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U奖学金申请必看TIPS |
|---|
| 国际生主战场:Merit-based(优秀奖学金)是我们的主攻方向,Need-based(助学金)基本不用想。 |
| 时间就是金钱:顶级奖学金的申请截止日期,比如Trustee Scholarship,通常比常规申请早得多(12月1日!),一定要提前规划。 |
| 研究生大不同:研究生的钱主要来自院系,别傻傻等学校通知。主动出击,联系导师和小米,套磁才是王道。 |
| 文书是灵魂:不要写空话,讲一个只属于你的、有细节、有影响力的故事。招生官想看到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堆华丽的辞藻。 |
BU奖学金超全攻略,帮你省下几十万
哈喽,各位准Terrier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已经在波士顿啃了几年书的学姐。
还记得我当年拿到BU offer的那个下午,激动得差点在房间里后空翻。那种感觉,就像是追了很久的剧终于迎来了完美大结局。我兴冲冲地把录取信发到家庭群,接受着七大姑八大姨的“云祝福”,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然而,快乐总是短暂的。当我点开学费清单,看到那个长得像电话号码一样的数字时,我的心瞬间从查尔斯河畔的阳光沙滩,跌进了零下二十度的冰窟窿里。
根据BU官网2023-2024学年的数据,本科生一年的学费加生活费总开销预估是$86,322。你没看错,八万六千多刀!换算一下,差不多是六十多万人民币。四年下来,一套二线城市的首付就没了。当时我脑子里唯一的念头就是:“完了,难道我的BU梦就要因为‘太贵了’而画上句号吗?”
相信我,这种从狂喜到心凉的过山车体验,绝对不止我一个人有。每年都有无数优秀的学弟学妹,因为高昂的学费而对梦校望而却步。但学姐今天就是来告诉你:别慌!路是人走出来的,钱也是人“申”出来的。BU其实提供了五花八门的奖学金,只是很多信息藏得比较深,不主动去挖根本看不到。今天,学姐就把BU从本科到研究生的奖学金扒了个底朝天,手把手带你薅学校的羊毛,帮你把这几十万给省下来!
第一课:先搞懂游戏规则 Merit-based vs. Need-based
正式开扒之前,我们得先弄明白BU奖学金的两种基本玩法:Merit-based(优秀奖学金)和 Need-based(助学金)。
Need-based Financial Aid,顾名思义,是看你家里“需不需要”钱。学校会根据你提交的家庭财务状况(比如CSS Profile),来判断你家能负担多少学费,然后把剩下的窟窿给你补上。听起来很美好对不对?但残酷的现实是,这块大蛋糕,对于我们国际学生来说,几乎是闻得到、吃不着。BU官网明确写着,他们为国际生提供的need-based aid“极其有限”。每年只有极少数(通常是个位数)的国际新生能拿到,竞争激烈程度堪比神仙打架。所以,咱们普通国际生,就把这条路当成买彩票,别抱太大希望。
Merit-based Scholarship,这才是我们的主战场!它不管你家有钱没钱,只看你本人优不优秀。你的GPA、标化成绩(如果提交的话)、课外活动、文书、推荐信……所有这些能证明你是个“人才”的东西,都是你争取这类奖学金的武器。BU对全球的优秀学生都敞开怀抱,只要你足够牛,学校就愿意为你买单。我们接下来要聊的所有奖学金,几乎都属于这一类。
所以,记住了,我们的战略非常清晰:集中所有火力,猛攻Merit-based!
本科生的“王炸”:Trustee 和 Presidential 全奖半奖拿到手软
对于本科申请者来说,BU有两项奖学金是神一样的存在,一旦拿到,基本上就实现了“留学财务自由”。
1. Trustee Scholarship:全额学费的诱惑
这绝对是BU奖学金里的“珠穆朗玛峰”,最顶级的存在。它有多香?直接覆盖四年的全额学费!按照现在的学费标准(约$63,798/年),四年下来就是超过25万美元,将近200万人民币啊!这笔钱,能让你爸妈的头发少白多少根!
