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电商求职,这份神仙公司名单请收好

puppy

还在为留美求职挠头,感觉电商工作除了亚麻就没处可投了?那你可就错过太多宝藏机会啦!其实,除了人尽皆知的大厂,美国还有超多发展迅猛、文化超棒,而且对咱们国际生超友好的“神仙公司”。这份名单就帮你深挖了那些风头正劲的DTC品牌、低调赚钱的SaaS服务商,以及正在积极转型的零售巨头。我们不仅列出了公司,还帮你分析了它们的招聘偏好和Sponsor政策。别再盲目海投了,快来看看你的梦中情司是不是就藏在这里!

小编悄悄话:求职避坑指南
信息差是关键:别人只知道亚麻,而你知道下面这些“闷声发大财”的公司,你就赢在了起跑线。
Sponsor政策会变:这篇文章提供了基于历史数据的参考,但公司政策每年都可能调整。投递前一定、一定、一定要去公司官网的Careers页面或者咨询HR确认最新的Sponsor政策!
Networking永不过时:无论公司大小,找校友、找内推永远是最高效的方式。LinkedIn用起来,别害羞!

哈喽,各位在留学路上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专门帮大家扒求职干货的小编。

最近和一位读市场营销的学妹聊天,她叫Linda。她给我狂吐苦水,说自己感觉快要“毕业即失业”了。过去三个月,她海投了上百份简历,目标全都是Amazon的电商相关岗位,结果呢?要么石沉大海,要么一面就挂。

她绝望地问我:“学姐,是不是在美国搞电商,除了去亚麻‘拧螺丝’,就没别的出路了?感觉路都走窄了。”

我听完真是又心疼又想笑。天啊,妹妹!你这视野也太窄了吧!把目光从西雅图那片“亚马逊雨林”挪开,你会发现一片更广阔的电商新大陆。那里有无数成长迅猛、文化超棒,而且对咱们国际生超级友好的“神仙公司”!

今天,我就把压箱底的宝贝名单掏出来,带大家深挖一下那些除了亚麻之外,同样值得我们挤破头进去的电商公司。这篇文章不搞虚的,直接上公司名、分析招聘偏好,甚至帮你扒了扒它们往年的Sponsor情况。别再盲目海投了,快来看看你的梦中情司是不是就藏在下面!

第一类:风头正劲的DTC品牌 (Direct-to-Consumer)

DTC是啥?就是那些跳过中间商,直接在网上卖产品给你的品牌。它们通常很酷,很懂年轻人,玩转社交媒体,而且发展速度快到飞起。在这里工作,你能接触到品牌成长的第一线,成就感爆棚!

1. Allbirds - “世界上最舒服的鞋”

你肯定在各种街拍里见过这双线条简洁、看起来有点“萌”的羊毛运动鞋。Allbirds不仅仅是卖鞋,它卖的是一种“可持续时尚”的理念。作为一家B Corp(共益企业),它把环保刻在了DNA里。这几年它从线上火到线下,2021年成功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BIRD),证明了商业和环保可以完美结合。

为啥值得去:公司文化超赞,非常注重社会责任感。对于想在可持续发展、绿色供应链领域发展的同学来说,简直是完美平台。而且,公司正在积极扩张产品线,从鞋子到服装,机会多多。

招什么样的人:他们特别喜欢对可持续材料、供应链管理有热情的人。如果你有数据分析能力,能帮助他们做用户增长(Growth Marketing)或者优化线上用户体验(UX/UI),他们会非常欢迎。根据h1bdata.info等网站的数据,Allbirds过去几年都有为国际生申请H1B的记录,岗位包括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

真实案例:我认识一位学供应链管理的学长,他面试时就重点强调了自己对可持续材料采购的研究,并分析了Allbirds现有供应链的优缺点,最后成功拿下了Supply Chain Analyst的Offer。

2. Warby Parker - “眼镜界的颠覆者”

在Warby Parker出现之前,谁能想到眼镜也能在网上买,而且还这么便宜有型?它用“在线试戴+家庭试戴”的模式,彻底改变了传统眼镜行业。现在,它也是一家上市公司(股票代码:WRBY),线上线下结合得风生水起。

