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留学澳洲,这篇保命指南请收好

puppy

要去澳洲留学啦,是不是超级兴奋?阳光、沙滩、考拉,想想都觉得美好!但你知道吗,租房的坑有多深?晚上回家走哪条路最安全?遇到紧急情况,除了000还能打给谁?电信诈骗更是花样百出。别慌!这篇指南就是你的“澳洲生存外挂”,从找房避坑、出行安全,到应对突发状况和心理健康调适,我们都把最实用的干货帮你整理好了。快快收藏,带上它,安心开启你的南半球冒险之旅吧!

澳洲留学安全速览
租房:眼见为实!没看房、没签合同,绝不付钱。押金(Bond)必须交给政府机构。
出行:晚上别走小路和公园,善用大学安保陪同服务。打车前核对车牌和司机信息。
紧急:生命危险拨打 000。非紧急报警用 131 444。心理求助找 Lifeline 13 11 14
防骗:任何自称“领事馆”、“警察”、“移民局”的电话,凡是要求转账的,100%是诈骗。
健康:学校心理咨询免费且保密,别硬扛。感到孤独、压力大是正常的,求助是勇敢的表现。

嘿,准澳洲留学生们!我是你们在 www.lxs.net 的老朋友,小编一枚。

还记得我刚到悉尼的第二周吗?那晚跟同学在图书馆赶完 due,已经是深夜十一点。为了省钱,我拒绝了同学开车送我回家的好意,选择坐最后一班公交。下车后,还有一段十分钟的路要走,穿过一个没什么路灯的小公园。晚风吹得树影婆娑,每一步都感觉身后有声音。我把手机握得紧紧的,假装在打电话,心里却把所有认识的神仙都默念了一遍。那十分钟,感觉比一个世纪还漫长。安全到家锁上门的那一刻,我腿都软了。这件事让我明白,留学生活不止有诗和远方,更有需要我们打起十二分精神应对的“现实”。

所以,在你打包行李、憧憬着黄金海岸的阳光时,请务必花点时间,把这篇“保命指南”看完。它不是为了吓唬你,而是想让你在南半球的冒险中,多一份从容和底气。

租房,别让“家”成为第一个坑

找房子,绝对是每个留学生的头等大事。一个温馨的小窝能治愈所有学习的疲惫,但一个糟糕的租房经历,足以毁掉你半个学期。澳洲的租房市场水很深,尤其是在开学季,房源紧张,骗子们也开始“冲业绩”了。

我朋友小C就差点中招。他在某个华人论坛上看到一个“绝世好房”,市中心公寓,租金比市价低30%。房东自称在海外工作,没法带他看房,但可以先把钥匙寄给他,前提是小C需要先把一个月的租金和押金(Bond)通过一个第三方平台转过去。听起来很诱人对吧?幸好小C多了个心眼,去查了一下那个“第三方平台”,发现是个山寨网站。如果他当时转了钱,那2000多澳币就真的打水漂了。

这可不是个例。根据澳大利亚竞争与消费者委员会(ACCC)的Scamwatch项目报告,仅在2023年,澳大利亚人因租房诈骗就损失了超过80万澳元,而且留学生是重点受害群体。骗子的套路层出不穷,比如发布假房源、骗取个人信息、收取高额“看房费”等等。

那怎么避坑呢?记住这几条铁律:

1. 没亲眼看到房子,一分钱都别给。照片可以是“照骗”,视频也可以是假的。一定要亲自去看房,或者找在当地信得过的朋友帮你去看。检查一下房间的采光、通风、水电设施是否正常,问问周边的治安和交通情况。

2. 警惕远低于市价的“馅饼”。在悉尼、墨尔本这些大城市,你想在CBD附近租个单间,每周低于300澳币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一个房源好到不真实,那它很可能就是假的。你可以上 Realestate.com.au 或者 Domain 这样的主流网站查一下同区域的平均租金,心里有个数。

3. 押金(Bond)有官方“保险箱”。在澳洲,正规的租房流程中,你的押金不是直接给房东的,而是由房东或中介在规定时间内(比如新州是10个工作日内)提交给各州的租房押金管理机构,比如新州的 NSW Fair Trading,维州的 RTBA。你会收到一份官方的回执。退房时,也是通过这个机构来处理押金返还。任何让你把押金直接打到个人账户的,都要高度警惕。

