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城前,先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
|---|
| 你的专业和职业规划,在哪个城市机会最多? |
| 你能接受的生活成本上限是多少?(特别是房租!) |
| 你是“都市繁华派”还是“自然风光派”? |
| 毕业后想不想快速移民?对省提名政策的依赖有多大? |
哈喽,各位lxs.net的兄弟姐妹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一枚。
还记得我刚拿到offer那会儿吗?手里捏着三封信:多伦多大学、UBC、卡尔加里大学。当时的我,就像站在一个三岔路口,手机地图导航失灵,彻底懵圈了。我妈说:“去多伦多呀,大城市,机会多!” 我爸说:“温哥华好,气候宜人,对身体好。” 我已经在卡尔加里的学长则天天给我发班夫国家公园的雪山照片,配文:“税低、阳光足、生活爽,你还犹豫啥?”
那段时间,我天天在网上刷各种帖子,看得越多,脑子越乱。多伦多,感觉就是国内的“北上广”,繁华背后是高不可攀的房价和通勤两小时的日常。温哥华,美得像个仙境,但听说一年有半年在下雨,人都快发霉了。卡尔加里,好像是个“经济适用男”,省钱又实在,但又怕冬天零下三十度,无聊到只能在家数牛……
这种抓心挠肝的感觉,你是不是也正在经历?别慌,今天我就不跟你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官方介绍,咱们直接上干货,用数据和真实案例,把这三个城市扒个底朝天,保证治好你的选择困难症!
实习就业机会:未来“钱”景大PK
留学不只是读书,更是为了未来的职业发展铺路。实习和就业机会,绝对是选城的硬指标。
多伦多:当之无愧的“机会C位”
这么说吧,如果你学的是金融、商科、CS,那多伦多就是你的主场。这里的Bay Street,就是加拿大的华尔街,五大行总部全扎堆在这。科技行业也猛得不行,谷歌、微软、亚马逊的办公室越开越大,本土独角兽Shopify更是吸纳了大量人才。根据全球知名创投研究机构Startup Genome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业生态系统报告》,多伦多-滑铁卢地区稳居全球前20。
举个真实例子,我一个学CS的朋友在滑铁卢大学读书,大二开始就在多伦多找实习(Co-op),简历投出去,面试机会接到手软。毕业后,他几乎没费什么劲就拿到了一个大厂的SDE(软件开发工程师)offer,起薪妥妥的六位数。这就是多伦多的魅力:平台大,机会多,天花板高。当然,代价就是竞争也异常激烈。你的身边全是名校毕业的“卷王”,想脱颖而出,得有点真本事。
温哥华:“北美硅谷”+“北方好莱坞”
温哥华的就业市场,走的是“小而精”的路线。机会不像多伦多那样铺天盖地,但在几个特定领域,它绝对是王者级别。
首先是科技。温哥华被誉为“Silicon Valley North”,亚马逊、SAP、微软都在这里有重要布局。特别是游戏和视觉特效行业,EA(艺电)、索尼图形图像运作公司(Sony Pictures Imageworks)等行业巨头都在这里。如果你是学动画、游戏设计或者电影特效的,来温哥华就对了。根据温哥华经济委员会的数据,BC省的创意科技产业每年能创造几十亿加元的GDP,是绝对的支柱产业。
我认识一个在VFS(温哥华电影学院)学3D动画的学姐,她的毕业作品直接被一家本地特效公司看中,毕业就无缝衔接工作,参与了好几部漫威电影的后期制作。这种机会,在别的城市真的很难找到。不过,温哥华的整体就业市场规模比多伦多小,传统行业的岗位相对较少,选择面会窄一些。
卡尔加里:正在崛起的“潜力股”
很多人对卡尔加里的印象还停留在“石油城”。没错,能源行业依然是这里的经济命脉,但你可能不知道,卡尔加里正在拼命转型,砸重金发展科技产业。阿尔伯塔省政府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吸引科技公司和人才入驻。像Benevity、Symend这些本土科技公司发展迅猛,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
根据加拿大知名地产服务公司CBRE发布的报告,卡尔加里连续两年被评为北美科技人才增长最快的城市之一。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机会在快速增长,而竞争者……暂时还没那么多!我一个在卡大学工程的哥们,毕业时正赶上能源行业回暖,同时科技岗也在招人,他手握好几个offer,最后选了一家做清洁能源技术的公司,薪水和发展前景都相当不错。
在卡尔加里找工作,你可能会发现,跟你竞争同一个岗位的简历,可能比在多伦多、温哥华少一半。对于刚毕业的留学生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优势。
真实生活开销:你的钱包还好吗?
