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交互平面三修,博洛尼亚的设计王牌专业

puppy

还在纠结是学平面、交互还是游戏设计?嘿,告诉你个好消息,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博洛尼亚美术学院就有这样一个神仙专业,直接把这三个最火的设计方向打包在一起,让你一站式学完。想象一下,你既能做酷炫的UI/UX,又能策展搞艺术,还能上手开发独立游戏,毕业直接变身啥都会的全能型选手,就业面广到没朋友!想知道这个宝藏专业到底学什么、作品集有啥要求、申请难度大不大吗?快点进来看看我们的深度解析,所有干货都给你准备好啦!

博洛尼亚美术学院游戏交互平面专业速览
专业全称:Design Grafico per la Comunicazione - Indirizzo Game Design e Digital Publishing per l'Arte (平面传达设计 - 游戏设计与艺术数字出版方向)
学位等级:硕士(Biennio Specialistico)
核心优势:一个专业打包游戏设计、交互设计(UI/UX)、平面设计三大热门方向,实现技能闭环。
作品集要点:需要展现综合能力,最好包含平面、UI/UX流程和游戏概念设计,强调逻辑思维和创意过程。
语言要求:意大利语授课,入学时通常需要B2水平证书。
一句话总结:艺术学院里的硬核技术流,适合既有艺术追求又想掌握前沿数字技能的你。

去年夏天,我在米兰一个设计展上遇到学妹小A,她当时正为了申请研究生的事愁眉苦脸。小A本科是学视觉传达的,平面功底很扎实,但她悄悄告诉我:“学长,说实话,现在国内做纯平面的工作真的太卷了,工资也一般。我想转UI/UX,感觉前景好,工资高。可我又真心喜欢游戏,做梦都想进游戏公司,设计自己的游戏角色和世界观……你说我该怎么办?这三个方向差太远了,我到底该申哪个?”

看着她一脸“我全想要,但人生只能单选”的痛苦表情,我突然想起了那个被誉为“设计界六边形战士培养皿”的神仙专业。我拍拍她的肩膀说:“嘿,谁说你必须做选择了?有一个地方,能让你把这三个愿望一次性满足。”

小A的眼睛瞬间亮了。而我说的那个地方,就是今天的主角——博洛尼亚美术学院的“游戏设计与艺术数字出版”专业。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缝合怪,而是真正把平面、交互、游戏三大领域融会贯通的王牌项目。如果你也曾像小A一样在设计的十字路口迷茫,那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通关秘籍”。

为什么说它是“神仙专业”?成年人不做选择

咱们先来聊聊为啥这个专业这么“香”。在设计圈里混,你肯定听过这样的话:“UI设计师不懂点平面,做出来的东西没美感;平面设计师不懂点交互,做出来的东西没人用;游戏设计师要是前两个都不懂,那做出来的游戏可能既不好看也不好玩。”

这话糙理不糙。现在的市场早就不是单打独斗的时代了,企业需要的是那种“T型人才”或者“全栈设计师”——既有深厚的专业(垂直领域),又有广阔的知识面(跨界能力)。

我们来看点实在的数据。根据领英(LinkedIn)发布的《2023年意大利就业报告》,用户体验设计师(User Experience Designer)是增长最快的职位之一。而意大利互动数字娱乐协会(IIDEA)的数据更惊人,2022年意大利游戏产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相比前一年暴增了50%,整个市场价值超过22亿欧元。这说明什么?交互设计和游戏设计,是未来几年肉眼可见的风口。

但问题来了,很多学校的专业划分很死板。学平面的就埋头做海报,学交互的就整天画线框图,学游戏的就死磕建模和引擎。毕业后,大家各自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博洛尼亚美院这个专业,它的核心理念就是打破壁垒。

它把平面设计作为“地基”,因为审美、构图、色彩这些基本功是所有视觉艺术的根。然后,它把交互设计(UI/UX)作为“框架”,教你怎么把好看的东西变得好用,理解用户、设计流程。最后,它把游戏设计作为“屋顶”和“花园”,这是一个最能激发创意、融合技术与艺术的终极应用场景。你既要懂叙事,也要懂玩法,还要懂技术实现。

想象一下,你毕业的时候,简历上可以写:精通Adobe全家桶,熟练掌握Figma、Sketch;理解用户研究和产品设计流程;能使用Unity进行游戏原型开发……我的天,这简直是企业HR眼里的“宝藏男孩/女孩”,就业面广到可以“为所欲为”。你可以去互联网大厂做UI/UX,可以去顶级设计工作室做品牌,也可以一头扎进游戏行业实现梦想。

课程大揭秘:你到底会学些什么?

