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炸锅!东京的大学竟然也撑不住了

puppy

嗨,在东京或准备来东京的宝子们,最近有个消息估计让大家都有点慌!日本留学圈都炸了,因为连东京的一些大学都传出经营困难、顶不住了的消息。少子化冲击波太猛,本地生源一少,压力可不就全给到咱们留学生头上了?这可不只是个新闻,背后可能就是学费暴涨、专业被砍,甚至毕业证都悬了!文章深扒了到底是哪些学校亮起了红灯,有几个名字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赶紧看看,千万别让自己辛辛苦苦的留学路,还没开始就踩了大雷!

留学选校避雷核心三问
招生情况怎么样?
连续多年招不满学生的大学(日语叫“定員割れ”),财务肯定紧张。这是最直接的危险信号,一定要查!
留学生比例正常吗?
如果一所大学里,留学生占了三成、五成甚至更高,你得打个问号了。它是不是因为招不到本国学生,才疯狂在海外“拉人头”?教育质量可能没保障。
风评和口碑好不好?
社交媒体上搜一搜,问问前辈。有没有学费突然暴涨、专业说砍就砍、老师频繁离职的传闻?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别只信中介和招生简章。

嗨,各位在东京或者正打包行李准备飞奔而来的宝子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在lxs.net码字的小编。

今天想跟大家聊个有点严肃,但又不能不聊的话题。上周我跟一个学妹小A吃饭,她是我老乡,去年四月满怀憧憬地来了东京,进了一所听起来很不错的女子大学读国际关系。饭桌上,她扒拉着碗里的鳗鱼饭,突然眼圈就红了。

“学长,我们学校……可能要没了。”

我当时一口汤差点喷出来。啥玩意儿?东京的大学还能说没就没?

小A说,她们学校最近几年招生越来越差,上个月学校官网突然发了个通知,说明年开始停止招收新生。在校生虽然保证能念到毕业,但人心惶惶。好几个教她专业课的老教授已经开始找下家了,学校的图书馆晚上八点就关门,以前可是开到十点的。她特别迷茫:“我这毕业证以后还有用吗?别人一听我大学名字,发现它已经倒闭了,会不会觉得我是个野鸡大学出来的?”

看着她焦虑的样子,我心里也咯噔一下。这已经不是新闻里遥远的“某某地方大学经营不善”了,而是活生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发生在东京这个我们以为遍地都是名校的“宇宙中心”的真实故事。日本的“少子化”冲击波,终于还是拍到了我们留学生的岸边,而且浪头一次比一次高。

所以,今天这篇文,咱们不谈风月,不聊打卡,就来深扒一下这个已经让整个留学圈炸锅的问题:连东京的大学都撑不住了,我们这些赌上青春和金钱的留学生,该怎么才能不让自己辛辛苦苦的留学路,还没起飞就直接坠机?

当“大学全入时代”变成“大学倒闭时代”

咱们先来搞清楚,这股“倒闭潮”到底是怎么来的。核心原因就三个字:没人了。

这里的“人”,指的是日本18岁的年轻人,也就是上大学的主力军。你知道吗?根据日本文部科学省的数据,日本18岁人口的巅峰是在1992年,那年有205万人。而到了2023年,这个数字已经骤降到了112万人左右。专家预测,到2040年,这个数字会进一步跌到88万。人口将近腰斩,但大学的数量却没怎么变少。

这就好比一个商场,顾客少了一半,但店铺数量不变,那肯定有一大批店铺要关门大吉。大学,尤其是私立大学,本质上也是一门生意,学生交的学费是它们最重要的收入来源。没有足够的日本学生,它们怎么活下去?

