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比斯公学(St Bees School)速览手册 |
|---|
| 地理位置:英格兰西北部坎布里亚郡,紧挨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湖区国家公园。离海边只有几分钟路程,风景绝了! |
| 学校类型:男女同校,提供7-13年级(中学到高中)的寄宿和走读教育。 |
| 核心特色:独一无二的“中西融合”(Fusion)课程体系,学术成绩和个人品格发展两手抓,两手都很硬。 |
| 师生比:约 1:7,这意味着你几乎拥有VIP级别的关注度,别想在课堂上开小差哦。 |
| 适合人群:不满足于传统应试教育,希望在小而美的国际化社区里成长,热爱自然,渴望探索和挑战自我的你。 |
还记得我当年决定出国读中学的时候,我妈拉着我,对着电脑屏幕上一张张英国学校的宣传照划来划去。照片里的城堡式建筑、穿着笔挺制服的学生,看起来就像《哈利·波特》的电影截图,又酷又带感,但也……有点距离感。我心里一边扑通扑通地期待,一边又犯嘀咕:“天啊,去这种地方读书,会不会每天都像活在博物馆里?同学都是会八国语言的学霸贵族?我会不会融不进去?”
这种心情,屏幕前的你是不是也感同身受?我们对英式寄宿学校的想象,总是被各种影视剧和“高大上”的宣传册框住。但今天,我想带你走进一所完全颠覆你想象的学校——圣比斯公学(St Bees School)。在这里待了一段时间后,我才发现,原来英国中学也可以是这样:没有冰冷的距离感,反而像一个热闹的国际大家庭;学习不是为了考试,而是为了解决真实世界的问题;最大的“奢侈品”,不是古老的建筑,而是推开窗就能拥抱的山与海。
告别“填鸭式”教学,这里的课堂像个“脑暴工作坊”
聊到上课,你脑子里浮现的第一个画面是什么?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我们在下面奋笔疾书,偶尔抬头,发现周围的同学都变成了“低头族”?忘了那个画面吧,在圣比斯,课堂完全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的核心教学理念叫做“Fusion”,翻译过来就是“融合”。听起来有点玄乎,但说白了,就是把英国传统的学术课程(GCSE和A-Level)跟一套超级注重实践能力、团队协作和个人品格发展的训练体系结合起来。这套体系的厉害之处在于,它认为考试分数(IQ)很重要,但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EQ)以及理解全球不同文化的视野(GQ)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
这一切是怎么实现的呢?答案是:小班教学。圣比斯的师生比低到惊人的1:7左右。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一个班上通常只有不到10个学生。我上A-Level化学课的时候,班里加上我一共才6个人。这种感觉太奇妙了,你根本没机会“划水摸鱼”,因为老师的目光随时能锁定你。但这并不是压力,而是一种福利。你可以随时打断老师提问,甚至就一个知识点和他展开辩论。课堂不再是单向的知识灌输,而更像一个圆桌讨论会,或者说,一个“脑暴工作坊”。
举个真实的例子。我们有一门叫“全球视野与研究”(Global Perspectives & Research)的课,有一次的课题是“快时尚对环境的影响”。老师没有直接给我们一堆资料让我们背,而是把我们分成小组,让我们自己去研究。我们组当时为了搞清楚一件T恤的“碳足迹”,从棉花种植的用水量,到工厂生产的排污,再到跨国运输的能耗,最后到我们穿几次就扔掉造成的浪费,整个链条都扒了一遍。我们不仅查阅了大量在线数据和报告,还通过邮件采访了一位在环保组织工作的人士。最后做pre的时候,我们不只是展示数据,还提出了一个“校园旧衣改造”的实践方案。整个过程下来,学到的东西远比课本上的几行字要深刻得多。
这种项目制的学习方式贯穿在各个学科里。学物理,可能要去设计一个最高效的风力发电机模型;学商科,可能要为本地一家咖啡馆制定一套真实的营销方案。在圣比斯,知识不是用来“背”的,而是用来“用”的。学校的目标不是把你培养成一个考试机器,而是把你塑造成一个面对未来复杂世界时,有能力、有想法、有办法的解决者。
宿舍不是“格子间”,而是7/24小时不打烊的“家”
对于留学生来说,除了学习,最关心的可能就是“住”了。宿舍会不会很小很旧?舍监会不会很凶?一个人在异国他乡,会不会很孤单?来之前,这些问题我也翻来覆去地想过。
圣比斯的寄宿生活,给我的第一个感觉是“温暖”。学校规模不大,整个学校的学生加起来也就一百多人(根据最新数据,学校正在稳步扩张,但依旧保持着小社区的模式)。这带来一个巨大的好处:几乎每个人都互相认识。走在路上,迎面碰到的老师、食堂阿姨、不同年级的同学,大家都会笑着打招呼。这种亲密的社区感,瞬间就冲淡了初来乍到的陌生和不安。
宿舍楼(Boarding House)就是这种社区感的中心。圣比斯有好几栋宿舍楼,男女生分开。我住的是女生宿舍,房间有单人间和双人间,布置得非常温馨。它不像酒店那样千篇一律,你可以自己装饰墙壁,贴海报,摆上家人的照片,把它打造成你喜欢的样子。每个宿舍楼都有一个超大的公共休息室(Common Room),里面有沙发、电视、游戏机,还有个小厨房。这绝对是宿舍的灵魂所在。
每天晚饭后,这里就成了最热闹的地方。你会看到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挤在沙发上,一边吃着零食,一边七嘴八舌地聊着天。有人在弹吉他,有人在联机打游戏,还有人围在一起,讨论第二天小组作业的思路。我们宿舍的Housemistress(舍监妈妈)也经常会加入我们,她会像朋友一样跟我们开玩笑,关心我们最近的学习和生活,有时候还会烤一盘香喷喷的布朗尼蛋糕来“投喂”我们。她不是一个监督者,更像一个大家长,在你需要的时候给你支持和安慰。