说了这么多,这个专业具体都上些什么课呢?会不会是听起来很酷,学起来很水?别急,我们直接扒来了它的课程表,带你看看这两年你会经历怎样的“魔鬼训练”。

这个专业是硕士项目,学制两年。课程设置非常硬核,理论与实践五五开。

第一年:打好跨界基础

第一年的核心任务是让你把技能点满,从一个单项选手变成全能选手。主要课程包括:

  • 游戏设计(Game Design):这可不是教你怎么打游戏,而是教你游戏的“规则”是怎么被设计出来的。你将学习游戏的核心循环、关卡设计理论、叙事设计等。老师会带着你从零开始,构思一个完整的游戏概念,并完成一份专业的游戏设计文档(GDD)。这门课的教授之一,Ivan Venturi,是意大利游戏界的元老级人物,开发过几十款游戏,能从他身上学到的绝对是业界一线的实战经验。

  • 数字动画技术(Tecniche di Animazione Digitale):无论是UI动效还是游戏里的角色动画,都离不开它。你会学习从2D的Spine动画到3D的基础绑定和动画制作,让你的静态设计“活”起来。

  • 游戏史与游戏理论(Storia del Videogioco e Teoria del Gioco):想做出好游戏,首先得知道什么是好游戏。这门课会带你回顾从《乓》(Pong)到《艾尔登法环》的整个电子游戏发展史,分析经典作品背后的设计哲学。这对于提升你的设计品味和理论深度至关重要。

  • 平面设计(Progettazione Grafica):别以为学了游戏就不用管平面了。这门课会强化你的版式、字体和视觉识别系统设计能力,确保你的作品不仅好玩,还足够好看,有专业的设计范儿。

第一年下来,你基本就完成了从传统设计师到数字交互设计师的思维转变,手上也掌握了进入游戏和交互领域的核心工具和方法论。

第二年:项目驱动,深度专攻

到了第二年,课程会更加深入和前沿,并且以大型项目为导向,让你把第一年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 关卡设计(Level Design):这是游戏设计中非常具体且重要的一个分支。你将学习如何通过空间、障碍、奖励和节奏来引导玩家,创造出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关卡。期末作业通常就是让你用Unity或Unreal Engine搭建一个可玩的关卡原型。

  • 游戏制作(Game Production):这门课模拟真实的游戏开发流程,你需要和同学组队,经历从立项、原型制作、测试到最终发布的整个过程。你会学习到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和版本控制等宝贵经验,这几乎就是一份准工作实习了。

  • 虚拟与增强现实(Realtà Virtuale e Aumentata):VR/AR是交互设计的下一个风口。这门课会教你如何为沉浸式体验进行设计,并使用相关引擎进行开发。想象一下,毕业项目做一个VR艺术展或者AR互动游戏,是不是酷毙了?

  • 艺术数字出版(Editoria Digitale per l'Arte):这是这个专业非常有特色的一个方向,也是它“艺术学院”身份的体现。课程会探讨如何利用数字媒体(比如App、网站、互动装置)来为博物馆、美术馆和文化机构做展览和推广。比如,设计一个能与展品互动的导览App,或者为一次线上展览设计一个沉浸式网页。这让你的技能不仅能用于商业,也能服务于文化艺术领域,格局一下就打开了。

  • 用户界面与用户体验(UI/UX):这门课会系统地讲解UI/UX的设计流程,包括用户研究、人物画像、线框图、原型测试等。它会把你之前零散的交互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法论。

看到这里你应该明白了,这个专业的课程设计,就是一个从“点”(基础技能)到“线”(设计流程)再到“面”(完整项目)的培养过程。毕业时,你不仅有扎实的理论,更有一堆能打的实战项目,这在求职时是绝对的加分项。

作品集怎么准备?面试官想看到什么?

课程这么香,申请难度自然也不低。作品集和面试是决定你成败的关键。那么,招生官到底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你呢?

