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校前,先打破这三个思维定式! |
|---|
| 定式一:世界排名 = 就业王牌? 真相是,很多日本HR根本不看QS、THE排名,他们更认本国业界内的口碑和校友圈。 |
| 定式二:只有东京的大学才好找工作? 真相是,关西的任天堂、京都的京瓷、中部的丰田……日本的巨头企业遍布全国,选对城市和学校,你就在“主场作战”。 |
| 定式三:前辈的经验都过时了? 真相是,在日本,“OB/OG访问”(拜访校友)是求职的必杀技。一个给力的校友圈,就是你最强的内推资源。 |
哈喽,大家好,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专门帮大家扒一扒日本留学那些事儿的小编。
今天想跟大家聊个超现实的话题。先给你讲个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故事吧。
我认识两个朋友,小A和小B,差不多同一年来日本读硕士。小A是个学霸,稳稳地考上了七所旧帝国大学之一,在国内亲戚朋友眼里,那叫一个光宗耀祖。小B呢,去了一所地方国立大学,名字说出来可能很多人都没听过,当时他还被我们调侃说“去了个‘村里’的大学”。
两年后,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到了求职季,小A名校光环傍身,简历关过得倒是挺顺,但每次面试都感觉力不从心。他想进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可学校里相关方向的教授少,企业合作项目也几乎没有,连找个能内推的学长学姐都费劲。折腾了大半年,最后去了一家和专业不太相关的IT公司。
而那个在“村里”上大学的小B呢?他的学校恰好坐落在日本一个著名的工业区,和周围的大型制造企业有着几十年的合作关系。从研一开始,他就跟着教授三天两头往企业跑项目,毕业论文都是在工厂实验室里完成的。求职季一开始,他的导师直接把他推荐给了合作企业的部长。小B几乎没怎么参加“就活”(求职活动),就轻松拿下了三家行业顶尖公司的内定(offer),其中一家就是小A梦寐以求的汽车巨头。
这个故事是不是让你有点颠覆认知?没错,来日本留学,如果你未来的目标是留下来工作,那选校的逻辑就得彻底变一变。光盯着综合排名,你可能会错过很多直通大厂的“秘密通道”。
今天,我就带你揭秘一下,到底该怎么选学校,才能让你的求职路直接切换到“简单模式”,让实习offer追着你跑!
别只盯着“旧帝大”,这些大学才是行业的“隐形冠军”
在日本,有一种大学,它们可能综合排名不显眼,但在某个特定领域,却是绝对的王者,是HR们心中的“嫡系部队”。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往往还没毕业,就被各大企业提前锁定。
IT界的“斯巴达”:会津大学(University of Aizu)
如果你想在日本当程序员,进IT大厂,那会津大学绝对是你的“宝藏学校”。这所位于福岛县的公立大学,是日本第一所专注于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的大学。它的名字可能没那么响亮,但在日本IT圈,它的地位堪比“圣地”。
为啥这么说?看数据就知道了。根据会津大学官方公布的2022年度就业数据,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高达98.6%,其中超过一半的人进入了信息通信行业。这还没完,它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常年位居日本前列。像NTT、软银(Softbank)、乐天、雅虎日本这些如雷贯耳的IT巨头,每年都会组团去会津大学开专属招聘会。
我有个学弟就在会津读计算机。据他说,学校的课程强度极大,被称为“IT斯巴达”。但好处也显而易见:课程内容和业界无缝衔接,教授很多都是从企业挖来的大牛,带着学生做的项目都是企业正在解决的真实课题。大三开始,各种实习机会就源源不断地找上门,很多同学都是实习着实习着,就直接拿到了转正offer。
商科精英的摇篮:一橋大学(Hitotsubashi University)
说到商科,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庆应、早稻田。但如果你问日本的金融、咨询、商社圈的顶尖人士,他们心中真正的No.1往往是一橋大学。
