的良药。十几分钟的电车,就能把你从教室带到地中海的沙滩上。这种“下课去看海”的奢侈,在别的城市可不多见。
“学霸”篇:如何高效学习,不做无用功
好了,心态建设完毕,我们来说点实际的。想当“阳光学霸”,前提是你得先是个“学霸”。法国的大学宽进严出是出了名的,想顺利毕业,光靠小聪明可不行。
搞懂CM和TD,你的成绩就成功了一半
法国大学的课程主要分两种:CM(Cours Magistral)和TD(Travaux Dirigés)。CM就是几百人的大课,教授在上面讲,你在下面记,基本没互动。这种课的出勤率通常不计入总分,所以……你懂的,经常会有同学翘课。但我的建议是,尤其是刚开始语言还不太好的时候,一定要去听!这是你熟悉专业词汇、跟上教授思路的最佳机会。听不懂没关系,关键是“在场”,感受那个学术气场。
真正决定你分数的是TD,也就是二三十人的小班讨论课。TD的老师会带着你深入分析CM课上的知识点,做练习,做Présentation(口头报告)。TD的分数通常由平时表现、作业和期末考试组成,占比非常高。我刚来的时候,就吃过不重视TD的亏。有一次TD作业,我随便应付了一下,结果只拿了8分(法国是20分制,10分及格),直接拉低了那门课的平均分。后来我学乖了,每次TD课前,我都会把相关的CM笔记重新看一遍,把老师可能问的问题都预想一下。做Présentation更是提前一周就开始准备稿子,对着镜子反复练习。这样一来,不仅TD分数上去了,对知识的理解也更深了。
选对你的“精神角落”:图书馆大比拼
在蒙彼,泡图书馆是大学生活的一部分。但不同的图书馆,氛围完全不同。
如果你是蒙大或三大的学生,你最常去的应该是各个校区的BU(Bibliothèque Universitaire)。比如蒙大的BU Richter,靠近河边,环境现代,落地窗视野超棒,是学法律和经济的同学的据点。而BU Sciences则在Triolet校区,理科氛围浓厚,大家讨论问题的声音都小小的,生怕打扰到别人。我个人最喜欢的是人文学院(三大)的BU,有一种独特的文艺气息。
除了大学图书馆,我强烈推荐市中心的Émile Zola市立图书馆。它和游泳馆、天象馆在一个巨大的综合体里,设计感十足。这里的藏书更偏向大众,而且有很多舒服的沙发和讨论区。期末复习的时候,我经常和几个朋友约在这里,上午各自复习,中午一起去楼下的餐厅吃个“Formule”(套餐),下午再回来继续。学习累了,还能去旁边的Antigone区逛逛,看看那些雄伟的仿古希腊建筑,心情瞬间舒畅。
别单打独斗,学会利用学校资源
很多留学生都有个误区,觉得学习是自己的事。其实,大学里有大量免费资源等着你去用。比如,每个大学都有一个叫做SUIO的服务中心,专门提供学业和职业规划指导。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方向感到迷茫,或者不知道怎么写简历,都可以预约他们的顾问聊一聊。
另外,学校通常会组织语言交换项目(Tandem)。你可以和一个说法语的本地学生结成对子,每周花一两个小时,一半时间说中文,一半时间说法语。这比你一个人闷头背单词效果好太多了。我的法语口语,很大一部分就是通过Tandem练出来的。我的语伴是个对中国文化特别感兴趣的法国小哥,我们从火锅聊到道家思想,不仅提高了语言,还交到了一个好朋友。
“生活”篇:租房、吃饭,像本地人一样精打细算
搞定了学习,我们再来看看生活。毕竟,只有后方稳定了,前方才能安心打仗。在蒙彼利埃生活,最大的开销就是房租。
租房避坑指南:位置、价格和“魔法援助”
找房子是每个留学生的噩梦,但只要提前做好功课,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首先是区域选择。市中心老城(Écusson)非常有风情,石头小路,古老建筑,下楼就是各种小店和酒吧。但缺点是,房子普遍旧,隔音差,晚上可能比较吵,而且价格偏高。学生最集中的区域是Boutonnet和Hôpitaux-Facultés,因为离大学近,生活方便,房租也相对适中。如果你喜欢现代化的居住环境,可以考虑Port Marianne新区,那边房子新,设施好,但离主校区稍远,价格也贵一些。
找房渠道上,Leboncoin是法国的“58同城”,房源最多,但需要仔细甄别,谨防诈骗。SeLoger和Logic-Immo是比较正规的房屋中介网站。对学生来说,最靠谱、最便宜的选择当然是CROUS(法国大学生服务中心)提供的学生公寓。但CROUS的房子非常抢手,通常要提前半年以上申请,而且位置随机分配。我当年没申请到,后来是通过一个学姐介绍,在Boutonnet租了一个18平米的Studio(单间公寓),月租480欧元。这个价格在当时(2022年)属于中等水平。根据最新的数据,现在蒙彼利埃一个Studio的平均月租大概在500-550欧元之间。
