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加拿大,小提琴顶尖音乐学院盘点

puppy

嘿,准备背着心爱的小提琴去加拿大追梦的你,是不是正为择校犯愁?别纠结啦!这篇干货盘点就是来拯救你的。从“演奏家摇篮”格林古尔德学院,到学术氛围浓厚的麦吉尔大学舒立克音乐学院,我们不仅带你看排名,更帮你深入扒一扒各家的王牌教授、课程特色和独家的演奏机会。到底哪家的氛围更适合你?申请时有哪些过来人才能告诉你的“小秘密”?快点开看看,帮你精准定位,找到那个最适合你和你的琴的梦想舞台!

阅读前的小小备忘录
别迷信排名:综合排名高不代表音乐学院就一定最适合你。小提琴专业,跟对老师远比学校名气更重要。咱们这篇文章的核心就是帮你找到那个“对的老师”和“对的氛围”。
主动出击:看中了某位教授?大胆去官网找邮箱,发一封简洁又真诚的邮件介绍自己,附上你的演奏视频链接。很多教授都愿意给有潜力的学生一些反馈,这可能是你申请的关键一步。
地理位置很重要:想一想你喜欢大城市的繁华还是安静小镇的专注?学校所在的城市会直接影响你的生活、实习和演出机会。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风格完全不同哦!
预算和奖学金:加拿大学费相对美国友好,但生活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们会重点扒一扒哪些学校对国际生“壕”气,奖学金机会多。

嘿,各位背着琴盒闯天下的追梦人!

还记得我去年认识的一个小学妹,叫艾米。她手里那把意大利老琴,音色美得能让空气都凝固。在国内,她也算是小有名气,拿过几个不大不小的奖。决定去加拿大深造时,她像所有留学生一样,陷入了择校的巨大漩涡里。她每天抱着iPad,在一个Excel表格里填满了各种学校的QS排名、学费、城市消费指数,甚至还有当地的年均气温。

有天深夜,她给我发来一条微信,语气里满是疲惫:“学姐,我快疯了。A校排名高,但听说练习琴房紧张得像抢春运火车票;B校的教授是大神,可学校在个大农村,我怕闷出病来;C校在市中心,机会多,但学费贵得让我感觉是在用金子交学费……”

我完全理解她的纠结。对于我们学音乐的,尤其是学小提琴这种极度依赖“师承”和“圈子”的专业,选学校就像是第二次投胎。它不仅决定了你未来几年跟谁学琴、在哪演出,更深远地影响着你的演奏风格、音乐理念,甚至是你整个职业生涯的起点。那张Excel表上的冰冷数据,永远无法告诉你哪个琴房的隔音效果最好,哪位教授的教学风格最能激发你的潜能,或者哪个学生乐团的氛围最让你有归属感。

所以,今天这篇超长干货,就是为艾米,也为像艾米一样迷茫的你们准备的。咱们不聊虚的,不堆砌排名,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带你潜入加拿大几所顶尖音乐学院的小提琴专业内部,看看它们的真实面貌。准备好了吗?拿起你的松香,咱们出发!

格林古尔德学院 (The Glenn Gould School) – 纯粹的演奏家摇篮

如果你的人生目标清晰得只有三个字——“演奏家”,那么GGS绝对是你需要第一个圈起来的重点。它隶属于多伦多皇家音乐学院 (The Royal Conservatory of Music),但又相对独立。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精英版的“音乐附中”,只不过学生都是大学和研究生水平。这里的氛围,只有一个词可以形容:纯粹。

大神教授天团,近水楼台先得月

GGS的教授名单,拿出来就是加拿大古典音乐圈的半壁江山。小提琴专业的学生做梦都想师从的,莫过于多伦多交响乐团 (TSO) 的现任首席——Jonathan Crow。能跟着北美顶级乐团的首席上课是什么概念?意味着你得到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指导,更是第一手的乐队演奏经验、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最直接的人脉资源。想象一下,你的老师在排练完马勒的交响曲后,走进教室,可能随口就会分享一个刚刚解决的声部配合难题。这种鲜活的知识,是任何教科书都给不了的。