一橋虽然是国立大学,但它规模很小,只专注于社会科学领域(商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这种“小而精”的模式,让它培养出的学生专业功底极其扎实。在各类就业排行榜上,一橋大学常年霸榜。比如,在《东洋经济》发布的“著名企业400社就业率”排名中,一橋大学经常力压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位列前三。
具体有多牛?我们来看一组来自大学官网的数据。2023年,一橋商学部的毕业生,去向最多的公司包括三菱商事、三井物产、埃森哲、高盛、德勤……全是行业的金字塔尖。这些公司给出的薪资水平也是天花板级别。有统计显示,一橋大学毕业生30岁时的平均年薪超过800万日元,在日本所有大学中名列前茅。
这里的“ゼミ”(Seminar,研讨会)制度是求职的核武器。一个ゼミ只有十几个学生,和教授的关系非常紧密。很多教授本身就是业界的权威,他们的一封推荐信,分量可想而知。而且,ゼミ的纵向联系极强,毕业多年的学长学姐会定期回来看望老师,顺便“捞”走几个优秀的学弟学妹。
设计与传媒的“梦工厂”:多摩美术大学 & 武藏野美术大学
如果你是学艺术、设计的,那“多摩美”和“武藏美”这两个名字,你一定不陌生。在日本设计界,这两所私立大学的地位,就像是东大、京大在综合学术界的地位。
想进任天堂做游戏美术?想去博报堂、电通做广告创意?想成为像深泽直人、原研哉那样的设计大师?那来这里就对了。这两所学校的校友几乎遍布了日本所有的顶尖设计、广告和游戏公司。
举个例子,风靡全球的《集合啦!动物森友会》的艺术总监,就是多摩美术大学的毕业生。日本广告界的两大巨头——电通和博报堂,每年校招时,都会为这两所学校的学生开设专门的“绿色通道”。我的一个朋友从武藏美毕业,他说求职时,只要在简历上写出自己是“武藏野美术大学毕业”,面试官的眼神都会立刻变得不一样,会默认你具备了相当的审美和专业技能。
所以你看,选校真的不能只看那个大而全的综合排名。找到在你的目标行业里拥有绝对话语权的“单科冠军”,你的求职之路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
解锁校友圈的“隐藏密码”,内推拿到手软
在日本求职,“缘故”(Enko,关系)是一个绕不开的词。这里说的“关系”不是贬义的走后门,而是一种基于信赖的推荐,其中最强大、最正规的关系网,就是校友圈。
日本大学的校友会组织非常成熟,能量超乎你的想象。如果你能进入一个校友资源强大的大学,就等于拿到了一张通往无数公司的“VIP通行证”。
企业高管的“生产线”:庆应义塾大学(Keio University)
说到校友力量,庆应大学的“三田会”是传说级别的存在。它被誉为“日本最强校友会”,其组织之严密、影响力之巨大,无人能及。基本上,日本各大企业里都有一个庆应的“三田会”分部。
数据是最直观的证明。根据2023年的统计,日本上市公司社长(CEO)的毕业院校排名中,庆应义塾大学以291人的数量遥遥领先,连续多年位居榜首。这意味着,你去任何一家大公司面试,你的面试官,甚至是面试官的上司,都很有可能是你的大学长。这种“自己人”的亲近感,在面试中是巨大的优势。
庆应的学生求职时,利用“三田会”进行“OB/OG访问”(拜访毕业校友)是常规操作。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有名册,你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在心仪公司工作的校友联系方式。这些前辈们通常都非常乐意帮助后辈,给你讲讲公司内部情况,帮你修改简历,甚至在关键时刻帮你递一下简历,这可比海投有效率多了。
媒体与政界的“黄埔军校”:早稻田大学(Waseda University)
如果说庆应是商界精英的摇篮,那早稻田就是媒体、文化和政界的“大佬”聚集地。它的校友会“稻门会”同样遍布全球。
想进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想去NHK电视台?或者对出版行业感兴趣?那早稻田绝对是你的首选。日本许多著名记者、主持人和作家都是早大校友。比如,著名作家村上春树,优衣库创始人柳井正,前首相岸田文雄、菅义伟等等。这种在文化和舆论领域的强大影响力,让早大的毕业生在相关行业的求职中拥有天然的优势。
我认识一个早大文学研究科毕业的学姐,她当时想进一家大型出版社。通过“稻门会”的介绍,她联系上了一位在该出版社做编辑的学长。学长不仅耐心解答了她所有关于笔试和面试的问题,还告诉了她很多内部的招聘偏好。最后,她凭借着充分的准备和学长的“好评”,在几十个候选人中脱颖而出。
