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日本?第一张银行卡就这么办!

puppy

刚落地日本的小伙伴们,是不是正为办银行卡这件头等大事发愁?交房租、领工资、办手机,没它可不行!面对一堆看不懂的表格和复杂的流程,感觉头都大了?别担心,这篇保姆级攻略就是为你准备的!我们从对比邮储、三菱UFJ等主流银行的优缺点开始,手把手教你准备在留卡、印章等必要材料,再到详解申请表的填写细节和避坑小贴士,都给你安排得明明白白。快点开看看,让你轻松搞定在日本的第一个“小金库”,顺利开启便利的留学生活!

新手办卡 · 速览避坑指南
最佳选择:刚落地不满6个月,别犹豫,直奔邮储银行(ゆうちょ銀行)。它是对新手最友好的选择,几乎没有之一。
核心材料:在留卡(背面地址要填好!)、护照、个人印章(印鑑)、日本手机号。这“四大金刚”缺一不可。
关于印章:提前刻一个。材质不重要,关键是上面刻的姓氏(通常是汉字或片假名)要和你在留卡上的一致。百元店的先用着也行。
6个月规则:三菱UFJ、三井住友等大银行,普遍要求在日本居住满6个月才能开户。别白跑一趟!这是为了防止国际洗钱的规定,对所有非永住外国人都适用。
时间点:工作日的下午2点前去银行,避开午休和关门前的高峰期。不然,你可能会在等待中度过一个漫长的下午。

哈喽,各位刚踏上日本这片土地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小编一枚!

还记得我刚来日本那会儿吗?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站在新宿街头,看着人来人往,感觉自己未来可期,马上就要开启闪闪发光的留学生活了。结果,现实第一个耳光就扇了过来。租房中介告诉我:“同学,房租要通过银行转账哦。” 去办手机卡,店员小哥微笑着说:“对不起,我们需要您提供一个日本的银行账户来签约。” 就连想找个轻松点的便利店兼职,店长也问我:“工资我们会打到你的银行卡里,有账户吗?”

那一刻我才明白,在日本,没有银行账户,你简直寸步难行,就像出门没带手机一样抓狂。它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你留学生活的“基础设施”。于是,我这个日语半吊子,拿着一堆看不太懂的文件,硬着头皮冲进了银行。结果,因为材料不齐、不了解“潜规则”,被礼貌地请出来两次,第三次才磕磕绊绊地办好。那感觉,真的比N1听力题还让人崩溃。

为了不让大家重蹈我的覆辙,今天这篇超长待机的“保姆级”攻略就来了!从选哪家银行,到准备什么材料,再到怎么填表,每一步都给你掰开了、揉碎了讲。准备好小板凳,我们马上发车!

第一站:选哪家银行?别只看名字响亮!

日本的银行多如牛毛,三大“Megabank”(三菱UFJ、三井住友、みずほ)听起来高大上,但对我们刚来的留学生来说,可能并不是最优选。这里的关键,是一个不成文但几乎所有大银行都在遵守的规定——“居住未满6个月的外国人,原则上不能开设普通账户”。

这是基于日本《外汇及外国贸易法》的规定,为了防止跨国犯罪和洗钱。所以,如果你刚落地一两个月,兴冲冲地跑到三菱UFJ,很大概率会被工作人员微笑着拒绝。别问我怎么知道的,问就是我朋友小林血的教训。

最佳新手村选择:邮储银行 (ゆうちょ銀行)

如果说有一家银行是为留学生新手量身定做的,那必须是邮储银行。它虽然名字里带“邮政”,但业务上就是一家正经银行,而且是日本最大的银行之一。

优点:

  • 对新人最友好: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邮储银行基本不受“6个月”规则的限制。只要你材料齐全,刚入境几天也能顺利开户。对于急着交房租、办手机的你来说,这就是救命稻草。
  • 网点遍布全国:邮储银行的网点和ATM机,就像毛细血管一样遍布日本的每个角落。截至2023年底,邮储银行在日本全国拥有约23,700个分支机构和超过31,600台ATM。你家楼下的邮局、很多全家便利店里,都能找到它的身影,取钱存钱超级方便。
  • 手续相对简单:相比其他大银行,邮储的申请流程和表格对外国人来说,稍微简化一些。

缺点:

  • 国际汇款不便:如果你需要频繁地进行国际汇款,邮储可能不是最佳选择,它的手续相对复杂且费用偏高。
  • App和网银体验一般:说实话,邮储的手机App和网上银行界面有点“复古”,功能也不如那些商业银行强大。但对于日常查询余额、转账,是完全够用的。

真实案例:我的学妹小樱,去年10月刚到东京,第二天就拿着在留卡和学校证明去了家附近的邮局,只花了40分钟就搞定了账户申请。一周后,银行卡就寄到了她的公寓。她用这个账户顺利支付了宿舍费用,还办好了手机。她说:“虽然邮局的叔叔阿姨英语不太流利,但他们非常有耐心,指着表格一项一项教我填,感觉特别温暖。”