为啥值得去:这家公司是DTC领域的鼻祖之一,商业模式非常成熟。在这里,你能学到最经典的DTC运营打法。同时,公司非常注重数据驱动决策,对新人成长极其友好。

招什么样的人:因为他们有大量的线下门店,所以很需要能打通线上线下数据的分析师(Omnichannel Analyst)。此外,电商产品经理(E-commerce Product Manager)、用户体验设计师和负责优化广告投放的数字营销专员也是热门岗位。Warby Parker是出了名的Sponsor大户,每年都会为不少国际员工申请签证。

3. Glossier - “美妆界的意见领袖”

从一个美妆博客“Into The Gloss”起家,Glossier可以说是最会和用户“谈恋爱”的品牌。它的产品不是靠明星代言,而是靠成千上万真实用户的口碑在社交媒体上发酵。这种社区驱动的模式,让它成为美妆DTC的标杆。

为啥值得去:如果你对社交媒体、社群运营、品牌内容创作充满热情,Glossier就是你的天堂。你能在这里见证一个品牌如何与用户共创,玩转最前沿的社媒营销。

招什么样的人:社交媒体经理(Social Media Manager)、品牌营销经理(Brand Marketing Manager)、社群运营(Community Manager)是他们的核心岗位。他们需要你懂Z世代的语言,能创造出引爆社媒的内容。近几年公司在调整策略,更加注重盈利能力,所以对数据分析和市场洞察(Consumer Insights)的人才需求也在增加。

第二类:低调赚钱的SaaS服务商 (Software as a Service)

如果说DTC品牌是舞台上光鲜亮丽的明星,那SaaS服务商就是幕后最牛的“军火商”。它们为成千上万的电商品牌提供开店工具、营销软件、支付系统。这些公司通常是B2B模式,虽然名声在普通消费者中不响,但在业内可是响当当的巨头,而且极其稳定,待遇优厚。

1. Shopify - “电商界的操作系统”

这可能是这个名单里你最熟悉的名字了。Shopify让任何人都能轻松建立自己的独立站。全球有数百万商家在使用它的服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2023年,Shopify平台上的商家商品交易总额(GMV)达到了惊人的2359亿美元,这是一个天文数字!

为啥值得去:稳定!有钱!Sponsor政策极其友好!Shopify是加拿大公司,但在美国有大量办公室和岗位,每年都为大量员工申请H1B和绿卡。在这里工作,你面对的不是单一品牌,而是服务百万商家的平台,视野和格局会完全不同。

招什么样的人:除了常规的软件工程师、数据科学家,Shopify有大量独特的岗位。比如,帮助商家成功的“Merchant Success Manager”,帮助开发者和代理商的“Partner Manager”,研究商家需求的“UX Researcher”。如果你有商科背景又懂点技术,可以试试解决方案工程师(Solutions Engineer)这类复合型岗位。

2. Klaviyo - “邮件和短信营销王者”

在电商领域,邮件和短信营销是唤醒“沉睡客户”、提升复购率的核武器。Klaviyo就是这个领域的绝对王者,它通过强大的数据分析和自动化功能,帮助品牌精准地触达每一个客户。这家公司在2023年9月成功IPO(股票代码:KVYO),是近年来最受瞩目的营销科技公司之一。

为啥值得去:公司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机会无限。数据驱动是它的核心,对于想在Marketing Analytics、Data Science领域深耕的同学来说,这里有海量真实、高质量的数据供你分析和建模。

招什么样的人:数据分析师、数据科学家是他们的招聘大头。同时,他们也需要大量面向客户的岗位,如客户成功经理(Customer Success Manager)和技术支持,帮助客户更好地使用他们的产品。这些岗位对沟通能力要求高,但对纯技术背景要求相对宽松,很适合商科转码或者喜欢和人打交道的同学。

3. BigCommerce - “Shopify的强力挑战者”

虽然Shopify名气更大,但BigCommerce在服务中大型企业客户方面非常有竞争力。它提供更开放、更灵活的“无头电商”(Headless Commerce)解决方案,深受那些有复杂技术需求的大品牌喜爱。公司同样是上市公司(股票代码:BIGC),财务状况健康。