当然,最香的饽饽也最难抢。每年,BU会从超过6万名申请者中,邀请大约20名最顶尖的学生成为Trustee Scholar。对,你没看错,全球就20个名额。能拿到这个奖学金的,都是些什么神仙呢?他们不仅是学霸(GPA接近满分是标配),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在某些领域有非凡才华和领导力的“斜杠青年”。比如我认识的一位学长,他不仅学术成绩全A,还自己搞了一个环保科技项目,拿了好几个国际大奖,文书里展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直接打动了招生官。
如何申请:
截止日期:重中之重!它的截止日期是12月1日,比常规申请的1月4日早了一个多月。错过这个日期,你就跟这200万彻底无缘了。
申请材料:除了提交Common Application之外,你还需要额外完成一篇Trustee Scholarship的专属文书。每年题目会变,但核心都是考察你的智识好奇心、领导力以及独特的个人视角。
文书怎么写:这是决胜的关键!千万不要写成简历的复述版。招生官想看的不是你“做了什么”,而是你“思考了什么”以及“为什么这么做”。比如有一年的题目是让你从一个虚构的BU课程列表中选一门课,并解释为什么。这道题的精髓不是让你去夸这门课多有趣,而是借这门课来展示你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你可以结合自己的一个科研项目、一次社会实践,或者一个根植于你成长背景的深刻思考,来阐述你和这门课之间的化学反应。要写得真诚、深刻、且独一无二。
2. Presidential Scholarship:自动发放的$25,000惊喜
如果说Trustee是需要你主动攀登的珠峰,那Presidential Scholarship就像是拆盲盒拆出的隐藏款,是一份意料之外的惊喜。
这个奖学金每年奖励$25,000,并且可以连续拿四年,总计就是10万美元!虽然不是全奖,但这笔钱也足以覆盖掉你很大一部分学费了。更棒的是,它不需要你额外申请!
如何获得:
自动筛选:只要你在12月1日之前提交了完整的申请材料,学校就会自动将你纳入Presidential Scholarship的候选池。招生委员会在审阅你的全部材料后,会把这个奖项授予那些他们认为最优秀、最全面的学生。
什么样的学生能拿?根据BU公布的新生数据,能拿到这个奖项的学生,通常高中GPA在班级里排名前5%,拥有非常出色的课外活动记录和强有力的文书。简单来说,就是那种各项指标都非常均衡且拔尖的“六边形战士”。我身边一位拿到这个奖的朋友,她高中是学生会主席,参加过模拟联合国并获奖,还在一个NGO组织做了两年志愿者,标化成绩也非常高。她的整个申请材料包,给人的感觉就是“Well-rounded and ready to contribute”。
除了这两个“王炸”之外,BU还有一些针对特定背景学生的奖学金,比如为参加过FIRST机器人比赛的学生设立的College of Engineering FIRST Robotics Scholarship,也是每年$25,000。如果你有相关经历,一定要在申请时勾选相应的选项。
研究生的“宝藏”:深入院系,主动出击
聊完了本科,我们再来看看研究生。很多同学有个误区,以为研究生的奖学金也是由学校统一发放的。大错特错!研究生的奖学金和资助,权力基本都下放到了各个学院和系里。所以,你的策略也要随之改变:从“广撒网”变成“精准打击”。
研究生的资助形式主要有三种:Fellowship(奖学金,不用干活白拿钱)、Scholarship(也是奖学金,通常是减免部分学费)、Assistantship(助教/助研,需要干活换取学费减免和生活津贴)。
下面学姐就以几个热门学院为例,带你挖挖宝:
1. Questrom School of Business (商学院)
Questrom财大气粗,给的奖学金也相当慷慨。大部分Merit-based奖学金也是无需额外申请的,学院会根据你的申请材料(尤其是GMAT/GRE成绩、工作经验和面试表现)自动评估。
Dean's Scholarship:这是最主要的奖学金,金额从几千刀到全额学费不等,覆盖面很广。你的综合实力越强,拿到的数额就越大。
Social Impact Scholarship:如果你申请的是Social Impact MBA项目,并且有在非营利组织或社会企业工作的背景,就有很大机会获得这个专项奖学金,金额也相当可观。
真实案例:我之前认识一位申请MS in Management Studies项目的同学,她的背景是国内顶尖大学+高GPA+高GMAT+四大实习。她在面试中清晰地阐述了自己对咨询行业的热情和职业规划,最后拿到了$20,000的奖学金。这就是一个典型的靠硬实力取胜的例子。
2. College of Engineering (工程学院)
工程学院,尤其是PhD项目,是获得资助机会最大的地方。大部分录取的博士生都会获得全额资助,形式主要是Research Assistantship (RA) 或 Teaching Assistantship (TA)。
Research Assistantship (RA):这是最主要的资助形式。简单说,就是你给某个教授打工做科研,教授从他的科研经费里给你发工资、交学费。要拿到RA,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在申请前“套磁”。
如何套磁:仔细研究学院网站上教授的资料,找到2-3个和你研究兴趣高度匹配的教授。认真读他们的论文,然后写一封简明扼要、有针对性的邮件。邮件里要说明你是谁,为什么对他的研究感兴趣(要具体到某篇论文或某个项目),并附上你的简历。如果教授对你感兴趣,可能会有后续的面试。套磁成功,基本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带奖录取的大门。
