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湖读研有多烧钱?我的真实月度账单

puppy

嗨,准备来五大湖区读研的小伙伴们!你是不是也和我当初一样,对着学校给的生活费预估一脸懵,心里完全没底?别慌,这次我不跟你聊虚的,直接把我在“玉米地”的真实月度账单摊开给你看!从房租这个最大头,到每周去超市买菜能省下多少钱,再到养车、话费和偶尔“放纵”下馆子的具体花销,每一笔都清清楚楚。想知道一个月2000刀到底是怎么“蒸发”的吗?快来看看我的生存实录吧,帮你提前做好预算,避开那些意想不到的消费陷阱!

我的“玉米地”读研月度开销一览 (仅供参考)

大头部分 (固定支出)

- 房租 (与人合租2B2B): $750

- 汽车保险: $180

- 手机话费: $30

- 水电网燃气费 (与人均分): $80

浮动部分 (丰俭由人)

- 超市买菜做饭: $350

- 汽车油费: $70

- 外出吃饭/社交娱乐: $250

- 日常购物/杂项: $100

月度总计约: $1,810 (这还没算上时不时冒出来的车辆保养、买衣服、旅游等开销哦!)

嗨,我是 lxs.net 的小编,一个在美帝中西部“玉米地”里摸爬滚打了几年的老学长。

还记得几年前,我第一次点开学校发来的I-20文件,看到“预估年度生活费”那一栏写着$24,000时,整个人都傻了。这个数字对我来说,就像一个遥远星系的代码,毫无实感。$24,000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天天吃沙拉喝白水,还是能偶尔潇洒下个馆子?我能在村里活成什么样?心里真是一点底都没有。

我跑去问了好几个学长学姐,结果答案五花八门。有人说一个月$1200紧巴巴,有人说$2500随便花。我更懵了。直到我拖着两个大箱子,真正降落在这片一望无际的玉米地,开始一笔一笔记下自己的账单时,那些抽象的数字才终于变得有血有肉,甚至有点“刺痛”。

所以今天,我不跟你扯官网上的平均数,也不给你一个模棱两可的范围。我就把我的手机记账App打开,把过去一个月最真实的账单,原原本本地摊开给你看。坐标,美国中西部五大湖区的典型大学城。这篇文章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在打包行李之前,就对自己未来的钱包状况,有个清清楚楚的认识。

房租水电网:压在骆驼背上的第一座大山 ($830)

在美国,尤其是在我们这种“地广人稀”的大学城,房租绝对是你每月开销里雷打不动的大头。它不像吃饭可以省,不像购物可以砍,每个月1号,房租的邮件就准时躺在你的邮箱里,提醒你“该交钱了”。

我的选择是和另一个同学合租一个校外的2B2B公寓(两个卧室,两个独立卫生间)。这种户型是留学生里最主流的选择,既有私人空间,又能分摊成本。我们的公寓不算最新,但设施齐全,开车到学校大概10分钟。总月租是$1500,所以我每个月承担$750。

这个价格在五大湖区的大学城里属于中等水平。比如在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或者普渡大学(Purdue)周边,类似的2B2B,人均价格普遍在$650到$900之间浮动。如果你想住得离学校更近、公寓更新,比如那些带健身房、游泳池的高级公寓楼,那人均$1000+也很正常。反之,如果你不介意住得远一点,或者和更多人合租一个House(独栋房屋),那把房租压到$500-$600也是有可能的。

千万别以为交了房租就完事了,还有一堆“隐形”的费用等着你。

电费和燃气费 (Electricity & Gas): 我这个月的账单是$90,平摊下来是$45。夏天开空调和冬天开暖气是绝对的用电高峰,账单轻松破百。我们平时都比较注意,出门关灯关空调,不然这个数字还会更高。很多刚来的同学没这个概念,空调24小时开着,第一个月收到$200的电费单,脸都绿了。

网络费 (Internet): 我们装的是当地主流运营商Xfinity的套餐,每月$70,平摊下来是$35。这个费用相对固定,但小心第一年的优惠价到期后会自动涨价,需要提前打电话去“哭穷”要新的deal。