进阶选择(居住满6个月后):三大都市银行

等你来日本半年以上,生活稳定了,就可以考虑在这些“高大上”的银行开户了。它们的服务更现代化,功能也更全面。

1. 三菱UFJ银行 (三菱UFJ銀行)

日本最大的银行,资产规模全球领先。很多大公司发工资都用它。

  • 优点:网点多,ATM也多,合作伙伴(比如7-11的Seven Bank ATM)取款有手续费优惠。手机App“三菱UFJダイレクト”做得非常好用,英文界面支持也很完善。
  • 缺点:开户审核严格,必须满6个月。如果你住的地区比较偏,可能找不到它的分行。

2. 三井住友银行 (SMBC)

以绿色为标志,服务质量和专业度很高。

  • 优点:SMBC的App功能强大,尤其在信用卡和投资理财方面。部分大城市的支行设有外语服务窗口。他们的“Olive”账户整合了银行账户、信用卡、借记卡、积分等多种功能,非常受年轻人欢迎。
  • 缺点:同样有6个月的门槛。ATM网络虽然也很大,但跨行取款手续费不便宜。

3. 瑞穗银行 (みずほ銀行)

蓝色的logo,也是三大行之一,但近年来系统问题偶有发生。

  • 优点:与软银(Softbank)等公司有合作,如果你用软银的手机,可能会有一些优惠。学费缴纳等业务,很多学校也指定瑞穗银行。
  • 缺点:还是那个6个月门槛。系统稳定性偶尔会成为新闻,虽然对普通用户影响不大,但心里总会有点嘀咕。

小编建议:第一张卡,无脑选邮储银行。它能帮你解决90%的燃眉之急。等你在日本待熟了,日语也溜了,再根据你的需求(比如打工的地方指定发薪银行、想办信用卡等)去开一个三菱UFJ或SMBC的账户作为补充。两张卡在手,生活更从容。

第二站:准备“通关文牒”,一个都不能少!

选好了银行,下一步就是准备材料。这就像打游戏前配装备,装备不齐,BOSS(银行职员)是不会让你过的。记住,一定要带原件!

1. 在留卡 (Zairyu Card)

这简直就是你在日本的“身份证”,重要性No.1。去银行前,必须先去你住的区役所或市役所办理住址登记,工作人员会在你的在留卡背面印上你的住址。银行会严格核对这个地址,如果卡上没有地址,或者地址是旧的,100%会被拒绝。

2. 护照 (Passport)

虽然主要看在留卡,但护照作为身份辅助证明,最好也带上。

3. 个人印章 (印鑑 - Inkan/Hanko)

这个小东西,是中国小伙伴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在日本,印章=签名,具有法律效力。虽然现在一些银行接受外国人用签名,但准备一个印章会让你畅通无阻,因为很多申请表上还是默认盖章的。

  • 刻什么字?通常只刻你的“姓”,比如你叫“王小明”,就刻一个“王”字。如果姓氏比较罕见,或者你想用全名,可以刻“王小明”。也可以选择你名字的片假名,比如「ワン ショウメイ」。关键是,一旦确定了,以后所有文件都要用这个,保持一致性!
  • - 去哪里刻?最快的地方是大型杂货店,比如“ドン・キホーテ”(唐吉诃德),里面有自助刻章机,十几分钟就能搞定,费用大概500-1500日元。或者去街边的印章专门店(はんこ屋さん),选择更多,但价格也更贵。对于开银行账户,最便宜的木质或塑料材质的“认印”(認印 - Mitomein)就足够了。

4. 日本的手机号码

这是另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难题。办手机要银行卡,办银行卡要手机号。我的建议是,先搞定手机号。你可以选择办一个格安SIM卡(廉价SIM卡),比如乐天Mobile、IIJmio等,有些在线申请对账户要求不那么严格,或者可以用信用卡支付。实在不行,就用语言学校或朋友的号码作为紧急联系方式,但最好还是有自己的。银行需要这个号码来联系你。

5. 学生证或在学证明书

证明你的学生身份,有些银行会要求提供。去学校的事务处开一张,通常是免费或收取少量工本费。

6. My Number卡或通知卡

My Number(个人番号)是日本给每个居民指定的12位数字。你登记住址后,会收到一张绿色的“通知卡”。如果你申请了带照片的“My Number Card”,就带那个。银行开户时需要登记这个号码。

7. 少量现金

开户时需要存入第一笔钱,1000日元就够了,只是一个激活账户的流程。

把这些东西都装进一个文件袋,你就可以自信地走向银行了!