Master项目:硕士项目的奖学金相对少一些,但也不是没有。一些优秀的硕士申请者也能拿到部分学费减免的Scholarship。此外,入学后也可以积极联系教授,争取RA或TA的机会。
3. College of Communication (COM) &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SPH)
这类偏文科和社科的学院,奖学金机会不如理工科和商科多,但依然有宝可挖。
COM Dean's Fellowship:COM会为最优秀的硕士申请者提供院长奖学金,通常能覆盖一半以上的学费。
SPH Departmental Scholarships:公共卫生学院有很多由校友捐赠设立的奖学金,比如Population Health Research Scholarship等。这些奖学金通常需要额外申请,而且有特定的要求,比如关注某个特定的公共卫生领域。你需要密切关注学院官网的Financial Aid页面,不要错过申请截止日期。
关键一步:对于这类学院,主动联系你申请项目的Graduate Program Coordinator(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米)非常重要。他们最清楚系里有哪些奖学金机会,以及申请的流程和偏好。一封礼貌的咨询邮件,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信息。
申请材料的艺术:让招生官一眼爱上你
不管是申请哪个阶段的奖学金,文书和推荐信都是让你从众多高分申请者中脱颖而出的不二法门。
关于文书:讲一个好故事
特别是像Trustee那种命题作文,千万别写成流水账。招生官一天要看几百份申请,他们早就对“我从小就热爱学习,参加了XXX比赛获得了XXX奖”这样的故事免疫了。你要做的,是展示你的思考深度。
学姐建议用STAR原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来构建你的故事框架,但更重要的是在故事中注入你的“灵魂”。比如,同样是写一次志愿者活动,普通人会写“我去了山区支教,帮助了很多孩子,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而高手会写:“在支教中,我发现当地女孩因为生理期贫困而失学。这个发现(Situation)让我决心解决这个问题(Task)。我组织同学募捐,并联系了卫生用品公司,为她们建立了一个长期的物资供应渠道(Action)。最终,当地女生的缀学率下降了10%(Result)。这个经历让我深刻理解到,真正的公益不是一时的热情,而是可持续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看到区别了吗?后者不仅有故事、有行动、有结果,更有深刻的思考和洞察力。这才是招生官想看到的。
关于推荐信:选对人,给足料
一封好的推荐信,威力巨大。请记住,推荐人的“title”远没有他对你的了解程度重要。一个真正欣赏你、带你做过项目的授课老师,写出来的推荐信,要比一个只给你上过一节大课的“大牛”院长写的泛泛之谈有力得多。
在邀请老师写推荐信时,一定要做一个“贴心”的申请者。把你的简历、个人陈述、想申请的奖学金项目介绍,甚至是你希望老师在信中重点突出的一两个特质或事例,都整理好发给老师。这不仅能大大减轻老师的工作量,也能引导他写出一封更有针对性、更有细节的推荐信。
“隐藏”福利:奖学金之外的省钱大法
即便没申到上面说的那些大奖,也别灰心,BU校内还有很多途径能帮你减轻经济负担。
1. On-Campus Jobs (校内兼职):BU的学生就业办公室(Student Employment Office)网站上有海量的校内工作机会,比如图书馆管理员、健身房前台、IT服务支持等等。国际学生每周可以合法工作20小时。按照马萨诸塞州目前的最低时薪($15/小时),一个月也能有上千美元的收入,足够覆盖你的伙食费和零花钱了。
2. Resident Assistant (RA宿舍助理):这绝对是省钱的终极大法!成功申请成为RA,你可以免费住在学校宿舍,有些岗位甚至还包含meal plan。这意味着你一年能省下一两万美元的住宿和餐饮费!当然,RA的工作也不轻松,你需要负责一层楼的同学,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组织社区活动。申请过程也很激烈,需要面试好几轮。但这绝对是一份性价比超高、又能锻炼能力的工作。
好啦,关于BU奖学金的干货,学姐今天就先分享到这里。我知道,面对那张高昂的学费单,焦虑和不安都是难免的。当年我也一样,甚至偷偷想过,要不就去个学费便宜的学校算了。
但后来我想明白了,为梦想争取一把,哪怕最后没成功,也比因为害怕而直接放弃要酷得多。申请奖学金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倒逼自己梳理过往、规划未来的绝佳机会。它让你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也让你为了一个明确的目标而全力以赴。
那个学费单上的数字虽然吓人,但不代表你的BU梦就要止步于此。大胆去尝试吧,把这份攻略当成你的作战地图,去申请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奖学金,去给心仪的教授写一封真诚的邮件。万一,就成了呢?
祝你们每一个人,都能申奖成功,在查尔斯河畔,开始闪闪发光的人生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