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受雇主青睐大学榜单,你的母校排第几

puppy

还在为选校或未来的工作发愁吗?最近,一份超实在的全球大学就业力排行榜出炉啦!这可不是只看论文和声望的学术榜,而是全球上万名雇主HR用真金白银“投”出来的,专门看哪家大学的毕业生最抢手。咱们花了那么多时间和金钱留学,最关心的不就是毕业后好不好找工作嘛。这份榜单直接告诉你,在老板们眼里,哪些学校的学位证书含金量最高。快来看看你的梦校或者母校排在什么位置,哪些学校是名副其实的“就业王牌”?说不定会有意想不到的发现哦!

小编温馨提示
这份榜单叫“全球大学就业力排行榜”(Global University Employability Ranking),由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数据来源是全球上万名雇主的真实投票,含金量超高!
它和咱们熟悉的QS、U.S. News学术排名不一样,不看论文数量,只看毕业生在老板眼里的“抢手程度”。
排名高低只是参考,不是绝对。找到最适合你的学校,并且在大学期间努力提升自己,才是王道!

嘿,大家好!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专门帮大家扒干货的小编。

最近和一个学妹聊天,她叫小A,在美东一所还不错的大学读大三,专业是金融。那天她半夜三点给我发微信,就两个字:“焦虑”。

我问她怎么了,她说,刷了半天LinkedIn,首页全都是同学晒的实习Offer,不是高盛就是麦肯锡,要么就是谷歌、Meta。她一边点赞,一边心慌。她说:“学长,我这几年GPA也没落下,社团活动也参加了,怎么感觉毕业就要失业了呢?这几十万的学费,到底值不值啊?”

我太懂这种感觉了。咱们背井离乡,花着父母的血汗钱,熬过无数个due night,为的不就是毕业后能有份好工作,让这一切的付出都有个响亮的回声嘛。

所以,今天我不跟大家聊那些虚头巴脑的学术排名了,什么诺贝尔奖得主数量、论文引用次数……这些当然重要,但跟咱们找工作没那么直接。咱们来看一份超级“接地气”的榜单——最新的《2023-2024年全球大学就业力排行榜》(Global University Employability Ranking)。

这份榜单是泰晤士高等教育(THE)发布的,但数据不是学术圈的大佬们评的,而是由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562名企业招聘经理,用真金白银的Offer“投”出来的。简单粗暴地说,它回答的就是一个问题:在老板们眼里,哪家大学的毕业生最“香”?

来,一起看看,你的梦校或者母校,是不是传说中的“就业王牌”!

美国大学:依然是“霸主”,但各有各的“王牌”

不出所料,榜单前排还是被美国大学“屠榜”了,前十名里占了六个席位。但这六所学校,可不是铁板一块,各有各的牛法。

加州理工学院(Caltech),今年居然力压MIT和斯坦福,登顶全球第一!很多人可能觉得意外,因为Caltech规模很小,全校本科生加研究生也就两千多人,还没国内一所高中的人多。但人家走的是“少而精”的路线。一位在亚马逊做招聘的朋友告诉我,他们看到Caltech的简历,眼睛都会亮一下。因为Caltech出来的学生,数理基础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出了名的扎实。他们招的不是一个“码农”,而是一个能解决未来未知难题的科学家。据说,Caltech毕业生职业中期的平均年薪能超过18万美元,这投资回报率,简直了。

紧随其后的是咱们的老熟人——麻省理工学院(MIT)斯坦福大学(Stanford),分列第二和第三。这两所学校,一个是东海岸的科技巨擘,一个是硅谷的心脏。MIT的毕业生,手里握着的不仅是毕业证,更是进入全球顶级科技公司的“通行证”。他们的课程强度极大,一个叫“Drinking from the fire hose”(用消防水管喝水)的说法就是形容MIT的学习压力。但这种高压训练出来的学生,一进入工作岗位就能立刻上手。而斯坦FORd,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学生们上着课可能就去隔壁的Google、Apple实习了,毕业前手里握着好几个Offer是常态。我认识一个斯坦福计算机系毕业的学姐,她毕业时就收到了包括FAANG(Facebook, Apple, Amazon, Netflix, Google)在内的五个全职offer,薪资和股票加起来,第一年就超过20万美元,简直是“行走的印钞机”。

当然,还有哈佛(第5名)普林斯顿(第9名)耶鲁(第10名)这些常春藤盟校。它们不仅仅是学术殿堂,更是全球政商精英的“摇篮”。从这些学校毕业,你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个无比强大的人脉网络。你的同学、校友,未来可能就是华尔街的银行家、某国的政要或者《财富》500强的CEO。这种无形的资源,是金钱无法衡量的。

