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留学地:快来大马读汉语言专业

puppy

想找个沉浸式环境,又担心成本太高?那你可千万别错过马来西亚这个宝藏留学地!这里有超棒的天然语言环境,下课后买杯奶茶、逛个夜市,随时随地都能练习口语,中文想不好都难!更赞的是,这里的留学性价比超高,学费生活费都相当友好,你还能体验到中、马、印等超独特的多元文化。想知道大马有哪些顶尖大学开设了汉语言专业,申请又有哪些小tips?快来文章里一探究竟吧,保证让你心动!

来大马读中文,行前必看TIPS
语言环境超给力:这里约有700万华人,从点餐、购物到看电影,中文无处不在。大胆开口,别怕说错,当地人都超nice!
性价比之王:公立大学学费一年可能不到2万人民币,生活费比国内一线城市还低。用最少的钱,享受沉浸式学习和热带风光。
名校选择多:从亚洲顶尖的马来亚大学,到中国名校直属的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总有一款适合你。
申请别忘了英语:虽然是来学中文,但大部分大学的申请和基础授课都需要雅思或托福成绩哦,这个要提前准备!

嘿,同学!你是不是也经历过这样的场景:

捧着课本,把“你好吗”念了一百遍,发音标准到能去考播音员。可真到了唐人街,想跟餐厅老板点个菜,憋了半天,最后还是默默指着菜单上的图片,用一句“This one, please”尴尬收场。那一刻,你是不是觉得学的都是“哑巴中文”?

我朋友安娜就是这样。她在俄罗斯读了两年中文,HSK4考得不错,但口语一直是她的痛。她觉得,缺的是一个能让她“厚着脸皮”随时随地讲中文的环境。后来,她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不去中国,而是去了马来西亚读汉语言本科。一年后我们视频,她已经能用一口流利的华语,夹杂着“lah”“leh”的当地特色词,跟我吐槽最近看的本地中文电视剧剧情有多“狗血”了。她说:“在这里,学中文不是任务,就是生活本身。”

安娜的故事,让我发现了马来西亚这个学中文的宝藏留学地。如果你也想找一个沉浸式的中文环境,又担心预算超支,那这篇文章你可千万要看完,保证让你分分钟想打包行李出发!

为什么偏偏是马来西亚?天然的中文“练习场”!

提到学中文,大家的第一反应肯定是去中国。但马来西亚这个选项,就像一杯隐藏在街角咖啡店的特调,喝过的人都说好。

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一个无敌的天然语言环境。你可能不知道,根据马来西亚统计局2023年的数据,华人人口占了总人口的22.8%,超过700万人!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你走在吉隆坡的街头,随时可能被中文包围。

这种“包围”不是指游客区那种刻意的中文招牌,而是融入了本地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早上你去楼下的“Kopitiam”(咖啡店),可以听到老板用华语、粤语、福建话夹杂着马来语和英语在吆喝。你可以用一句简单的“老板,Kopi O冰一杯,打包!”(老板,一杯冰黑咖啡,带走!)开启新的一天。这个过程,比在教室里背一百个关于“买东西”的单词都管用。

我认识一个从韩国来的学弟,叫俊昊。他刚来的时候,特别害羞,不敢开口。他的破冰之旅,是从逛夜市(Pasar Malam)开始的。他告诉我,夜市的摊主们都特别热情,不管你的中文说得多磕巴,他们都会耐心地听,还连猜带比划地帮你。俊昊的口语就是在一次次“老板,这个炸鸡多少钱?”“可以便宜一点吗?”的讨价还价中,飞速进步的。现在,他已经是我们这群留学生里公认的“夜市砍价王”了。

除了日常对话,这里的中文媒体也超级发达。你可以打开电视,收看Astro AEC频道的本地中文新闻和综艺;也可以在便利店随手买到《星洲日报》《中国报》这些全国发行的中文报纸。这些内容非常接地气,讨论的都是马来西亚本地的热点话题,能让你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鲜活词汇,真正了解华人社群的文化和思考方式。

这种环境最棒的一点是,它给了你一个“缓冲地带”。这里的华人普遍会说多种语言,你实在卡壳了,蹦出一两个英文单词,他们完全能理解。这种“Mangdarin”(Malaysian Mandarin)的氛围,极大地降低了开口的心理压力,对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天堂。

性价比拉满!学费生活费低到你想不到

聊完了软实力,我们来谈谈最实际的——钱。留学烧钱,大家都懂。但来大马学中文,真的能让你省下一大笔!