4. 合同是你的护身符。一定要签正式的租房合同(Lease Agreement),并且自己保留一份。仔细阅读每一条款,特别是关于租期、租金、退租条件和维修责任的部分。看不懂的法律术语,可以请教学校的法律援助中心,很多大学都为学生提供免费服务。

出行安全,这些“潜规则”你得懂

澳洲总体来说是个安全的国家,但“安全”不代表“没有危险”。尤其是对于刚来、对环境不熟的我们,多一分警惕,就少一分风险。澳洲地广人稀,很多地方到了晚上就变得非常安静,这也给了一些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根据澳大利亚统计局(ABS)的数据,虽然整体犯罪率在下降,但在一些大城市的特定区域,抢劫、袭击等案件仍时有发生。比如,深夜在无人的火车站台等车,或者独自穿过没有照明的公园,都是高风险行为。

有个学姐分享过她的经历,有一次她晚上从餐厅打工下班,为了抄近路走了一条小巷,结果被两个小混混拦住要钱。虽然最后人没事,但手机和钱包都被抢走了,吓得她好几天没睡好觉。从那以后,她宁愿绕远路走大马路,或者多花点钱打车回家。

所以,关于出行,请把下面这些话刻在脑子里:

1. 晚上尽量结伴而行。如果实在要一个人回家,选择走光线充足、人流较多的大路。手机保持畅通,可以跟家人朋友保持通话或实时共享位置。很多地图App(比如Google Maps)都有位置共享功能。

2. 善用学校的“免费保镖”。几乎所有澳洲大学都提供校园安保服务(Campus Security)。如果你在学校待到很晚,不敢一个人走到停车场或者公交站,可以给他们打电话,他们会派人护送你。这个服务是免费的!记住你学校安保的电话号码,存在手机快捷拨号里。

3. 公共交通不放松。坐火车或公交时,尽量选择靠近司机或者人多的车厢。晚上等车时,站在光线好、有监控的地方。不要戴着耳机听歌,对周围环境保持警觉。很多火车站台都有紧急求助按钮(Emergency Help Point)。

4. 网约车安全三部曲。用Uber, Didi等网约车,上车前一定核对 App 上的车牌号、司机照片和姓名。上车后,可以跟朋友分享你的行程。坐在后排,给自己留出安全的空间。

5. 财不外露是真理。不要在公共场合显露大量的现金或贵重物品。背双肩包时,在人多拥挤的地方最好把包背在胸前。

紧急情况,不只一个“000”

提到紧急情况,大家第一反应可能就是拨打“000”。没错,“000”是澳洲的生命热线,相当于国内的110+120+119。但你必须清楚,只有在遇到生命危险或紧急情况时才能打,比如火灾、严重车祸、入室抢劫、突发急症(心脏病、呼吸困难等)。接线员会问你“Police, Fire or Ambulance?”,你要冷静、清晰地说明情况和地址。

但如果只是钱包被偷、跟邻居发生纠纷、或者看到可疑人员这类非紧急情况呢?占用“000”资源就不合适了。这时候,你需要知道下面这些号码:

警察援助热线(Police Assistance Line):131 444。这个号码用于报告非紧急的犯罪事件。比如你的自行车被偷了,或者你的车被刮了对方跑了,需要报警备案,就打这个电话。他们会给你一个报案号(Event Number),这在后续保险理赔或补办证件时非常重要。

校园安保(Campus Security):号码因校而异,请务必在入学时就存好。无论是在校园里迷路、感觉被跟踪,还是需要紧急医疗帮助,他们都是你的第一联系人,反应速度通常比校外警察更快。

生命热线(Lifeline):13 11 14。这是一个24小时的心理危机支持热线。如果你感到绝望、焦虑、抑郁,或者有任何想不开的念头,请一定打这个电话。电话那头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志愿者,他们会倾听你,给你支持。

中国驻澳使领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热线是 +86-10-12308。同时,记下你所在领区的领事馆的联系方式。如果你的护照丢失,或者遇到涉及人身安全的重大事故,可以向他们求助。

电信诈骗,专坑留学生的“剧本杀”

