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摇篮巴黎高师,英语授课也能申请!

puppy

一提到法国留学,是不是总觉得法语是道绕不过的坎儿?但你知道吗,那个诞生了14位诺奖得主、被誉为“思想家摇篮”的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居然有英语授课项目!对,你没听错,就算法语小白也有机会走进这座学术殿堂。这里不仅有世界顶尖的导师和浓厚的学术氛围,申请流程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想知道有哪些神仙专业可选,国际生申请需要满足什么条件,还有没有机会拿到丰厚的奖学金?别再让语言成为你追梦的绊脚石啦,快来看看这篇攻略,说不定你的大神校友就在不远处向你招手哦!

巴黎高师申请划重点
核心项目:国际选拔项目 (International Selection),这是通往高师并获得丰厚奖学金的主要途径。
语言要求:理科专业对法语要求相对宽松,申请和面试可用英语完成;文科专业通常需要较好的法语水平。
神仙奖学金:每月约1000欧元补助,提供三年,还可能包含住宿,让你专心搞学术,实现“学术自由”。
申请时间:通常在每年的9月底开放,12月初截止,一定要提前准备,不要错过DDL!
关键材料:一份能体现你学术潜力的研究计划 (Research Proposal) 是重中之重,这比单纯的高GPA更具杀伤力。

嘿,各位在留学路上奋斗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在lxs.net的老朋友,今天想跟你们聊个有点“凡尔赛”的话题。

还记得我去年认识的一个学弟Leo吗?他是个物理迷,整天泡在实验室里,最大的梦想就是去欧洲顶尖的学校深造。他把目标院校翻了个遍,目光最终落在了法国。但当他看到那些长长的法语词汇和复杂的时态变位时,头都大了两圈。Leo的法语水平,基本上还停留在“Bonjour”和“Merci”的阶段。他沮MAGA地跟我说:“姐,看来我跟法兰西的学术浪漫是无缘了,总不能为了申请,现在开始学三年法语吧?”

看着他失落的样子,我冲他神秘地眨了眨眼,发过去一个链接。他点开一看,眼睛瞬间亮了——链接的标题是“É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 International Selection”。我告诉他:“谁说去法国顶尖牛校就必须法语溜到飞起?诺奖摇篮巴黎高师,了解一下?人家有专门给国际生的英文申请通道!”

Leo当时那副难以置信的表情,我到现在还记得。没错,今天我要跟大家好好扒一扒的,就是这所听起来高冷无比,实际上却为全球英才敞开大门的学术殿堂——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NS)。

不止是“师范”,这里是思想家和科学家的摇篮

一听到“师范”两个字,你可别想当然地以为这是个培养中小学老师的地方。那就大错特错了!此“师范”非彼“师范”。巴黎高师的“师范”,指的是培养大学教授和高级研究员的“标准”与“规范”。它是拿破仑在1794年亲手创建的,初衷就是为法兰西共和国培养最顶尖的精英学者。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们直接上数据和名人。迄今为止,小小的巴黎高师走出了:

  • 14位诺贝尔奖得主:从发现放射性的皮埃尔·居里的学生,到文学巨擘罗曼·罗兰、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再到近年的物理学奖得主塞尔日·阿罗什(Serge Haroche)和经济学奖得主埃丝特·迪弗洛(Esther Duflo)。这个诺奖密度,在全球范围内都堪称恐怖。

  • 8位菲尔兹奖得主:菲尔兹奖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难度可想而知。我们熟知的数学怪才塞德里克·维拉尼(Cédric Villani),就是那位总是戴着蜘蛛胸针的时尚数学家,也是高师的毕业生。

  • 无数思想巨擘:哲学家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与“高师人”(Normalien)这个身份紧密相连。

巴黎高师的体量非常小,每年录取的学生总共也就几百人,但 именно这种小而精的模式,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顶级的资源。它现在隶属于巴黎文理研究大学(PSL University),这所大学在2024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中高居第24位,是法国排名第一的顶尖学府。所以,走进高师,你不仅是进入了一所学校,更是融入了一个由顶尖实验室、研究中心和优秀学者组成的强大生态系统。