我们先来看学费。以马来西亚排名第一的顶尖学府——马来亚大学(UM)为例,它的汉语言文学学士课程,根据官网2024年的信息,国际生的总学费大约在55,400马币左右,分摊到三年,每年大概是18,500马币,折合成人民币还不到3万块!这是什么概念?国内一些中外合作办学的项目一年学费都不止这个数了。

我们再横向对比一下。如果去英美国家读一个亚洲研究或者中文相关的学位,一年的学费动辄3万美金起步,相当于20多万人民币。即使是去中国顶尖大学读语言项目或者本科,一年的学费也普遍在2-3万人民币,和马来亚大学这样的世界前100名校(QS 2025排名第60位)相比,性价比高下立判。

如果你想选择一个有中国血统的大学,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XMUM)是个完美的选择。它的中文系课程,一年学费大约是28,000马币(约4.2万人民币)。虽然比公立大学贵一些,但毕业后拿的是厦门大学的文凭,这个含金量绝对是杠杠的。

说完了学费,再聊聊生活费。吉隆坡虽然是首都,但生活成本在全球大都市里算是非常友好的。根据全球数据库网站Numbeo 2024年的数据,吉隆坡的消费价格(不含房租)比北京低了近30%。

我来帮你算一笔账:

住宿:在学校附近合租一个房间,根据地段和条件,一个月大概在600-900马币(约900-1350人民币)。很多公寓还自带免费的游泳池和健身房,生活品质超高。

吃饭:这是最省钱的部分!在学校食堂或者周边的美食中心,一顿丰盛的杂菜饭或者鸡肉饭,大概只需要10-15马币(约15-23人民币)。一天三餐,就算天天在外面吃,一个月1200马币(约1800人民币)也绰绰有余了。

交通:吉隆坡的公共交通很方便,有轻快铁(LRT)、捷运(MRT)和公交车。办一张学生交通卡还有折扣,一个月通勤费200马币(约300人民币)足够了。

这么算下来,一个月比较舒适的生活费大概在2000-2500马币(约3000-3800人民币)。一年总的生活开销加学费,在公立大学的话,可能6-7万人民币就能搞定。这个价格,是不是让你心动了?

不止学中文,更是“亚洲文化体验包”

如果你以为来大马只是学个语言,那可就太小看它了。这里最大的魅力,在于它独一无二的多元文化。

在这里,华人文化、马来文化、印度文化以及各种原住民文化奇妙地融合在一起。这种融合不是简单的拼凑,而是深入到了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

最直观的体验就是节假日。在这里留学一年,你能把亚洲最重要的节日过个遍。一二月份,你会看到商场里挂满红灯笼,到处是舞龙舞狮,和当地华人朋友一起捞鱼生,庆祝农历新年;过几个月,你会受邀去马来同学家参加开斋节(Hari Raya)的“开放门户”(Open House),品尝各种地道的马来糕点;到了年底,屠妖节(Deepavali)的灯光会点亮整个“小印度”区,空气中都弥漫着香料和鲜花的味道。

这种体验,让你对“文化”的理解不再是书本上干巴巴的文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笑脸,一道道美味的食物,和一场场热闹的庆典。我有个从德国来的朋友,他在这里读中文系,他的毕业论文写的就是《马来西亚华人新年习俗的在地化演变》。他说,亲身经历过这里的华人如何庆祝节日,看到他们如何把传统习俗与本地元素结合,才真正理解了什么是“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当然,还有不能不提的美食!马来西亚是吃货的天堂。在这里学中文,你的词汇量增长最快的部分可能就是菜单。你不仅能吃到正宗的海南鸡饭、肉骨茶、福建面,还能在同一个屋檐下品尝到马来人的国菜椰浆饭(Nasi Lemak),印度人的飞饼(Roti Canai)。你的味蕾会在这里经历一场盛大的亚洲巡礼。

这种多元文化的环境,也为你学习汉语言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南洋视角”。你可以去马六甲的鸡场街,探寻郑和下西洋留下的遗迹;可以去槟城的乔治市,看看那些百年历史的华人宗祠和会馆。你会发现,这里的中文学习,不仅仅是语言,更关联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华人海外迁徙史。这是你在其他任何地方都学不到的宝贵一课。

顶尖名校推荐:你的梦校在这里!

