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风城惠灵顿,这所名校你心动吗?

puppy

是不是也在纠结留学目的地?来聊聊新西兰的“风城”惠灵顿吧!这座首都小城,不仅有吹不完的海风、喝不完的咖啡,还有超浓的艺术范儿。而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就坐落在这座城市的C位。这所全球排名前列的名校可不只是听起来厉害,它的法学、公共政策等专业都是王牌,而且背靠首都的优势,政府和创意产业的实习、工作机会简直不要太多!想知道在这里上学、生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神仙体验,毕业后前景又如何吗?快来文章里找答案吧!

小编悄悄话:选校避坑指南
排名不是唯一:学校的综合排名固然重要,但专业排名、地理位置和城市文化对你的留学体验影响更大。别只盯着Top 100,找到最“配”你的才最重要。
算清经济账:除了学费,生活费也是一大笔开销。研究一下目标城市的房租、交通、吃饭成本,心里有个底,留学生活才能更从容。
“软实力”加分项:学校有没有强大的校友网?实习机会多不多?城市安全感如何?这些“软实力”直接关系到你毕业后的发展和几年的生活质量。

哈喽,各位在屏幕前为选校抓破头的小伙伴们!我是你们在 www.lxs.net 的老朋友,小编阿泽。

还记得我当年申请学校的时候,每天都像在玩连连看。把QS排名表、城市生活指数、专业前景分析铺满一整个屏幕,看得眼睛都快瞎了。伦敦?感觉太大太卷。悉尼?又怕自己被太阳晒成咸鱼干。多伦多?冬天零下二十度的暴雪预警让我这个南方人瑟瑟发抖。

就在我快要放弃治疗,准备闭着眼睛随便点一个的时候,一张照片跳了出来。照片里,红色的缆车慢悠悠地爬上山坡,山下是错落有致的彩色房子和被海湾拥抱的港口,海风仿佛能穿透屏幕吹到我脸上。图片的地理标签写着:Wellington, New Zealand。

“惠灵顿?新西兰的首都?”我心里嘀咕着。这个名字不像伦敦纽约那么如雷贯耳,却莫名地有种吸引力。它好像不大,但五脏俱全;它好像很安逸,但又透着一股子酷劲儿。就是这个瞬间,我决定,要去这个叫“风城”的地方看一看。今天,我就想跟大家好好聊聊这座宝藏城市,和坐落在这里的顶尖名校——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惠灵顿:不止是风,更是“酷”

提到惠灵顿,第一个标签一定是“风城”(The Windy City)。没错,这里的风是真的大,大到有时候你得抱着电线杆走路(开个玩笑)。但久了你会发现,这风塑造了城市的性格:自由、不羁,吹走了所有沉闷。它让天空永远湛蓝,让空气永远清新。

惠灵顿是那种“小而美”的首都。整个市中心用脚就能丈量,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步行通常不超过20分钟。这意味着你不用每天挤在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地铁里,可以省下大把通勤时间去享受生活。根据德意志银行2019年的生活质量报告,惠灵顿可是高居全球榜首,这可不是吹的,是实打实的幸福感。

这里的“酷”是刻在骨子里的。你一定要去古巴街(Cuba Street)走走,那里是惠灵顿的灵魂。街头艺人弹着吉他,复古服装店里挂着独一无二的宝贝,数不清的咖啡馆飘出浓郁的香气。惠灵顿人均咖啡馆的数量据说比纽约还多,咖啡是他们的“续命水”。找个阳光正好的下午,点一杯Flat White,看着街上形形色色的人,能坐一下午。

我认识的一个学设计的学姐Sarah,她就说选择惠灵顿,就是爱上了这种氛围。她告诉我:“在这里,灵感是免费的。你可以在新西兰国家博物馆(Te Papa)泡一整天,也可以在城市画廊(City Gallery)看最新的展览。甚至走在街上,那些涂鸦、海报、路人的穿搭,都能给你启发。”这种无处不在的艺术气息,让整个城市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创意孵化器。

维大:首都C位的学术心脏

聊完了城市,我们再来看看今天的主角——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我们都亲切地叫它“维大”(VUW)。这所大学就跟惠灵顿这座城市一样,低调但实力超群。

维大成立于1897年,是新西兰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它的名字来源于维多利亚女王,光听名字就很有历史底蕴了。但你可别以为它是个“老古董”,在学术上,它可是走在世界前沿的。在最新的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维大位列全球第244位,稳居世界大学前1.5%的行列。更厉害的是,它获得了QS“五星+”(5 Stars Plus)的最高评级,全球只有18所大学获此殊荣,这代表它在教学、研究、就业能力、国际化等所有方面都达到了顶尖水平。