答案很简单:把目光投向海外,投向我们这些留学生。

于是,“大学全入时代”(只要想上大学基本都有得上的时代)的后遗症就来了。为了生存,很多私立大学开始疯狂降低门槛,尤其是对我们留学生。但这种饮鸩止渴的方式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日本私立学校振兴和互助事业团的调查显示,在2023年度,有高达53.3%的私立大学没能招满计划人数,这个比例创下了历史新高。这意味着,日本一半以上的私立大学都在“亏本”运营。

以前我们总觉得,这事儿主要发生在鸟不拉屎的偏远乡下,东京作为首都,教育资源卷上天,怎么也轮不到它。但现实狠狠打了一巴掌。当浪潮涌来,沙滩上没有谁是绝对安全的。

亮起红灯的,可能就是你心仪的“它”

我知道,大家最关心的还是:到底是哪些学校出了问题?这里我没法给你一个“倒闭大学黑名单”,因为这不现实也不负责。但我可以告诉你几个已经发生,并且引起巨大震动的真实案例,以及如何识别那些“高危”学校的特征。

案例一:惠泉女学园大学(Keisen University)—— 一声惊雷

文章开头小A的故事,其实原型就来自于这里。惠泉女学园大学,一所在东京多摩市的私立女子大学,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听起来是不是很安稳?但在2023年,它正式宣布,从2024年度起停止招生。消息一出,震惊了很多人。

为啥?直接原因就是连续多年“定員割れ”(招不满人)。根据公开数据,该校在2021年招生完成率只有76%,2022年更是跌到了58%。一个学校连预定人数的六成都招不到,财务上必然会出现巨大窟窿。学校撑不住了,只能选择体面地退出历史舞台。对于在校生来说,虽然学校承诺会负责到她们毕业,但那种在“末代校园”里学习的心情,以及对毕业证含金量的担忧,是真实而痛苦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哪怕是地处东京,哪怕有悠久历史,只要跟不上时代,无法吸引到足够的生源,终将被淘汰。

案例二:东京女子医科大学(Tokyo Women's Medical University)—— 学费过山车

这又是一所听起来如雷贯耳的学校。但它出的问题,是另一种留学生可能会遇到的“天坑”。前几年,这所大学因为附属医院的经营问题和丑闻,导致财务状况急剧恶化。他们想出的“补救”方法之一,就是——大幅提高学费。

在2021年,该校医学部的学费一次性上调了约1200万日元(约合60多万人民币),6年总学费高达4700万日元,直接劝退了无数普通家庭的学生。这种做法虽然暂时缓解了财务压力,但严重损害了学校的声誉,也让很多在读和准备报考的学生苦不堪言。你辛辛苦苦考上了,结果第二年学费直接翻倍,找谁说理去?

这警示我们,有些学校虽然不至于立刻倒闭,但会把经营压力直接转嫁到学生身上。留学生作为“外来者”,往往是最好下手的对象。

特征三:警惕那些“Fランク大学”

在日本,有一个民间词汇叫“Fランク大学”(F-Rank University),简称“F兰”。它没有一个官方的精确定义,但通常指的是那些偏差值极低,基本报名就能进,学术声誉差,经营状况堪忧的大学。这些大学是本轮“倒闭潮”中的最高危群体。

它们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极高的留学生比例:这是最明显的特征。当你在一个学校的官网或招生宣传里看到,校园里乌泱泱一片几乎都是外国面孔,甚至某些专业整个班都是中国人、越南人、尼泊尔人……你就要小心了。这说明它在日本国内已经失去了吸引力,只能靠留学生来“续命”。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的数据,有些大学的留学生比例甚至超过了50%。
  • 过于热情的招生中介:如果一个学校的中介把你当上帝一样供着,对你的日语、成绩要求低到离谱,各种打包票说“保证录取”,甚至暗示可以帮你搞定“挂科”和“出席率”,那你基本可以断定,这不是什么正经大学。他们不是在招生,而是在拉客户。
  • 校园位置偏僻,设施陈旧:很多“F兰”大学虽然号称在“东京”,但实际上可能在东京都的边缘山区,或者千叶、埼玉、神奈川的偏远地区,通勤时间长得吓人。你去实地看一看,校园小得可怜,教学楼破破烂烂,那就要三思了。

这些学校就像海市蜃楼,看似给了你一个轻松留学的机会,但背后可能是低劣的教育质量、混乱的管理,以及随时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让你失学的巨大风险。

大学一倒霉,留学生跟着遭殃

你可能会想,学校经营困难,那是校领导该头疼的事,跟我一个普通学生有啥关系?关系太大了,而且刀刀都砍在你身上。

第一刀:学费和杂费,说涨就涨。

这是最直接的冲击。学校没钱了,开源节流是必然的。怎么开源?最简单的就是涨学费。本地学生有文部科学省的各种规定护着,不好随便涨。那对谁下手最方便?当然是我们留学生。今天涨个“设施维持费”,明天加个“国际交流费”,温水煮青蛙,等你想反抗的时候,学费已经比入学时高出一大截了。