如果说租房诈骗是“小打小闹”,那电信诈骗就是专门为留学生量身定做的“惊天大案”。骗子的剧本写得比电影还精彩,利用的就是我们身在异国、语言不通、害怕惹麻烦的心理。

最经典的套路就是“冒充公检法”或“大使馆”。去年,我们学校一个读金融的学弟就亲身经历了。他接到一个自称是“中国驻悉尼总领馆”的电话,说他有一个从国内寄来的包裹被海关查扣,里面有违禁品,他涉嫌一宗跨国洗钱案。然后电话被转接到所谓的“国内公安局”,对方发来了带他照片和身份证号的“逮捕令”。学弟一下就慌了,对方要求他缴纳“保证金”到指定账户以证清白,并且全程不能挂断电话,不能告诉任何人,因为这是“国家机密”。在恐惧和高压下,他差点就把父母给的学费全转过去了。幸好在转账的最后一步,他室友回来发现他神色不对,抢过电话一顿骂,骗局才被戳穿。

Scamwatch的数据显示,冒充中国官方的骗局每年都给澳洲华人社区造成数百万澳元的损失,受害者中留学生占了很大比例。他们能准确说出你的姓名、学校甚至护照信息,迷惑性极强。

如何破解这种“剧本杀”?记住以下几点,百毒不侵:

1. 中国驻外使领馆、国内公检法机关,绝对不会通过电话或社交软件办案。

2. 他们绝对不会通过电话通知你涉及刑事案件或要求你转账。

3. 他们绝对不会要求你提供银行账户信息、密码或支付所谓的“保证金”、“保释金”。

4. 他们绝对不会让你切断与外界的联系,这是骗子为了防止你向别人求证的经典手段。

5. 任何索要钱财的电话,无论对方是谁,都请直接挂断! 如果不放心,可以自己去官方网站查找相关机构的电话,再打过去核实。

心理健康,你的“隐形”安全网

身体上的安全固然重要,但心理上的健康,才是支撑你走过漫长留学路的关键。一个人来到陌生的国度,语言的障碍、文化的冲击、繁重的课业压力、对家人的思念,这些都可能成为压垮你的稻草。

根据澳大利亚国际学生健康与福祉调查,有近40%的国际学生表示曾经历过中度到高度的心理困扰。感到孤独、焦虑、迷茫,都是非常正常的。这不是你“太脆弱”或“不够坚强”,这是每个留学生都可能遇到的挑战。

有个女孩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说,她刚来的第一个学期,因为语言不流利,上课听不懂,小组讨论插不上话,每天回到空无一人的公寓就抱着枕头哭。她觉得自己很失败,不敢跟家里说怕他们担心,也不敢跟新同学说怕被笑话。直到期末,她因为压力太大病倒了,才在学校辅导员的帮助下,开始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请记住,求助不是弱者的表现,而是强者的智慧。在澳洲,心理健康被看作和身体健康同等重要的事情。

1. 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Counselling Service)是你的首选。这项服务通常是免费且完全保密的。你的咨询记录不会出现在你的任何学术档案里。那里的咨询师经验丰富,非常理解留学生的困境。他们可以帮你应对压力、调节情绪、规划学习。

2. 建立你的支持系统。多参加学校的社团活动,认识一些新朋友。有一个可以一起吐槽、一起学习、一起吃饭的小圈子,能极大地缓解你的孤独感。也别忘了常和国内的家人朋友视频通话,他们的支持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3. 照顾好自己的身体。规律作息、健康饮食、坚持运动。听起来像是老生常谈,但运动真的是产生多巴胺、对抗坏情绪的最有效方式。去健身房、去海边跑步、去参加舞蹈课,动起来,你会感觉好很多。

4. 利用专业的社会资源。除了学校,还有像 Beyond Blue、Headspace 这样的组织,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信息和支持服务。

好了,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感觉信息量有点大?

别怕,把这篇文章收藏起来,就像在游戏里多领了一个“护身符”。我们努力做好万全的准备,不是为了活得提心吊胆,恰恰相反,是为了能更无所畏惧地去拥抱这个世界,去体验澳洲的阳光、沙滩和无限可能。

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遇到困难,大胆开口求助。你即将开启的,是一段会让你迅速成长的旅程。像个大人一样思考,但也别忘了像个孩子一样,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和热情。

出发吧,去创造属于你的精彩故事!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3042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