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读商科?UTS这个神仙专业你必须知道

puppy

还在纠结商科选什么专业吗?感觉会计、金融这些传统方向有点卷,又怕自己选错路?悄悄告诉你,UTS其实藏着一个宝藏专业,简直是为我们这种“什么都想试试”的留学生量身定做的!它超级灵活,让你不再“一选定终身”,你可以把商科核心和数据分析、创意科技这些酷酷的方向结合起来,打造独一无二的知识背景。更赞的是,它超级接地气,带你直接上手真实商业项目,毕业前就把经验值拉满。如果你还没想好未来的具体方向,又想学点真本事,那这个专业绝对是你的天菜。想知道它到底叫什么吗?赶紧来看看吧!

小编悄悄话:阅读前必看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绝对是干货满满!如果你也有选择困难症,对未来有点迷茫,或者单纯想让自己的大学生涯更酷一点,那请一定耐心看完。它可能会颠覆你对“读商科”的传统认知,给你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别着急,泡杯咖啡,我们慢慢聊。

哈喽,各位在lxs.net潜水的宝子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常年混迹悉尼留学圈的小编Cathy。

还记得我刚拿到UTS商科offer那会儿吗?整个人兴奋得不行,天天在小红书上刷悉尼的美食和风景,感觉人生巅峰就要来了。可没过几天,选专业这盆冷水就“哗”一下把我浇醒了。

我妈一个劲儿地给我打电话:“女儿啊,会计好,铁饭碗,毕业就能考CPA,移民还能加分!” 我爸则在旁边附和:“金融也不错啊,多高大上,进可华尔街,退可陆家嘴!” 我自己呢?其实对做账和看K线图都没啥感觉,反而觉得市场营销那些五花八门的创意案例挺有意思的。可一想到市场营销,我妈又开始念叨:“那不是搞推销的吗?不稳定,不好找工作……”

那段时间,我真的头都大了。感觉自己站在一个三岔路口,左边是“稳定但无聊”的会计路,右边是“高薪但巨卷”的金融路,中间是“有趣但未来不确定”的市场路。每一条路似乎都通向一个截然不同的未来,一旦选了,就好像给自己的未来三年甚至三十年盖了章。这种“一选定终身”的压力,你们懂吗?真的太窒息了!

就在我快要纠结到头发掉光的时候,一位已经在UTS读大二的学姐点醒了我:“你为什么非要把自己框死在一条道上呢?来UTS,你可以‘我全都要’啊!”

“我全都要?” 当时我一脸懵,这上大学又不是吃自助餐。但学姐接下来给我介绍的,就是我今天要分享给你们的UTS宝藏——一个能让你自己“DIY”职业未来的神仙专业:UTS Bachelor of Business

它不是一个专业,而是一个“专业变形金刚”

先别急着说:“嗨,不就是个商科学位吗?哪个大学没有?” No no no,UTS的这个Bachelor of Business,跟别的学校真有点不一样。它的核心魅力不在于它叫什么,而在于它给了你极大的自由度,让你像玩乐高一样,自由组合你的知识模块。

简单来说,它的结构是“1个核心专业 + 1个第二专业/2个副修/一堆选修课”。

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你不用再苦苦纠结于是选会计还是市场营销了。你可以主修(Major)市场营销,同时再搭配一个商业分析(Business Analytics)的第二专业(Second Major)。这样一来,你既懂天马行空的创意策划,又懂冷冰冰的数据分析。毕业后,你就是各大公司抢着要的“数据驱动型营销人才”,起薪和职业发展都比单一背景的同学有优势得多。

举几个真实又酷炫的组合例子给你们种种草:

  • 金融(Finance) + 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这是什么神仙组合?这就是传说中的FinTech(金融科技)人才预备役啊!当你的同学还在埋头研究传统金融模型时,你已经开始学习区块链、编程和金融数据分析了。根据全球知名咨询公司埃森哲(Accenture)的数据,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投资在2021年飙升至2100亿美元,行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极其旺盛。毕业后,无论是去高盛、摩根大通这样的投行做量化分析,还是去Afterpay、Stripe这样的FinTech独角兽公司做产品经理,你都赢在了起跑线上。

  • 管理(Management) + 创业学(Entrepreneurship):如果你心里有个创业梦,不想按部就班地给别人打工,这个组合简直是为你量身定做的。管理学教你如何科学地运营一个团队、一个公司,而创业学副修(Sub-major)则会带你接触最前沿的商业模式、融资技巧和产品开发流程。UTS本身就有非常浓厚的创业氛围,它的创业孵化器UTS Startups,在2023年已经支持了超过500个初创团队,累计融资超过2亿澳元。在这里,你的一个课堂项目,可能就是下一个Canva的雏形。

  • 广告与营销传播(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 视觉传达(Visual Communication):这个组合就更酷了,直接跨了商学院和设计学院两个领域。你想想,你不仅能写出顶级的广告文案(Copywriting),还能亲自操刀做出惊艳的视觉设计。你一个人就能顶一个小的创意团队。在这个内容为王的时代,这样的“全能型选手”在广告公司、媒体行业或者大厂的市场部,都是被疯抢的存在。我认识一个学姐就是这么选的,毕业后直接进了悉尼一家4A广告公司,薪水比同届只学商科的同学高出一大截。

看到了吗?这个“变形金刚”式的课程结构,打破了传统商科专业的壁垒。它不再强迫你在大一就做出一个“非黑即白”的选择,而是给了你一个缓冲期和探索期。你可以在学习核心商业知识的同时,去接触不同领域的课程,找到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优势所在,然后打造一个独一无二、极具竞争力的知识背景。

不玩虚的,直接带你“下场打怪升级”