为啥值得去:在这里,你能接触到更复杂的B2B电商解决方案,服务的客户都是行业里的大玩家。这对于积累企业级服务的经验非常有帮助。公司文化鼓励创新,节奏比一些大厂更快。

招什么样的人:因为客户是企业,所以B2B销售(Sales Development Representative)、技术客户经理(Technical Account Manager)和产品营销经理(Product Marketing Manager)是热门岗位。他们需要你既懂技术,又能理解客户的商业需求,并能清晰地沟通产品价值。

第三类:积极转型的零售巨头

别以为传统零售商都是“老古董”!像Walmart、Target这些巨头,早就砸下重金布局电商了。它们的电商业务体量巨大,增长迅猛,而且因为家大业大,工作稳定,福利待遇一流,Sponsor起来也毫不手软。

1. Walmart - “沉睡的巨人已苏醒”

别再只盯着Amazon了,Walmart才是美国最大的零售商,它的电商业务是Amazon最强劲的对手。根据其2024财年第四季度财报,其全球电商销售额增长了23%!旗下的广告业务平台Walmart Connect也在飞速发展,直接对标亚马逊广告。

为啥值得去:平台大,资源多,稳定性高。在这里,你做的任何一个小小的优化,都可能影响上亿用户,带来数百万美元的销售额变化。这种规模和影响力是小公司无法比拟的。

招什么样的人:供应链是Walmart的王牌,所以供应链数据科学家、物流网络规划师等职位需求量巨大。随着电商业务的扩张,数字营销、品类管理(Category Specialist)、广告运营(Ad Operations)等岗位也大量招人。Walmart在美国各地都有技术和商业中心,Sponsor记录非常好。

2. Target - “中产阶级的最爱”

Target的电商转型堪称典范。它巧妙地利用其遍布全国的1900多家门店作为前置仓,其“线上下单、线下提货”(Drive Up, Order Pickup)等当日达服务大获成功。2023年,其当日达服务(Same-Day Services)的销售额超过了110亿美元,占了其数字销售额的一半以上!

为啥值得去:Target的 omnichannel(全渠道)策略玩得炉火纯青,你可以在这里学到线上线下如何无缝融合。公司文化以友好和注重员工发展闻名,工作生活平衡做得相当不错。

招什么样的人:数字商品经理(Digital Merchandiser)、用户体验研究员(UX Researcher,专门优化App和网站体验)、全渠道战略分析师等是它的特色岗位。他们需要你不仅懂线上,也理解线下零售的逻辑。

3. The Home Depot - “你没想到的电商巨头”

卖五金建材的The Home Depot,你可能觉得跟“高大上”的电商不沾边,但它其实是美国排名前五的电商公司!它的网站和App做得极其出色,无缝连接了DIY爱好者和专业的建筑承包商。其2023财年的总销售额高达1527亿美元,其中线上销售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为啥值得去:这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科技公司。它的电商业务非常复杂,既有toC(面向普通消费者),又有toB(面向专业客户),能给你带来独特的挑战和经验。公司舍得在技术上投入,待遇和福利看齐一线科技大厂。

招什么样的人:因为其业务的特殊性,他们需要大量的电商定价策略师(Pricing Strategist)、B2B产品经理、以及专门服务于专业客户的销售和数据分析师。如果你对家居、建筑行业有兴趣,这里绝对是宝藏。

好了,这份长长的名单先告一段落。

你看,把求职的网撒开一点,是不是瞬间感觉机会多了一大把?别再只盯着一个篮子里的鸡蛋了。

最后,想跟你说几句大白话。找工作这事儿,有时候真有点像谈恋爱。你苦苦追求的那个“高冷男神/女神”(比如某些大厂),可能根本不适合你。而那些你一开始没太在意的、在角落里默默发光的“宝藏公司”,接触下来才发现,无论是发展前景还是内部文化,都跟你无比契合。

所以,别怕去了解那些你没听过的名字,别怕去尝试那些看起来不那么“主流”的机会。多做研究,多跟在这些公司工作的学长学姐聊聊。你的梦中情司,可能真的就在下一个你鼓起勇气投出简历的地方。

加油,祝你早日“上岸”!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