英国大学:“牛剑”金字招牌,屹立不倒

说完了美国,再来看看大洋彼岸的英国。剑桥大学(第4名)牛津大学(第6名),这对“相爱相杀”几百年的CP,依然是欧洲乃至全世界雇主眼中的顶流。

“Oxbridge”(牛津剑桥的合称)这个词,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质量保证。伦敦金融城的一位HR曾经半开玩笑地说:“我们招聘分析师时,如果时间紧任务重,那就直接去牛剑的招聘会,闭着眼睛都能招到优秀的人才。” 这话虽然夸张,但反映了一个事实:牛剑的毕业生,在学术能力、逻辑思维和学习速度上,普遍被认为是顶尖的。

我有个朋友是剑桥经济系毕业的,他告诉我,学校的Career Service(就业指导中心)强大到令人发指。从大一开始,各种投行、咨询公司的宣讲会、networking event就没断过。学校会手把手教你写简历、模拟面试,甚至帮你联系校友“内推”。这种“保姆式”的就业服务,加上“牛剑”的金字招牌,想找不到好工作都难。

除了牛剑,英国还有几所大学在榜单上表现不俗,比如帝国理工学院(ICL,第33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第46名)。特别是LSE,虽然是G5里唯一没有理工科的学校,但在金融、商科、社科领域的地位无人能及,毕业生几乎“垄断”了伦敦金融城的半壁江山。

亚洲力量崛起:东亚高校,未来可期

这次榜单最让人惊喜的,是亚洲大学的强劲表现。这说明,全球雇主的目光,已经越来越多地投向了东方。

日本的东京大学(第7名)新加坡国立大学(NUS,第8名)双双杀入全球前十,实在是太亮眼了!东京大学作为日本的最高学府,其毕业生一直是索尼、丰田、三菱等日本巨头企业的首选。而新加坡国立大学,则凭借其国际化的视野、与产业的紧密结合,以及英语授课的优势,吸引了全球顶尖企业在新加坡设立区域总部时,都把NUS作为首要的人才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中国的大学。北京大学(第17名)清华大学(第26名)也稳居全球前30,表现非常出色。这几年,随着中国科技和经济的飞速发展,清北的毕业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大厂的青睐。一位在字节跳动做算法工程师的清华校友说,他们团队里超过一半的人都有清北背景。这些学校的毕业生不仅技术过硬,而且自带一股“拼劲儿”,非常受雇主欢迎。此外,香港大学(第41名)、上海交通大学(第48名)和复旦大学(第53名)也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这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如果你在亚洲顶级名校读书,你的学位含金量,在全球范围内都是被高度认可的。

欧洲大陆及其他地区:实力派选手,不容小觑

除了英美和亚洲,全球还有很多“隐藏大佬”。

比如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第11名),作为加拿大排名最高的大学,其毕业生在北美就业市场上一直非常抢手,尤其是在AI、金融和生物技术领域。

欧洲大陆方面,瑞士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 Zurich,第12名)德国的慕尼黑工业大学(TUM,第13名),是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天堂。爱因斯坦就是ETH的校友。这两所学校的毕业生,在德国、瑞士乃至整个欧洲的精密制造、汽车工业和制药行业,都是“硬通货”。而且德国很多公立大学免学费,性价比超高,对留学生来说是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澳大利亚的澳洲国立大学(ANU,第30名)也表现稳健,作为澳洲的“学术担当”,其毕业生在政府、公共政策和学术研究领域有着很强的竞争力。

榜单之外,我们还能做什么?

p>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同学在榜单上找到了自己的学校,信心倍增;也可能有的同学发现自己的学校排名并不靠前,有点小失落。

但我想说,这个榜单,就像一份“就业市场风向标”,它告诉我们哪些学校的品牌效应更强,但它绝对不是决定你未来的唯一标准。

还记得开头那个焦虑的小A吗?后来我和她聊了很久。我告诉她,别光盯着那些去顶级大公司的同学,每个人的赛道和节奏都不一样。学校的排名是一张入场券,但能不能在舞池里跳出最美的舞蹈,还得看你自己。

所以,无论你的学校排在第几,你都可以从现在开始,打造自己的“个人就业力”:

第一,疯狂利用学校的Career Center。那里有专业的顾问帮你改简历、模拟面试,还有海量的招聘信息和校友资源。这都是你交的学费里包含的服务,不用白不用!

第二,走出教室,去实习!一段有含金量的实习,比你简历上写十个“精通XXX”都有用。它不仅能让你提前了解行业,还能帮你建立人脉。很多人的第一份全职工作,就是从实习生转正的。

第三,去networking,去和人聊天。不要害怕和陌生人交流。多参加行业会议、校友活动,和教授、学长学姐搞好关系。你永远不知道,哪次不经意的对话,就会给你带来一个意想不到的机会。

留学这条路,从来都不只是为了那一纸文凭。它是一场关于成长、独立和探索的旅程。学校的排名给了你一个起点,但未来的路到底能走多远,方向盘,始终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别焦虑了,行动起来,你就是自己最好的“王牌”!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6309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