聊完成长,我们来聊聊生存。毕竟,兜里有多少钱,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
房租:压在留学生身上的“三座大山”
房租绝对是生活开销里的大头。咱们直接看数据,根据加拿大主流租房网站Rentals.ca在2024年春季发布的报告:
- 温哥华:一居室公寓平均月租金约 $2,650。是的,你没看错,加拿大租金天花板,没有之一。
- 多伦多:紧随其后,一居室平均月租金约 $2,460。想在市中心租个像样点的地方,3000刀都打不住。
- 卡尔加里:一居室平均月租金约 $1,730。看到这个数字,多伦多和温哥华的小伙伴是不是已经哭出声了?每月省下的七八百刀,吃多少顿火锅不香吗?
住在多伦多和温哥华,很多留学生为了省钱,只能选择住地下室(Basement)或者跟好几个人合租一个单元(Condo)。而在卡尔加里,用同样的预算,你完全可以租到一个条件更好、空间更大的地方,生活品质直线提升。
消费税:看不见的“钱包杀手”
除了房租,消费税也是一个容易被忽略但影响巨大的开销。加拿大的消费税由联邦税(GST)和省税(PST)组成。
- 阿尔伯塔省(卡尔加里):只有5%的联邦税GST。全加拿大最低!
- BC省(温哥华):5%的GST + 7%的PST = 12%。
- 安大略省(多伦多):13%的合并销售税HST。
这是什么概念?举个例子,你买一台$1500的MacBook Pro:
- 在卡尔加里,税后是 $1500 * 1.05 = $1575。
- 在温哥华,税后是 $1500 * 1.12 = $1680。
- 在多伦多,税后是 $1500 * 1.13 = $1695。
买个电脑就差出120刀,够你办张健身卡了。日积月累下来,吃穿用度,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在卡尔加里生活,你会真实地感觉到,买东西真爽!
移民政策:哪条路最好走?
对于大部分留学生来说,毕业后移民是头等大事。各省的省提名政策(PNP)就成了关键中的关键。
安大略省(OINP):大神云集的“地狱模式”
安省的移民政策突出一个字:卷。因为申请人太多,分数线水涨船高。安省的硕士/博士毕业生项目,虽然不需要工作offer,但每次开放名额都是靠“抢”,堪比双十一秒杀。而针对技术移民的优才计划(Human Capital Priorities Stream),常年维持着很高的筛选分数,基本都是为那些学历高、英语好、工作经验丰富的“六边形战士”准备的。
简单说,如果你不是顶尖名校的硕博,或者没有一个特别热门且紧缺的工作,想通过OINP上岸,难度非常大。我身边很多在多伦多毕业的朋友,最后都因为分数不够,不得不考虑去别的省份工作移民。
BC省(BC PNP):看重“专业对口”的精准匹配
BC省的移民政策,更像是一个“招聘会”。它非常看重你和本地劳动力市场的匹配度。大部分留学生走的都是国际毕业生通道(International Graduate),这个通道的前提是,你必须先在BC省找到一份符合要求的工作offer。
BC省的优势在于,它有一个专门的“科技试点项目”(BC PNP Tech),会定期为几十个紧缺科技职业的申请人发出邀请,分数相对稳定,处理速度也快。如果你是码农或者从事相关技术工作,在温哥华移民的路径会清晰很多。但如果你学的专业比较冷门,在本地很难找到对口工作,那BC PNP这条路可能就走不通了。
阿尔伯塔省(AAIP):求贤若渴的“蓝海市场”
如果说安省是“地狱模式”,那现在的阿省,绝对称得上是“简单模式”。为了吸引和留住人才,阿省的移民政策非常友好,分数线也亲民得多。
