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食用指南 |
|---|
| 嘿,未来的留英er!这篇文章有点长,因为它充满了干货和学长学姐的真心话。别担心,我没用那些复杂的词儿,就像咱们在咖啡馆聊天一样。咱们会从利兹的学术有多牛,聊到学生会有多好玩,再到利兹这个城市有多舒服。准备好了吗?泡杯茶,咱们慢慢看,保证你看完就想立刻打包行李飞过来! |
“又在看学校啊?还没定吗?”
我室友小希端着杯咖啡凑过来,看着我屏幕上密密麻麻的学校列表,叹了口气。那段时间,我正为了选校焦头烂额。伦敦的学校名气响,但生活费高得吓人;曼城很酷,但感觉竞争压力大到爆炸。每一个选项都像一个盲盒,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而我,就是那个怕拆出“谢谢惠顾”的小孩。
“要不,你看看利兹?” 小希突然说,“我表姐去年刚从那儿毕业,天天在朋友圈怀念,说那是她的‘梦中情校’,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
“利兹?” 这个名字我听过,罗素集团成员,好像还不错。但在伦敦、曼城这些星光熠熠的名字面前,它似乎总显得有点低调。我带着一丝怀疑点开了利兹大学的官网,而正是这个不经意的举动,为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今天,我就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给你好好安利一下我心中的这座宝藏——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
不止是罗素集团,更是硬核实力派
聊大学,咱肯定得先看“硬件”——学术实力。利兹大学作为老牌红砖大学、罗素集团的创始成员之一,学术底蕴这块儿是拿捏得死死的。你别看它平时不怎么“吆喝”,但实力摆在那儿,各大排名榜单就是最好的证明。
就拿最新的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来说,利兹大学冲进了全球前100,排在第82位。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它的综合实力已经和世界上许多顶尖学府并驾齐驱。而在英国本土,《泰晤士报与星期日泰晤士报优秀大学指南2024》更是把它评为年度大学的候选者,这可是极高的荣誉。
但排名只是数字,真正让利兹“硬核”的,是它那些王牌专业。如果你恰好对商科或传媒感兴趣,那恭喜你,利兹绝对是你的理想选择。
商学院(LUBS):三重认证下的“金融圈敲门砖”
先来说说大名鼎鼎的利兹大学商学院(Leeds University Business School),简称LUBS。对于我们商科生来说,这简直就是圣地。LUBS是全球为数不多获得“三重认证”(AACSB, AMBA, EQUIS)的商学院之一。这个“三重认证”含金量有多高?这么说吧,全球上万所商学院里,只有大约1%能集齐这三顶皇冠。它代表着学院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和研究水平都达到了世界顶尖标准。
我认识一个在LUBS读会计与金融(Accounting and Finance)的学姐,她曾经开玩笑说:“在这里,感觉空气里都飘着Excel公式和财报的味道。” 她的专业在2024年QS学科排名里位列全球前60。据她说,课程设置非常实用,教授不仅会讲理论,还会请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经理做讲座,分享一线的行业动态。小组作业尤其多,几乎每周都要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同学头脑风暴,虽然累,但沟通和协作能力真的突飞猛进。
学姐小A的真心话:“LUBS的课业压力真的不小,特别是遇上考试周,图书馆里一座难求。但好处是,这里的学习氛围特别好,大家都在努力,你根本不好意思摸鱼。而且,学院的Career Centre(就业中心)超给力,从改CV到模拟面试,服务一条龙。我毕业后能顺利进入伦敦金融城的一家投行,就业中心的老师帮了我大忙。”
除了会计金融,LUBS的国际商务(International Business)、市场营销(Marketing)等专业也都是王牌。比如它的国际商务专业,常年霸占全英前几名。课程会带你分析全球化的商业案例,让你站在更高的维度去理解跨国企业的运营。如果你未来想进外企或者从事跨国贸易,这个专业绝对是块金字招牌。
传媒学院: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如果你的梦想是成为媒体人,那利兹的传媒与传播学院(School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同样会让你惊喜。它的名气在传媒圈里可是响当当的,2024年QS学科排名中,利兹的传播与媒体研究排到了全球第38位,全英前五!
