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校避坑小贴士 |
|---|
| 选校就像选对象,只看“简历”(排名)和“照片”(校园风光)是远远不够的!很多人被多伦多、温哥华的大学光环吸引,却忽略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这篇文章会带你扒一扒一个不那么“网红”但绝对是“宝藏”的学校。它可能不是你的唯一选择,但它提供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可能更适合你的留学体验。请暂时放下你的排名滤镜,跟我一起看看吧! |
揭秘女王大学:颜值与实力并存的宝藏校
还记得申请季那会儿,我身边有个叫 Sophie 的朋友,手里攥着好几个 offer,人却越来越焦虑。一个是多伦多市中心的大学,排名亮眼,实习机会一抓一大把,但一想到每天要在拥挤的地铁里穿梭,住在鸽子笼一样的小公寓,她就有点窒息。另一个 offer 来自一个她之前没怎么听说过的学校——女王大学(Queen's University)。招生官发来的照片里,古老的石灰岩城堡教学楼、碧蓝的安大略湖、还有学生们穿着统一配色的夹克在草坪上大笑,一切都美好得像电影画面。
Sophie 当时就犯嘀咕:“这学校这么好看,不会是个花瓶吧?在金斯顿(Kingston)这个小城市,能学到真东西吗?会不会很村,很无聊?”
这个问题,可能也是屏幕前很多同学正在纠结的。我们拼了命地刷分、写文书,不就是为了去一个好大学,为未来铺路吗?但“好大学”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是冰冷的排名数字,还是一个能让你真正成长、快乐生活四年的地方?今天,作为你们在 lxs.net 的老朋友,我就想借 Sophie 的故事,跟大家好好聊聊女王大学这个被很多人低估了的“宝藏校”,看看它到底是不是你的菜。
“霍格沃茨分校”?不,这是我们的日常
先说颜值,因为这玩意儿确实是女王大学的第一张名片。第一次在网上看到女王大学的照片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这是霍格沃茨加拿大分校吧?”那些由本地石灰岩建成的教学楼,在阳光下泛着温暖的米黄色,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走在校园里,哥特式的建筑、绿草如茵的庭院、偶尔跑过的小松鼠,真的会让你觉得自己不是在赶着去上课,而是在某个欧洲古堡里度假。
校园就坐落在安大略湖畔。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你下课后,可以抱着电脑和咖啡,走几步路就到湖边,坐在草地上写 paper。夏天,湖面上帆影点点;冬天,湖面结冰,白雪皑皚。这种风景,可不是每个大学都能提供的“免费福利”。我认识一个学姐,她说她最解压的方式,就是在 Stauffer 图书馆熬了一整晚后,清晨去湖边看日出,感觉所有的疲惫和焦虑都被那片广阔的湖水治愈了。
女王大学所在的金斯顿市,也完全不是大家想象中的“大农村”。它曾是加拿大的第一个首都,是个历史悠久、安全又充满活力的大学城。你知道吗,根据 QS 2024 年的最佳留学城市排名,金斯顿在学生体验和社区包容性方面得分非常高。这里的市中心离学校就几步路,遍布着各种可爱的咖啡馆、独立书店、特色餐厅和酒吧。生活成本相比多伦多、温哥华要低得多,而且城市小而美,几乎去哪里都可以步行,安全感爆棚。深夜从图书馆走回住处,你看到的是宁静的街道和温暖的灯光,而不是大城市的喧嚣和不安。
硬核实力:史密斯商学院只是冰山一角
好了,夸完颜值,我们来聊点硬核的。女王大学绝对不是一个只会“美丽”的花瓶。它的学术声誉在加拿大,乃至全世界,都是响当当的。在加拿大最具权威的《麦克林杂志》(Maclean's)2024 年大学排名中,女王大学在医博类大学(Medical-Doctoral)里高居第五位,和多大、UBC、麦吉尔这些巨头并驾齐驱。
女王大学最出圈的,毫无疑问是它的史密斯商学院(Smith School of Business)。这可不是一般的商学院,在北美商科圈里,Smith 的名字就是金字招牌。它的本科 Commerce 项目,录取难度堪比藤校,录取学生的平均分常年维持在 93% 以上。为什么这么卷?因为它给你的回报太值了。
我有个朋友 David,就是 Smith Commerce 毕业的。他说,从大一开始,学院就强制要求团队合作,几乎每一个 case study、每一个 project 都是小组完成。这种高强度的团队磨练,让他还没毕业就已经是个团队协作高手了。而且,Smith 的校友网络强大到令人发指。David 说,他找实习的时候,在 LinkedIn 上联系了一个在华尔街工作的校友,对方非常热情地给了他内推,还帮他做了好几次模拟面试。这种“老带新”的传统,是 Smith 文化的一部分。官方数据显示,Smith Commerce 项目的毕业生,在毕业 6 个月内的就业率常年高达 98%!大部分人都进入了顶尖的投行、咨询公司和科技企业。
当然,女王大学的厉害之处远不止商科。它的工程学院(Faculty of Engineering and Applied Science)是加拿大最古老、最受尊敬的工程学院之一,以其独特的项目和实践机会著称。它的文理学院(Faculty of Arts and Science)提供了极其广泛的专业选择,从政治研究到心理学,都有非常强的教授和研究资源。还有健康科学学院,其物理治疗、职业治疗等专业在全加拿大都名列前茅。
这里的学习氛围不是那种“卷到飞起”的恶性竞争,而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合作氛围。女王大学的学生与教授比例大约是 19:1,在同等规模的研究型大学里算是非常低的。这意味着你更容易获得教授的关注,可以在 office hour 和教授深入交流,甚至参与到他们的研究项目中。这种紧密的师生关系,对于本科生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财富。
