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学签申请变天!这些新规影响巨大

puppy

准备来加拿大的小伙伴们注意啦!最近的学签政策真可以说是“大变天”,而且绝对不是开玩笑的。首先,你的钱包可能要“大出血”了,生活费证明(GIC)直接翻倍,涨到了2万多加币。申请材料里还多了一封“省政府证明信”(PAL),少了这个新东西,申请都递不上去!不仅如此,部分留学生的毕业工签和配偶工签的规定也大大收紧了。这些新规到底怎么影响你的留学和未来计划?赶紧点进来,我们帮你把所有细节都扒清楚,让你一步都别踩坑!

加拿大留学新规速览
新规要点 核心变化与影响
生活费证明 (GIC) 翻倍 从$10,000加币暴涨至$20,635加币,资金压力巨大。
新增省政府证明信 (PAL) 申请学签的必备文件,名额有限,申请流程变长。硕士、博士等可豁免。
毕业工签 (PGWP) 政策收紧 “公立-私立合作”项目的毕业生不再有资格申请,选校需极度谨慎。
配偶工签 (SOWP) 资格收紧 仅限硕士和博士等高等学位的配偶可申请,本科和college陪读基本无缘。

哈喽,各位lxs.net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专注扒料、分享干货的小编。

最近,我的后台快被私信挤爆了。有个叫Amy的学妹,去年就拿到了多伦多一所College的offer,一直美滋滋地准备着来加拿大的行李。她爸妈按老规矩给她准备了1万加币的GIC,机票都看好了。结果新年一过,她再打开移民局(IRCC)官网,整个人都懵了:生活费证明要求直接翻倍,还冒出来一个叫“省政府证明信”的东西,学校告诉她没这个信,offer等于白拿。Amy当时就给我发消息,语音里都带着哭腔:“小编,我是不是去不了加拿大了?”

Amy的经历绝对不是个例。2024年开年,加拿大移民局IRCC扔出了一连串重磅炸弹,直接把学签申请炸了个底朝天。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微调,而是实实在在的“大变天”。今天,我就带大家把这些新规一个一个掰开揉碎了讲清楚,看看你的留学之路到底会受到多大影响,以及我们该怎么接招!

钱包告急!GIC一夜翻倍,你的钱还够吗?

咱们先聊最实在的——钱。以前我们申请学签,需要存一笔钱到加拿大银行办个“担保投资证明”(GIC),证明你有足够的生活费。这个数额多年来雷打不动,一直是1万加币。很多家庭都是按照这个标准来做预算的。

然而,从2024年1月1日起,这个数字一夜之间飙升到了 $20,635 加币!是的,你没看错,直接翻了一倍还多。如果你还计划带家人,那标准更高。IRCC给出的理由很“贴心”:原来的1万加币已经跟不上加拿大飞涨的物价了,提高标准是为了确保留学生来了之后能生活得下去,不会因为经济问题去打黑工或者陷入困境。

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但对我们申请人来说,这就是晴天霹雳。这意味着什么?

真实案例:我认识的一个同学小李,家里是普通工薪阶层。父母辛辛苦苦凑了十几万人民币,刚好够原来的GIC和第一年学费。新规一出,他需要额外再拿出将近6万人民币的现金。为了这笔钱,他家不得不考虑卖掉家里的一辆代步车,整个留学计划的资金链都变得异常紧张。他开玩笑说:“还没出国呢,就先体验到了‘吃土’的感觉。”

这笔钱对于很多家庭来说都不是小数目,它直接提高了留学的门槛。如果你正在准备资金,必须立刻、马上按照$20,635这个新标准来。千万别再用老黄历了,否则你的申请材料在资金证明这一关就会被直接打回来。

“省政府证明信”(PAL)横空出世,这是个啥?

说完了钱,我们再来看一个让无数人挠头的“新物种”——省政府证明信,全称 Provincial Attestation Letter (PAL)。

从2024年1月22日开始,几乎所有申请大学本科和学院文凭的留学生,在递交学签申请时,除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LOA),还必须附上这份PAL。

这是个什么东西?简单来说,加拿大政府觉得留学生增长太快,有点“消化不良”了,决定在2024年给学签总数设个上限,全国大约只批准36万个,比2023年减少了35%。这个名额会分配给各个省,而PAL就是省政府发给你的“通行证”,证明你占了他们省的一个名额,IRCC看到这个信,才会开始审理你的学签。

这个新规的影响是颠覆性的:

  1. 申请流程变复杂了:以前是“学校录取 -> 申请学签”。现在变成了“学校录取 -> 学校向省政府申请PAL -> 你拿到PAL -> 申请学签”。多出来的这一步,不仅耗时,而且充满了不确定性。