聊了这么多,你肯定想知道,到底有哪些好学校可以选择呢?别急,这就为你盘点几所开设了优质汉语言专业的顶尖大学。

1. 马来亚大学 (Universiti Malaya, UM)

当之无愧的王者!作为马来西亚历史最悠久、排名最高的大学(QS 2025排名全球第60),UM的学术地位毋庸置疑。它的中文系(Jabatan Pengajian Tionghoa)成立于1963年,师资力量雄厚,研究领域涵盖了古典文学、现代文学、语言学、马来西亚华人研究等。在这里读书,你能接触到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和最顶尖的学者交流。如果你是学霸,想走学术研究路线,UM绝对是你的首选。

2. 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 (Xiamen University Malaysia, XMUM)

自带光环的选择!这是中国“双一流”名校厦门大学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分校,教学质量和课程设置都与本部保持一致。它的中文系课程叫做“汉语言文学”,师资大部分来自中国本部,能让你接受到最原汁原味的中文专业教育。最吸引人的一点是,毕业时你拿到的学位证书受中国和马来西亚两国教育部认证,无论将来回国发展还是留在海外,都极具竞争力。校园环境也是一流,被誉为“东南亚最美校园”之一。

3. 博特拉大学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UPM)

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UPM是马来西亚顶尖的研究型大学之一(QS 2025排名全球第145),以农科起家,但现在是综合性大学。它的外语学院(Fakulti Bahasa Moden dan Komunikasi)提供中文作为外语的学士课程。这里的课程设置可能更偏向于语言的实际应用和跨文化交际,非常适合那些希望把中文作为一项实用技能来掌握,未来想从事翻译、教育、国际贸易等领域的同学。

4. 拉曼大学 (Universiti Tunku Abdul Rahman, UTAR)

与华人社群关系最紧密的大学。UTAR是一所由马来西亚华人社群创办的私立大学,它的中华研究院(Institute of Chinese Studies)在本地享有盛誉。这里的课程非常接地气,除了传统的文学、历史研究,还特别注重对马来西亚本土华人社会、文化和历史的研究。如果你对东南亚华人课题特别感兴趣,想做田野调查,UTAR能为你提供得天独厚的资源和人脉。

申请小贴士:手把手教你上岸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已经摩拳擦掌,准备开始申请了?别慌,这份保姆级的申请小贴士请收好!

关于语言成绩:这是一个常见的误区!很多人以为申请汉语言专业就不需要英语成绩了。大错特错!马来西亚的大学,即使是中文系,大部分的申请系统、公共课以及与校方的沟通都是以英语进行的。所以,雅思(IELTS)或托福(TOEFL)成绩是必不可少的。通常要求雅思5.0-6.0分,具体看各个学校的要求。至于中文水平,如果你是零基础,很多学校的课程都接受从头学起;如果你已经有HSK证书,可以在申请时提交,可能会对你的申请有加分作用,甚至可以豁免一些初级课程。

准备申请材料:常规材料包括你的高中毕业证和成绩单(需要做公证和翻译)、护照全本复印件、证件照等。最重要的是你的个人陈述(Personal Statement)。千万不要用模板!在文书里,一定要清晰地说明你为什么选择学习中文,以及最关键的——为什么选择在马来西亚学习中文。把你对这里多元文化的好奇、对沉浸式环境的向往都写进去,这会让你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

关于签证:马来西亚的学生签证是通过一个叫EMGS(Education Malaysia Global Services)的官方机构统一处理的。流程相对清晰,但周期比较长,通常需要2-3个月。所以,一旦拿到学校的录取通知书(Offer Letter),就要立刻、马上开始准备签证材料,千万别拖延!

奖学金机会:虽然学费已经很便宜了,但谁不想要奖学金呢?你可以关注几个渠道:一是马来西亚政府提供的“马来西亚国际奖学金(MIS)”,但这个竞争非常激烈。更实际的是各个大学自己提供的奖学金,比如XMUM就为优秀国际生提供全额或部分学费减免的奖学金,UTAR也有入学奖学金。记得在申请时,多去学校官网的“Financial Aid”或“Scholarship”页面看看,说不定就有惊喜。

好了,说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让你对马来西亚这个宝藏留学地多了一份了解和向往?

别再只是对着手机APP上那个冷冰冰的机器人念课文了。想象一下,走出教室,楼下茶餐室的安哥(Uncle)就是你最好的口语老师;周末约上新认识的本地朋友,去东海岸的岛屿上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在这里,你收获的绝不仅仅是语言证书上的一个等级,而是一种融入生活的能力,一种跨越文化的视野,和一段充满阳光、美食和友谊的难忘回忆。

在大马,学中文不止是上课,它就是生活本身。还在等什么?快来开启你的热带中文学习之旅吧!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32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