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杜伦招生官面对面,你需要知道的核心猛料 |
|---|
| 关于PS:别再罗列奖项了!招生官想看的是你对专业“爱得有多深沉”,以及这份爱如何让你与杜伦的某个具体项目或教授“天生一对”。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
| 关于软实力:成绩A*只是“敲门砖”。杜伦的学院制决定了他们极度看重你的团队协作、领导力和社区贡献精神。你参加过的模联、辩论赛、志愿者活动,才是你区别于其他学霸的“秘密武器”。 |
| 关于面试:这不是审问,而是一场平等的交流。准备几个能体现你深度思考的“反问”,比如针对某位教授研究的提问,能瞬间让你在面试官心中“置顶”。 |
| 终极秘诀:Authenticity is key!做最真实的你。与其猜测招生官喜欢什么,不如把你最独特、最热情的一面展示出来。你的故事,独一无二,这才是最大的加分项。 |
哈喽,各位在申请季焦头烂额的准留学生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小编Cici。
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陪着学妹Amy改PS改到深夜。她是个标准的“牛娃”,A-Level成绩单闪闪发光,雅思轻松上7.5,目标直指杜伦大学的商学院。可她的第一稿PS,说实话,我看完只想打瞌睡——“我品学兼优,获得过XX奖项,参加过XX活动,贵校历史悠久,享誉世界……”
我问她:“Amy,这篇PS换个校名,是不是可以投给英国任何一所Top 10大学?”她愣住了,有点委屈地说:“网上的模板不都这么写的吗?”
Amy的困惑,是不是也是你现在的真实写照?感觉自己明明很优秀,但就是不知道怎么把这份优秀“翻译”成招生官看得懂的语言。网上的攻略千千万,看完感觉懂了,下笔还是懵圈。我们到底要怎样才能在成千上万份申请材料中,让杜伦大学的招生官为你转身?
为了解决这个终极难题,我们lxs.net这次真的搞了件大事!我们通过多方渠道,终于和一位在杜伦大学招生委员会工作多年的资深招生官(为了保护隐私,我们称他为Mr. Evans)进行了一场深度的线上访谈。我们把大家最关心、最头秃的问题,一股脑儿全抛给了他。今天,我就把这些滚烫的一手猛料全部分享给你们,希望能帮你拨开迷雾,精准发力!
成绩单只是入场券,招生官到底在“读”什么?
我们第一个问题就非常直接:“每年申请杜伦的学生,成绩都很好。除了分数,您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Mr. Evans笑了笑,说出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的话:“A transcript shows us you are smart. Your personal statement and references show us if you are interesting.”(成绩单告诉我们你很聪明,但文书和推荐信才能告诉我们你是否有趣。)
他给我们看了一组惊人的数据。以2023年入学季为例,杜伦大学收到了超过4万份本科申请,而热门专业如法律(Law)、PPE(哲学、政治与经济学)和金融(Finance)的报录比更是低得惊人。比如杜伦商学院,作为拥有三重认证(AACSB, AMBA, EQUIS)的世界顶尖商学院,其申请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大部分申请者的A-Level预估成绩都在A*AA以上,IB分数也普遍在38分以上。
“所以你看,”Mr. Evans解释道,“当所有人的学术成绩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时,分数就不再是决定性因素。它只是一张进入决赛圈的门票。我们真正要找的,是那些能为我们的社区带来活力、拥有独特视角和强烈求知欲的学生。”
那这种“有趣”和“独特视角”体现在哪里呢?Mr. Evans提到了杜伦最引以为傲的一点——学院制(Collegiate System)。
杜伦和牛剑一样,是英国为数不多坚持学院制的大学。每个学生都隶属于一个学院,学院是你的家,是你的社交中心,是你参与各种活动和比赛的阵地。招生官在看你的材料时,其实也在脑海中描绘一个画面:这个学生,他/她能融入我们的学院生活吗?他/她会是那个在学院辩论队里侃侃而谈的辩手,还是那个在学院划船队里奋力拼搏的队员?
