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硕毕业想留英?这份上岸攻略请收好

puppy

是不是感觉刚交完一篇essay,毕业和找工作的大山就压过来了?一年硕时间紧任务重,想顺利留英,光有毕业证可不够。别焦虑,这篇攻略就是为你准备的“上岸”导航!我们会带你理清从秋招到春招的关键时间线,手把手教你如何打造一份让HR眼前一亮的英式CV,并深度解析PSW签证的最佳用法,告诉你如何利用好这两年黄金期。这里没有虚话,全是过来人的经验和干货,还有超实用的求职网站和networking技巧分享。快点开看看,让你的留英之路清晰起来吧!

一年硕留英核心TIPS
黄金心态:把找工作当成一门“必修课”,和你的毕业论文同等重要。它需要你投入同样的时间、精力和策略。
时间规划:英国求职季不等你适应。9月开学=秋招开始,别等到ddl前才动手。错过秋招,春招的坑位会少很多。
简历逻辑:英式CV是“证据”而不是“自述”。每一条经历都要用数据和成果支撑,让HR看到你的价值,而不是你的努力。
签证认知:PSW(Graduate Visa)是你的“两年试用期”通行证,是用来让你向雇主证明你值得被担保的黄金跳板,而不是终点。

你还记得吗?九月,刚拖着两个23公斤的行李箱,气喘吁吁地爬上学生公寓那窄小的楼梯,心里满是对未来一年的憧憬。和新室友逛遍了小镇的Tesco和ASDA,在迎新周的派对上认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感觉一切都新鲜又美好。

一晃眼,两个月过去了。万圣节的南瓜灯刚撤下,圣诞集市的彩灯还没完全挂上,你就被第一学期的reading list和三四篇essay压得喘不过气。某天深夜,你刚敲完一篇2000字论文的最后一个句号,揉着酸涩的眼睛点开朋友圈,却看到同专业的英国本地同学Alex发了一条动态:“Third application submitted this week! Fingers crossed!” 配图是PwC的申请确认邮件。

那一刻,你是不是瞬间清醒?什么?已经开始投申请了?我连CV都还没改!不是说明年毕业才找工作吗?

欢迎来到一年硕的真实世界,一个被压缩了时间和空间,机遇与压力并存的赛道。在这里,毕业和求职不是先后关系,而是同步进行的双线程任务。很多同学都像刚来时的你我一样,以为可以先专心学习,等毕业季再考虑工作,结果完美错过了最关键的“秋招黄金期”,眼睁睁看着机会溜走。

别慌,这篇攻略就是写给当时有点懵圈、现在有点焦虑的你。我是lxs.net的小编,也是从这条路走过来的学姐。这里没有高大上的理论,只有实打实的经验和手把手的指导。让我们一起,把“留英工作”这个模糊的目标,拆解成一个个清晰、可执行的步骤。

你的求职时间线:不是毕业季,而是开学季

咱们得先颠覆一个观念:英国的“校招”和你想象的完全不一样。特别是针对大公司的毕业生招聘计划(Graduate Scheme),它们的主要战场根本不是毕业后的夏天,而是你刚入学那个秋天。

秋季招聘(9月-12月):黄金主战场

这就是Alex正在参与的战役。英国几乎所有的大型企业,尤其是金融、咨询、快消、科技等领域的巨头,都会在9月份开放大部分的毕业生岗位申请。它们的截止日期通常很早,有些热门岗位甚至在10月底就关闭了。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些大公司招聘流程非常长,包括网申(Online Application)、线上测试(Online Assessments,比如性格测试、情景判断、逻辑游戏等)、视频面试(Video Interview)、评估中心(Assessment Centre,简称AC)等好几个环节。走完全套流程,可能需要两三个月。所以他们必须提前筛选,才能在第二年夏天毕业生入职前,把所有offer都发出去。

真实案例:我的学妹Linda,在曼大学市场营销,目标是联合利华或宝洁这类快消巨头的管培生。她9月入学时,把全部精力放在了适应新环境和学习上。到了11月,她感觉自己准备好了,兴冲冲地打开官网,结果发现她心仪的岗位申请通道早在三周前就关闭了。她当时的感觉就是“还没上场,比赛就结束了”。

数据支撑:根据英国知名求职网站High Fliers Research发布的《2023年毕业生市场报告》(The Graduate Market in 2023),超过70%的顶尖雇主在秋季学期就已经完成了大部分的毕业生招聘。很多公司的申请是rolling basis,也就是“滚动录取”,招满即停。这意味着,哪怕你赶在ddl前提交,如果岗位已经满了,你的申请也可能直接被忽略。所以,早申请,早受益!

