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选专业,看这份榜单就够

puppy

嘿,准备去英国留学的你,是不是也正对着满屏的专业选择犯愁?感觉信息又多又乱,生怕选错专业,毕业就“踩坑”。别担心!这篇榜单就是你的“避坑指南”。它不只看学校名气,而是超接地气地帮你分析了各大热门专业的真实就业率、薪资水平和申请难度,让你一眼看清哪个专业既有“钱”途又有前途。想知道商科、计算机、传媒到底怎么选才最适合自己吗?别再纠结了,点开看看,你的答案就在里面!

选专业前,先问自己三个“灵魂拷问”
1. 这是我真正热爱的,还是我爸妈觉得好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支撑你熬过无数个 due night 的唯一动力。强迫自己读一个不喜欢的专业,每天都像在上刑。
2. 我的硬实力(本科背景、均分)够得着吗?
梦想 G5 当然好,但也要现实。了解清楚目标院校和专业的录取门槛,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精准定位,比盲目冲刺更重要。
3. 毕业后,我最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想留英工作?想回国进大厂?还是想自己创业?不同的职业规划对应不同的专业路径。想清楚终点,才能选对起点。

英国留学选专业,看这份榜单就够

嘿,我是 lxs.net 的小编,一个在英国留学圈里摸爬滚打好几年的“老学长”。

上周,我收到一个学妹的私信,凌晨三点发来的,内容长得像篇小作文。大意是,她收到了好几个英国大学的 offer,一个是市场营销,一个是人力资源,还有一个是她自己偷偷申请的电影研究。她爸妈希望她读商科,毕业进大公司,安稳。她自己呢,从小就爱看电影,梦想着以后能做个影评人或者策展人。现在,她对着电脑屏幕,一边是父母的期望,一边是自己的梦想,感觉头都快炸了。

我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那时候,我也是这样,在“钱途”和“前途”之间反复横跳,生怕一步走错,满盘皆输。毕竟,几十万的留学费用不是小数目,选专业这件事,几乎决定了我们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生活轨迹。

所以,今天这篇“榜单”,不想跟你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学校排名。咱们就来点最实在的,聊聊那些中国留学生最爱选的几大专业,到底在英国的就业市场里是个什么水平?薪资怎么样?申请难度有多大?我会用最真实的数据和案例,帮你把这些专业的“底裤”都扒干净,让你选得明明白白。

一、商科(金融/管理/市场营销):永恒的王者,还是内卷的红海?

商科,毫无疑问是中国留学生申请的 Top 1 选择。金融、会计、管理、市场营销……听起来个个都散发着金钱的香气。每年申请季,G5 和王爱曼华(KCL, UCL, 爱丁堡, 曼大, 华威)的商学院都挤破了头。

“钱”途到底有多香?

说实话,真的很香,但前提是你得是“顶配玩家”。根据英国政府最新的毕业生就业数据显示,像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和帝国理工学院(IC)这些顶级名校的金融或经济学硕士,毕业后 15 个月内的年薪中位数可以轻松超过 55,000 英镑。我认识一个 LSE 金融硕士毕业的学长 Kevin,他毕业后直接进了伦敦金融城的一家投行,第一年的 package(总薪酬包)就接近 70,000 英镑。这绝对是金字塔尖的水平。

但是,这只是少数人的剧本。大部分普通商科专业的毕业生,起薪并没有那么夸张。根据英国求职网站 Prospects 的数据,市场营销或人力资源相关岗位的毕业生起薪通常在 24,000 到 28,000 英镑之间。这个数字在伦敦生活,只能说是勉强够用。

前途在哪里?

顶级商学院的毕业生,目标非常明确:伦敦金融城的投行、对冲基金、顶级咨询公司(麦肯锡、波士顿等)。这些地方是名副其实的“名校俱乐部”,卡背景、卡实习、卡人脉,一个都不能少。

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更现实的路径是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PwC, Deloitte, EY, KPMG),或者大型企业的管培生项目,比如联合利华、宝洁等。这些公司虽然也很卷,但至少门槛比投行咨询低一些,而且对国际学生相对友好,甚至提供工签担保(Skilled Worker Visa)。

申请难度:地狱级!

英国顶尖商学院的申请,卷到什么程度?这么说吧,你的竞争对手不仅有国内 985/211 的学霸,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精英。UCL 的管理学硕士,每年收到超过 5000 份申请,最终只录取 200 多人,录取率不到 5%。

真实案例:

我的朋友 Amy,本科是上海一所 211 的会计学,均分 89,雅思 7.5,GMAT 720,有两段“四大”的实习经历。她申请了 LSE 的会计与金融,第一轮就被拒了。后来她复盘,发现自己的文书写得太模板化,没有突出个人特质。最后她去了华威大学的商学院,毕业后通过校招进了德勤伦敦的审计部门。她告诉我:“在英国找工作,学校牌子只是敲门砖,面试时的商业思维和沟通能力才是决定性因素。”

小编真心话:

如果你不是来自顶尖院校,均分也没有高到离谱,但又想读商科,不妨考虑一些“性价比”高的学校和专业。比如,巴斯大学、兰卡斯特大学的管理学,或者利兹大学、格拉斯哥大学的国际商务,这些学校的商学院在英国本土认可度极高,回国就业也完全够用。

二、计算机科学(CS):新时代的“万金油”,通往高薪的快车道?