这里有一个真实的案例。去年,有两个申请历史系的中国学生,我们称他们为小明和小李。两个人的预估成绩都是A*A*A。小明的PS写得四平八稳,从罗马帝国谈到文艺复兴,展现了扎实的知识储备。而小李的PS里,除了对都铎王朝的深入分析,还用了很大篇幅写了他如何在一个历史爱好者社团里,组织同学排演了一出关于“玫瑰战争”的历史剧。他不仅是编剧,还负责协调道具和演员,最终演出大获成功。
结果你猜怎么着?小李拿到了Offer,小明被拒了。
Mr. Evans解释说:“小明的学术能力毋庸置疑,但小李不仅展现了学术热情,更重要的是,他展现了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能想象到,他来到杜伦的任何一个学院,都会是一个积极的贡献者。这就是我们说的‘beyond the grades’(超越成绩)。”
所以,同学们,赶紧翻翻你的活动列表。你参加的模联,是不是锻炼了你的公开演讲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你坚持多年的志愿者活动,是不是体现了你的社会责任感和同理心?这些看似和学术无关的“软实力”,恰恰是杜伦招生官眼中最闪亮的星。
你的PS,是“说明文”还是“告白信”?
聊到PS,Mr. Evans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说,他每年会读上千份PS,但真正能让他眼前一亮的,可能不超过5%。大部分的PS都犯了同一个致命错误:把它写成了一份“个人成就说明书”。
“‘I got a gold medal in the Physics Olympiad.’ So what? ‘I was the president of the student union.’ So what?” Mr. Evans模仿着很多PS的句式,“我们不关心你‘做了什么’,我们关心的是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以及这些经历如何点燃了你对所申请专业的热情。”
他把一份好的PS比作一封“告白信”,一封写给你所申请专业的情书。这封信要回答三个核心问题:
1. 你为什么爱我(这个专业)?
2. 你为什么觉得我们是天生一对(你的能力和经历如何匹配这个专业)?
3. 你为什么选择在杜伦和我共度余生(为什么是杜伦的这个项目,而不是别的学校)?
我们来看一个反面教材和一个正面案例。
反面教材(申请计算机科学):“我对计算机科学充满热情。我自学了Python和Java,并参加了全国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二等奖。我阅读了《算法导论》,对数据结构有了深刻的理解。杜伦大学的计算机科学专业排名很高,我相信在这里学习能让我实现成为一名优秀软件工程师的梦想。”
这段话是不是看起来很“厉害”?但Mr. Evans说,这是典型的“灵魂拷问”式PS,他每读一句都想问“So what?”。这只是在罗列事实,没有任何思考和情感。
正面案例(我们帮Amy修改后的版本):“一行简单的‘print("Hello, World!")’为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我着迷于如何用逻辑和代码与机器对话。这种着迷驱使我不仅仅满足于课堂知识,我用Python为一个流浪动物救助站写了一个小小的领养信息管理程序。当看到第一只小猫通过我写的程序找到了新家时,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代码的力量——它不是冰冷的字符,而是能创造温暖和连接的工具。正是这个项目,让我对‘人机交互’(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拜读了杜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Sarah Coupland教授在该领域的论文,她关于‘技术共情’的观点让我备受启发。我非常渴望能有机会在她的指导下,深入探索如何让科技更有温度。”
看到区别了吗?
