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里的性别革命,你看懂了吗?

puppy

嗨,爱追漫画的你,有没有发现现在的主角越来越“犯规”了?早就不是“男主拯救世界,女主温柔等待”的老套路啦。从《咒术回战》里又A又飒的真希学姐,到各种作品里出现的温柔又强大的男孩子,漫画正在悄悄颠覆我们对性别的刻板印象。这场发生在纸面上的“性别革命”,其实也映照着我们现实生活中对身份认同更多元的探索。这些有趣的角色和故事背后到底藏着哪些潜台词?它们又如何影响着我们看待自己和这个世界的方式?这篇文章会带你一起看懂漫画里的门道,聊聊那些让我们产生共鸣的瞬间。

小编悄悄话
这篇文章不只是聊漫画哦!它更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自己。特别是对身在异国的我们来说,找到认同感、勇敢做自己,比什么都重要。希望这些“犯规”的角色,能给你一点小小的勇气。

嘿,老铁们,晚上好呀!我是你们在 lxs.net 的老朋友,一个沉迷二次元无法自拔的小编。

还记得上周五晚上吗?我跟我的英国室友,还有隔壁的韩国小哥,三个人瘫在沙发上,一边嗦着泡面,一边用投影仪追《咒术回战》的最新一集。当禅院真希戴着眼镜,抡起游云,干净利落地解决掉一堆咒灵时,我激动地差点把面汤洒了。可我那英国室友,一个典型的“骑士精神”爱好者,突然冒出一句:“Wow, she fights like a man.”

空气突然安静。我跟韩国小哥对视了一眼,他默默地说:“But… she is a woman. A very cool woman.”

就是这么个小插曲,让我一晚上没睡好。为什么“强大”“果断”“战斗力爆表”这些词,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还是会默认跟男性挂钩?而一个女性展现出这些特质时,就会被形容为“像个男人”?这不仅仅是文化差异,更是一个我们身处其中、却常常忽略的巨大变化——一场正在漫画和动漫里悄然发生的“性别革命”。

对我们留学生来说,这事儿尤其重要。我们独自来到一个陌生的国度,每天都在被各种新文化、新观念冲击。我们是谁?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问题比在国内时更加尖锐。而漫画,这个我们从小看到大的精神食粮,恰好用它最天马行空的方式,给了我们一些有趣的答案。它告诉我们,你可以不必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戴上“性别研究”的显微镜,看看这些让我们热血沸腾的角色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时代密码。

再见了,“等待被拯救”的公主

我们先来聊聊女主角们。坦白说,我们小时候看的很多漫画,女主角的功能比较单一:要么是男主前进路上的“加油站”,要么是等着被从恶龙手中救出的“奖品”。她们温柔、善良、楚楚可怜,但战斗力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现在你再看看?情况完全反转了。就拿我们开头提到的禅院真希来说,她简直是“反传统”的代言人。出生在御三家之一的禅院家,却没有咒力,被家族视为“废物”。按照老剧本,她可能会自怨自艾,等待某个天降猛男来拯救她。但真希没有,她选择了一条最艰难的路:用肉身对抗整个咒术世界,用汗水和伤疤证明“没有咒力又怎样,老娘照样能当上家主”。她的强大,不是依附于任何人,而是从心底里长出来的。这种力量感,让无数读者(无论男女)都为之折服。

这种“飒姐”角色正在成为主流。比如《间谍过家家》里的约尔,白天是温柔的公务员,晚上是代号“荆棘公主”的顶级杀手,一脚能踹飞汽车。她的反差萌让这个角色无比鲜活。这部作品有多火?根据日本出版科学研究所的数据,截至2023年,《间谍过家家》系列漫画的累计发行量已突破3000万册。这背后,是市场对这类“非传统”女性角色的巨大认可。

还有《电锯人》里的帕瓦,她自私、狂妄、满嘴谎言,跟“传统美德”八竿子打不着,但她那种原始的、野蛮的生命力,却让人无法讨厌。她不需要任何人来定义,她就是她自己。根据全球最大的动漫社区MyAnimeList的统计,帕瓦在“最受欢迎角色”榜单上常年高居前列,在超过20万用户的投票中获得了极高的喜爱度。

这些角色的出现,不是偶然。它反映了现实社会中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孩不再满足于“贤妻良母”的单一标签,她们渴望在职场、在学业、在人生的各个赛道上实现自我价值。日本内阁府2022年发布的《男女共同参画白皮书》显示,日本女性在高等教育中的比例持续上升,进入职场的女性也越来越多地担任管理职位。漫画作为社会情绪的“晴雨表”,敏锐地捕捉到了这种变化。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个鲜活的榜样,告诉我们:女孩的力量,可以有很多种形式,可以是不屈的意志,可以是专业的技能,甚至可以是不完美的真实。

你好啊,“温柔又强大”的男孩子

说完了女孩,我们再来看看男孩们。传统的少年漫男主,通常是什么形象?热血、冲动、有点“龙傲天”,目标是成为“最强”,一路打怪升级,情感方面相对迟钝。他们很燃,但有时也让人觉得有点“直男”。

