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滑大校园,新生必备宝典

puppy

刚落地滑铁卢,面对偌大的校园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又有点蒙圈?别担心!这篇宝典就是你的万能学长学姐,带你轻松上手滑大生活。从怎么选课避坑、哪个教授是“killer”,到DC和DP图书馆哪个更适合通宵赶due;从发掘Plaza的宝藏美食、哪家奶茶最好喝,到怎么用好你的WatCard坐公交、搞定Co-op面试。我们把所有踩过的坑、总结的经验都浓缩在这里,帮你省下大把的摸索时间,让你更快融入这里,快点开看看,一起开启超棒的大学旅程吧!

滑大新生快速上手指南
选课怕踩雷?先上 UWFlow 查教授评分和课程难度。
图书馆怎么选?想安静刷夜去 DC,想小组讨论/喝咖啡去 DP。
吃饭去哪儿?Plaza 是你的“校外食堂”,从中餐到奶茶应有尽有。
WatCard 有多神?不仅是学生卡,还是公交卡、洗衣卡、打印卡。
Co-op 怎么办?别慌, WaterlooWorks 是主战场,Tatham Centre 是面试圣地。

还记得我第一天来滑铁卢报到,拖着两个23公斤的行李箱,站在MC(Mathematics & Computer Building)楼下,彻底傻眼了。地图上明明说我的宿舍就在这附近,可眼前这座庞然大物像个巨大的迷宫,玻璃外墙反射着九月初的阳光,刺得我睁不开眼。一个热心的学长路过,看我一脸蒙圈,笑着问:“新生吧?找宿舍还是找教室?别怕,滑大的第一课,就是学会不迷路。”

那一刻我才明白,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来说,一份靠谱的“生存指南”有多重要。它不只是告诉你教学楼在哪,更是帮你快速跳过那些不必要的坑,让你把宝贵的精力和时间花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所以,今天这篇“宝典”,就是当年那个热心学长学姐的升级版,希望能帮你点亮滑大的地图,让你从第一天起,就像个老手一样,玩转这个校园。

选课的“玄学”:如何用好 UWFlow 避开“Killer”

滑大的选课季,简直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选什么课、跟哪个教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未来四个月的生活质量。是每晚11点就能安然入睡,还是天天在图书馆熬到凌晨三点,差别可太大了。

这时候,你就需要一个神器——UWFlow。这个网站简直是滑大学生的救星。它整合了课程信息、教授评分、课程难度、甚至你朋友的课表。在选课之前,一定要上去仔仔细细研究一番。举个例子,同样是MATH 137(微积分1),A教授的评分可能高达4.5/5.0,学生评价是“讲课清晰、给分厚道”;而B教授的评分可能只有2.1/5.0,底下的评论全是“催眠大师”、“考试难度起飞”、“平均分低到怀疑人生”。根据UWFlow近几年的数据,某些“killer professor”带的班级,平均分可能比其他教授低10-15%。这10%的差距,可能就是你GPA从B到A的鸿沟。

我有个朋友,大一选CS 135时没做功课,随便选了个时间合适的section,结果就撞上了一位传说中的“大杀手”。一学期下来,他每天都在代码的海洋里挣扎,感觉自己学了个假的计算机科学。而隔壁班的同学,跟着一位风趣幽默、善于化繁为简的教授,学得轻松又高效。所以,花半天时间研究UWFlow,绝对是你大学期间最值得的一笔时间投资。

除了教授,课程本身也有“水课”(Bird Course)和“硬核课”之分。想刷高GPA,可以在选修课里挑一些评价“easy”或者“light”的课程。比如一些文学院的入门课,或者SPCOM 223(公共演讲),不仅能锻炼能力,还相对容易拿高分。但记住,别为了“水”而“水”,选一门你真正感兴趣的课,学起来才会更有动力。

图书馆的江湖:DC与DP的终极对决

在滑铁卢,你总会听到这样的对话:“今晚哪儿见?”“老地方,DC。”或者“DP星巴克走一个?”这里的DC和DP,就是滑大的两大图书馆——Davis Centre Library和Dana Porter Library。

它们不仅仅是看书的地方,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习文化的代表。选哪个,完全取决于你的学习风格和当天的任务。

DC,全称Davis Centre,是理工科学生的主场。它坐落在校园的“科技区”,整个建筑充满了一种冷静、高效的氛围。DC的特点是:绝对安静。尤其是在它的地下层,你甚至能听到自己心跳的声音。这里是个人“沉浸式”学习的天堂。如果你今天要写一篇复杂的代码,或者攻克一道烧脑的数学题,需要百分之百的专注,那DC就是你的不二之选。在期末季,DC会24小时开放,你会看到无数“战士”在这里通宵奋战,空气中都弥漫着咖啡因和智慧(以及一丝丝绝望)的味道。根据图书馆2022-2023年的年度报告,DC在期末考试期间的夜间使用率比平时高出近200%,是名副其实的“赶due圣地”。

DP,全称Dana Porter Library,则是文科和社科学生的大本营。它位于校园中心,更像一个社区中心。DP的氛围要轻松、社交得多。一楼就有个星巴克,你可以买杯咖啡,和同学在小组讨论区一边讨论project一边“摸鱼”。楼上的楼层虽然也要求安静,但整体环境比DC要宽容。如果你今天的任务是和group mates一起准备presentation,或者写一篇需要开放性思维的论文,DP的氛围可能会给你更多灵感。我个人就很喜欢在DP的窗边找个位置,看着窗外草坪上的人来人往,感觉学习的压力都小了很多。

所以,别再问哪个图书馆更好。DC适合单打独斗的“独行侠”,DP适合需要协作和交流的“团队派”。下次赶due前,先问问自己:今天,我需要什么样的战斗环境?