维大有三个主要的校区,每个都各有特色。

主校区Kelburn Campus坐落在半山腰,可以俯瞰整个惠灵顿港的无敌海景。每天坐着标志性的红色缆车上学,感觉就像在拍电影。这里是人文社科、理学和工程学的聚集地,图书馆视野绝佳,被学生们戏称为“海景自习室”。

Pipitea Campus则位于市中心的国会区,旁边就是新西兰国会大厦(蜂巢)、最高法院和各大政府部门。商学院和法学院就设在这里,地理位置简直是“天选之子”。上课的教授可能就是政府的顾问,出门喝杯咖啡,邻桌坐着的可能就是某位议员。这种“近水楼台”的感觉,是其他任何城市的大学都无法比拟的。

Te Aro Campus是建筑和设计学院的所在地,整个校区就像一个巨大的艺术工作室,充满了前卫和创意的氛围。而最新的Miramar Creative Centre,更是直接建在了新西兰的电影产业心脏——Miramar半岛,旁边就是大名鼎鼎的维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指环王》《阿凡达》的特效就是在这里诞生的。

王牌专业,不止说说而已

一所大学好不好,最终还是要看专业实力。维大的很多专业,在全球都是响当当的。它不是那种所有学科都平均发展的“水桶校”,而是在特定领域做到了极致。

法学 (Law):维大的法学院是南半球的明珠。在2024年QS学科排名中,它的法学位列全球第77位。前面提到了,它的校区就在新西兰的法律和政治中心。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学生有无与伦比的机会。我认识一个叫Leo的法学硕士,他的导师就是一位前任大法官。他说,他们的课堂讨论案例时,经常会请来当事的律师或者政策制定者本人来分享第一手经验。Leo后来通过学院的推荐,在司法部找到了一个实习岗位,亲身参与了法律草案的修订过程。这种实践机会,是教科书上永远学不到的。

公共政策与国际关系 (Public Policy & International Relations):作为首都大学,这绝对是维大的王牌。它的政治学专业排在全球第58位,发展研究也位列全球前100。维大的政府学院(School of Government)被誉为新西兰公务员的“黄埔军校”,为政府输送了大量人才。在这里学习,你接触到的都是最前沿的政策议题。一个学公共政策的朋友告诉我,他们有一门课的期末作业,就是模拟一个国家政策咨询小组,向“总理”(由教授扮演)提交一份关于气候变化的政策建议报告。整个过程非常真实,锻炼的不仅是研究能力,还有沟通和思辨能力。

创意与设计 (Creative Arts & Design):惠灵顿有“Wellywood”(惠莱坞)之称,是世界级的电影后期制作中心。维大紧紧抓住了这个优势。它的表演艺术专业位列全球51-100位。前面提到的Miramar校区,就是专门为电影、游戏设计、视觉特效等专业设立的。学生可以直接使用行业顶尖的设备,导师很多都是从业多年的资深人士。我的一个学弟,在维大学习动画设计,毕业项目就是一个与维塔工作室合作的短片。凭借这个项目,他毕业后顺利进入了一家本地知名的游戏公司。他说:“在这里,梦想和现实的距离真的非常近。”

除此之外,维大的图书馆与信息管理(全球第21)、心理学、地球与海洋科学等学科也都在全球名列前茅。可以说,无论你的兴趣点在哪里,都很可能在维大找到一个顶尖的、能给你带来独特资源的专业。

实习就业:近水楼台先得月

对于留学生来说,读书最终还是要为了未来的职业发展。在惠灵顿,维大的学生在实习和就业方面,有着天然的巨大优势。

首先是政府和公共部门。新西兰几乎所有的中央政府部门总部都设在惠灵顿。像商业、创新和就业部(MBIE)、财政部(The Treasury)、外交贸易部(MFAT)等等,都是维大学生的热门实习和就业去处。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VUW Careers and Employment)与这些部门有紧密的合作关系,会定期发布独家的实习招聘信息。我一个学姐,读的是国际关系硕士,研二时就通过学校项目进入了外交贸易部实习,负责亚太地区的一些调研工作,毕业后顺理成章地留了下来。她说,这份工作不仅让她实现了专业理想,更让她对这个国家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归属感。