强大的校友圈,就像一张无形的安全网。它不仅能在你求职时提供信息和机会,更能在你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成为你宝贵的人脉资源。
地理位置决定你的“实习半径”
千万别小看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你所在的城市,直接决定了你能接触到的企业资源、实习机会和招聘信息的数量与质量。
宇宙中心:东京圈
这没什么好争议的,东京就是日本的“宇宙中心”。选择在东京圈(包括东京、神奈川、千叶、埼玉)的大学,意味着你拥有了无与伦比的地理优势。
数据说话:根据帝国数据银行的调查,截至2023年,日本全国约147万家公司中,总部设在东京的超过30万家,占比超过20%。世界500强企业中,总部在东京的数量也常年位居世界前列。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的实习和工作机会都集中在这里。
在东京上学是什么体验?你可以上午去涩谷参加一场互联网公司的说明会,下午去丸之内拜访一位金融界的前辈,晚上还能在新宿打个工。企业宣讲会、实习面试、行业交流会……各种活动密集到你跑不过来。而如果你在地方,可能光是花在往返东京的新干线上的时间和金钱,就足以让你心力交瘁。
比如,东京工业大学的学生,想去索尼或者富士通实习,可能坐几站电车就到了。这种近水楼台的便利,是地方大学无法比拟的。
特色鲜明的“副中心”:关西圈(大阪、京都、神户)
当然,不是说非东京不可。关西地区作为日本第二大经济圈,也聚集了大量优秀企业,而且特色鲜明。
比如,游戏迷的圣地——京都。任天堂、卡普空(部分分部)、京瓷、欧姆龙的总部都在这里。如果你是京都大学、同志社大学的学生,想进这些公司实习,简直不要太方便。
大阪则以制造业、制药和商贸闻名。松下、伊藤忠商事(发源地)、武田药品等巨头都扎根于此。大阪大学、神户大学的毕业生在这些领域就非常受欢迎。
选择关西的大学,虽然机会总量不如东京,但竞争压力相对较小,而且生活成本更低。如果你的目标行业恰好是关西的优势产业,那么在这里上学,求职的性价比会非常高。
别小看大学的“就职支援课”(Career Center)
最后,还有一个你绝对不能忽视的资源,那就是大学里的“就职支援课”或“职业中心”。
日本大学的就职支援服务做得非常系统和贴心,尤其是一些对留学生友好的大学,它们的服务简直是“保姆级”。
他们能做什么?
- 专属招聘信息:很多企业会把不对外公开的招聘名额直接给到合作的大学,这些信息只有在该校的系统里才能看到。
- 一对一咨询:专业的老师会帮你修改简历(Entry Sheet),进行模拟面试,甚至帮你规划整个求职时间线。 * 校内说明会:直接把大公司的HR请到学校里来开宣讲会,省去了你东奔西跑的时间。
- 留学生专项支持:针对留学生的签证问题、日本独特的求职礼仪、商务日语等进行专门辅导。
在这方面,立命馆亚洲太平洋大学(APU)是一个典范。这所位于九州别府的大学,国际学生比例接近一半。它的职业办公室为留学生提供了极其完善的支持。根据学校数据,APU的国际毕业生在日本的就业率常年超过90%。很多学生在毕业前都能手握多个offer。因为学校会积极地与愿意招聘国际人才的企业建立联系,每年举办大型的On-campus Recruiting活动,吸引了超过200家企业前来“抢人”。
所以,在考察一所大学时,一定要去它的官网看看“就職支援”或“キャリアセンター”的页面,了解它能为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具体帮助。一个给力的职业中心,是你求职路上最可靠的盟友。
好了,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一件事:
选校,别再只做个伸手党,光看排名榜单了。那张表,对你未来在日本的职业发展,参考价值真的没那么大。
下次你再纠结两所学校怎么选的时候,不妨试试这么做:
打开Google地图,搜一下学校周边都有哪些公司。看看你的梦中情司,是不是就在隔壁。
去学校官网,别光看研究科和教授介绍了,找到那个叫“就職実績”或“卒業生の進路”的页面。仔細看看,从你感兴趣的专业毕业的学长学姐,都去了哪里。那个名单,比任何排名都真实。
再上推特或者领英搜一下“#大学名 + #OB訪問”,看看这个学校的校友们活不活跃,愿不愿意捞后辈一把。
选学校,就像打游戏选初始角色一样。有人选了“颜值担当”,有人选了“全能法师”,而你,要选那个自带“神装”和“人脉”的角色。选对了,后面的路,真的就是简单模式。
祝你的日本求职路,一路开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