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澳留学,你的同学都来自哪里?

puppy

准备来澳洲留学,你是不是也偷偷想过,未来课堂上的同学都会是哪里人呀?咱们总觉得澳洲校园里中国和印度的同学最多,这确实没错,但你知道吗?最新的数据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哦!这篇文章就用最新出炉的官方数据,带你盘一盘现在澳洲留学生的真实构成。除了告诉你整体的“江湖格局”,我们还特别深入到各个大学,看看你心仪的学校里,究竟是哪国小伙伴最多,哪些国家的同学正在悄悄变多。这不仅关乎你的社交圈,也可能影响你的学习体验。快来找找看,你的未来校友都在哪里吧!

小编悄悄话:阅读前请注意
这篇文章里的数据可能会打破你对澳洲留学的“刻板印象”哦!咱们不聊虚的,只看官方数据,聊点实在的。
快来找找看,你的梦校是不是一个“隐藏的”小联合国?了解同学构成,对你的学习和社交真的超有帮助!

来澳留学,你的同学都来自哪里?

还记得我刚到墨尔本,第一次参加迎新周(O-Week)的情景吗?那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草坪上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面孔。我端着一杯免费的可乐,心里默默盘算着:待会儿该怎么开口,找个中国老乡抱团呢?我下意识地在人群里搜索着亚洲面孔,心里预设的剧本是,这里的留学生嘛,一半中国人,一半印度人,剩下的一小撮是其他国家的。

可就在这时,一个高个子、卷发的男生笑着向我走来,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打招呼:“Hey mate! I'm Santiago, from Colombia. You?” 我当时就愣住了,哥伦比亚?咖啡和足球的国度?我们竟然聊了一整个下午,从他家乡的咖啡庄园,聊到我对澳洲袋鼠的无限好奇。那天,我还认识了来自尼泊尔、准备去登山社大展身手的女孩,以及一位来自菲律宾、唱歌超好听的法律系学姐。

那一刻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所以为的“江湖格局”,早就不是我想的那样了。了解你未来的同学来自哪里,真的不只是满足好奇心那么简单。它决定了你未来小组作业的沟通方式,影响着你社交圈的文化多元性,甚至是你未来全球人脉网的起点。所以,今天小编就化身“情报员”,拿着澳洲教育部滚烫出炉的官方数据,带你彻底扒一扒,现在来澳洲留学的,到底都是哪路神仙!

澳洲留学圈“新势力”:不只有中印两大“巨头”了!

咱们先来看个宏观的。提到澳洲留学生,你脑子里是不是立刻蹦出两个词:中国、印度。没错,这么多年来,我们中国留学生和印度小伙伴确实是澳洲校园里的两大主力军,这点毋庸置疑。

根据澳洲教育部截至2024年3月的最新数据,全澳的国际学生总数已经突破了71万大关!其中,我们中国留学生有超过16万,稳坐第一把交椅,占了总数的23%。印度同学紧随其后,超过11.8万,占了17%。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说:“嗨,这不跟我猜的一样嘛!”

别急,好戏在后头!真正让人惊讶的是排在后面的名单。你猜第三名是谁?不是任何一个传统留学大国,而是——尼泊尔!对,就是那个拥有珠穆朗玛峰的国家。尼泊尔在澳留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了6.2万,占到了9%,把很多国家远远甩在身后。走在悉尼和墨尔本的街头,你真的能感受到尼泊尔社区的活力。他们很多同学都在读TAFE课程或者护理、IT等实用专业,学习超级刻苦。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榜单上的“新面孔”越来越多。来自菲律宾的同学数量飙升,以近4万的人数排在第四。而排名第六的哥伦比亚,更是以超过3万的人数,成为了南美洲在澳洲留学圈的领头羊。我朋友就在昆士兰大学读书,他说他们班上哥伦比亚同学超多,个个热情似火,一到周末就组织大家去海边开派对,把南美的快乐氛围直接搬到了澳洲。

所以你看,现在的澳洲留学圈,早已不是中印“双雄争霸”的局面了。它更像一个热闹的“武林大会”,东南亚的“高手”(越南、泰国、印尼、马来西亚)和南美的“奇兵”(哥伦比亚、巴西)纷纷涌入,让整个校园的文化构成变得异常丰富和有趣。

深入各大“门派”:你的梦校里谁是主流?