除了Jonathan Crow,还有像Barry Shiffman这样的室内乐巨匠。他曾是著名的圣劳伦斯弦乐四重奏 (St. Lawrence String Quartet) 的成员,拥有超过25年的全球巡演经验。如果你的梦想是组建一个自己的四重奏,那跟着他学,简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会告诉你,如何用眼神和呼吸来交流,如何处理乐句的细节,甚至如何应对巡演中的各种突发状况。

数据说话:GGS的规模极小,每年本科(Performance Diploma)和研究生(Artist Diploma)加起来在全球只招收约130名学生,分到小提琴专业的名额更是个位数。官方数据显示,超过95%的学生都能拿到丰厚的奖学金,很多甚至是全奖。这说明什么?学校要的是最顶尖的苗子,并且愿意为你承担后顾之忧,让你心无旁骛地练琴。

独一无二的演奏机会

在GGS,演出不是“课外活动”,而是你学习的一部分。学生们几乎每周都有机会在世界顶级的科尔纳音乐厅 (Koerner Hall) 表演。这个音乐厅的声学效果被誉为北美最佳之一,马友友、郎朗等大师都在这里举办过音乐会。在这样的舞台上锻炼,你的心脏会变得越来越强大。

学校的皇家音乐学院乐团 (Royal Conservatory Orchestra) 由多伦多交响乐团的指挥和首席们亲自指导,每场音乐会都是职业水准。最近几年,他们就邀请过像Tania Miller、Johannes Debus这样的大牌指挥家合作。作为乐团的一员,你不是在“完成作业”,而是在和未来的同事们一起创造真正的艺术。

过来人的小秘密:GGS的申请,视频初选非常关键。你的曲目选择要能全方位展示技术和音乐性,既要有巴赫的严谨,也要有浪漫派的炫技,更要有一首能体现你独特音乐品味的乐曲。另外,GGS非常看重学生的“合作精神”。面试时,考官可能会临时让你和别的考生视奏一首二重奏,他们观察的不仅是你的技术,更是你倾听和配合的能力。

麦吉尔大学舒立克音乐学院 (Schulich School of Music, McGill University) – 学术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如果说GGS是“专科精英”,那么麦吉尔的舒立克音乐学院就是“全能学霸”。它坐落在有“北美小巴黎”之称的蒙特利尔,背靠着一所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在这里,你既可以沉浸在浓厚的艺术氛围里,也可以随时去旁听一节哲学课或心理学讲座。

名师荟萃,风格多元

舒立克的小提琴教授团队同样星光熠熠。蒙特利尔交响乐团 (Orchestre symphonique de Montréal) 的灵魂人物——首席Andrew Wan,就是这里的招牌教授之一。他的演奏以细腻和富有激情著称,师从他,你能学到最正宗的法式浪漫主义和北美乐团的精准严谨。我认识的一个学长,就是Andrew Wan的学生,他说老师上课时,会花大量时间和你探讨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时代背景,他相信“理解音乐比练习音阶更重要”。

此外,还有像Axel Strauss这样在国际大赛上屡获殊荣的独奏家。他曾是第一位获得维尼亚夫斯基国际小提琴比赛金奖的德国艺术家。他的教学风格可能更偏向德奥体系,严谨、注重结构。在舒立克,你可以接触到不同学派的演奏理念,这对于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人格至关重要。

数据说话:舒立克音乐学院本科阶段的录取率大约在20%左右,对于国际学生而言竞争更为激烈。学校拥有两个专业级的录音棚和斯特拉思科纳音乐大楼 (Strathcona Music Building)、伊丽莎白·沃思音乐厅 (Elizabeth Wirth Music Building) 等一流设施。根据学校2022-2023年的年度报告,超过500场学生和教师音乐会在这里上演,这意味着平均每天都有一到两场演出,舞台机会多到你跑不过来。