你应该做什么:

  • 8月-9月(入学前/刚入学):准备你的英式CV和Cover Letter初稿。别等到开学,利用暑假时间就开始。研究目标行业和公司,列出你想申请的Top 10公司名单,并去它们的官网找到“Careers”页面,订阅招聘通知。
  • 9月-10月:这是网申最密集的时候。每天花1-2小时浏览招聘网站,修改并投递申请。同时,疯狂练习Online Assessments,很多大学的Career Service网站上都有免费的练习资源,一定要利用起来!
  • 11月-12月:这个阶段你可能会收到很多面试和AC邀请。你需要一边准备期末考试,一边准备面试。时间管理是关键!

春季招聘(1月-4月):补录和中小企业的主场

如果你错过了秋招,或者秋招结果不理想,别灰心,还有春招。春招更像是秋招的“补录”和“第二波”。

一些在秋招没招满的大公司会重新开放岗位。更重要的是,很多中小型企业(SMEs)会在这个时候开始招聘。它们不像大公司那样有固定的招聘周期,招聘需求更灵活,通常是有了空缺才招人。虽然SMEs可能无法像大公司那样提供Sponsor签证,但它们是利用PSW签证积累本地工作经验的绝佳起点。

真实案例:我的朋友Mark,在UCL读计算机,秋招时一心想进Google、Meta这种大厂,结果在终面被刷。他一度非常沮丧。但从1月份开始,他调整策略,开始关注伦敦的科技初创公司。通过LinkedIn,他联系到了一家做金融科技(FinTech)的小公司,经过两轮面试,在3月份顺利拿到了offer。虽然公司不大,但工作内容非常有挑战性,他作为早期员工,得到了飞速成长。

你应该做什么:

  • 1月-2月:复盘秋招的失败经验。是CV问题?还是面试没准备好?针对性地进行提升。同时,开始新一轮的海投,重点关注那些在春季开放申请的公司和中小企业。
  • 3月-4月:这个阶段的招聘流程通常会快很多。面试频率会很高,要做好随时参战的准备。
  • 5月之后:机会仍然存在,但会越来越少。这个阶段更多的是一些临时性岗位或者小型公司的招聘。不要放弃,持续刷新招聘网站,同时开始全力准备毕业论文。

你的求职利器:打造一份地道的英式CV

如果说时间规划是战略,那么CV就是你的武器。一份糟糕的CV,可能在HR手里停留不超过6秒就会被扔进回收站。这不是危言耸听,根据The Ladders在2018年的一项眼动追踪研究,招聘人员平均只花7.4秒来浏览一份简历。

那么,一份能“抓住眼球”的英式CV长什么样?记住一个核心原则:简洁、专业、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英式CV的“Dos” & “Don'ts”

  • Don't放照片:除非你是申请模特或演员,否则千万别放照片。英国公司为了避免招聘歧视,非常忌讳看到求职者的照片、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等个人信息。
  • Do控制在一页:对于应届生来说,一页A4纸是黄金标准。除非你有超过10年的丰富工作经验,否则两页都嫌多。HR没时间读你的长篇大论。
  • Don't使用花哨的模板:用最简单、最专业的黑白模板。字体选择Times New Roman或Calibri,字号在10-12pt之间。
  • Do使用Action Verbs:用强有力的动词开头,比如 "Analyzed", "Managed", "Developed", "Led" 等,而不是软绵绵的 "Responsible for..."。
  • Do量化你的成果:这是最最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只说你做了什么,要说你做得怎么样,带来了什么结果。

一个典型的“优化”案例:

修改前:

-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the team's social media account.

- Wrote posts for Instagram and WeChat.

修改后(使用STAR法则和数据量化):

- Managed and developed content strategy for the university's Chinese society's social media accounts (WeChat & Instagram), targeting prospective students.

- Authored and published 20+ original posts, leading to a 30% increase in follower engagement and a 15% growth in total followers (from 2,000 to 2,300) over a 3-month period.