所以,仅仅是“住”这一项,我每个月的固定支出就是 $750 (房租) + $45 (电费燃气) + $35 (网费) = $830。这笔钱,每个月就像闹钟一样准时,构成了我生活成本的基石。

自己做饭 vs. 下馆子:一笔良心账 ($600)

解决了住的问题,下一个就是“吃”。关于吃,我的账单主要分成两部分:超市采购和外出就餐。

超市采购 (Groceries): $350

我可以非常负责任地告诉你,学做饭,绝对是留学期间最硬核、最有效的省钱技能,没有之一!

我们村里的超市选择很丰富。每周我都会开车去逛一圈,路线基本固定:先去Aldi买基础的蔬菜、水果、牛奶、鸡蛋,因为那里最便宜;然后去Walmart补齐肉类、生活用品和各种零食;如果想吃点家乡味,一个月会去一次亚洲超市,买点火锅底料、酱油、速冻水饺之类的。

给你看一个我典型的每周采购清单和大致花费:

  • 蛋白质:鸡胸肉/牛肉/鱼 (约$15),鸡蛋一打 (约$3),牛奶半加仑 (约$2.5)
  • 主食:面包/意面/米 (约$8)
  • 蔬菜水果:西蓝花、番茄、生菜、香蕉、苹果等 (约$25)
  • 其他:酸奶、麦片、零食、调料等 (约$20)

这样算下来,一周的采购费用大概在$70-$80。一个月四周,总花费在$300-$350左右。用这三百多刀,我能保证每天早晚都在家吃,中午自己带饭,营养又健康,而且完全符合自己的中国胃。

外出就餐/社交娱乐 (Eating Out & Fun): $250

人是社交动物,不可能完全把自己关在家里。学习压力大的时候,和朋友出去吃顿好的,喝杯奶茶,是续命的关键。

但这部分的开销,真的很容易失控。给你看下我们这里的物价:

  • 一杯奶茶或咖啡:$6 - $8 (含税和小费)
  • 一个快餐汉堡套餐 (麦当劳/Burger King): $10 - $12
  • 一顿普通的中餐/日料/韩餐简餐 (比如一碗面或一份饭): $15 - $20
  • 和朋友去一家不错的餐厅吃顿正餐 (Sit-down dinner): 人均$30 - $50

我给自己定的规矩是:每周最多出去吃1-2次,或者点一次外卖。这个月,我跟朋友吃了两次正餐 (花了$70),点了一次披萨外卖($25),自己去买过几次咖啡奶茶($40),和实验室同学去Bar喝过一次酒($30),还看了一场电影($15)。再加上一些零碎的社交活动,这个月的“放纵”预算就花掉了大约$200-$250。

你看,自己做饭一个月$350能解决温饱,而仅仅出去吃几顿,就能轻松花掉两百多刀。这笔账,一定要算清楚。

养车开销:自由的代价 ($250)

在五大湖区的“玉米地”,没车等于没腿。这句话一点都不夸张。除了住在校园核心区的少数同学,大部分人的生活半径都离不开车。买车是一笔一次性的巨大投入(一辆靠谱的二手日系车大概在$8,000 - $15,000),而每个月的养车费用,则是一笔持续的“流血”。

汽车保险 (Car Insurance): $180

这是养车费用里最让人肉疼的一项,尤其是对我们留学生。因为没有美国的驾驶记录,保险公司会默认我们是“高风险”人群,所以保费非常高。我的车是一辆普通的二手丰田凯美瑞,每个月的全险费用高达$180。这个价格还是我货比三家(Geico, Progressive, State Farm都问了一圈)之后找到的最低价。有些同学刚来美国,第一年的保费甚至超过$250/月,比油费贵多了!

油费 (Gas): $70

好在“玉米地”的好处是地方不大,交通不堵。我每天开车上学、去超市、偶尔周末去附近的城市转转,一个月下来里程数大概在600英里左右。我们这边油价最近在$3.7/加仑上下浮动,我的车百公里油耗不高,所以一个月油费大概在$70左右。这个费用相对保险来说,算是很友好了。

保养和杂项 (Maintenance & Misc.)