第三站:实战演练!手把手教你填表

深呼吸,别紧张。日本银行的服务态度都非常好,即使你日语不好,他们也会耐心引导。走进银行,通常会有一个引导员(案内係 - Annai-gakari)上前询问你需要办理什么业务。你可以直接说:

“新規口座を開設したいです。” (Shinki kouza wo kaisetsu shitai desu.) - 我想开一个新账户。

然后他们会给你一个号码牌,让你去相应的柜台。轮到你后,把准备好的材料递给工作人员,他们会拿出一张申请表(申込書 - Moushikomisho)让你填写。这张表才是真正的挑战,我们来逐项分解:

  • お名前 (Onamae): 你的名字。通常会有一栏让你用汉字(或字母)填写,下面一栏让你用片假名(フリガナ)填写。你的名字片假名怎么写?可以问学校老师,或者用在线转换工具查一下,并且一定要记牢,以后会经常用到。
  • ご住所 (Gojusho): 你的地址。照着在留卡背面的地址一字不差地抄写。包括邮政编码(郵便番号)。
  • 生年月日 (Seinengappi): 出生日期。注意日本的年份用的是年号(令和、平成等),表格上通常会让你圈选。比如你是2002年生的,就圈“平成”(Heisei),然后写14年。不确定的话,可以直接写西元年,然后问一下工作人员。
  • 電話番号 (Denwa Bango): 你的日本手机号。
  • 職業 (Shokugyou): 职业。我们留学生就勾选“学生” (Gakusei)。
  • ご利用目的 (Goriyou Mokuteki): 使用目的。这是必填项,为了反洗钱。通常是多选,你可以勾选“給与受取”(接收工资)和“生活費決済”(支付生活费)。千万不要选“事業用”(商用),会很麻烦。
  • 暗証番号 (Anshou Bangou): 密码。设置一个4位数的银行卡密码,需要输入两次。这个密码一定要牢记,取钱、转账都要用。
  • 届出印 (Todokeide-in): 在这个框里盖上你准备好的印章。盖的时候要用力均匀,确保印迹清晰。

填表过程中,有任何不确定的地方,大胆地指给工作人员看,用简单的英语或日语问:“これは何ですか?” (Kore wa nan desu ka?) - 这是什么?他们会很乐意帮助你。

表格交上去,材料审核通过后,工作人员会当场给你一本存折(通帳 - Tsuuchou)。邮储银行的存折是绿色的,上面会打印你的名字、账号和第一笔存款记录。而银行卡(キャッシュカード - Kyasshu Kaado)是不会当场给你的。

出于安全考虑,银行卡会在大约1-2周后,通过一种叫做“本人限定受取郵便”的特殊挂号信寄到你在留卡的地址。邮递员会要求你出示身份证明(在留卡或护照)才能签收。所以,申请完后一定要多留意你家的邮箱!

第四站:来自学长的“啰嗦”时间

恭喜你!到这里,你的开户流程基本就走完了。但还有几个小贴士,是我当年踩过坑后总结出来的,希望能帮你绕开它们。

  • 名字的片假名,统一!统一!再统一!从你申请银行卡开始,你名字的片假名写法就固定下来了。以后办手机、办信用卡、签合同,所有地方都要保持一致。哪怕一个长音符号(ー)的差别,都可能被系统判定为“非本人”。建议用手机备忘录记下来,复制粘贴总不会错。
  • 搬家后别忘了更新地址。如果你搬家了,第一件事是去区役所更新在留卡地址,第二件事就是带着新的在留卡去银行更新你的账户地址。否则,银行的重要信件(比如更新的银行卡)会寄到旧地址,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 第一时间开通网上银行。拿到银行卡后,研究一下如何开通网上银行(ネットバンキング)。虽然一开始设置有点繁琐,但一旦开通,你就可以在手机上查余额、转账、付水电煤,能极大地提高你的生活效率,省去跑银行的麻烦。尤其对于邮储银行,它的“ゆうちょダイレクト”是你居家必备的好帮手。
  • Debit Card vs. Cash Card。你拿到手的一般是Cash Card(キャッシュカード),只能在ATM取钱或在一些商店通过J-Debit功能(从账户直接扣款)消费。如果你想要像国内银行卡一样能在线上购物、刷卡范围更广,可以申请带有VISA或JCB标志的Debit Card(デビットカード)。邮储银行和各大银行都有这种卡,申请时可以咨询一下。

搞定银行卡,就像拿到了进入日本便利生活的钥匙。从此,你可以自信地去签约手机,可以安心地等待第一笔打工薪水的入账,可以在便利店潇洒地“滴”一下电子支付。

这个过程可能听起来有点复杂,但别怕。把它当成你在日本独立生活的第一项挑战,一个有趣的“通关任务”。每完成一步,你对这个社会的了解就更深一层。带上这篇攻略,带上你的勇气和耐心,去搞定你的第一个“小金库”吧!这不仅是一张银行卡,更是你在这里扎根、成长的见证。

加油,新来的小伙伴们!欢迎来到日本,祝你的留学生活,从顺利办好第一张银行卡开始,一路顺风!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543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