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注意!加拿大学签政策迎来重磅更新

puppy

各位准备来加拿大的小伙伴们,注意啦!加拿大学签政策最近可是迎来了“地震级”更新!最让人头疼的,莫过于生活费证明要求直接翻了一倍多,你的钱包还好吗?不仅如此,现在申请学签,大部分同学还得先拿到一份神秘的“省证明信”(PAL)。再加上毕业工签、配偶工签的各种新规,是不是已经有点懵了?别慌!这些新政到底对你有什么影响?申请流程有哪些变化?我们已经帮你把所有关键点都梳理清楚了,快来看看,千万别因为信息差踩了坑!

加拿大留学新政核心变化速览
资金证明要求:单人生活费证明从 1 万加币上调至 20,635 加币,2024 年 1 月 1 日起生效。
省证明信 (PAL):大部分本科和学院课程申请人,在递交学签申请前,必须先获得学校所在省份出具的省证明信 (Provincial Attestation Letter)。硕士、博士等群体豁免。
毕业工签 (PGWP):自 2024 年 9 月 1 日起,就读“公私合营”(PPP) 课程的毕业生不再有资格申请毕业工签。但硕士毕业生将有资格申请 3 年工签
配偶工签 (SOWP):只有硕士、博士和部分专业学位课程的留学生配偶才有资格申请开放式工签。本科和学院学生的配偶不再符合申请资格。

“Leo,你Offer下来了?太棒了!啥时候递签证啊?”

“别提了,我头都大了。刚拿到多大的Offer,兴奋劲儿还没过,就听说学签政策大变天。我妈昨天还在问我,新闻上说生活费要求翻了一倍,是不是真的?咱家准备的钱够不够啊?我一查,还真涨了,而且还多出来一个什么‘省证明信’,我现在完全懵了,不知道从哪儿下手。”

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和Leo有着同样的焦虑?感觉自己辛辛苦苦拿到的Offer,一夜之间就变得“烫手”起来。没错,从2024年初开始,加拿大移民局(IRCC)扔出了一连串的“重磅炸弹”,每一条都精准地砸在了咱们留学生的心坎上。从钱袋子到毕业后的工作规划,甚至是和另一半的团聚计划,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别慌!信息差才是最大的敌人。今天,咱们就坐下来,像朋友聊天一样,把这些新政一条一条给你掰扯清楚。这些变化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你有什么具体影响?你应该怎么应对?这篇超长干货,就是为你准备的“避坑指南”。

你的钱包还好吗?生活费证明要求“一飞冲天”

咱们先来聊聊最扎心的话题——钱。这次新政最直接、最普遍的影响,就是对生活费证明(Proof of Funds)的要求。

简单粗暴地讲,从2024年1月1日起,递交学签申请时,你需要向签证官证明你有足够的钱来支付第一年的学费,以及在加拿大生活一整年的开销。这个生活费的标准,过去十几年一直雷打不动地维持在1万加币。而现在,这个数字直接飙升到了20,635加币(魁北克省除外)。

这是什么概念?我们来算一笔账。按照现在的汇率,1万加币大约是5.3万人民币。而20,635加币,则接近11万人民币。也就是说,光是生活费这一项,你需要多准备出将近一倍的资金证明。

我身边有个朋友小C,去年12月中旬递交的申请,当时她妈妈给她存了15万人民币作为生活费担保金,绰绰有余。但如果她晚了半个月,拖到1月1号之后再递交,那这笔钱可能就会让签证官觉得有点悬。因为除了这20,635加币,你还得加上第一年的学费。假设学费是3万加币,那你现在需要准备的资金证明总额就超过了5万加币,折合人民币接近27万。

IRCC为什么要这么做?官方的说法是,旧的1万加币标准已经跟不上加拿大现在的生活成本了。他们不希望留学生一落地就因为经济压力而去拼命打工,甚至陷入困境。新的20,635加币标准,是根据加拿大统计局发布的“低收入临界线”(LICO)的75%来计算的,并且以后每年都会根据这个数据进行调整。这意味着,这个数字未来可能还会继续上涨。

所以,正在准备资金的同学们,千万要按照最新的标准来!不要再参考网上那些过时的攻略了。在准备银行存款证明时,建议在“学费 + 20,635加币”这个总额的基础上,再多准备一些,给签证官一个“我很有钱,完全不用担心我”的积极信号。

“省证明信”PAL:一张神秘的“通关文牒”

解决了钱的问题,下一个拦路虎又来了——省证明信,全称Provincial Attestation Letter,简称PAL。

这又是个什么新玩意儿?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张“省级通行证”。以前,你只要拿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LOA),就可以直接向联邦移民局IRCC申请学签了。现在,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中间多了一道关卡。

加拿大政府为了控制留学生数量,给每个省份设定了学签申请的配额。省政府需要通过发放PAL来确认,你这个学生,是在他们省的配额之内的。你必须同时拥有学校的LOA和省政府的PAL,才能集齐“龙珠”,去召唤神龙——哦不,是去申请学签。

那么,问题来了,谁需要这个PAL?谁又可以幸免呢?

