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长温馨提示:搞钱前必读 |
|---|
签证规定:作为留学生,你的学生签证(Subclass 500)有工作时长限制。上学期间,每两周(fortnight)不能超过48小时。假期期间则没有限制。这个规定一定要遵守,不然可能会有大麻烦! 关于税号(TFN):只要你在澳洲有收入,就需要申请一个税号(Tax File Number)。这是免费申请的,也是你合法打工的凭证。每年7月到10月是澳洲的报税季,有TFN才能正常报税和退税。 最低工资:澳洲有法定最低工资标准。从2023年7月1日起,全国最低时薪是$23.23澳元。任何低于这个标准的“黑工”都要小心,不仅薪水没保障,也缺少法律保护。咱们搞钱,也要搞得明明白白,有底气! |
告别内卷,学长带你解锁澳洲搞钱路
刚来悉尼的第二个月,我收到了第一张电费账单,180多刀。看着那个数字,我脑子嗡的一下,瞬间想起了国内爸妈跟我说“电用完要随手关灯”的叮嘱。那一刻,真的不是矫情,是一种很实在的焦虑感。这边的Coles超市,西兰花动不动就10刀一公斤,理个发要40刀起步,跟朋友出门吃顿饭,人均50刀轻轻松松。钱包的干瘪速度,远超我的想象。
我相信,这种感觉,每个留学生都懂。我们漂洋过海,不只是为了换个地方继续“卷”GPA,更是想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但现实是,不搞钱,连生活都只剩下“生”和“活”,毫无“体面”可言。看着朋友圈里有些同学今天冲浪明天跳伞,你却在为下个月的房租发愁,那种滋味,别提了。
很多同学的第一反应就是去找餐厅打工,或者送外卖。我刚来的时候也干过,在一家奶茶店摇过奶茶,也在City送过餐。不能说不好,至少能挣点零花钱。但干了几个月我就发现,这纯粹是“体力换时薪”的模式,天花板太低,而且对你未来的职业发展几乎零帮助。最关键的是,太累了,下班回家只想躺着,连看书的力气都没有。
所以,今天学长不跟你聊这些“入门级”操作。咱们来聊点高级的,聊聊怎么用你的脑子、你的专业、你的信息差,在澳洲这片土地上,给自己开辟一条可持续的搞钱路。这篇干货,就是想带你从“体力派”进化成“脑力派”,让你在学习之余,也能实现经济半独立,把留学生活过得更潇-洒!
第一站:技能变现,你的专业就是印钞机
别忘了,你是个大学生,你最值钱的不是你的时间,而是你正在学习的专业技能。把它用起来,回报率绝对吊打端盘子。
如果你是IT、计算机大神:
恭喜你,你简直是坐在了金矿上。澳洲的IT人力成本非常高,很多小公司或者个人创业者,根本雇不起一个全职的程序员。这就给了你巨大的机会。
路子一:Freelancer平台接活。去Upwork、Fiverr或者澳洲本地的Airtasker上看看。上面有大量短期项目,比如“帮我建一个餐馆的展示网站”、“写个小爬虫抓取数据”、“修复一下WordPress网站的Bug”。这些活儿对你来说可能就是几个小时的事,但报酬相当可观。
真实案例:我认识一个在UNSW读Master of IT的朋友,他在Airtasker上接了一个活,帮一个本地的蛋糕店做一个简单的预订网站。他用模板改了改,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赚了1200澳元。算下来时薪超过50刀,而且全都是专业相关的实战经验,写进简历里也超级加分。
如果你是商科、市场营销精英:
你的战场在社交媒体。现在澳洲有无数面向华人的小生意,从房产中介、移民律师到本地的餐厅、美容院,他们都极度渴望打通华人市场,但又不懂怎么运营小红书、微信公众号和视频号。
路子二:社交媒体代运营。你可以主动联系这些商家,提出帮他们做内容、运营账号。你可以按月收取服务费(Retainer Fee),或者按项目收费。一开始没经验,可以找一两家免费做,积累下成功案例,后面就好办了。
真实案例:墨尔本大学一个读Marketing的学妹,就专门帮Box Hill附近的几家中餐厅做小红书推广。她负责每周探店、拍照、写文案、发布笔记。现在她同时运营着3个账号,每个月每个账号收800-1000刀的管理费,一个月就有近3000刀的稳定收入,时间还特别自由。
如果你是设计、艺术才子:
你的审美和创意就是钱。澳洲人非常尊重原创设计,也愿意为此付费。
路子三:线上开店或接私活。你可以在Etsy上开个小店,卖你的插画、设计的手机壳、定制的数字肖像画。也可以在Redbubble这样的网站,上传你的设计,网站负责生产和物流,你坐等分成就好,完全是“睡后收入”。
真实案例:一个在RMIT读设计的同学,特别擅长画可爱的宠物插画。她就在Instagram和Etsy上接单,帮别人画他们的猫猫狗狗。一张A4大小的数码画像收费80刀,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接十几单,赚的钱足够覆盖她的房租和画材开销了。
如果你是教育、语言学霸:
Tutor(家教)是留学生搞钱的传统艺能,但我们要做就做最顶尖的那一波。
路子四:专注高价值辅导。与其去辅导小学生数学,不如去辅导本地高中生的VCE(维州)或HSC(新州)考试。特别是数学、物理、化学这些科目,华人学生有天然优势。收费可以定在每小时50-80刀,如果你有经验、口碑好,100刀以上也不是问题。你可以在亿忆网、今日澳洲这些华人论坛发帖,也可以在本地的Superprof、Tutorfinder等平台注册。
真实案例:我之前一个室友是悉尼大学的精算学霸,他就专门辅导HSC的Mathematics Extension 2(最高难度的数学)。他自己做了套笔记,讲课条理清晰,很快就在学生圈里火了。他后来开了个小班课,一小时收费60刀/人,一个班5个人,一小时就是300刀!这赚钱效率,简直了。
第二站:信息差掘金,赚别人不知道的钱
很多时候,赚钱靠的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信息差。你知道的,别人不知道,你就能把这个“差”变成钱。
玩法一:二手交易“捡漏王”
澳洲人对二手物品的接受度非常高,而且经常因为搬家、换家具而低价甚至免费处理掉很多好东西。这就给了我们机会。
主战场:Facebook Marketplace和Gumtree。
核心玩法:低买高卖。你需要做的就是每天花点时间刷这两个平台,寻找那些“价值被低估”的宝贝。比如,一个看起来很旧但其实是实木的柜子,一套几乎没用过的乐高,一个功能完好但主人懒得拍照介绍的戴森吸尘器。
真实案例:我亲自实践过。有一次在Marketplace上看到有人要搬家,急出IKEA的一套书桌+电竞椅,打包只要50刀。我立刻租了个Uber XL拉了回来,花半小时擦干净,重新拍了组光线明亮的照片,分开挂出去卖。书桌卖了80刀,椅子卖了120刀,一个下午净赚150刀。澳洲每年都有两次Council Hard Rubbish Collection(大型垃圾回收),很多人会把还能用的家具家电扔在路边,那简直是免费的进货渠道!
