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马留学生必备App速览 |
|---|
|
出行 (Transport) - Grab: 国民级应用,打车、外卖、支付、跑腿,一个App全搞定,新用户优惠多。 支付 (Payment) - Touch 'n Go eWallet: 马来西亚的“支付宝”,从商场到路边摊都能用,坐公共交通必备。 外卖 (Food Delivery) - GrabFood / Foodpanda: 两大巨头,覆盖餐厅最广。建议两个都下,哪家有优惠用哪家。 通讯 (Communication) - WhatsApp: 装机必备!跟同学、老师、房东沟通全靠它,没人用微信闲聊。 |
哈喽,各位学弟学妹们,欢迎来到lxs.net,我是你们的宝藏学长!
还记得我刚到吉隆坡的第一个晚上,拖着两个28寸的大箱子,站在人生地不熟的宿舍楼下,肚子饿得咕咕叫。那时候的我,手机里除了微信和谷歌地图,简直干净得像张白纸。我想点个外卖,结果发现国内的App全军覆没;我想打个车去附近的超市,却不知道用什么软件;走进一家7-11想买瓶水,看到收银台贴着五花八门的二维码,我掏出手机却不知道该扫哪个,只能尴尬地递出现金,结果找回一大把叮叮当当的硬币,重得裤子都快掉了。
那一刻的无助和茫然,我到现在都记忆犹新。也正是因为这段经历,我才下定决心,要把我在大马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总结出来的App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你们。这可不是那种“下载个Grab就行了”的敷衍攻略,而是真正从咱们留学生最真实的需求出发,覆盖你生活方方面面的“压箱底”私藏。有了这份清单,你就能跳过我当年踩过的所有坑,从落地那一刻起,就像个老手一样,轻松玩转大马生活!
一、出行篇:告别路痴,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在马来西亚,尤其是在吉隆坡这样的大城市,出门没车就像断了腿。但别担心,手机里的这几个App就是你的“腿”,带你上天入地。
Grab:当之无愧的“国民App”
如果你的手机里只能装一个马来西亚本地App,那必须是Grab。它就像是滴滴+美团+闪送+支付宝的集合体。它的核心功能是GrabCar,也就是打车。操作和国内打车软件一模一样,定位、输入目的地、叫车,简单直接。价格是固定的,不用担心司机会绕路或者乱收费,对咱们初来乍到的外国人非常友好。
学长给你个真实案例:我刚来时,从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打车到市中心的宿舍,因为不熟悉,差点被机场的出租车司机“宰”一刀,开口就要150马币。后来我冷静下来打开Grab,输入同样的目的地,系统显示预估价才65马币!直接省了一半多!根据马来西亚交通部的一些数据分析,电子召车服务的价格透明度,确实有效遏制了传统出租车乱开价的现象。
除了打车,Grab的生态非常强大。后面会讲到的GrabFood(外卖)、GrabMart(超市配送)、GrabExpress(同城快递),都集成在这个App里。更重要的是GrabPay支付功能,你在Grab生态里消费,用GrabPay付款通常会有积分返还,这些积分可以抵扣车费或者兑换优惠券,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AirAsia MOVE:亚航的“野心”,我们的福利
很多人以为亚航的App只能用来买机票,那就大错特错了!现在的AirAsia MOVE(以前叫AirAsia Superapp)也是一个超级应用,里面同样有打车服务,叫AirAsia Ride。它的最大优势就是:便宜!
作为市场的“搅局者”,AirAsia Ride为了从Grab手里抢用户,定价策略非常激进。根据一些本地科技媒体的测评,在非高峰时段,AirAsia Ride的价格普遍比Grab便宜5%到10%。同样一段从Sunway Pyramid到Mid Valley的路程,Grab可能要25马币,AirAsia Ride可能只需要22马币。虽然差得不多,但一个月下来,也能省出一顿KFC全家桶的钱。
所以,聪明的做法是,打车前两个App都打开,同时输入目的地比个价,哪个便宜用哪个。这才是留学生省钱的正确打开方式。
Moovit:公共交通“指路神灯”
如果你想更深入地体验本地生活,或者想省钱,那一定要学会坐公共交通。吉隆坡的LRT(轻快铁)、MRT(地铁)、Monorail(单轨列车)、BRT(快速公交)和巴士系统其实非常发达。但线路复杂,换乘点多,对新人来说有点头大。
这时候Moovit就派上用场了。它就像国内的“车来了”或者“高德地图公交版”,你只要输入起点和终点,它就会为你规划出最合理的公共交通路线。厉害的是,它会把每一步都告诉你:步行到哪个车站、坐几路车、坐几站、在哪一站下车、如何换乘,甚至连车辆的实时位置和预计到站时间都有。上次我要从学校去茨厂街(Petaling Street),用Moovit一查,它清晰地告诉我先坐BRT到USJ 7站,然后同站换乘LRT,全程无缝衔接,比自己看线路图瞎琢磨快了不知道多少倍。
二、美食篇:拯救选择困难症的“干饭人”
马来西亚是美食天堂,但有时候上了一天课累得不想动,外卖就是咱们的“续命神器”。大马的外卖市场,基本是GrabFood和Foodpanda两强争霸,外加一个后起之秀ShopeeFood。
GrabFood vs. Foodpanda:红绿之争,谁更香?