阿省的机遇类别(Alberta Opportunity Stream)对申请人的工作要求比较宽泛,大部分职业都可以申请。而它的快速通道类别(Alberta Express Entry Stream),筛选分数经常会比联邦EE的“裸分”低很多,有时甚至300多分就有机会被捞。我有个朋友在联邦池子里等了快一年,分数一直不够,后来搬到卡尔加里工作了半年,就收到了阿省的邀请,顺利上岸。这种“弯道超车”的案例在阿省并不少见。
阿省现在就是求贤若渴,只要你愿意来这里工作和生活,它就愿意给你一个机会。对于背景不是特别突出,又想尽快拿到枫叶卡的同学来说,卡尔加里绝对是一个值得认真考虑的选项。
城市氛围与生活方式:你是什么“人设”?
最后,我们聊点软性的东西。毕竟,你要在这里生活好几年,城市的脾气对不对你的胃口,太重要了。
多伦多:永不落幕的都市
如果你是个社交达人,喜欢热闹,享受都市的繁华和便利,那多伦多就是你的天堂。这里有看不完的画展、听不完的音乐会、吃不完的米其林餐厅。NBA猛龙队的主场、MLB蓝鸟队的比赛,随时点燃你的荷尔蒙。多伦多的多元文化更是独一无二,你可以在一个街区吃到正宗的希腊菜,拐个弯又能找到地道的韩国烤肉。缺点就是,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通勤时间长,大家似乎都很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能没那么紧密。
温哥华:山与海的诗意栖居
如果你是个热爱自然的“佛系青年”,那温哥华会让你来了就不想走。这座城市被山和海温柔地拥抱着,夏天可以去Kitsilano海滩晒太阳,秋天可以去Stanley公园骑行,冬天驱车一小时就能到Cypress山上滑雪。整个城市都弥漫着一种健康、悠闲的氛围。当然,代价就是漫长而阴郁的雨季。从10月到次年4月,你可能需要习惯出门必带伞,并且学会和“季节性情绪失调”(SAD)做朋友。我开玩笑说,温哥华的冬天是魔法攻击,湿冷入骨,还附带情绪debuff。
卡尔加里:阳光下的牛仔精神
卡尔加里给人的感觉,是阳光、开朗、务实。它是加拿大阳光最充足的城市之一,一年有超过330天能见到太阳,这对饱受温哥华雨季折磨的人来说,简直是奢侈品。虽然冬天是真冷,零下二三十度是家常便饭,但好在是干冷,穿得够厚就没事,不像温哥华那种能穿透骨头的湿冷。卡尔加里的城市氛围更轻松友好,人们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而且,这里离班夫、贾斯珀等世界级国家公园只有一个多小时车程,周末去爬山、滑雪、看落基山脉的星空,是卡城人的日常。
好了,干货就扒到这里。
别再问哪个城市是“最好”的了,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标准答案。
你应该问问你自己,接下来的几年,你到底想要什么?
是想要一份顶级大厂的实习履历,去拼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还是想要一种推开窗就能看见雪山,下楼就能拥抱自然的生活?
是想要用最低的生活成本,攒下第一桶金,尽快拿到枫叶卡?还是想要在一个最多元、最包容的文化熔炉里,体验每一种精彩?
把这些问题想清楚,你的答案,其实早就藏在你的心里了。
记住,城市只是一个平台,真正发光的是你自己。选你所爱,然后拼尽全力,把它变成你最好的选择。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