玩法二:新时代“倒爷”
这里的“倒爷”不是让你去违法乱纪,而是利用澳洲和国内之间的信息和物品稀缺性来赚钱。
主战场:你的朋友圈、小红书、咸鱼。
核心玩法:发掘小众需求。传统的奶粉、保健品代购已经卷成红海了。但你可以发掘一些新路子。比如,澳洲限定版的球鞋、某些只在澳洲发售的潮牌服饰、本地艺术家的小众手工艺品、甚至是一些稀有的黑胶唱片。这些东西在国内有特定的爱好者群体,他们愿意为稀缺和正品付出溢价。
真实案例:一个学弟是狂热的球鞋爱好者,他对各种限量款的发售信息了如指掌。每次有重磅鞋款在澳洲发售,他都会去排队或者参与抽签。抽中后,他会通过国内的球鞋交易平台(比如得物App)卖掉,一双鞋赚几百甚至上千人民币的差价是常有的事。这需要你对某个领域有足够的热情和了解。
第三站:本地人玩法,解锁隐藏副本
想真正融入,就要试试当地人都在怎么搞钱。这些路子可能看起来不起眼,但稳定又靠谱,还能让你更好地了解澳洲社会。
玩法一:宠物保姆(Pet Sitter)
澳洲人爱宠物是出了名的,他们愿意在“毛孩子”身上花大钱。当你看到邻居遛狗时,看到的应该是一个个移动的钱包。如果你喜欢小动物,这绝对是又赚钱又治愈的完美副业。
平台推荐:Mad Paws, Pawshake。
你能做什么:上门喂猫、带狗散步、或者在主人度假时提供家庭寄养服务。
收入水平:根据平台数据,在悉尼或墨尔本,带狗散步一小时通常收费25-40刀。家庭寄养一晚的费用在40-70刀不等。如果你家可以同时接待两三只小狗,一个周末就能轻松赚到两三百刀。
玩法二:万能的Airtasker
Airtasker是个神奇的平台,它把一切“我懒得做/我不会做”的事情都变成了一个个悬赏任务。这简直就是为动手能力强的你量身打造的。
你能做什么:任何事!小到帮忙排队买网红蛋糕、去超市代购,大到组装IKEA家具、搬家、花园除草、清洁打扫。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就不愁没活干。
真实案例:我见过最绝的一个任务是“帮我把一只蜘蛛抓走并扔到户外”,悬赏50刀!对于怕虫子的人来说,这50刀花得太值了。我朋友之前就靠在Airtasker上专门帮人组装IKEA家具,他自己研究透了所有说明书,工具齐全,一个周末接两三个单,月入过千刀非常轻松。
玩法三:赶集摆摊(Market Stall)
如果你会做烘焙、会做手工艺品、或者有独特的审美能淘到好看的古着衣服,那周末去本地的市集摆个摊,绝对是超酷的体验。
怎么开始:先去逛逛你所在城市有名的市集,比如悉尼的Glebe Markets、The Rocks Markets,墨尔本的Rose St. Artists' Market。看看别人都在卖什么,了解一下摊位租金(一般一天在80-150刀不等)。然后准备好你的产品和收款码(一个Square读卡器很有用),就可以开张了!
这不只是赚钱:摆摊不仅能赚钱,更是社交。你能认识很多有意思的本地人,锻炼你的口语,还能最直接地获得市场对你产品的反馈。这种成就感,是打工体会不到的。
说了这么多,其实核心思想只有一个:别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
在澳洲搞钱,不是让你放弃学业,也不是让你天天钻进钱眼里。它的真正意义在于,通过这些尝试,你被迫去观察社会、学习技能、与人沟通、理解商业。你赚到的每一分澳元,都在为你建立自信,让你在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时,多一份从容和底气。
别再因为账单而焦虑了。从今天起,选一个你感兴趣的方向,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哪怕第一次失败了,又有什么关系呢?自己亲手挣来的钱,买一杯咖啡都觉得格外香甜。这,就是留学的意义之一啊,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