  2. 录取不等于能来:就算你再优秀,拿到了UBC或者多大的offer,如果没有拿到PAL,这张offer就是一张废纸。学校手里的PAL名额是有限的,可能会出现“择优发放”的情况,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当然,也有好消息,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这个PAL。以下几类人是豁免的:

  • 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学生。

  • 中小学(K-12)的申请人。

  • 已经在加拿大境内持有有效学签或工签的续签者。

真实案例:我的一个朋友在BC省一所知名的College工作。新规出来后,学校的招生办公室忙疯了。他们收到了大量学生的咨询邮件,都在问PAL怎么办。学校只能告诉学生:“我们正在等省政府的具体流程,请耐心等待。”很多已经拿到offer、准备5月入学的学生,因为迟迟等不到PAL,签证时间非常紧张,甚至有人被迫考虑延期入学。对于学校来说,他们也要重新评估发放offer的策略,不能像以前那样“广撒网”了。

所以,如果你是本科或College的申请人,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和你录取的学校保持密切联系,确认他们申请PAL的流程和时间线。千万不要自己干等!

毕业工签(PGWP):不是所有学校都能带你“上岸”了

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PGWP(毕业后工签)是留在加拿大工作、甚至移民的关键跳板。以前,只要你在符合条件的学校(DLI)完成一个至少8个月的项目,基本都能拿到工签。但现在,这条路也变窄了。

最大的变化,就是针对“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的学校。这些学校通常是公立学院授权私立学院使用其课程,在大多伦多或温哥华等热门地区开设分校区,学费相对便宜,吸引了大量留学生。过去,这些项目的毕业生和主校区一样,可以申请PGWP。

但从2024年9月1日开始,这条路将被彻底堵死。就读于这类课程的新生,毕业后将不再有资格申请PGWP。

这个政策的杀伤力巨大!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你毕业后的去留。

真实案例:一个叫Jason的同学,为了省钱和留在大城市,特意选择了一家位于多伦多市中心的私立学院,它开设的是安省北部某公立学院的课程。他想着毕业后拿3年工签,找工作,然后移民,一切都规划得很好。新政一出,他的计划瞬间泡汤。如果他9月入学,毕业后将无法获得工签,等于白读了两年书,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他现在非常焦虑,正在紧急联系其他学校,看是否还能转学。

所以,各位在选校时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只看学费和地点,务必去IRCC官网的DLI列表上,仔细核对你申请的学校和项目,看看它是否明确标注了“Eligible for PGWP”。千万不要听信中介的一面之词,自己动手查证才是最保险的。

不过,这里也有一个“甜点”:对于研究生来说,政策反而是放宽了。从2024年2月15日起,完成任何长度的硕士学位课程,只要毕业,就可以直接申请长达3年的PGWP!以前,如果你读一个1年的硕士,可能只能拿到1年的工签。这对于想快速读完硕士然后找工作的同学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利好。

配偶工签(SOWP):陪读之路越来越难走

最后,我们来聊聊对家庭申请人影响巨大的配偶工签(SOWP)。过去,只要一方持有学签,在读一个符合PGWP资格的课程,其配偶或同居伴侣就可以申请一个开放式工签,在加拿大合法工作。

这个政策曾经是很多家庭的“黄金组合”:一人读书提升自己,另一人工作赚钱养家,还能积累加拿大工作经验,为全家移民铺路。

然而,现在这条路也基本只为“高学历”人群开放了。新规定是:只有当留学生就读的是硕士、博士或特定的专业学位(如医学、法学、牙医等)时,其配偶才有资格申请SOWP。

这意味着,所有本科生和绝大多数College学生的配偶,都无法再申请开放式工签了。他们只能以访客身份陪同,不能合法工作。

真实案例:一对年轻夫妇,丈夫申请了安省一所College的IT文凭课程,妻子原本计划通过SOWP在当地找一份工作,共同承担生活开销。他们连简历都准备好了。新规一出,妻子的工签申请资格直接被取消。现在他们面临一个艰难的选择:要么丈夫独自一人来加拿大,两人长期分居;要么妻子以访客身份过来,但家庭收入将锐减一半,经济压力陡增。他们整个的留学和生活规划都被打乱了。

这个改变,对于那些希望夫妻二人共同奋斗、在加拿大开启新生活的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如果你有带家人一起来的打算,必须重新评估你的学历选择和家庭财务规划。

聊到这里,相信大家对这次“大变天”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政策的变化就像天气,我们无法控制它刮风还是下雨,但我们可以提前准备好雨伞,调整好路线。

留学从来不是一条坦途,路上总会有各种意想不到的关卡。慌乱和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关键是把信息搞清楚,把每一步都走稳。你的梦想还在那里,只是通往梦想的地图需要更新了。多上官网查信息,多和学校沟通,多和像我们lxs.net这样的平台交流,别怕麻烦。每一步都踩实了,坑自然就少了。加油,未来的留学生们!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5067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