利兹传媒的强大之处在于,它不是让你死读书本理论,而是理论与实践两手抓,两手都硬。学院的硬件设施超棒,有自己的广播站、电视台演播室、数字编辑套件,设备都是行业标准。学生在学习期间就有大把的机会亲手操作,拍摄短片、制作播客、运营社交媒体账号。
我有个朋友在这里读新媒体(New Media)专业,他的日常就是跟各种相机、剪辑软件打交道。他说:“我们的教授很多都有BBC或者Channel 4的工作背景。他们上课不会照本宣科,而是会分享很多行业内的‘内幕’。有一次,我们一个纪录片作业的导师,直接把他认识的制片人请来给我们做feedback,那种感觉太奇妙了。”
更重要的是,利兹这座城市本身的媒体氛围也很浓厚。英国第四频道(Channel 4)的全国总部就设在利兹,这为传媒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你能想象吗?你上课学到的知识,可能转头就能在英国国家级的电视台里得到实践。
不止文商,理工科同样能打
当然,利兹的优秀远不止于商科和传媒。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它的工科、设计、环境科学等领域同样实力非凡。比如,它的土木工程、电子电气工程在英国都名列前茅。设计学院(School of Design)更是历史悠久,从平面设计到时尚设计,培养了无数创意人才。如果你是理工男或艺术生,利兹同样有能让你发光发热的舞台。
学生会(LUU):留学幸福感的源泉
好了,聊完了硬核的学术,我们来聊点轻松的。如果说强大的学术实力是利兹的A面,那么无敌的学生生活就是它更迷人的B面。而这一切的核心,就是那个被誉为“全英最佳”之一的利兹大学学生会——Leeds University Union,我们都亲切地叫它LUU。
来英国前,我以为学生会就是个组织学生活动的小部门。来了利兹才知道,我的想象力是多么贫乏。LUU是一栋巨大的独立建筑,就在校园的中心。它里面有什么?咖啡馆、酒吧、超市、理发店、二手服装店、夜店、剧院、舞蹈室……基本上,你能想到的大学生活所需,这里应有尽有。它就像一个校园里的“微型城市”,一个专属于学生的天地。
LUU最引以为傲的,是它旗下超过300个学生社团(Societies)。无论你的爱好有多小众,在这里几乎都能找到组织。从常规的篮球社、动漫社,到有点酷的滑雪社、哈利波特社,甚至还有“吃玉米卷社”(Taco Society)。我当时就加入了一个徒步社(Hiking Club),每个周末,社团会组织大家坐大巴去周边的约克郡谷地国家公园徒步。花几镑钱,就能和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在英伦最美的乡间风光里走上一天,那种感觉真的太治愈了。
学长小B的体验:“我刚来的时候英语口语不好,有点社恐。后来硬着头皮参加了社团招新会(Welcome Fair),加入了一个桌游社。每周五晚上和大家一起玩‘狼人杀’,一开始说话磕磕巴巴,后来为了赢,什么词都敢往外蹦。一学期下来,不仅认识了一帮铁哥们,英语口语也流利多了。LUU真的给了我一个家。”
除了社团,LUU每周还会举办各种活动。周五晚上的Fruity是利兹最著名的学生夜店派对,门票便宜,气氛超嗨,是释放一周学习压力的最佳去处。每周一,LUU门口还会有农夫市场(Farmers' Market),你可以买到新鲜的蔬菜水果、手工面包和各种小吃。可以说,只要你愿意,你的课余生活可以365天不重样。
利兹城:繁华与安逸的完美平衡
大学选得好,城市也要配得上。一所大学再好,如果坐落在一个无聊又昂贵的城市,留学体验也会大打折扣。而利兹,恰恰就是那个“对的城市”。
它是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都市。作为英格兰北部的重要城市,利兹的商业非常发达。市中心的Trinity Leeds购物中心,品牌齐全,逛一天都逛不完。旁边的Victoria Quarter,则充满了典雅的维多利亚式建筑,里面是各种奢侈品店,就算不买,去感受一下那种复古又奢华的氛围也是一种享受。
吃的方面就更不用愁了。从全英连锁的Nando's、Wagamama,到藏在小巷里的独立咖啡馆;从中餐、韩料、日料,到土耳其烤肉、意大利披萨,应有尽有。特别要提的是Kirkgate Market,这是欧洲最大的室内市场之一,里面不仅有新鲜便宜的蔬菜水果、肉类海鲜,还有一个美食广场,你能用不到10镑的价格,吃到世界各地的街头美食。我刚到利兹的第一顿“大餐”,就是在这里解决的。
但利兹最吸引人的,还是它的“性价比”。这一点,对于我们留学生来说真的太重要了。根据生活成本网站Numbeo的数据,利兹的平均房租比伦敦低了将近60%,日常消费也便宜了20%-30%。这意味着,用比伦敦少得多的钱,你可以在利兹过上质量高得多的生活。你可以租到更大更舒适的房子,可以有更多的预算去旅行、去体验不同的文化活动,而不是把每一分钱都花在昂贵的房租和交通上。
我一个在伦敦读研的朋友,每次来利兹找我玩,都羡慕得不行。她说:“在伦敦,我感觉自己只是活着;在利兹,我感觉你是在生活。” 这句话,我深以为然。在利兹,你既能享受到大城市的便利和繁华,又能感受到一种恰到好处的舒适和安逸,幸福感真的很高。
一些心里话
t写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选择留学目的地,别只盯着那些最热门、最大声的名字。有时候,那些稍微低调一些的“宝藏”,或许更适合你。
利兹大学不是没有缺点,比如它不是G5,名气在国内可能没有那么如雷贯耳;利兹的天气也和英国大部分地方一样,阴晴不定,雨水偏多。但对我而言,它的优点远远盖过了这些。它给了我世界一流的教育,给了我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也让我在一个负担得起又充满活力的城市里,度过了一段闪闪发光的青春。
所以,如果你还在为选校而纠结,不妨把利兹大学放进你的备选清单里。别只是看官网和排名,去B站、小红书上搜搜学长学姐的Vlog,看看真实的校园和城市是什么样子。问问自己,你喜欢那种红砖建筑和现代教学楼交织的校园吗?你向往那种有300多个社团可以选择的大学生活吗?你想在一个既有都市感又不至于让你喘不过气的城市里成长吗?
选择一所大学,就像是选择未来几年你的“家”。这个家不一定要最华丽,但一定要最让你感到舒服和自在。希望你,也能找到属于你的那个“梦中情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