划重点:

  • 需要PAL的群体:绝大部分申请大学本科(Undergraduate)和学院文凭(College Diploma/Certificate)课程的同学。
  • 豁免PAL的群体:申请硕士(Master's)、博士(PhD)课程的同学;中小学(K-12)的学生;以及已经在加拿大境内持有有效学签或工签,并申请学签延期的申请人。

这个政策对于申请硕士和博士的学霸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申请流程和以前一样。但对于广大的本科和College申请者来说,确实增加了一丝不确定性。

申请流程也变了。你不用自己去申请PAL。通常的流程是:你接受学校的Offer并支付押金后,学校会代表你向所在省份的政府申请PAL。拿到PAL后,学校会把它发给你。你再用这份PAL和你的LOA以及其他材料,一起递交学签申请。

目前,包括安大略省(Ontario)、不列颠哥伦比亚省(BC)、阿尔伯塔省(Alberta)在内的大部分省份都已经建立了自己的PAL发放系统。比如,安省宣布将其96%的配额分配给公立大学和学院,这对就读私立院校的同学来说可不是个好消息。BC省则规定,私立院校获得的配额相比2023年减少了27%。

这个政策传递出的信号很明确:加拿大希望吸引更多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同时对本科和学院阶段的留学生数量进行更严格的宏观调控。如果你是本科或College的申请人,现在能做的就是尽快接受Offer并支付定金,以便学校能早日为你申请PAL。

毕业工签(PGWP)大洗牌:你的文凭还“值钱”吗?

对于很多留学生来说,毕业后能拿到工签(PGWP),在加拿大积累工作经验,甚至为未来的移民铺路,是留学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这次新政对PGWP的规定,可以说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最大的“愁”,莫过于针对“公私合营”(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 简称PPP)课程的毕业生。

什么是PPP项目?简单来说,就是一所公立学院授权一所私立学院使用其课程和品牌进行招生。学生通常在位于大多伦多或温哥华等热门地区的私立学院校区上课,但毕业时拿到的是那所公立学院的文凭。因为这类课程入学门槛相对较低,地理位置优越,而且毕业生过去同样有资格申请PGWP,所以吸引了大量的国际学生。

然而,从2024年9月1日起,这条路将被彻底堵死。IRCC明确规定,就读这类课程的学生,毕业后将不再有资格申请毕业后工签。

这对那些已经就读或者计划申请这类课程的同学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小王同学就是一个例子,他去年入学了安省一个知名的PPP项目,就是冲着毕业能拿三年工签去的。现在他非常焦虑,不知道毕业后何去何从。如果你的留学目的中包含“毕业后留加工作”这一项,那么在选择学校和课程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反复和学校确认其课程是否属于PPP模式,毕业后是否还具备申请PGWP的资格。

当然,有坏消息也有好消息。IRCC这次也给硕士项目的同学们发了一颗大大的“糖”。

从2024年2月15日起,只要你完成了为期至少一年的硕士课程,毕业后就有资格直接申请长达3年的毕业工签!要知道,在以前,工签的长度是严格根据你课程的长度来定的,比如你读一个1年的硕士,通常只能拿到1年的工签。1年的工签时间非常紧张,找工作、积累经验都压力山大。现在,这个新政策让硕士毕业生有了更充足的时间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对于想在加拿大长期发展的同学来说,绝对是重大利好!

配偶工签(SOWP)收紧:“留学陪读”门槛变高了

最后一项重大变化,是关于配偶开放式工签(Spousal Open Work Permit, 简称SOWP)的。

过去,只要一方在加拿大作为全日制学生就读于符合条件的DLI,其配偶或同居伴侣就有资格申请一个开放式工签,可以在加拿大为任何雇主工作。这对于很多家庭来说,是解决经济压力和夫妻分居问题的重要途径。

但是,从2024年3月19日起,这项政策也大幅收紧了。

新的规定是,只有以下留学生的配偶才有资格申请SOWP:

  • 就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课程的学生。
  • 就读专业学位课程的学生,例如医学、法学、牙科、兽医、药剂学等。

这意味着,如果你来加拿大读的是大学本科学位,或者是学院的文凭/证书课程,你的另一半将不再有资格申请配偶工签了。

我认识一对年轻夫妻,女生本来计划今年秋季来多伦多读一个两年的College课程,男生则准备申请SOWP过来陪读和工作,两人的小日子都规划好了。新政一出,他们的计划完全被打乱。现在,男生只能考虑申请旅游签证过来短期探望,或者自己也申请一个学校读书,但这样一来,整个家庭的经济负担和未来规划都要重新考量。

这个变化,无疑是给希望“夫妻双双把学留”的家庭增加了不小的难度。如果你和你的伴侣有这样的计划,现在需要重新评估你们的路径,看看是否需要调整主申请人的课程级别,比如从学院文凭升级到硕士课程。

别焦虑,我们该怎么办?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留学加拿大的路,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崎岖?别急着emo,政策的变化是常态,我们能做的,就是看清规则,然后调整自己的步伐。

首先,最重要的,是重新审视你的留学方案。你选的学校和专业,是不是PPP项目?毕业后还能拿工签吗?这个问题直接决定了你未来几年的走向,一定要搞清楚。

其次,钱的问题,宜早不宜迟,宜多不宜少。严格按照最新的20,635加币标准去准备你的生活费证明,并且留出充足的存款历史。不要卡着线准备,多一点富余,只会让你的签证通过率更高。

如果你是本科或College申请人,和你的学校保持密切沟通。PAL的事情不用自己瞎操心,学校会引导你。你需要做的就是尽快确认你的就读意向,完成学校要求的所有步骤,别因为自己的拖延错过了名额。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学会自己去查官方信息。IRCC的官网是所有政策的最终来源。很多时候,焦虑都来自于信息不对称。花点时间去阅读官网的原文,远比听各种二手消息来得可靠。

留学从来都不是一条坦途,它考验的不仅是你的学术能力,更是你的信息搜集能力、规划能力和应变能力。眼下的这些政策变化,就像是路上的减速带,它可能会让你颠簸一下,但不会阻止你前进。把功课做足,把材料备齐,加拿大的枫叶,依然在那里等着你。

加油,未来的留学生们!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494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