英语授课的“秘密通道”:国际选拔项目 (International Selection)

好了,重点来了!我们这些法语不太灵光的国际生,要怎么才能敲开这扇大门呢?答案就是我发给Leo的那个链接——国际选拔项目(Sélection Internationale)。

这个项目是ENS专门为全球最优秀的国际本科生设立的,目的是吸引他们来ENS攻读硕士学位或进行研究。最最最吸引人的一点是,它不仅可以用英语申请,还自带一笔相当丰厚的奖学金!

具体有多香?让我给你算算:

  • 月度津贴:成功入选的学生,每月可以获得约1000欧元的补助,持续两到三年。在巴黎,这个数额基本可以覆盖你的生活开销,让你不用为生计发愁,可以一门心思扎进学术的海洋里。这是真正的“带薪读书”啊!

  • 住宿福利:学校通常还会为入选者在巴黎市中心提供一间宿舍。要知道在巴黎租房有多贵多难,这个福利简直是雪中送炭,省下了一大笔钱和无数精力。

  • “高师人”身份:最重要的是,通过这个项目录取的学生将获得“Normalien”的尊贵身份,享受和法国本土精英学生同等的权利和资源,比如使用所有研究设施、参加顶级研讨会、与导师进行一对一深入交流等。

这个项目分为两大方向:科学类(Sciences)人文社科类(Arts & Humanities)

科学类涵盖的领域非常广,比如:生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科学、数学、物理学、认知科学等。尤其是物理、数学和认知科学,是高师的王牌中的王牌。比如,全球闻名的认知科学硕士项目Cogmaster,就是由ENS牵头,联合了巴黎五大和高等社会科学院(EHESS)共同举办的,授课语言主要是英语,吸引了全世界对大脑和心智研究感兴趣的学霸。

人文社科类则包括:哲学、历史、文学、古典研究、社会科学、经济学等。文科方向对法语的要求会比理科高一些,因为很多课程和研讨会还是以法语进行的。但即便是文科,申请阶段的材料和面试也越来越多地接受英语。如果你有非常出色的学术背景和研究计划,语言的门槛并非不可逾越。

就拿去年成功申请到高师认知科学系的朋友小A来说,她的法语也是零基础。申请时,她提交了全英文的材料,包括一份关于“决策神经机制”的精彩研究计划。面试时,两位教授用法德口音的英语和她聊了一个多小时,从实验设计聊到哲学思辨。教授们更看重的是她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术热情,而不是她的法语证书。现在,她在巴黎一边上着英语授课的专业课,一边选修学校提供的免费法语课,学术和生活两不误。

申请流程大揭秘:这不只是一场考试,更是一场智力冒险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心动了?别急,申请高师的国际选拔,可不是填个表交个钱那么简单。这绝对是一场“神仙打架”的较量,但只要你准备充分,完全有机会脱颖而出。整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材料初审(Pre-selection)

这一关,你需要向评审委员会全方位展示你的学术实力。通常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 在线申请表:基本信息,有一说一地填好。

2. 大学成绩单 (Transcripts):GPA当然是越高越好,但高师更看重你的专业课成绩,以及你是否修过一些有深度、有挑战性的课程。

3. 个人简历 (CV):清晰地列出你的教育背景、科研经历、实习、发表的论文(如果有的话)、获得的奖项等。重点突出和学术相关的部分。

4. 动机信 (Motivation Letter):这封信不是让你来抒情的。你需要清晰地说明:你为什么选择ENS?为什么选择这个特定的专业?你的学术兴趣是什么?你未来的研究规划是怎样的?要展现出你对该领域的深刻理解和独立思考。

5. 研究计划 (Research Proposal)这是所有材料中的重中之重!你需要提出一个具体的研究课题,阐述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这份计划直接体现了你的科研潜力和创新能力。它不需要非常完美,但一定要逻辑清晰、想法新颖,并且表明你做过深入的文献调研。比如,你想申请物理系,可以写一个关于“拓扑绝缘体中的量子霍尔效应”的小型研究构想。