记住一个核心原则:他们要找的不是某个领域的顶尖专家,而是一个具备综合潜力、清晰逻辑和独特想法的“跨界玩家”。

你的作品集不需要每个项目都惊为天人,但一定要展示出你的“广度”和“深度”。

1. “广度”:体现你的多面手能力

作品集里最好包含3-5个项目,类型要多样化。比如:

  • 一个完整的品牌视觉设计项目:可以是一个虚拟的咖啡馆、一个音乐节或一个APP。要展示从Logo、标准色、标准字到海报、包装等一系列延展设计。这部分是为了证明你的平面基本功是扎实的。

  • 一个UI/UX设计项目:可以是一个APP或网站的重新设计。重点不是最终界面有多好看,而是要完整展示你的设计流程:你是如何发现问题的(用户调研),如何思考解决方案的(信息架构、用户流程图),如何一步步迭代的(线框图、原型)。过程远比结果重要!

  • 一个游戏概念设计项目:如果你不会编程或建模,没关系!你可以做一个非常详细的游戏概念设定。包括:游戏世界观、核心玩法介绍、角色和场景的概念图、UI界面风格构想等。把它做成一本图文并茂的“游戏圣经”(GDD),这同样能展现你对游戏设计的理解和创意。

2. “深度”:展示你的思考过程

每个项目都不要只放几张最终的效果图。一定要配上文字说明,讲清楚“Why”和“How”。

  • 这个项目的背景是什么?你想解决什么问题?

  • 你的设计思路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个风格?为什么这样布局?

  • 在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你是怎么解决的?

这种思考过程的展示,能让面试官看到你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比单纯的“画得好看”要重要得多。

面试小贴士:

面试通常是和专业课的教授直接对话。他们会围绕你的作品集提问,同时也会聊一些开放性的话题。比如:

  • “你为什么选择我们这个专业,而不是一个纯粹的游戏设计或平面设计专业?”(必考题!一定要突出你对“跨界融合”的理解和向往。)

  • “你最近在玩什么游戏?你觉得它在设计上有什么优缺点?”(考察你是否真的热爱并思考游戏。)

  • “聊聊你最喜欢的一个设计师或者一个APP。”(考察你的审美和行业认知。)

回答时不用紧张,自信地表达你的真实想法就好。展现出你对设计的热情、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欲,这比任何标准答案都更能打动教授。

毕业去向:真的能“为所欲为”吗?

聊了这么多,最后还是得回到最现实的问题:毕业后我能干嘛?薪水怎么样?

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说是设计界的“万金油”,去向非常多元。

游戏行业:这是最直接的对口方向。你可以应聘的职位包括游戏设计师、关卡设计师、游戏UI设计师,甚至技术美术(TA)。意大利本土就有像育碧米兰(Ubisoft Milan)、Milestone(专注于赛车游戏)这样的大厂,还有无数充满活力的独立游戏工作室。整个欧洲的游戏产业更是蓬勃发展,就业机会很多。

互联网与科技行业:凭借扎实的UI/UX功底,进入互联网公司做产品交互设计师或用户体验设计师是绝佳选择。在欧洲,这类职位的需求量巨大,根据Glassdoor的数据,在德国、荷兰等国家,一个有1-3年经验的UI/UX设计师年薪通常在4.5万到6万欧元之间,非常有竞争力。

文化与艺术领域:别忘了这个专业还有“艺术数字出版”的基因。你可以去博物馆、美术馆、画廊或文化机构的数字部门工作,负责线上展览的策划、互动装置的设计、或者社交媒体的视觉创意。这是一个既能发挥设计才能,又能沉浸在艺术氛围中的小众但高端的方向。

传统设计与广告行业:当然,你的平面设计老本行也没丢。你可以去设计工作室或广告公司担任艺术指导或资深设计师,因为你比其他平面设计师更懂数字和交互,能更好地驾驭全媒体项目。

所以,毕业后你手握多张“王牌”,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市场变化,灵活选择赛道。这种自由度和抗风险能力,是那些单一技能的毕业生所无法比拟的。

好了,关于博洛尼亚美院这个“三修”神仙专业,核心的干货差不多就都在这儿了。它确实是一个门槛不低、学起来很肝,但回报率极高的宝藏选择。

别再让你心里那个爱画画的小孩,那个想做酷炫APP的极客,还有那个通宵打游戏的热血玩家,天天打架内耗了。这个专业,就是给他们一个机会握手言和,然后一起去创造点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如果你真的心动了,就别犹豫。去把作品集打磨到发光,去把意大利语啃下来,大胆地去尝试一次。毕竟,能在博洛尼亚这座古老又充满活力的“大学城”里,一边吃着最正宗的意式肉酱面(Bolognese),一边用代码和画笔构建属于自己的虚拟世界,光是想想,就觉得是人生中最酷的体验之一了,不是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30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