这里必须提到一个留学生“救星”——CAF(Caisse d'Allocations Familiales),也就是房屋补助。只要你有合法的租房合同,不管你租的是什么房子,都可以申请。根据你的房租和收入(学生基本算无收入),CAF每个月会给你打一笔钱,通常能覆盖房租的20%-40%。我当时每个月能拿到180欧左右的房补,瞬间感觉压力小了很多。CAF的申请过程有点复杂,需要准备一堆材料,但绝对值得你花时间去研究。
平价美食地图:告别天天吃意面
留学生活的一大挑战就是“吃”。天天去餐厅肯定吃不消,但也不想顿顿都吃土豆和意面。蒙彼利埃的好处是,选择真的很多。
自己做饭是最省钱的方式。超市的选择上,Lidl和Aldi是廉价超市的代表,肉蛋奶和一些基本蔬菜水果非常便宜。Carrefour City和Monoprix遍布市中心,方便但价格稍贵。想要体验本地生活,一定要去逛逛露天市场。每周二和周六早上,在凯旋门旁边的Arceaux高架渠下,有非常棒的集市。那里的水果蔬菜新鲜得发光,还有各种奶酪、海鲜和当地特产。虽然不一定比超市便宜,但那种氛围是超市给不了的。
偶尔想下馆子改善伙食,也有很多省钱的办法。法国餐厅中午普遍提供“Formule du jour”(今日套餐),通常是12-18欧元,包含前菜+主菜或者主菜+甜点,性价比超高。在喜剧广场(Place de la Comédie)周边的小巷子里,藏着很多Kebab(土耳其烤肉卷)店,5-7欧元就能搞定一顿饭,是学生党的最爱。我个人还很喜欢一家叫Pastis的餐厅,在老城里,他们的午市套餐做得非常精致,能让你用学生的价格,体验到地道的法国南部菜肴。
“阳光”篇:周末不宅家,一块六带你去看海
好了,学习和生活都安排得明明白白,现在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地去“浪”了!蒙彼利埃的地理位置简直是为周末旅行而生的。
地中海的召唤:沙滩、阳光和比基尼
在蒙彼,去海边不是什么需要精心策划的大事,而是一种日常。从市中心坐3号线电车,大概25分钟到终点站Pérols - Étang de l'Or,票价就是一张普通的公交票,目前是1.6欧元。下车后可以换乘免费的接驳巴士,或者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步行20分钟,穿过一片宁静的潟湖,就能到达Palavas-les-Flots或者Carnon海滩。
第一次看到地中海的时候,我真的被那片无法用言语形容的蓝色震撼了。找一片沙滩躺下,什么都不用想,就晒晒太阳,听听海浪的声音,感觉一周的疲惫都被治愈了。你可以带上一本书,或者约上三五好友,带上零食和蓝牙音箱,就是一次完美的周末野餐。
周边小镇漫游:省钱又出片的N个选择
除了海边,蒙彼利埃周边还有无数宝藏小镇等着你去探索。
坐火车往西边走20分钟,就到了被称为“朗格多克威尼斯”的Sète。这座小城被运河环绕,彩色的房子倒映在水里,非常有特色。这里的海鲜特别出名,找一家运河边的餐厅,点一盘烤沙丁鱼,配上一杯本地的白葡萄酒,惬意极了。
往东边走,可以去看看拥有宏伟罗马竞技场的Nîmes,或者去探访梵高曾经居住过的Arles。如果时间充裕,夏天一定要去一次Avignon,参加那里全世界最盛大的戏剧节。
说到出行,一定要办一张SNCF(法国国铁)的青年卡(Carte Avantage Jeune)。年费49欧元,但只要你是12-27岁,买火车票就能享受至少30%的折扣,坐两三次长途就回本了。对于短途旅行,更省钱的方式是乘坐liO公司的区域巴士。很多线路的票价都非常便宜,有时甚至只需要1-2欧元,就能带你穿越葡萄园,到达一个地图上都找不到名字的可爱村庄。
别忘了,蒙彼利埃市内也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法国最古老的植物园(Jardin des Plantes)就在市中心,免费开放,是散步和发呆的好去处。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日,大部分博物馆,比如法布尔博物馆(Musée Fabre),都对所有人免费开放。这些都是不花钱就能享受到的文化大餐。
写了这么多,其实想说的就是一件事:留学生活,远不止于课堂。它是一场全方位的体验,一个让你学会如何管理时间、如何平衡理想与现实、如何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的绝佳机会。
别再纠结是该去图书馆还是去海边了。为什么不能带着书去海边呢?在蒙彼利埃,没人会觉得你奇怪。在这里,学习和享受生活从来都不是对立的。当你真正融入这座城市的阳光和节奏,你会发现,一个放松、快乐的你,学习效率反而会更高。
所以,别怕,大胆地来吧。来蒙彼利埃,做那个既能在图书馆里奋笔疾书,也能在沙滩上纵情大笑的“阳光学霸”。这趟旅程,绝对会比你想象的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