车是消耗品,总会有各种维护。比如每5000英里要换一次机油(约$50-$70),每年要交车辆注册费(几十刀),还有可能遇到爆胎、剐蹭等意外情况。聪明的做法是每个月固定存下$30-$50作为“车辆维护基金”,以备不时之需。我这个月没做保养,所以这笔钱存起来了。

所以,养车的月度固定成本是 $180 (保险) + $70 (油费) = $250。这还没算上你买车的折旧成本呢。

通讯及杂项:那些零碎但必要的开销 ($130)

除了上面三大块,生活中还有很多零零碎碎的开销,它们单个看起来不起眼,但加在一起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手机话费 (Phone Bill): $30

刚来美国的同学千万别直接冲进AT&T或者Verizon的营业厅办卡!他们的单人套餐通常要$60-$80一个月,非常贵。我强烈推荐使用虚拟运营商(MVNO),比如Mint Mobile, Visible, Google Fi等。他们租用大运营商的网络,但价格便宜得多。我用的就是Mint Mobile,一次性买一年的套餐,平均下来每个月只要$20,信号在大部分地区都够用。这个月因为流量超出了一点,多付了$10,总共$30。

生活购物 (Shopping & Personal Care): $100

这部分包括了所有非食品类的购物。比如去Target买洗发水、卫生纸等生活必需品(约$40),在Amazon上买点学习用品或者电子配件($30),偶尔去TJ Maxx淘两件打折的衣服($30)。我不是一个爱购物的人,所以这部分开销控制得比较低。对于爱美的女生或者喜欢电子产品的男生来说,这个数字可能需要翻倍。

另外,别忘了还有理发的费用。男生在村里理个发,最便宜的也要$20-$25(含小费)。很多同学为了省钱,都练就了自己理发或者互相理发的绝活。

月度总账单复盘

好了,让我们把所有账目加起来,看看我这个月到底是怎么“蒸发”掉近2000刀的:

  • 居住 (房租+水电网): $830
  • 饮食 (超市+外出): $600
  • 交通 (车险+油费): $250
  • 杂项 (话费+购物): $130

总计:$1,810

看到没?这就是一个在五大湖区大学城,生活不算奢侈但也绝不自虐的研究生的真实月度开销。这个数字非常接近$2000刀的心理关口。如果我这个月车子需要保养,或者多和朋友出去玩几次,或者没忍住买了个新耳机,账单就轻松突破$2000了。

而这,还没包括一些更大额的、非月度的开销,比如每个学期上千刀的强制医疗保险,几百刀的书本费,以及你可能想在假期出去旅游的费用。

写在最后,一些掏心窝子的大白话

把自己的账单这么赤裸裸地分享出来,不是为了制造焦虑,更不是为了劝退你。恰恰相反,是想让你在踏上这片土地之前,就能做到心中有数,从容不迫。

别把爸妈的血汗钱或者你辛苦攒下的积蓄,当成一个模糊的银行余额。从你拿到第一个月奖学金或者生活费开始,就下载一个记账软件,认真记录下每一笔开销。相信我,一个月后,当你回头看自己的账单时,你会对自己消费习惯有全新的认识。

学会区分什么是“我需要”,什么是“我想要”。你需要一辆能代步的车,但你不一定需要一辆宝马;你需要吃饭,但你不一定需要天天喝$7的拿铁。留学生活,是我们学习独立的开始,而财务独立,是其中最重要的一课。

最后,也别为了省钱把自己逼得太紧。预算里,一定要留出一小部分“快乐基金”。用它去看一场期待已久的电影,去吃一顿能让你眉开眼笑的烤肉,或者买一个能让你开心好几天的小物件。因为留学不仅是为了拿一个学位,更是为了体验一种生活。

钱是生存的工具,但不是留学生活的全部。祝大家在五大湖区的学习生活,既能精打细算,也能热气腾腾!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028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