但现在的趋势是,男主角们越来越“柔软”了。这里的柔软,不是懦弱,而是一种内核稳定、外在温柔的力量。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鬼灭之刃》的灶门炭治郎。他可以说是颠覆性的少年漫男主。他的强大毋庸置疑,为了妹妹可以与全世界为敌。但他最打动人的,却是他那份极致的温柔和共情能力。他会在斩杀恶鬼后,为对方悲惨的过去而流泪;他会真诚地关心身边的每一个人,无论对方是强是弱。他的口头禅不是“我要变强”,而是充满了对他人的理解和关怀。

这种“温柔的强大”获得了空前的成功。《鬼灭之刃:无限列车篇》剧场版票房超过400亿日元,成为日本影史票房冠军。这说明,观众们已经不再只迷恋那种“拳头就是一切”的硬汉逻辑。大家开始欣赏那种能够理解他人痛苦、用温柔化解矛盾的男性力量。

这种趋势在日本社会也有迹可循。从几年前流行的“草食男”,到现在的“高共情能力男子”,都反映了社会对男性气质多元化的探讨。日本博报堂DY Media Partners在2021年的一项调查中发现,年轻男性越来越重视“与家人和朋友的关系”以及“个人爱好”,而非仅仅是“工作和成功”。他们不再认为“有泪不轻弹”是唯一的行为准则。

再比如《堀与宫村》里的宫村伊澄,在学校里阴沉不起眼,私下里却是个打了九个耳洞、有纹身的潮男。他擅长做家务,会烤饼干,性格温柔体贴。他完全不符合任何一种“帅哥”的刻板印象,却凭借着这份真实和细腻,成为了无数少女的“理想型”。这部作品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大量关于“理想伴侣”的讨论,很多评论都提到,宫村的魅力在于他的“反差感”和“让人安心的温柔”。

这些角色告诉我们,男性的魅力,不一定在于肌肉、权力和征服欲。也可以是细腻、是共情、是承担责任的肩膀,和愿意倾听的耳朵。对于在海外求学的男孩子们来说,这尤其是一种解放。在这里,没人用老家的那套标准来要求你必须“有阳刚之气”。你可以大胆地去学烹饪,去追求艺术,去表达自己的脆弱。就像炭治郎一样,温柔和强大,从来都不是反义词。

不止是男女,是“我”

这场性别革命,走得更远。它已经不满足于仅仅颠覆男女的刻板印象,而是开始探讨一个更深层的问题:我们一定要被“男”或“女”这两个标签框住吗?

一些经典作品早就埋下了伏笔。《樱兰高校男公关部》里的藤冈春绯,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性别身份毫不在意。她那句名言“性别什么的,对我来说无所谓”,在当年可以说是石破天惊。她用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她的品格、智慧和行为,而不是她的生理性别。

而现在的作品,则把这种探讨推向了更广阔的领域。《进击的巨人》里的韩吉·佐耶,作者谏山创在接受采访时就明确表示,他刻意没有设定韩吉的性别,希望读者自行判断。在动画和漫画中,对韩吉的称呼也都是中性的。这种模糊化的处理,让角色超越了性别的束缚,观众记住的是TA对科学的狂热和对真理的追求。

更进一步的,是像《蓝色时期》这样的作品。主角矢口八虎是个成绩优异、会抽烟喝酒的“现充”,在旁人眼里是个标准的“酷哥”。但当他接触到美术后,内心那种纤细、敏感、渴望表达的特质被唤醒。他在画画的过程中,不断地撕掉外界贴给他的标签,也在不断地拷问自己“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这已经完全超越了性别议题,进入了纯粹的“自我认同”探索。

这种对身份认同的多元化探索,恰好和我们Z世代的价值观不谋而合。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3年的一项调查,约有5%的美国年轻人认为自己的性别认同与出生时被指定的性别不同。在全球范围内,年轻人对性别流动性(Gender Fluidity)的接受度也远高于前辈。我们这一代人,更倾向于将自己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而不是某个群体的“样本”。

对我们留学生来说,这种感觉太真实了。离开家乡,我们就像八虎第一次走进画室,面对一张空白的画布。过去那些“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的声音都消失了。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专业,结交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尝试以前不敢做的事情。这个过程,就是一个重新发现自己、定义自己的过程。漫画里的这些角色,就像我们的“纸片人”同路人,他们在虚拟世界里的挣扎和寻找,给了现实中的我们巨大的慰藉和鼓励。

所以,下次当你窝在宿舍,翻开一本漫画,或者点开一集新番时,别只顾着看酷炫的打斗和甜甜的恋爱啦。

不妨多留意一下,那个让你心动的角色,TA身上有没有一种打破常规的“犯规”魅力?

那个让你热泪盈眶的瞬间,是不是因为它触动了你内心深处,那个渴望被理解、渴望做自己的小小的声音?

在异国他乡,我们每个人都在上演着自己的“少年/少女漫”。会遇到挑战,会感到迷茫,这都很正常。但别忘了,你才是自己故事的唯一主角。你有权决定自己的“人设”,是成为挥舞长刀的真希学姐,还是成为温柔守护的炭治郎,或者,成为一个无法被简单定义的、独一无二的“你”。

所以,你最喜欢的那个“犯规”角色是谁呢?在评论区告诉我吧,说不定,我们喜欢的是同一个人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531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