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前,请查收这份真心话 |
|---|
| 这篇文章会给你看很多真实的薪资数据,可能会让你热血沸腾,也可能让你觉得“就这?”。但请记住,薪水只是衡量留学价值的一个维度,不是全部。每个人的背景、努力程度和运气都不同,学长学姐的今天不完全等于你的明天。我们只负责帮你掀开马大就业的真实一角,最终的路,还得靠你自己闯。准备好了吗?Let's go! |
“妈,学费又涨了……一年生活费加学费,小七十万要吧?”
深夜十二点,小A对着微信聊天框,打出这行字又默默删掉。手里攥着的是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简称UMD)金光闪闪的CS硕士录取信,心里却像压了块大石头。中介把马大吹得天花乱坠——“公立藤校”、“CS神校”、“毗邻首都DC”,听起来前途一片光明。可当真要把父母一辈子的积蓄换成这张通往大洋彼岸的门票时,那个最现实的问题总在午夜梦回时拷问她:这笔投资,真的能回本吗?万一毕业找不到工作,或者薪水还不如国内996的同学,那该多尴尬?
相信小A的焦虑,也是屏幕前每一个你正在经历的。留学,本质上是一场高风险、高投入的投资。咱们今天不画饼,不灌鸡汤,就来当一回“会计”,拿出计算器,扒一扒马大毕业生的真实薪资单,算一算这笔账到底值不值。
CS专业:毕业就是印钞机?薪资高到没朋友
聊马大,CS(Computer Science)是永远绕不开的王牌。作为全美CS排名前20的强势项目,UMD的CS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简直是“横着走”。得益于先进的Iribe Center硬件设施和一众学术大牛坐镇,这里的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被各大科技巨头盯上了。
咱直接上数据。根据马大官方发布的2022-2023学年毕业生去向报告,计算机、数学与自然科学学院(CMNS,CS专业就在这个学院下)的本科毕业生,平均起薪高达$99,197!接近10万美金的年薪,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你毕业第一年,理论上就能把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给赚回来。这还只是平均数,真正的大神们拿到的包裹(package)远不止于此。
我们来看个真实案例。去年刚从马大CS硕士项目毕业的Alex学长,手握三个offer,纠结了很久。一个是亚麻(Amazon)的SDE(软件开发工程师)岗,总包(Total Compensation)第一年接近20万美金;一个是离学校很近的金融科技公司Capital One,给到了15万美金;还有一个是国防承包商洛克希德·马丁,薪水略低但工作稳定,福利极好。
你可能会问,为啥马大CS这么猛?
地利,绝对是第一要素。马大坐落在College Park,离首都华盛顿特区只有一趟地铁的距离。这意味着什么?海量的实习和就业机会。北上,开车几小时到纽约金融中心;南下,是弗吉尼亚的“东海岸硅谷”,亚马逊第二总部(HQ2)、微软、甲骨文等巨头都在那儿扎堆。以Capital One为例,它在弗吉尼亚的总部每年都会来马大开专门的招聘会,简直是把饭碗直接递到你嘴边。
一位在读的学妹分享说:“我们专业的career fair(招聘会)夸张到什么程度?Google、Meta、Microsoft的展台前,队排得比食堂打饭的还长。很多公司的招聘官本身就是马大毕业的校友,聊起来特别亲切,内推机会也多。”
对于硕士项目来说,薪资水平更是水涨船高。根据就业网站Payscale的数据,拥有马大CS硕士学位的毕业生,职业生涯中期的平均年薪可以达到$160,000以上。在一亩三分地等留学生论坛上,你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报喜帖:“UMD MSCS上岸G家(Google),TC 220K”、“感谢马大,小女子终于拿到了M家(Meta/Microsoft)的大包”。这些“真金白银”的数字,或许就是对“马大CS值不值”这个问题的最好回答。
商学院:华尔街和四大审计的“输送带”
说完了“码农”的春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大热门——商科。马大的罗伯特·史密斯商学院(Robert H. Smith School of Business)在全美也是响当当的名号。虽然它不像CS那样自带“印钞机”属性,但其毕业生的“钱”景同样不容小觑。
根据史密斯商学院自己发布的2023届本科生就业报告,毕业生的平均起薪是$77,298,另外还有平均$9,183的签约奖金。乍一看,这个数字比CS低了不少,但别急,这只是个“大盘”。商科内部的细分专业,薪资差异还是很大的。
比如,最能赚钱的金融(Finance)和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专业,毕业生的起薪很多都能轻松突破8万美金。他们的去向,也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高盛、摩根大通这样的顶级投行,德勤、普华永道、安永、毕马威“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还有麦肯锡、贝恩这样的咨询公司。
举个例子,去年从金融硕士(Master of Finance)项目毕业的Sarah学姐,凭借着在校期间丰富的实习经历和强大的校友网络,成功进入了位于纽约的J.P. Morgan Chase,担任分析师。她的起薪虽然没有CS那么夸张,但加上丰厚的年终奖,第一年的收入也相当可观,而且职业发展路径非常清晰。