如果说课程结构的灵活性是它的“颜值”,那么它超强的实践性就是它的“灵魂”。UTS的校训是“Think. Change. Do.”,这个“Do”(做)字,是刻在它DNA里的。

很多留学生吐槽,在澳洲读商科,天天就是Lecture、Tutorial、写Essay,感觉学的都是屠龙之术,离真实的商业世界很遥远。但在UTS Business School,这种情况基本不存在。他们会想尽办法把你“扔”到真实世界里去历练。

最有名的就是它的“Work Integrated Learning”(简称WIL)项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实习和实践项目。这不是那种让你自己海投简历去找的实习,而是学校深度整合到课程里的必修或选修环节。

我闺蜜就参加了其中一个叫“Business Internship”的科目。她被分配到了澳洲四大银行之一的Commonwealth Bank(CBA)做一个真实的项目。她和几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任务是为CBA的手机银行APP设计一个新的功能,以提升年轻用户的活跃度。他们每周都要跟CBA的项目经理开会,做市场调研、用户访谈、设计原型、进行数据分析,最后还要向银行的高管团队做最终汇报(Final Presentation)。

那一个学期,她简直忙到飞起,但整个人都在发光。她说:“这比我上十门理论课学到的东西都多。我第一次知道,一个商业决策背后需要考虑这么多因素,第一次学会了怎么跟不同背景的人高效协作,怎么把自己的想法清晰地展示给‘客户’。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经历直接写进了我的简历,成了我后来找工作时最有力的敲门砖。”

除了这种大型企业的合作项目,UTS还有很多与初创公司、非政府组织(NGO)合作的实践项目。比如,你可能会参与一个叫做“U:PASS”的项目,去辅导低年级的学弟学妹;或者参加一个社会创新项目,为解决悉尼的社区问题出谋划策。这些经历不仅能让你提前感受职场氛围,积累宝贵经验,更能帮你建立起在澳洲的第一个人脉网络(Networking)。

根据2023年QS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排名,UTS位列全球第62位,全澳第5位。这个数据背后,正是这些“真刀真枪”的实践机会在做支撑。学校不是把你培养成一个只会考试的做题家,而是要把你打磨成一个“即插即用”、能立刻上手解决问题的准职业人。

拥抱不确定性,成为未来的“T型人才”

我们现在正处在一个变化快到飞起的时代。领英(LinkedIn)发布的《2024年职场学习报告》指出,由于AI等新技术的冲击,预计到2027年,全球60%的核心工作技能将被重塑。这意味着,我们现在学的很多“硬知识”,可能几年后就会过时。

那么,什么才是未来真正需要的能力?答案是:跨界整合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这正是UTS Bachelor of Business这种灵活课程设计的终极目标——把你培养成一个“T型人才”。

“T”的那一“竖”,代表你在核心专业领域的深度(比如金融或会计);那一“横”,则代表你通过第二专业、副修或选修课获得的跨学科知识和广度(比如数据分析、编程、设计思维、法律等等)。

拥有这种T型知识结构的人,适应性极强。他们既能深入解决本领域的专业问题,又能站在更高的维度,与不同背景的团队成员沟通协作,共同创造新的价值。

想象一下,在一个产品开发团队里:

  • 一个纯粹的金融背景的人可能会说:“这个产品的投资回报率模型要怎么建?”

  • 一个纯粹的技术背景的人可能会说:“这个功能用Python写效率最高。”

  • 而你,一个主修金融、辅修IT的“T型人才”,则可以站出来说:“我们可以用Python抓取实时市场数据,来优化我们的投资回报率模型,并且,我了解API接口,可以和技术团队无缝对接。”

看到差距了吗?你就是那个能连接不同“孤岛”的桥梁,是团队里那个不可或缺的“翻译官”和“粘合剂”。这种复合能力,在未来的职场上,才是最稀缺、最值钱的。

UTS商学院非常鼓励这种跨界。它的很多课程都采用了项目制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故意把不同专业的学生分在一个组里。你会发现,你的队友里可能有学会计的、学管理的、学经济的,甚至还有从法学院、工程学院跑来选修的。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沟通很费劲,因为大家思考问题的方式完全不同。但慢慢地,你会学会欣赏和利用这种差异,学会从不同的视角看问题。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你未来职业生涯最好的模拟训练。

写在最后,给迷茫的你

说了这么多,我不是在给UTS打广告,而是想通过这个例子,给正在选专业道路上纠结的你说几句心里话。

真的,别再被那些“学会计好移民”“学金融挣大钱”的传统观念给绑架了。那些路或许在过去是康庄大道,但在今天这个时代,最稳妥的路,恰恰是那条能让你保持灵活、拥抱变化的路。

如果你现在还没想好自己未来到底要做什么,别焦虑,这太正常了,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千万不要因为害怕未知,就急着把自己塞进一个看似安稳的“格子”里。

我真心建议你,可以去UTS的官网上,打开那个Bachelor of Business的课程手册,像玩游戏一样,给自己搭配几套不同的“专业组合”。看看哪些组合让你眼前一亮,让你觉得“哇,这个学起来肯定很有意思”。

追随你的兴趣,而不是追随所谓的热门。因为只有兴趣,才能支撑你度过那些啃书赶due的漫漫长夜;只有兴趣,才能驱动你在一个领域里不断深耕,最终成为那个闪闪发光的人。

大学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它不应该只是一个获取文凭的过程,更应该是一场自我探索的冒险。别怕选错,因为像UTS这样的地方,给了你足够多的试错和掉头的机会。你需要的,只是迈出第一步的勇气。

别让未来的你,后悔今天轻易地就给自己的可能性设了限。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5316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