“泡”在音乐里的生活

舒立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浸入式”环境。在这里,音乐不只是在琴房和教室里。学校的“Music Multimedia Room (MMR)”是加拿大设备最先进的音乐技术实验室之一,你可以在这里学习录音、电子音乐制作。这对现代音乐家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附加技能”。

麦吉尔交响乐团 (MGSO) 是加拿大最好的大学乐团之一,定期在Pollack Hall和蒙特利尔艺术广场 (Place des Arts) 演出。更棒的是,由于地处蒙特利尔,学生们有大量机会观摩蒙特利尔交响乐团、蒙特利尔歌剧院的排练和演出,甚至获得实习机会。这种耳濡目染的熏陶,价值千金。

过来人的小秘密:申请麦吉尔,除了你的演奏水平,学术成绩(比如高中GPA或本科成绩)也占有一定比重。他们希望招收的是全面发展的学生。另外,蒙特利尔是法语区,虽然学校里用英语完全没问题,但如果你能懂一些基础法语,对你融入当地文化、寻找校外演出机会会有极大的帮助。在申请文书里,可以多谈谈你对音乐的思考,而不仅仅是罗列你获过的奖项。他们想看到一个有思想的音乐家,而不是一个只会拉琴的机器。

多伦多大学音乐学院 (Faculty of Music, University of Toronto) – 繁华都市里的音乐探索家

多伦多大学音乐学院,简称U of T Music,就像它所在的城市一样——包容、多元、充满无限可能。它坐落在多伦多市中心,紧邻皇家安大略博物馆和省议会大楼,文化气息浓厚。如果你不确定自己未来是想成为独奏家、乐队演奏员、音乐教师还是音乐学者,U of T会为你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去探索。

实力派教授与广阔的视野

这里的教授团队同样卧虎藏龙。小提琴家Jonathan Crow(没错,就是GGS那位)也在这里任教,可见其在多伦多音乐圈的中心地位。此外,还有The Gryphon Trio的成员、小提琴家Annalee Patipatanakoon,她在室内乐领域的造诣极深。跟着她学习,你会明白室内乐中“对话”的艺术。

U of T Music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其综合性大学的背景。这里不仅有顶尖的演奏专业,还有全加拿大最强的音乐学、音乐理论和音乐教育系。这意味着,你的同学中,可能有未来的音乐评论家、作曲家或是课程设计师。你可以和他们合作,参与各种跨学科项目。比如,和一个作曲系的同学合作,首演他的新作品;或者和一个音乐学系的朋友,一起研究巴赫手稿的演奏法。这种跨界的碰撞,能极大地拓宽你的音乐视野。

数据说话:U of T音乐学院每年大约有900名学生,规模比GGS大得多。本科生的录取,安大略省本地学生通常需要90%以上的平均分,国际生的要求也相当高。根据2023年的数据,国际本科生的学费大约在每年6万加元左右,但学校也提供了丰富的入学奖学金和助学金。

从巴洛克到爵士的无限可能

U of T的乐团项目非常丰富。除了标准配置的大学交响乐团 (UTS O),他们还有一个非常出色的早期音乐乐团 (Tafelmusik Baroque Summer Institute的合作项目),如果你对巴洛克时期的本真演奏法感兴趣,这里简直是天堂。此外,还有当代音乐乐团 (Gamut),专门演奏20、21世纪的作品。在这里,你的小提琴可以拉巴赫,也可以玩电音。

地处多伦多市中心,意味着你被无数的音乐厅、剧院、爵士俱乐部所包围。从顶级的多伦多交响乐团、加拿大歌剧公司,到各种前卫的独立音乐节,你永远不愁没地方去获得灵感。很多学生会在周末去给一些独立乐队录音,或者在社区音乐学校兼职教课,这些都是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