她分享经验时说:“史密斯商学院最宝贵的财富,一是校友,二是地理位置。我们的校友遍布华尔街和DC的各大金融机构。我当时找实习,就是通过一位校友内推进了世界银行。有了这段实习背书,再找全职工作就顺利多了。而且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Office of Career Services)特别给力,从改简历到模拟面试,全程都有老师指导,对国际学生非常友好。”
另一位会计专业的朋友,本科毕业后顺利进入了“四大”之一的德勤(Deloitte)位于弗吉尼亚的办公室。虽然起薪在7万美金左右,不算顶尖,但“四大”的平台是公认的职场“黄埔军校”。在这里工作几年,考下CPA证书,无论是跳槽去企业做内审,还是去咨询公司,身价都能翻上好几番。
所以,对于商科的同学来说,马大提供的不只是一个学位,更是一个进入顶级商业圈的平台和一张强大的人脉网。初期的薪水可能不是最炸裂的,但长期的职业回报率非常高。
工程学院:国防巨头和政府机构的“后花园”
马大的A.詹姆斯·克拉克工程学院(A. James Clark School of Engineering)同样是全美顶尖。和CS一样,工程学院的毕业生也是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而且就业方向更加多元。
根据学校官方数据,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在$85,000左右,这个数字在公立大学里绝对是第一梯队的。热门专业如电子与计算机工程(ECE)、机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和航空航天工程(Aerospace Engineering)的薪资水平更是领跑者。
马大工程学院的就业,最大的特色依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紧邻DC,这里成了美国众多联邦政府机构和国防工业巨头的“人才基地”。
比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海军研究实验室(NRL)等科研机构,都在马大周边设有重要的研究中心。这些机构不仅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科研和实习机会,也招收了许多马大的毕业生。
航空航天工程专业的Kevin学长,他的故事就很有代表性。在校期间,他通过教授的推荐,获得了在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实习的机会,参与了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的一个子项目。这段牛到不行的经历,让他在毕业时轻松斩获了波音(Boeing)和洛克希德·马丁(Lockheed Martin)两家顶级国防承包商的offer。这类公司虽然对国际学生的身份有一定限制(很多岗位需要安全审查),但它们同样有大量不涉及机密的岗位向全球人才开放。
Kevin说:“在马大读工程,你感受最深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我们有很多项目都是和企业或者政府实验室合作的。你做的不是纸上谈兵的课程设计,而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项目。这种经验在面试时非常加分。”
除了这些“高大上”的国防和政府工作,马大的工程师们在民用领域也同样受欢迎。无论是去特斯拉造车,还是去苹果设计芯片,或者是去建筑公司做结构工程师,马大的工程学位都是一块含金量极高的敲门砖。薪资方面,虽然可能不像CS毕业生那样动辄拿到惊人的股票期权,但胜在稳定、扎实,且随着经验的积累,薪资增长曲线非常健康。
数字之外,那些无法用金钱衡量的价值
聊了这么多“冷冰冰”的数字,你可能会觉得,留学马大就是一场纯粹的财务计算。但如果你真的来到这里,你会发现,它的价值远不止于一份高薪工作。
它的价值,在于DC圈的独特氛围。在这里,你可以随时去国会山旁听一场听证会,可以去博物馆里看一整天的免费展览,可以在世界银行的讲座上见到影响全球经济的大人物。这种开阔的眼界和格局,是待在象牙塔里无法获得的。
它的价值,在于“Terp”(马大学生的昵称,源自吉祥物钻石背龟)的强大凝聚力。无论你走到世界哪个角落,只要说一句“Go Terps!”,总能找到你的校友。这张无形的网络,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给你提供意想不到的帮助。
它的价值,还在于那种多元包容的校园文化。在课堂上,你身边坐着的可能是来自中东的王子,可能是来自非洲某个小国的学霸,也可能是已经工作多年、回来充电的美国大兵。和这些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本身就是一种学习和成长。
所以,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花几十万留学马大,到底值不值?
如果你只盯着毕业第一年的薪水,想立刻“回本”,那压力可能会有点大。但如果你把眼光放长远,把这次留学看作是对自己未来十年、二十年职业生涯的投资,那么马大能给你的,绝对超出你的预期。
那些薪资报告上的数字,只是一个平均值,一个参考。它告诉你,从马大这个平台出发,你能达到的一个普遍高度。但真正决定你能跳多高的,是你自己。是你有没有好好利用学校的资源,有没有积极去社交,有没有在别人刷剧的时候,默默地多刷一道题,多改一版简历。
别再为那张录取信焦虑了。如果你有幸成为一只“Terp”,请记住,学校已经为你铺好了一条通往高薪和成功的快车道。但方向盘,始终握在你自己的手里。油门踩多深,能开多远,全看你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