超强归属感:“一日为女王人,终身为女王人”
如果说学术和颜值是女王大学的 A 面,那么它独一无二的社区文化和校园归属感就是它的 B 面,而且可能 B 面才是它最迷人的地方。
你可能听说过女王大学的“三色精神”(Tricolour Spirit)。这可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每个学生血液里的基因。这种精神最集中的体现,就是每年九月那场声势浩大的新生周(Frosh Week)。
想象一下,你刚拖着行李箱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内心充满不安。但在女王大学,迎接你的是一群穿着统一颜色、脸上涂着油彩、热情到近乎疯狂的学长学姐。他们会带着你唱校歌、喊口号、参加各种稀奇古怪的团队活动。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传统和专属颜色的连体工装裤(coveralls),比如工程系是金色的,商学院是紫色的。新生周结束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认识了一大帮朋友,对这个学校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我认识的一个学妹 Maria,她性格比较内向,去之前一直担心自己融不进去。结果,她的新生周领队(她称之为“Frosh Mom”)带着她们小组玩破冰游戏,一起在食堂吃饭,晚上还组织大家谈心。Maria 说:“那一周下来,我感觉自己找到了一个家。那种感觉,就是无论你来自哪里,是什么性格,你都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
这种强烈的社区感贯穿整个大学四年。女王大学的学生满意度在加拿大常年位居榜首。根据全国学生参与度调查(NSSE)的数据,女王大学在学生与教师互动、支持性的校园环境等方面的得分,一直远高于加拿大大学的平均水平。这种支持不仅仅来自学校官方,更多的是来自同学之间。在这里,你很少会感到孤单。
这种归属感会一直延续到毕业后。女王大学的校友网络是出了名的团结和忠诚。有句话叫“Once a Gael, always a Gael”(Gael 是女王大学运动队的昵称)。无论你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亮出你女王大学毕业生的身份,总能找到愿意帮助你的校友。这种隐形的财富,是你花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申请内幕大公开:光有分数还不够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心动了?别急,我们来聊聊最实际的问题:怎么才能进女王大学?
女王大学的申请,尤其是一些热门专业,绝对不是“唯分数论”。当然,一个漂亮的成绩单是敲门砖。对于大部分专业,建议申请者的平均分至少在 85% 以上,而像商科、工程、健康科学这些热门专业,没到 90% 甚至 93% 以上,竞争力就会小很多。
但真正能让你在众多高分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是你的“软实力”,也就是你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 of Experience, PSE)和补充文书(Supplementary Essay, SE)。
PSE 是大部分专业都要求的一份文书,你需要列出并描述你的课外活动、工作经历、奖项等。SE 则是商科、健康科学等专业额外的命题写作或视频面试。千万不要小看这些文书!招生官想看到的不是一个学习机器,而是一个立体的、有趣的、有潜力的“人”。
这里给你几个写文书的干货建议:
1. 别堆砌活动,讲好故事。招生官不想看你的活动列表,他想知道你在这些活动中学到了什么,你遇到了什么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比如,你参加了模拟联合国,不要只说你拿了奖,而是可以讲一个你如何说服“对立国家”代表的生动故事,展现你的沟通和领导能力。
2. 展现你和女王大学的“匹配度”。在写文书之前,去女王大学的官网好好研究一下它的价值观,比如领导力、社区贡献、创新精神等。然后,在你的故事里,有意识地体现这些品质。让招生官觉得:“哇,这个人就是我们想要的学生!”
3. 绝对要真实、真诚。不要编造经历,也不要用华丽空洞的辞藻。用你自己的语言,讲述你自己的故事。我听说过一个真实的案例:一个学生的成绩不算顶尖,但他在文书里真诚地分享了自己帮助家里经营小餐馆的经历,以及这个过程如何锻炼了他的责任心和商业头脑。最后,他成功被 Smith 商学院录取了。因为他的故事真实、独特,展现了学校看重的品质。
女王大学的招生官在寻找那些不仅学术优秀,而且能够为这个紧密的社区做出贡献的学生。所以,在申请中,尽情地展示你的个性和热情吧!
好了,关于女王大学的“揭秘”就到这里。它可能没有坐落在国际大都市,也没有在各种世界排名榜上占据最顶端的位置。但它有自己的节奏和温度。
在选校的时候,我们不妨问问自己一个问题:四年后,我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想要的大学生活,是每天行色匆匆地穿梭在高楼大厦间,还是在一个充满人情味和归属感的社区里,慢慢地学习和成长?
没有哪个选择是绝对正确的,只有最适合你的。如果你渴望的,是一种学术与生活能够完美平衡,既能静下心来做学问,又能收获一帮一辈子的朋友的留学体验,那么,或许女王大学这个在安大略湖畔的“霍格沃茨”,真的值得你认真考虑一下。
别只是把它当成一个保底校,去深入了解它,说不定,它就是那个能给你惊喜的梦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