过来人的小秘密:申请U of T,他们很看重你的全面性。面试时,除了拉琴,考官可能会和你聊聊你对音乐史的看法,或者问你最近听了什么印象深刻的音乐会。他们想找的是对音乐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学生。另外,U of T的申请系统相对复杂,一定要提前仔细阅读官网的每一个步骤,千万别错过了截止日期。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音乐学院 (UBC School of Music) – 西海岸的艺术明珠

想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地方拉琴吗?来UBC吧!UBC音乐学院坐落在温哥华,校园被森林和海滩环绕,是公认的全世界最美校园之一。这里的氛围相对前几所学校要轻松一些,但专业水准同样不容小觑。

温哥华交响的后花园

UBC与温哥华交响乐团 (VSO) 的关系非常密切。学院的很多弦乐教授都是VSO的现任或前任声部首席。小提琴专业的领军人物David Gillham,本身就是一位活跃的独奏家和室内乐家,他的演奏足迹遍布全球。另一位教授Jasper Wood,是加拿大最杰出的小提琴家之一,以其对加拿大作曲家作品的精湛演绎而闻名。

在UBC学习,你很有可能上课的老师,晚上就坐在温哥华Orpheum剧院的舞台上演出。这种紧密的联系,为学生们提供了大量的观摩、学习甚至同台演出的机会。VSO每年都会举办针对UBC学生的“大师班”,乐团首席们会亲自来学校指导学生乐团的排练。

数据说话:UBC音乐学院本科录取率约为25-30%。UBC拥有世界级的陈氏演艺中心 (Chan Centre for the Performing Arts),这个音乐厅的设计和音效都堪称一流,学生乐团和教师音乐会都在这里举行。学校每年为音乐学院的学生提供超过50万加元的奖学金和奖励。

独特的学习体验

UBC的UBC交响乐团 (UBCSO) 是加拿大西部最优秀的青年乐团之一,每年都会上演多场高水准的音乐会,曲目范围从古典到现代非常广泛。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就在UBCSO拉首席,他说乐团的氛围特别好,指挥和学生之间像朋友一样,大家都是因为热爱而聚在一起,排练效率很高。

除了传统的古典音乐训练,UBC还很鼓励学生探索音乐的更多可能性。温哥华本身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文化非常多元,这也影响了音乐学院的氛围。你可以选修世界音乐课程,学习印度西塔琴,或者加入一个拉美音乐的小组。这种开放的环境,对培养一个音乐家的创造力非常有好处。

过来人的小秘密:UBC的申请,除了常规的演奏视频,他们还可能要求你提交一个简短的自我介绍视频 (Video Interview),谈谈你为什么想来UBC,你的音乐梦想是什么。这是一个展示你个性和沟通能力的好机会,不要只是干巴巴地背稿子,要真诚、自然。另外,温哥华生活成本较高,尤其是住宿,申请时要做好充分的预算规划。

好了,洋洋洒洒说了这么多,其实加拿大的好学校远不止这几所,还有像蒙特利尔大学、维多利亚大学、渥太华大学等,都有非常不错的音乐课程。

但我想说的是,选择,终究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就像选一把琴,别人都说斯特拉迪瓦里好,但也许你和一把瓜奈利的声音才最契合。这些学校没有绝对的好坏,只有适不适合。GGS的极致专注,麦吉尔的博学睿智,U of T的包罗万象,UBC的自由浪漫,哪一种气质更接近你的灵魂?

别再只盯着那个Excel表格了。去YouTube上找找这些学校乐团的演出视频,听听他们的声音。去教授的个人网站上,看看他们的演奏录像和采访,感受一下他们的艺术理念。如果有可能,在申请季飞过来,预约一节体验课,亲身感受一下教室的氛围,和在读的学长学姐聊聊天,问问他们半夜两点还在琴房挣扎时,支撑他们的是什么。

最终的决定权,在你,也在你手中的那把琴。它想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你想成为什么样的音乐家,这个问题的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找到那个能让你和你的琴都感到“舒服”和“被激发”的地方,然后,就请毫无保留地,奏响你人生的华彩乐章吧。

加油,未来的大师!你的琴声,值得一个最懂它的舞台。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216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