这两个App就像肯德基和麦当劳,各有各的粉丝,也各有各的优势。
GrabFood的优势在于它和Grab生态的完美融合。打车的App就能直接点外卖,非常方便。它的餐厅覆盖率极广,基本上你能想到的连锁品牌和热门餐厅,上面都有。最关键的是它的订阅服务——GrabUnlimited。这个服务目前一个月只需要1马币(有时会调整,但都非常便宜),订阅后,你就能获得一大堆免运费券和专属折扣券。我算过一笔账,只要你一个月点超过两单外卖,订阅费就绝对能赚回来,强烈推荐大家开通。
Foodpanda,我们都叫它“熊猫外卖”,粉红色的界面很讨喜。它的优势在于经常会有一些独家合作的餐厅,而且平台专属的优惠活动非常多。比如,它经常会推出一些大额的满减券,像“满30马币减8马币”这种,特别适合跟室友一起凑单点单。而且,Foodpanda的自营超市Pandamart也很好用,半夜想喝可乐吃薯片,30分钟内就能送到你手上。
学长的建议是:两个都下!点餐前,把想吃的餐厅在两个App里都搜一下,对比一下加上运费和优惠后的最终价格。通常来说,算上GrabUnlimited的免运费券,GrabFood的综合成本会稍微低一点。但如果Foodpanda正好有大额满减活动,那可能就会更划算。
ShopeeFood:不容忽视的“省钱黑马”
Shopee是东南亚的电商巨头,它的外卖服务ShopeeFood虽然起步晚,但为了抢占市场,砸钱补贴的力度非常狠。它的杀手锏就是各种“骨折价”优惠券,尤其是对新用户,简直是白给。我刚注册的时候,拿到了一张“满15马币减15马币”的神券,相当于白吃一顿饭!而且它常年都有全场的免运费券可以领。
虽然它的餐厅选择和配送范围可能暂时还比不上前两者,但如果你住的区域正好在它的服务范围内,点外卖前一定要打开ShopeeFood看一眼,很可能就有惊喜。记住,我们留学生的宗旨是:哪里有羊毛,我们就去哪里薅!
三、支付与理财篇:做个精打细算的省钱小能手
告别现金,拥抱电子钱包,是你在大马生活的第一课。这里的主流电子钱包是“三巨头”:Touch 'n Go eWallet, Boost, 和 GrabPay。
Touch 'n Go eWallet (TNG eWallet):钱包里的“王者”
TNG eWallet在马来西亚的地位,就相当于我们的支付宝。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TNG eWallet的注册用户已经突破2000万,是马来西亚市场渗透率最高的电子钱包。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从你学校食堂的档口,到路边的嘛嘛档(Mamak stall),再到大型购物中心的专柜,甚至付停车费、交水电费,几乎没有它覆盖不到的支付场景。二维码一扫,“滴”一声,付款完成,那种丝滑的感觉,谁用谁知道。
更重要的是,它和马来西亚的公共交通系统是绑定的。你可以办一张实体的Touch 'n Go卡,然后通过App给它充值。无论是坐LRT、MRT还是巴士,刷卡就行。现在很多地方还支持RFID技术,把一个贴纸贴在车上,开车过高速收费站时,自动从你的TNG eWallet里扣款,连停下来刷卡都不需要。
Boost & GrabPay:各有千秋的“左右护法”
Boost是TNG eWallet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它的特点是在一些特定的商家,比如大学校园内的便利店或者一些小众咖啡馆,覆盖率很高。它最吸引人的功能是“Shake Rewards”,每次支付后摇一摇手机,就有机会获得现金返还,虽然不多,但积少成多,也算是一种乐趣。
GrabPay我们前面提过,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Grab的生态系统内。用它支付Grab的服务(打车、外卖)可以获得更多的积分,快速升级会员等级,解锁更多福利。如果你是Grab的重度用户,主用GrabPay会更划算。
MAE by Maybank2u:留学生的“数字银行管家”
大部分留学生都会选择办理Maybank(马来亚银行)的银行卡,因为它是马来西亚最大的银行,ATM机和分行遍地都是。而MAE就是Maybank推出的手机银行App。这个App强烈建议大家下载。
有了它,查余额、转账、付账单,动动手指就能搞定,再也不用跑去银行排队了。它甚至可以直接扫描DuitNow QR码进行支付,功能上已经很接近一个电子钱包了。App里还有一个叫“Tabung”(储蓄罐)的功能特别有意思,你可以设定一个存钱目标,比如“泰国旅行基金”,然后设置每周或每月自动从你的主账户里划一小笔钱过去,不知不觉中,你就能攒下一笔可观的费用,非常适合我们这种“月光族”学生党强制储蓄。
四、社交与资讯篇:快速融入Local生活
