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也能进体制内?税务局来真的了!

puppy

嘿,各位留学的小伙伴们!你是不是也一边刷着国内的招聘信息,一边感叹“体制内”这碗饭好像跟我们没啥关系?快醒醒,这早就是老黄历啦!国家税务局这次是来真的了!就在深圳市税务局最新的2024年招聘公告里,有好几个超棒的岗位,直接点名欢迎留学回国人员,而且对专业的要求也放宽了。更重要的是,对咱们留学生“应届生”身份的认定条件也清晰了许多。想知道具体有哪些神仙岗位?你的学历和毕业时间到底符不符合要求?这篇文章把所有干货都给你扒清楚了,赶紧来看看你能不能抓住这个上岸的好机会吧!

小编划重点:读前必看!

1. 核心变化: 深圳税务局2024年招录,明确部分岗位向留学回国人员开放,这是“体制内”大门向我们敞开的超强信号!

2. 身份关键: 搞清楚“应届生”身份认定是你能否报名的关键。本文会详细拆解政策,帮你对号入座。

3. 不只是深圳: 这不是个例,而是大趋势!我们会告诉你,除了税务局,还有哪些“香饽饽”单位在向留学生招手。

4. 行动指南: 心动不如行动,文末有超实用的备考和准备建议,帮你从“想上岸”变成“成功上岸”!


《留学生也能进体制内?税务局来真的了!》

嘿,各位在lxs.net潜水的小伙伴们!

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这样的场景:刚从国外读完Master回来,信心满满,结果在一次家庭聚会上,七大姑八大姨围着你,一番“关心”后,总会有人语重心长地来一句:“哎呀,咱们家孩子留过学,见识广,还是去外企或者自己创业好。考公务员?那个不适合你们,条条框框太多,而且人家也不一定要留学生。”

我朋友Leo就遇到了。他去年刚从英国LSE金融系毕业回国,饭桌上被亲戚这么一“规划”,心里顿时凉了半截。他本来还想着,自己学的专业,回国进个金融监管部门或者经济发达地区的税务局,稳定又有价值,简直完美。结果,这盆冷水浇得他开始自我怀疑:难道我们留学生,真的跟“体制内”这碗安稳饭绝缘了吗?

快醒醒!这都什么年代了,这种想法早就是老黄历啦!如果你还这么想,那你可能会错过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国家税务总局这次是来真的了,而且是带着满满的诚意来的!

深圳税务局“开大招”,这些神仙岗位点名要你!

就在前不久,国家公务员局网站上挂出了《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在这份长长的名单里,眼尖的小伙伴们发现了一个“华点”——深圳市税务局的好几个岗位,在备注一栏里,清清楚楚地写着“限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含留学回国人员)报考”!

这可不是什么常规操作,这简直是官方在向我们留学生群体疯狂“示爱”啊!

我们来具体扒一扒是哪些“神仙岗位”。比如,深圳市福田区税务局的“一级行政执法员(十一)”这个岗位,职位代码是30011010011。你看看它的要求:

学历:仅限硕士研究生。

专业: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这些是不是很多商科留学生的主修专业?简直是量身定做!

最关键的备注:限2024年应届高校毕业生(含留学回国人员)报考。

这短短一行字,含金量有多高?它意味着,你不用跟那些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大神”去卷,你的竞争对手,基本都是和你一样的应届毕业生。而且,它直接把留学生圈了进来,堵上了所有关于“留学生身份合不合格”的疑问。深圳市税务局,一个地处中国经济最活跃地区之一的核心部门,就这么把橄榄枝递到了你面前。

这还不是个例!在深圳市税务局这次放出的岗位中,类似这样对留学生友好的岗位还有好几个。比如罗湖区、南山区税务局的一些职位,都对留学生敞开了怀抱。根据华图教育等机构的数据统计,在整个2024年度国考中,仅深圳市税务局一家,就有超过10个职位、招录近20人次的岗位明确欢迎留学回国人员。

放眼全国,这个趋势更加明显。在2024国考的职位表中,有超过2.6万个名额、1.5万个职位对工作经验没有要求,这为包括留学生在内的广大应届生提供了巨大的机会。从外交部、商务部这些传统印象中留学生聚集的部门,到海关、税务、海事等专业性强的系统,越来越多的岗位开始认识到留学生的价值——开阔的国际视野、优秀的语言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我是应届生吗?”—— 留学生身份认定的终极解答

看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摩拳擦掌了,但心里还有一个大大的问号:“我到底算不算‘应届生’?”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困扰了无数留学生的“哥德巴赫猜想”。毕业时间五花八门,国内又没有派遣证和三方协议,到底怎么算?别急,国家公务员局早就给出了官方说明,我用大白话给你翻译一下。

根据《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4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报考指南》的规定,对于留学生来说,“应届生”身份的认定主要看两个时间点和一个状态:

1. 毕业时间窗口:通常来说,国考会划定一个时间范围。以2024国考为例,在2022年8月1日至2024年7月31日期间取得国(境)外学位,并完成教育部门学历认证的留学回国人员,可以报考限应届毕业生的职位。

2. 未落实工作单位:这是最核心的一条!什么叫“未落实工作单位”?简单说,就是你回国后,没有跟任何一家单位签订正式劳动合同,也没有以单位名义缴纳过社保。如果你只是做了几份实习,或者打了份零工,没有缴纳职工社保,那就不影响你的应届生身份。

举个例子:

小A同学:2023年12月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2024年2月拿到了教育部的学历认证。回国后一直在家复习考试,没有工作过。那么恭喜小A,你就是标准的“应届生”,可以大胆报考那些“香饽饽”岗位。

小B同学:2023年9月毕业于澳洲悉尼大学,回国后在一家私企工作了半年,公司给她缴了社保。那么很遗憾,小B同学就已经失去了应届生身份,只能去报考那些不限“应届生”的岗位了,竞争压力会大很多。

所以,保护好你的“应届生”这个金字招牌至关重要!这个身份的有效期,从你毕业那一刻算起,通常有两年缓冲期,是你进入体制内的“黄金通行证”。

还有一个关键步骤别忘了:学历认证!在你报名之前,一定要确保已经取得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这个东西是你作为留学生身份的官方凭证,没有它,一切都是空谈。一般来说,认证过程需要一到两周,所以一定要提前准备。

不只是税务局,体制内的大门正在越开越大

深圳市税务局的这次“破冰”,其实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整个公务员招录系统对留学生的态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

我身边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的学姐Cathy,在新加坡国立大学读的公共管理硕士(MPP)。她一直对参与国内的城市治理很感兴趣,但家人都劝她别折腾,说她学的那些“西式理论”在国内水土不服。Cathy不信邪,毕业后就报考了杭州某区政府的选调生。

在面试环节,面试官对她的海外学习经历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问了很多关于新加坡“邻里中心”和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问题。Cathy结合自己的论文研究,对答如流。最后,她不仅成功上岸,而且在入职后,她的国际视野和项目管理能力很快就让她在同事中脱颖而出。

她的经历说明,体制内并非我们想象的那样僵化和封闭。尤其是在长三角、珠三角这些高度国际化的大都市,政府部门在处理涉外经济、国际合作、人才引进等事务时,非常需要具备国际背景的人才。你的留学经历,非但不是短板,反而可能成为你最独特的竞争优势。

根据《2023中国留学发展报告》的数据显示,回国进入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留学生比例正在逐年攀升。这背后,是国家对全球化人才的渴求,也是体制内工作吸引力不断增强的体现。稳定、有保障、社会价值感高,这些因素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高学历留学生将目光投向这片“新蓝海”。

心动了?那现在该做什么?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浑身的血都热起来了?别光顾着激动,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你真的想抓住这个机会,从现在开始,就得行动起来了!

第一件事,马上,立刻,去搞定你的学历认证!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大厅”,按照指引提交材料。这是你参加国内任何正式招聘的第一张入场券,别等到报名截止了才想起来。

第二件事,像追剧一样去“追”官网信息。把“国家公务员局”官网(www.scs.gov.cn)和你心仪省份的人事考试网存进收藏夹。所有的招考公告、职位表、报考指南,都以官网为准。不要轻信任何培训机构的“内部消息”,信息差就是你最大的优势。

第三件事,研究透你的专业。你的专业名称在国外和国内可能不一样。下载一份最新的《公务员录用专业参考目录》,仔细比对,看看你的专业最可能被归入哪一类。实在不确定,就拿出你的勇气,直接打电话给招考单位咨询!电话号码职位表上都有,问清楚了再报,避免做无用功。

最后,也是最硬核的一件事:刷题!别以为你在国外写过多少篇Essay,就能轻松搞定《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行测)和《申论》。这完全是两套不同的思维体系。行测考的是速度和知识广度,申论考的是阅读理解、材料分析和中文写作能力。找来近五年的真题,掐着时间做,感受一下那种大脑飞速运转的压迫感。你的英语优势在这里帮不了你,扎实的中文功底才是王道。

所以,下次再有亲戚朋友说留学生不适合进体制内,你就可以把这篇文章甩给他们看。时代真的变了,那扇曾经看似紧闭的大门,现在已经为我们留了一道缝,而且这道缝正在越开越大。

这条路或许不像进外企那样光鲜亮丽,也需要你付出巨大的努力去准备考试,但它提供的是一种脚踏实地的安稳和参与国家建设的价值感。你的留学经历,让你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而现在,有一个机会让你把这些见识,用来建设我们自己的家园。

还等什么呢?这泼天的富贵,可得靠自己去争啊!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6981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