第二段PS没有干巴巴地罗列奖项,而是用一个具体的小故事(为救助站写程序)展现了他的编程能力、社会责任感和学习动机。更重要的是,他做了深入的功课,精准地提到了杜伦大学的一位教授(注意:这里的教授和研究方向是我虚构的,但你们在写的时候一定要去官网找真实的教授和他的研究方向!),并把自己的兴趣和学校的学术优势紧密地联系起来。这封“告白信”,不仅表达了爱意,还证明了“我懂你”。
Mr. Evans特别强调:“在PS里提到我们具体的某一个模块、某一位教授、某一个研究中心,或者某一个社团,会让我们觉得你不是在海投,你是真的对杜伦有热情、做过功课。这种细节,是最大的加分项。”
面试不是考试,是“双向奔赴”的聊天
虽然英国大学本科申请(除牛剑、医学等)大部分不设面试环节,但越来越多的硕士项目,以及部分本科的特殊项目会要求面试。我们也就这个问题请教了Mr. Evans。
“请把面试看作一次约会,而不是一次考试。”他打了个有趣的比方,“我们想了解真实的你,也希望你通过这次交流,了解真实的杜伦。这是一次双向选择。”
他分享了几个面试中的“加分”和“减分”行为。
巨大减分项:
- 背诵稿子:面试官能一眼看穿你是在真诚交流还是在背诵准备好的答案。眼神飘忽,语气平淡,没有感情,这是面试大忌。
- 对申请材料不熟:当面试官问到你PS里提到的一个项目,你却支支吾吾说不清楚细节。这会让人严重怀疑你材料的真实性。
- 问愚蠢的问题:面试结束时,面试官通常会问“你有什么问题吗?”千万别问“我什么时候能知道结果?”或者“学校食堂好吃吗?”这种Google一下就知道答案的问题。这表明你根本没做准备。
绝对加分项:
- 展现思考过程:遇到一个难题,不要怕。你可以说:“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问题,请允许我思考一下。”然后,把你脑海中的分析过程说出来。哪怕结论不完美,但你展现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比一个完美的“标准答案”更重要。
- 用STAR原则讲故事:当被要求举例说明你的领导力或团队合作能力时,用STAR原则(Situation-情境, Task-任务, Action-行动, Result-结果)来构建你的故事,会让你的回答清晰、有说服力。
- 提出有深度的问题:这是你展示对专业热情的绝佳机会。比如,你可以问:“我读了XX教授最近关于可持续金融的论文,他提到‘漂绿’现象是当前行业的一大挑战。请问杜伦的课程是如何帮助学生识别并应对这类现实商业问题的?” 这个问题一出,面试官就知道,你是个有备而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
Mr. Evans讲了一个让他印象深刻的面试者。那个学生申请的是考古学。面试官问他:“如果你在一次挖掘中,只发现了一块没有任何纹饰的普通陶片,你会怎么做?”
很多学生可能会回答“记录位置、拍照、进行年代测定”等等标准流程。但那个学生想了想,回答说:“我会先感到一丝兴奋。因为即使是最低微的碎片,也曾是某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会想象,是谁制作了它?它曾用来装盛什么?是日常的粥,还是节日的酒?它又是如何破碎并埋藏于此?一块陶片,对我来说,是一个通往过去的谜题入口。”
这个回答没有炫技,但充满了对考古学这门学科的想象力和真挚的热爱。毫无疑问,他成功打动了面试官。
写在最后的话
和Mr. Evans聊完,我最大的感受是,杜伦大学或者说所有顶尖大学,它们在寻找的,从来都不是一个个完美的“刷题机器”或者“活动达人”。它们在寻找的是一个个鲜活、有趣、有思想、有热情的灵魂。
你的申请材料,就是你这个灵魂的画像。不要试图去画一幅别人都觉得好看的“标准像”,而应该大胆地画出你自己的样子,哪怕有些线条不那么笔直,有些色彩不那么明亮。
所以,忘掉那些所谓的“万能模板”吧。静下心来问问自己:
我真正热爱的是什么?是金融模型背后的数学之美,还是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性挣扎?
哪一次经历,无论大小,真正地改变了我,让我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
我未来的梦想是什么?杜伦大学将如何成为我实现梦想的阶梯?
把这些最真实的想法,用你自己的语言,真诚地写下来。那份独属于你的热情和思考,会穿透纸张,直达招生官的内心。
好了,今天的猛料就挖到这里。别再对着屏幕焦虑了,赶紧动起笔来,把你对未来的那份滚烫的热爱,写进你的申请里。杜伦的城堡和教堂在等你,我们lxs.net也在这里陪你,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