留学不只是学习,更是体验和融入。这些App能帮你更快地建立社交圈,获取本地资讯。
WhatsApp & Telegram:沟通的“生命线”
这一点请所有新生注意:在马来西亚,WhatsApp是绝对的主流通讯工具,重要性堪比国内的微信。从跟新认识的同学建小组讨论作业,到跟老师预约时间,再到联系房东报修,全都是通过WhatsApp。这边几乎没有人会用微信跟你聊正事。所以,落地第一件事,就是用你的本地手机号注册一个WhatsApp账号。
Telegram近几年也越来越火。因为它在文件传输和群组管理方面比WhatsApp更强大(比如可以建几万人的大群,发送超大文件),很多大学的社团、兴趣小组、甚至一些课程的大群,都会选择在Telegram上建立。两个都备着,准没错。
Facebook & Instagram:不错过任何精彩活动
虽然国内用得少了,但FB和IG在马来西亚依然是获取信息和社交活动的主要渠道。想知道学校最近有什么讲座或活动?去关注学校的官方Facebook主页。想看看周末城里有什么有趣的市集、展览或者音乐会?在Instagram上搜索“#KLEvents”或“#WeekendMarketKL”之类的标签,你会发现一个新世界。很多本地的咖啡馆、餐厅、潮牌店,最新的优惠和活动也都是第一时间在这两个平台上发布的。
小红书:留学生的“万能宝典”
你没看错,就是小红书!这个App在马来西亚华人圈里的人气超乎你的想象。它已经超越了一个美妆穿搭分享平台,进化成了马来西亚华人的“生活指南”。你想找一家好吃的肉骨茶?搜一下。你想知道从吉隆坡去马六甲怎么玩最地道?搜一下。你想找人推荐一个靠谱的理发师?还是搜一下。上面有无数生活在这里的华人学长学姐和本地博主,分享的都是最真实、最接地气的保姆级攻略,信息更新快,而且图文并茂,比在谷歌上大海捞针效率高多了。
五、省钱与生活篇:学长压箱底的“神器”
留学生活,精打细算是必修课。下面这些App,能让你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省下一大笔钱。
Shopee & Lazada:东南亚的“淘宝”和“天猫”
网购是万能的。Shopee和Lazada是东南亚电商的两大巨头。简单来说,Shopee更像拼多多和淘宝的结合体,界面花里胡哨,价格战打得飞起,买各种日用品、小玩意儿非常便宜。Lazada则有点像天猫,品牌官方旗舰店更多,买电子产品、大家电、品牌服饰会更让人放心。
学长提醒你记好两个时间点:每个月的同月同日,比如9月9号、10月10号,是Shopee的超级大促日;而每个月的25号发薪日,是Lazada的促销日。在这期间,各种神券和折扣满天飞,记得提前把想买的东西加入购物车,到点准时下单。
iBilik & Speedhome:租房不再“抓瞎”
对于不住宿舍的同学来说,租房是头等大事。iBilik是马来西亚老牌的租房网站,房源非常多,选择面广,你可以直接在上面联系房东或中介。Speedhome则是一个新兴的平台,它最大的特色是为租客提供“零押金”(Zero Deposit)方案。传统的租房模式通常是“押二付一”,一次性要拿出三个月的房租,压力很大。而通过Speedhome,你只需要支付一笔平台服务费(相当于一个月的租金),就可以免掉那两个月的押金,对于刚来手头紧的同学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Carousell:万能的二手交易“闲鱼”
Carousell,我们都叫它“旋转拍卖”,就是东南亚版的闲鱼。这绝对是留学生的神器!你想想,很多专业教科书,只用一个学期,买新的又贵得要死。上Carousell搜一下,经常能以三到五折的价格收到学长学姐用过的二手书。我上学期一本原价200多马币的教材,在上面50马币就淘到了,简直是血赚!
同样,当你毕业或者搬家时,那些带不走的家具、电器、小玩意儿,都可以挂在Carousell上卖掉,回一波血。买卖双方可以直接聊天议价,约定交易方式,非常方便。
好了,学长压箱底的宝贝差不多都掏给你了。这份清单很长,但你不用一次性都下载完。可以先从Grab、TNG eWallet、WhatsApp这几个最核心的开始,然后根据你的需求,慢慢探索。
其实,App终究只是一个工具,真正重要的,是你那颗愿意去探索、去体验、去拥抱这个多元文化国家的心。别因为语言不通就害怕开口,别因为不熟悉就待在舒适圈。大胆地用Grab去一个你没去过的地方,勇敢地在Foodpanda上点一份你从没尝过的本地美食,主动用WhatsApp约新认识的local同学周末去喝杯Teh Tarik(拉茶)。
你会发现,手机里的这些App,就是你探索这个新世界最得力的伙伴。它们会带着你,一步步从一个手足无措的新人,变成一个玩转大马的“老司机”。
欢迎来到马来西亚,祝你们的留学生活,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