e国际化是圣比斯宿舍生活的另一个关键词。学校官网数据显示,这里的学生来自全球超过20个国家。我的室友是个德国女孩,隔壁住着来自西班牙和哈萨克斯坦的同学。我们的日常交流就是一场小型的“文化博览会”。我们会互相分享自己国家的美食(比如我会用厨房煮火锅底料给她们尝尝,虽然味道有点“刺激”),教对方说几句自己的母语,聊聊彼此国家的文化和习俗。去年圣诞节,我们宿舍还自发组织了一场“国际美食节”,每个人都做一道自己国家的特色菜,从中国的饺子、意大利的提拉米苏,到墨西哥的玉米片,摆了满满一桌子。那一刻,你会觉得世界真的好大,又真的好小。
教室外的“国家公园”,才是最奢侈的成长背景板
如果说独特的课程和温暖的社区是圣比斯的“软实力”,那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就是无可比拟的“硬通货”。
圣比斯坐落在坎布里亚郡的海岸线上,而它的“后院”,就是大名鼎鼎的湖区国家公园(Lake District National Park)。这是英格兰最大的国家公园,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你可能在华兹华斯的诗里读到过它,在《彼得兔》的故事里看到过它,但只有当你亲身站在这里,你才能感受到那种震撼心灵的美。
这对在圣比斯读书的学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的体育课可能是在山间小径上越野跑,你的地理课考察可能是在冰川U型谷里现场教学,你的周末活动,可能是去英格兰最高的斯科费尔峰(Scafell Pike)徒步,或是在温德米尔湖(Lake Windermere)上划皮划艇。
学校把这片自然宝藏利用到了极致。每周都有丰富的户外活动(Outdoor Pursuits)供学生选择。我刚来的时候是个标准的“城市宅”,体能也很一般。但在老师和同学的鼓励下,我硬着头皮参加了第一次徒步。我们背着包,在泥泞和陡峭的山路上走了整整一天。途中累到想放弃的时候,身边的朋友会拉我一把,老师会在前面讲一些有趣的植物知识来转移我的注意力。当我们最终登上山顶,看到连绵的群山和散落在山谷里的宝石般的湖泊时,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是我在任何书本里都体验不到的。
很多学生都会参加著名的“爱丁堡公爵奖”(The Duke of Edinburgh's Award)计划,这是一个鼓励年轻人挑战自我、服务社区、发展技能的全球性项目。而圣比斯的地理位置,为完成这个奖项的“野外探险”部分提供了绝佳的训练场。在这里,你学会的不仅是如何辨认地图、搭建帐篷,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坚持,如何与团队成员高效协作,如何在面对未知挑战时保持冷静和乐观。这些品质,远比A-Level成绩单上的一个A*要宝贵得多。
那些你最想知道的“接地气”小问题
聊了这么多,我们再来说点最实在的。食堂的饭好吃吗?制服长啥样?每天的时间是怎么安排的?
关于吃饭:说实话,英国的食物,你懂的。但圣比斯的食堂已经尽力了!一日三餐都是自助形式,选择还挺多的。早餐有全英式的培根香肠,也有麦片、酸奶和水果。午餐和晚餐主菜每天都换,除了经典的“国菜”炸鱼薯条,也会有烤鸡、意面、咖喱饭等等。最棒的是沙拉吧,种类非常丰富。为了照顾国际学生,食堂每周还会有主题之夜,比如“墨西哥之夜”会有Taco,“中国之夜”虽然做不出正宗的宫保鸡丁,但那份心意是能感受到的!总的来说,味道可能比不上家里的饭菜,但绝对能保证你吃得健康、吃得饱。
关于制服:圣比斯的制服不算特别繁琐。平时上课穿带领的Polo衫和学校的深色套头衫或抓绒衣,搭配深色长裤。整体感觉比较舒适和休闲。只有在一些正式场合,比如开学典礼或者重要活动时,才需要穿上西装外套和领带。对了,学校的运动服系列还挺好看的,很有设计感。
关于一天的时间线:典型的上学日大概是这样的:早上7点半起床吃早餐,8点半开始上课。上午有4节课,中间有短暂的休息。中午1点是午餐时间。下午继续上课到4点左右。之后就是大家最期待的课外活动时间,你可以去参加各种体育俱乐部(足球、橄榄球、曲棍球、游泳应有尽有),也可以去艺术室画画,或者去音乐室练琴。晚饭后是大约两个小时的晚自习(Prep Time),大家会在宿舍或图书馆安安静静地完成作业。晚自习后就是自由活动时间,可以在公共休息室放松一下,10点半左右就该回房间准备休息了。
节奏很规律,但绝不枯燥,因为每天的课外活动都充满了新鲜感和选择性。
最后想对你说的话
写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你一个真实的、有温度的圣比斯。它可能没有伊顿、哈罗那么声名显赫,也没有坐落在伦敦、牛津这样的繁华都市。但它用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你提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成长路径。
所以,在最终做出选择之前,不妨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是一个需要老师时刻关注、喜欢在小团队里自由发表见解的人吗?
你是否相信,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与人相处的情商,和学术成绩一样重要?
比起在城市中心的灯火辉煌里刷夜备考,你是否更享受在山与海的壮丽景色中寻找灵感和力量?
如果你的答案是“Yes”,那么,圣比斯公学或许就是那个在等你的、最适合你的地方。选校就像找朋友,别只看对方的“简历”有多光鲜,更要看看你们的“性格”合不合拍。花点时间,去感受一所学校真正的气质,想想自己未来几年,到底想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祝你,能找到那个让你闪闪发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