6. 推荐信 (Recommendation Letters):通常需要2-4封,必须由非常了解你的学术能力的教授来写。一封来自国际知名大牛的强推,其分量不言而喻。

7. 语言成绩:如果申请英语授课为主的专业,你需要提供托福(通常要求100+)或雅思(7.0+)成绩。如果你的本科是全英文授课,有时可以豁免。

材料递交后,来自世界各地的申请会被送到各个系的教授手中进行评审。每年大约有600-800名申请者,最终只有不到100人能通过初审,进入下一轮的面试。竞争相当激烈。

第二阶段:终极考验——面试与考试(Oral and Written Tests)

如果你足够幸运,收到了面试邀请,那么恭喜你,你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了。但这也是最艰难的一步。面试通常在第二年的夏天于巴黎进行(近年来也提供线上面试的选项)。

面试的形式因专业而异,但核心都是考察你的“学术智商”和思维敏捷度。

  • 科学类:通常会有笔试和口试。笔试可能会给你几道高难度的专业题,限时作答。口试则更像一场学术对话。教授可能会给你一个你从未见过的问题或一个实验现象,让你现场分析、推导,并提出解决方案。他们想看的不是你是否知道标准答案,而是你在面对未知问题时的思考过程、逻辑推理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这是一种压力面,但也是展现你才华的最佳舞台。

  • 人文社科类:面试通常围绕你提交的研究计划展开,教授会就你的选题和你进行深入探讨,挑战你的观点,看你如何捍卫和修正自己的想法。此外,也可能会给你一篇经典文献(比如一段福柯或康德的文本),让你在短时间内阅读并进行评述(Commentaire de texte),考察你的文本分析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我认识的一位申请历史系的学姐,面试时被要求评述一段关于18世纪法国面包价格的史料。她不仅分析了经济因素,还巧妙地联系到了当时的社会情绪和政治哲学,展现了广阔的知识面和跨学科的视野,最终给教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整个面试过程,与其说是考试,不如说是一次和未来导师的学术切磋。你需要展现的,是对知识纯粹的热爱、旺盛的好奇心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走进高师,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一旦你通过了所有考验,成功拿到了offer,那么恭喜你,你将开启一段无与伦比的学术旅程。

在高师的生活是紧张而充实的。这里没有固定的“班级”,你将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在整个PSL大学联盟的范围内自由选课。你可以上午在法兰西公学院听一场关于古埃及象形文字的讲座,下午就在高师的物理实验室里和导师讨论量子纠缠的最新进展。

这里的师生比极低,通常一个系一年只招收十几个学生。这意味着你随时可以敲开任何一位教授的门,与他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你的同学,也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头脑,每天和这样一群人进行思想碰撞,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激励。

高师坐落在巴黎拉丁区的中心,乌尔姆路(Rue d'Ulm)45号。这里是巴黎的学术心脏,周围环绕着索邦大学、法兰西公学院和圣日内维耶图书馆。你可以漫步在卢森堡公园,也可以在左岸的咖啡馆里读上一整天书,感受萨特和波伏娃曾经的足迹。这不仅仅是学习,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沉浸。

所以,别再让“我不会法语”成为你放弃法国梦的借口了。巴黎高师这样一所看似遥不可及的顶级学府,其实已经为你铺好了一条通往学术之巅的英语路径。

当然,这条路并不好走,它需要你拥有过硬的学术实力、清晰的未来规划和迎接挑战的勇气。但你想想,当你的校友名单里躺着萨特、福柯、居里夫人这些名字时,所有的努力是不是都变得值得了?

现在就行动起来吧!去高师的官网仔细看看你心仪的专业,开始打磨你的研究计划。别被“精英”“天才”这些标签吓到,高师寻找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瑕的学生,而是那些对世界抱有无限好奇心、敢于向未知发起冲击的未来思想家。说不定,下一个从乌尔姆路45号走出的诺奖得主,就是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呢!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178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