看到了吗?修改后的版本清晰地展示了你的任务(Task)、行动(Action)和结果(Result),并且用具体数据(20+篇帖子,30%互动增长,15%粉丝增长)来证明你的能力。这比一句空洞的“负责运营社交媒体”要有力一万倍。

英式CV结构拆解:

  1. Contact Details: 放在最顶端。包括你的姓名、电话、专业邮箱(用你的名字,别用奇怪的昵称)、LinkedIn档案链接。地址写你所在的城市即可,不用精确到门牌号。
  2. Personal Profile (Optional but Recommended): 一段3-4行的简短总结,概括你是谁,你的核心技能是什么,你的职业目标是什么。这是你的“电梯演讲”,要能瞬间吸引HR。
  3. Education: 从最高学历写起。写清楚大学名称、专业、学位、毕业时间。如果你的成绩很好(相当于英国的2:1或First Class),可以写上。还可以列出几门与申请岗位相关的核心课程。
  4. Work Experience: 最核心的部分。倒序排列,最近的经历在最前面。包括实习、兼职,甚至是一些含金量高的志愿者工作。每段经历都用3-4个bullet points来描述,并遵循我们上面提到的量化原则。
  5. Skills: 单独列出一个板块。可以分为:Languages (e.g., Mandarin - Native, English - Fluent), Technical Skills (e.g., Python, SQL, Microsoft Office Suite - Advanced), Soft Skills (e.g., Teamwork, Communication, Problem-Solving)。
  6. 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 / Interests: 简要列出你的社团活动或兴趣爱好。这能展示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比如你喜欢团队运动,可以体现你的团队协作能力;你运营一个博客,可以体现你的写作和数字营销能力。

记住,你的CV不是一成不变的。每申请一个岗位,都要根据它的职位描述(Job Description)来微调你的CV,突出与该岗位最相关的技能和经历。这是一个精细活,但绝对值得。

你的留英跳板:PSW签证的正确打开方式

好消息是,从2021年夏天开始,英国恢复了毕业生工作签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PSW签证(官方名称为Graduate Route)。这绝对是留学生想留英工作的重大利好。

PSW签证是什么?

简单来说,它允许在英国成功完成学位的国际学生,毕业后留在英国工作或寻找工作,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可以留2年,博士毕业生可以留3年。最关键的是,申请这个签证不需要你有工作offer,也不需要雇主担保,更没有薪资门槛。只要你顺利毕业,学校给你开具了证明,你就可以申请。

根据英国内政部(Home Office)公布的数据,自2021年推出以来,已有超过21万份Graduate Visa申请获批。其中,印度和中国籍学生是申请主力军。这证明了它的受欢迎程度和实用性。

PSW不是终点,而是黄金跳板

很多同学会有一个误区,觉得“我只要拿到PSW,就万事大吉了”。大错特错!这两年是你留在英国最宝贵的“缓冲期”和“展示期”。

你要明白,PSW签证到期后是不能续签的。你最终的目标,是要在这两年内,找到一个有担保资质(Sponsor Licence)的雇主,为你申请“技术工作签证”(Skilled Worker Visa),这才是长期留在英国工作的正途。

如何最大化利用这两年?

策略一:曲线救国,先上车再说。

很多非常有潜力但规模不大的公司,可能因为没有担保资质或者招聘流程成本考虑,不愿意直接从海外招聘一个需要Sponsor的应届生。但有了PSW,你就不存在这个问题。你可以和本地毕业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

真实案例:学姐Sarah,在爱丁堡大学读设计,她非常想去一家创意广告公司。这家公司明确表示不给应届生办签证。Sarah毕业后利用PSW签证,成功申请到了这家公司的实习生岗位。在6个月的实习期里,她凭借出色的创意和积极的工作态度,让整个团队都对她刮目相看。实习结束后,公司的主管为了留住她,主动向HR部门提出申请,最终公司为她办理了担保资质,让她成功转为Skilled Worker。

Sarah的故事告诉我们,PSW给了你一个“敲门”的机会,让你能够进入那些原本对国际生关闭大门的公司,用你的实际工作表现来为自己赢得一张长期门票。

策略二:积累本地经验,提升职场竞争力。

英国雇主非常看重“本地经验”。哪怕你只在一家英国小公司做过一年,也比你简历上空空如也要有说服力得多。这两年,你可以:

  • 找一份专业相关的工作,哪怕起点低一些。深入了解英国的职场文化、沟通方式和工作流程。
  •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技能,考取行业相关的专业证书(比如金融领域的CFA,会计领域的ACCA等)。
  • 建立你的职场人脉网(Networking)。和你共事的同事、你的上司,都可能成为你未来职业道路上的宝贵资源。

两年后,当你拿着一份有“1-2年英国本地工作经验”的简历,再去申请那些可以提供担保的大公司时,你的成功率会呈指数级上升。

一个提醒:近期英国政府正在审查Graduate Route签证,未来政策可能会有变动。这更提醒了我们,要抓住当下的机会,用好这个政策红利,不要把希望寄托于不确定的未来。

你的信息库和关系网:求职网站与Networking

知道了时间和方法,你还需要正确的工具和渠道去发现机会。

超实用求职网站推荐:

  • LinkedIn: 不仅仅是找工作,更是你建立职业形象和人脉的社交平台。一定要花时间完善你的个人资料,把它当成你的线上CV来打造。
  • Indeed / Reed.co.uk: 英国最大的两家综合性招聘网站,岗位覆盖面非常广,从大公司到小作坊,各种类型应有尽有。
  • Gradcracker: 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同学的宝藏网站!上面全是针对理工科学生的实习和毕业生岗位。
  • TargetJobs / Prospects: 专门面向学生和毕业生的求职网站,上面有很多关于不同行业的介绍和求职建议,非常适合用来做行业研究。
  • Glassdoor: 除了职位信息,你还能看到公司的员工匿名评价、薪资水平、面试经验分享。申请前去这里“探探底”,非常有帮助。

Networking:比海投更有效的方式

有研究表明,高达80%的职位空缺从未被公开招聘,而是通过内部推荐和人脉网络被消化了。这就是Networking的重要性。

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Networking听起来可能有点“高大上”,甚至有点功利。但其实,它的本质就是真诚地与人建立联系和交流。

你可以怎么做?

  1. 利用学校资源:学校的Career Fair(招聘会)是结识HR和公司员工的绝佳机会。去之前做好功课,准备好你的“30秒自我介绍”,带着你的CV,主动去和你感兴趣的公司展台交流。
  2. LinkedIn是你的金矿:
    • 搜索你的目标公司,看看里面有没有你的校友。校友关系是最好的“破冰船”。
    • 给校友或行业前辈发一条简短、真诚的连接邀请和信息。不要一上来就问“能不能帮我内推”,这很失礼。
    • 你可以这样说:“您好[对方姓名],我是您[大学名称]的校友,目前在读[你的专业]。我看到您在[对方公司]担任[对方职位],对您在这个领域的经验非常敬佩。我一直对[相关行业/工作]很感兴趣,不知您是否方便在未来几周内,给我15分钟的时间,让我向您请教一些关于这个行业的问题?非常感谢!”
    • 这种“信息访谈”(Informational Interview)的方式,能让你获得宝贵的一手信息,并且给对方留下好印象。当他们公司有职位空缺时,你觉得他们会先想到谁?
  3. 参加行业活动和线上讲座:关注一些行业协会或者公司举办的线上线下活动。这不仅能让你了解行业动态,也是认识新朋友的好机会。

找工作这条路,从来都不容易,尤其是在异国他乡。你会遇到无数次的拒绝,可能会因为一次次杳无音信的申请而自我怀疑,也可能会因为看到身边同学一个个拿到offer而感到焦虑。

请记住,这都是正常的。每个人的节奏和跑道都不一样。有人开局顺利,直奔终点;有人则需要绕点远路,看看沿途不一样的风景。重要的是,不要因为暂时的挫折就停下脚步。

别把每一次拒绝看作是对你能力的否定,把它看作是一次反馈,一次让你变得更强的机会。是CV出了问题?那就再改一版。是面试答得不好?那就多做几次模拟。是目标定得太高?那就调整一下策略。

你已经勇敢地跨越了半个地球来这里学习,这份勇气本身,就足以让你应对接下来的任何挑战。所以,泡杯咖啡,打开电脑,从修改你的CV第一行开始,打好这场属于你的“上岸”之战吧。祝你好运!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4300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