其次是蓬勃发展的科技和创意产业。别看惠灵顿小,它可是新西兰的科技创新中心,诞生了像Xero(云会计软件巨头)、Trade Me(新西兰版淘宝)这样的大公司。这里的科技圈子联系紧密,氛围开放,非常适合有想法的年轻人。维大的计算机科学和工程专业毕业生非常抢手。学校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的招聘会,这些公司的HR都会亲自到场,甚至很多公司的创始人和高管本身就是维大的校友。

维大也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有一个叫“Wellington International Leadership Programme”的项目,专门选拔优秀学生,提供一系列关于领导力、跨文化交流的研讨会,并安排他们与惠灵顿的商界、政界领袖直接对话。这不仅是简历上亮眼的一笔,更是真金白银的人脉和视野积累。

神仙生活?算算惠灵顿的“生活账”

聊了这么多“高大上”的,我们再来谈谈最接地气的话题:在惠灵顿生活,到底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成本高吗?

说实话,作为首都,惠灵顿的生活成本在新西兰不算低,但比起悉尼、伦敦这些国际大都市,还是友好很多的。我们来一笔一笔算。

住宿:这是开销的大头。住学校宿舍(Halls of Residence)是最省心的选择,特别是第一年。像Te Puni Village,不仅设施新,风景好,还包餐,每周费用大约在400-500纽币。如果想省钱,可以选择自己在外租房(Flatting)。在市区周边的区,比如Aro Valley或者Newtown,租一个单间的价格大约在每周250-350纽币。和几个朋友一起合租,分摊水电网费,是大部分高年级学生的选择。

饮食:自己做饭是最省钱的方式。新西兰有Countdown、New World和Pak'nSave等连锁超市,每周采购一次,花销大概在80-120纽币。当然,惠灵顿的美食太多了,忍不住要出去搓几顿。一杯咖啡5纽币,一份简餐15-25纽币,和朋友下馆子人均大概40-60纽币。

交通:因为城市小,很多时候靠走路就行。如果住得远,可以办一张Snapper公交卡,学生有折扣。一个月下来,交通费大概在100纽币左右。

打工:好消息是,新西兰的学生签证允许每周工作20小时,假期可以全职。新西兰的法定最低时薪很高,从2024年4月1日起是每小时23.15纽币。在咖啡馆、餐厅或者零售店找一份兼职,不仅能覆盖大部分生活费,还能让你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锻炼口语。我当时就在一家书店打工,认识了很多有趣的朋友,也对新西兰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总的算下来,一个留学生在惠灵顿一年的生活费(不含学费)大概在20,000到25,000纽币之间,折合人民币10万左右,丰俭由人。

毕业后,路在何方?

留学几年,最终都要面临“毕业去哪儿”的问题。新西兰在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友好的政策。

根据目前的政策,完成学士、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国际学生,毕业后可以申请长达三年的开放性工作签证(Post-study Work Visa)。这给了你充足的时间来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积累海外工作经验,甚至为未来的移民铺路。这三年的时间,没有专业和雇主的限制,你可以自由探索各种可能性,这在全球主要留学国家中,都是一个巨大的优势。

维大的毕业生在全球都享有很高的声誉。校友网络遍布世界各地,从政府高官到商界精英,再到奥斯卡奖得主(《雷神3》的导演Taika Waititi就是维大校友)。无论你未来想留在新西兰,还是回国发展,或者去往世界其他地方,维大的学位和你在惠灵顿的经历,都会是你简历上含金量十足的一笔。

就像我的朋友David,一个来自上海的男孩,在维大读完金融学硕士后,利用开放工签进入了新西兰四大银行之一的ANZ工作。他说,惠灵顿的生活节奏和工作环境让他感到很舒服,没有那么大的压力,能真正实现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他现在已经拿到了身份,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

选择一个留学目的地,其实是在选择未来几年的一种生活方式。

你是在选择每天穿梭于摩天大楼的缝隙,还是选择在海边的步道上迎着风慢跑?你是在选择参加一场又一场的社群狂欢,还是选择在周末去周边的森林里徒步,或者在小酒馆里听一场本地乐队的演出?

没有哪种选择是绝对的好或坏,关键在于,哪一种更贴近你想要的自己。

惠灵顿和维多利亚大学,可能给不了你最极致的繁华,但它能给你一种恰到好处的平衡。它有世界一流的学术资源,也有触手可及的自然风光;有首都的格局和机遇,也有小镇的安逸和人情味。它不会推着你拼命往前跑,而是鼓励你找到自己的节奏,去思考,去创造,去生活。

如果你也和我当年一样,在无数个选项中感到迷茫,不妨把目光投向南半球这个被风拥抱的城市。也许,你也会在这里,找到那份让你心动的,独一无二的留学体验。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9798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