第二刀:专业和课程,说砍就砍。

为了节流,学校会毫不犹豫地砍掉那些“不赚钱”的专业。比如一些需要昂贵实验器材的理工科专业,或者请不到兼职教授的人文社科专业。你可能刚读到大二,满心欢喜地准备深入学习某个领域,结果学校告诉你,教这个领域的教授明年就退休了,学校也不打算再请新的了,这个方向的课程以后就没了。你怎么办?要么硬着头皮读个“四不像”的专业,要么就得考虑转学,之前的两年时间等于白费。

第三刀:毕业证的含金量,断崖式下跌。

这是最致命的。就算你顺利毕业了,但你的母校随后宣布停止招生或直接关闭了,你的毕业证会瞬间变得无比尴尬。在日本就职,HR看到你毕业的大学已经“查无此校”,会怎么想?回国做学历认证,虽然能认证出来,但在就业市场上,一个已经倒闭的学校,其背书能力可想而知。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而是实实在在影响你未来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第四刀:签证和生活,处处是坑。

一个管理混乱、濒临破产的学校,在处理你的在留资格(签证)时,也可能掉链子。材料交不及时、跟入管局沟通不畅,都可能导致你的签证出问题。更可怕的是,一些不良学校甚至会和黑心中介勾结,把你骗进来,然后对你高昂的学费和低下的出席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甚至鼓励你去超时打工。最终,你可能学业无成,还落得一个“非法滞在”的下场。

擦亮眼睛,你的留学路自己做主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贩卖焦虑,让大家不敢来日本了。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留学机会宝贵,我们才更要学会如何“排雷”,把风险降到最低。下面给你几条最实在的,大白话建议:

第一,学会查“定員割れ”这个词。

这是日本大学的“体检表”。你可以在Google上搜索“(大学名字) 定員割れ”或者“私立大学 定員充足率ランキング”。有很多日本教育网站每年都会公布这个数据。如果一所大学连续三年以上招生人数都达不到计划的80%,那它就属于“危险驾驶”了,你上车前可得掂量掂量。

第二,研究一下它的财务报表。

听起来很专业,但其实不难。日本的学校法人每年都必须公开自己的财务状况,叫“事業報告書”或“財務諸表”。你可以在大学官网上找到它。不用看懂每一个会计科目,你就重点看两个地方:一个是“帰属収支差額”,看这个数字是不是连续好几年都是负的(赤字);另一个是看它的“現金預金”(现金存款)还剩多少。如果一个学校年年亏损,账上也没多少钱了,那它离关门也就不远了。

第三,别被“国际化”的糖衣炮弹迷惑。

看到学校官网宣传自己“国际化程度高”“留学生多”,先别急着高兴。去查查它的具体留学生比例。一个健康发展的大学,留学生比例通常在10%-15%左右,这说明它既有国际视野,又有稳固的本土生源。如果这个比例超过30%甚至更高,那就不是“国际化”,而是“对日招生失败”的遮羞布。

第四,多用SNS,去听真实的声音。

别光看官网和招生简章,那都是美颜过的。去微博、小红书、Twitter、Facebook上搜一搜,找找这个学校的在校生或者毕业生,看看他们是怎么评价自己学校的。食堂的饭好不好吃?图书馆的座位够不够用?老师是认真负责还是天天划水?这些细节,往往比冷冰冰的排名数据更能反映一个学校的真实面貌。

来日本留学,不是终点,而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起点。选择一所大学,就像是选择未来几年你要乘坐的船。

我们漂洋过海,背负着家人的期望和自己的梦想,不是为了登上了一艘看似华丽,实则千疮百孔的破船,在风浪中担惊受怕。我们想要的,是一艘能带我们稳稳到达彼岸的坚固航船。

所以,别怕麻烦,多做一点功课,多问一个为什么。你的每一次谨慎,都是在为自己的未来加固一层防护。别让你的留学梦,还没开始,就搁浅在了选校的沙滩上。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6062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