了解了整个澳洲的“大盘”后,我们再来精准地看看几个大家最关心的大学,也就是所谓的“八大”(Group of Eight)。每个学校的气质和招生偏好不同,学生构成也各有千秋。

悉尼大学 (USYD) & 新南威尔士大学 (UNSW):金融中心的“亚洲精英”聚集地

如果你走在悉尼大学标志性的哈利波特楼(Quadrangle)下,或者UNSW的主图书馆里,你会有一种非常熟悉的亲切感。因为在这里,中国学生的存在感实在是太强了,尤其是在商科和工程学院。这不奇怪,作为澳洲的金融中心,悉尼吸引了大量希望未来从事金融、会计、IT行业的亚洲学生。

我一个在USYD读金融硕士的朋友吐槽说,他们小组讨论有时候甚至可以直接用中文进行,因为一桌五个同学,四个来自中国。但他也说,这几年情况在变化。学校里来自印尼、越南和泰国的同学越来越多,尤其是在设计、传媒和建筑等专业,他们的创意和独特的文化视角,经常在课堂上让人眼前一亮。

墨尔本大学 (UniMelb) & 莫纳什大学 (Monash):文化之都的“学霸”与“多元派”

墨尔本大学,作为澳洲排名常年第一的学府,自然是学霸们的朝圣地。这里的中国学霸比例也非常高,尤其是在研究生和博士阶段。但墨大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吸引了大量来自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优秀学生,特别是在医学、法律和精算等王牌专业。这些同学很多都有英联邦教育背景,英语流利,学习能力超强,是小组作业里绝对的“大腿”。

而同城的莫纳什大学,则以其超强的包容性和国际化著称。莫纳什在马来西亚和南非都有分校,所以它的国际学生构成更加多元。除了中、印、马的传统生源,你还能在这里遇到很多来自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和中东国家的同学。这种多元性让莫纳什的校园文化特别活跃,各种文化节和社团活动层出不穷。

昆士兰大学 (UQ) & 澳国立大学 (ANU):阳光之州的“南美风情”与首都的“外交官摇篮”

阳光、沙滩、考拉……昆士兰的悠闲气质,不仅吸引了游客,也吸引了热爱生活的拉丁美洲同学们。在昆士兰大学(UQ)的校园里,你会发现说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同学比例明显高于悉尼和墨尔本。他们大多就读于旅游管理、环境科学和商科等专业。如果你想练习西班牙语,或者找人一起去黄金海岸冲浪,来UQ准没错!

至于坐落在首都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立大学(ANU),它的气质就完全不同了。ANU的国际关系、公共政策等专业在全世界都享有盛誉,因此吸引了大量有志于从事外交或国际事务的学生。这里的学生构成非常“精英化”和“全球化”,你可能会在课堂上遇到来自美国、英国、德国的交换生,也可能和来自印尼、日本、韩国的“未来外交官”们一起讨论国际形势。ANU的中国学生虽然也多,但整体氛围更偏向于国际政治和学术研究。

知道了这些,对你到底有啥用?

聊了这么多数据和学校,你可能会问:小编,你跟我说这些,除了让我满足一下八卦心理,到底有啥实际用途?用处可太大了!

首先,是帮你打破信息茧房,主动拓展社交圈。如果你只知道找“老乡”,你可能会错过很多精彩的故事。知道了班里有很多尼泊尔同学,你是不是可以和他们聊聊徒步和登山?发现邻座是哥伦比亚人,问问他最爱的咖啡豆是什么品种,话匣子不就打开了吗?我的一个朋友,就是通过和巴西同学聊足球,最后被邀请去参加了他们超嗨的烤肉派对,体验了最地道的南美文化。

其次,是让你对小组合作有更合理的预期。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学习和沟通习惯真的不一样。比如,和习惯辩论、直接提出质疑的德国同学合作,你可能需要更强的逻辑和论据;而和注重团队和谐、不轻易否定他人的日本同学一起做项目,你则需要学会引导和鼓励大家表达真实想法。提前了解这些,能让你在团队合作中少走很多弯路,甚至把文化差异变成你们小组的独特优势。

最后,这简直就是一张未来的“全球人脉地图”啊!别小看你现在身边的任何一个同学,他们未来可能就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你今天一起在图书馆熬夜赶due的印尼同学,未来可能是雅加达的商界新星;那个和你一起做实验的印度小哥,未来可能是班加罗尔的顶尖工程师。这些跨越国界的友谊和联系,在你未来职业发展中,可能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机会。

所以,别再只盯着手机屏幕里那几个熟悉的头像啦。

数据是冷的,但它背后的每一个个体都是鲜活而温暖的。他们和你一样,跨越山海,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与其在心里默默猜测和分类,不如勇敢地迈出第一步。

下次在食堂打饭,看到那个独自吃饭的同学,不妨端着餐盘坐到他/她对面,笑着说一句:“Hi, can I join you?”

也许,一段最棒的跨国友谊,一个全新的世界,就从这一刻,为你打开了。你的留学故事,不就是由这些独一无二的相遇,才变得闪闪发光的吗?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4810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