喂饱你的中国胃:Plaza觅食全攻略

对于留学生来说,解决“吃什么”这个终极哲学问题,和拿A+一样重要。滑大的校园伙食(Cafeteria)虽然方便,但吃久了总会想念家乡的味道。这时候,University Plaza(我们都亲切地叫它Plaza)就是你的“应许之地”。这个距离校园只有几步之遥的商业广场,简直是为亚洲胃量身定做的。

想吃中餐?没问题。从麻辣烫到兰州拉面,从烧腊饭到小炒,应有尽有。“肯德香(Ken's Kitchen)”的烧腊饭,是多少滑大学子深夜赶due后的慰藉,一份15加币左右的双拼饭,能让你瞬间回血。“高老庄(Gol's Lanzhou Noodle)”的手工拉面,汤头浓郁,面条筋道,冬天来一碗,从头暖到脚。

除了中餐,Plaza的美食版图也相当丰富。想吃越南粉,可以去“Pho Tran”;想吃韩式炸鸡,可以去“Seoul Soul”。基本上,你能想到的亚洲美食,这里都能找到。人均消费大约在15-25加币之间,比校园内的食物选择多,性价比也更高。

当然,怎么能少了奶茶!滑铁卢的奶茶店竞争非常激烈,Plaza及其周边地区就是主战场。从经典的“Chatime”、“CoCo”,到高端的“The Alley鹿角巷”、“Gong Cha贡茶”,选择多到让人犯选择困难症。哪家最好喝?这是个比“DC和DP哪个好”更具争议性的话题。我的建议是:都尝一遍!今天试试The Alley的黑糖鹿丸,明天尝尝Chatime的烤奶冻,慢慢找到你的最爱。这绝对是大学生活的一大乐趣。

一卡在手,滑村我有:玩转你的WatCard

你拿到手的第一张滑大身份证明——WatCard,它的功能远比你想象的强大。它不仅仅是你的学生证、考试准入证和图书馆借书卡。

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充当你的公交卡。作为全日制本科生,你的学费里已经包含了Grand River Transit(GRT)的U-Pass费用。这意味着,在整个学期内,你可以无限次免费乘坐滑铁卢地区所有的公交车和轻轨(ION)。上车时,只需在读卡器上“嘀”一下你的WatCard就行,非常方便。滑铁卢的公交系统相当发达,像7路、201路这些主干线基本贯穿了学校和主要的购物中心、超市。比如乘坐201 iXpress,十几分钟就能直达Conestoga Mall,满足你的购物欲。熟悉公交路线,能极大地拓展你的活动范围,让你不再局限于校园这一亩三分地。

此外,WatCard还是你的校园钱包。你可以往里面充值(Flex Dollars),用于在校园内的任何餐饮点消费、在图书馆打印复印、或者在宿舍楼里洗衣服。很多时候用Flex Dollars付款还会有折扣。比如在V1的Cafeteria,用Flex Dollars结账可以免税,相当于打了13%的折扣,日积月累下来能省下不少钱。

所以,千万别小看了这张小小的卡片。它是你在这里独立生活的“金钥匙”,用好它,能让你的生活便利度和幸福感直线上升。

滑大的“灵魂”:决战Co-op之巅

说到滑铁卢大学,就不能不提它引以为傲的Co-op(带薪实习)项目。这可以说是滑大的“金字招牌”,也是无数学生奋斗的目标。对于很多专业来说,大学五年,你会有4到6个实习学期,交替进行学习和工作。

Co-op的整个流程,都在一个叫做“WaterlooWorks”的系统上进行。每个学期中段,系统会开放,成千上万个工作岗位会涌入。你需要做的,就是海投简历,然后等待面试通知。这个过程,被很多学生戏称为“求职届的饥饿游戏”,竞争异常激烈。根据滑大官方数据,每个学期通过WaterlooWorks平台发布的职位超过7,500个,但申请者也同样众多。

面试通常在Tatham Centre(TC)进行。这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楼,是滑大最“神奇”的地方之一。在面试季,这里每天都挤满了穿着西装、表情紧张的学生。你可能会在一个小时内,面完一家硅谷的科技巨头,接着又去面一家多伦多的金融公司。那种紧张又刺激的体验,是滑大独有的记忆。

想在Co-op的战场上取胜,有几个关键点:

一份漂亮的简历是敲门砖。学校的Centre for Career Development(CCD)提供免费的简历修改服务,一定要去!他们会帮你把简历打磨得更专业、更吸引人。

面试是重头戏。一定要提前准备,熟悉常见的面试问题(比如“介绍一下你自己”、“你的优缺点是什么”),并准备好用STAR原则(Situation, Task, Action, Result)来讲述你的项目经历。多参加模拟面试,可以有效缓解紧张感。

心态要稳。被拒是常态,找不到实习(俗称“unemployed”)也时有发生。我身边有大神第一轮就拿到了苹果、谷歌的offer,也有朋友直到学期末才找到一份本地小公司的工作。但这都没关系。Co-op的意义不仅在于那份工作本身,更在于让你体验求职的全过程,学会如何面对成功与失败。每一次申请、每一次面试,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

大学四年(或者五年),听起来很长,但一眨眼就过去了。这篇宝典,只是想在你刚开始这段旅程时,扶你一把,让你走得更稳一些。但真正精彩的,是那些需要你自己去探索的未知。去发现一家Plaza菜单上没有的隐藏美食,去找到一个DC里只有你才知道的完美角落,去参加一个你从未想过的社团,去认识一群可以陪你聊到深夜的朋友。

别怕犯错,别怕迷路。因为在滑铁卢的每一次“蒙圈”,最终都会变成你独一无二的故事。好了,现在合上这本宝典,去创造属于你自己的滑大传奇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6827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