如果说十年前商科是版本答案,那现在,CS 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版本之子”。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软件工程……这些词听起来就充满了未来感和“钱”景。越来越多的转专业选手也开始涌入这个赛道。

“钱”途有多亮眼?

CS 毕业生的薪资,可以说是全面开花。英国求职网站 Adzuna 的数据显示,2023 年英国科技行业的平均年薪已经超过 60,000 英镑。对于顶尖名校的 CS 毕业生来说,这个数字还要高得多。帝国理工学院计算机系毕业生的平均起薪常年霸榜,通常在 45,000 英镑以上。我认识一个爱丁堡大学人工智能硕士毕业的学姐 Sarah,她还没毕业就拿到了亚马逊在剑桥的软件工程师 offer,起薪加股票,第一年就超过 65,000 英镑。

而且,CS 的薪资天花板非常高。工作三五年后,高级工程师或数据科学家的年薪达到 8-10 万英镑是很常见的。

前途有多广阔?

CS 的就业面真的非常广。除了去 Google、Meta、Apple 这样的科技巨头,毕业生还可以去:

  • 金融行业:投行和对冲基金极度需要会编程的量化分析师(Quant),薪资比纯金融背景的毕业生还要高。
  • 咨询行业:咨询公司需要技术顾问来帮助客户解决数字化转型的问题。
  • 传统行业:无论是汽车、零售还是医疗,现在几乎所有公司都在拥抱数字化,都需要自己的技术团队。
  • 创业:英国的创业生态也很好,尤其是在伦敦和剑桥的“硅沼”(Silicon Fen)。

申请难度:火箭式上升!

正因为太火了,CS 的申请难度也在逐年攀升。尤其是那些开设给转专业学生读的“Conversion Course”,比如 UCL 的 Computer Science MSc 和布里斯托大学的 Computer Science (Conversion) MSc,申请人数年年暴增。

这些项目虽然不要求本科是计算机背景,但非常看重你的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很多录取的学生本科都是数学、物理、工程等硬核理工科。如果你是纯文科背景,想转 CS,一定要在申请材料中突出自己的量化分析能力和自学的编程项目。

真实案例:

我的同学 David,本科是国内一所普通一本的土木工程,但他从大二开始就自学 Python,还在 GitHub 上参与了几个开源项目。申请时,他没有盲目冲刺 G5,而是选择了 KCL 的人工智能硕士。他的个人陈述(PS)里,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用编程解决土木工程中的一个具体问题,展现了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实践能力。最终,他成功拿到了 offer。他常说:“对于转专业的学生,你做过的项目,比你的本科名字更重要。”

小编真心话:

如果你对写代码不排斥,逻辑思维能力也不错,CS 绝对是一个值得投资的专业。但千万别因为它“火”就盲目跟风。写代码是个很枯燥的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在申请前,可以先在 Coursera 或 edX 上几门入门课,看看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

三、传媒:光鲜亮丽的梦想,还是毕业即失业的陷阱?

传媒专业,听起来总是那么洋气。在伦敦的街头扛着摄像机,在 BBC 的大楼里做实习生,或者在时尚杂志社里当编辑……这几乎是很多文科生的终极梦想。LSE、KCL、华威的传媒专业也因此备受追捧。

“钱”途现实吗?

咱们得说点实话,传媒行业的起薪,和商科、CS 相比,确实有不小的差距。根据英国创意产业联合会的数据,传媒、公关、广告等行业的毕业生起薪大多在 22,000 到 27,000 英镑之间。这个薪水,在伦敦生活会比较拮据。

这个行业更看重的是经验、作品和人脉,而不是你的学位。薪资的增长曲线也不是线性的,可能你在入行前几年薪水平平,但一旦做出几个成功的案例,积累了行业资源,收入就会有爆发式增长。

前途到底在哪?

传统的报纸、电视台确实在走下坡路,但新媒体的崛起带来了海量的机会。数字营销、社交媒体运营、内容创作、短视频策划、公共关系……这些都是非常缺人的领域。

比如,现在几乎所有品牌都需要在 TikTok、Instagram 上做内容营销,这就需要既懂中国市场又了解海外文化的传媒人才。很多留学生毕业后,会选择进入中资企业在英国的分公司,或者为希望进入中国市场的英国品牌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申请难度:文书是王道!

传媒专业的申请,不像理工科那样看重硬性指标。学校更看重的是你对这个行业的理解、你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你的个人见解。这些都要通过你的个人陈述(PS)来体现。

比如,申请 LSE 的媒体与传播硕士,你不能只说你喜欢看英剧,你要能分析出《王冠》这部剧背后的文化输出和意识形态。申请华威的创意与媒体企业硕士,你需要展现出你对商业和创意的结合有独到的思考。

真实案例:

我认识一个学妹 Lily,本科是国内双非英语专业,但她从大一开始就运营自己的公众号,写影评和剧评,积累了近万粉丝。申请时,她把公众号链接和几篇爆款文章的分析放进了申请材料里。最终,她被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的数字媒体专业录取了。Goldsmiths 的传媒在业界声誉极高,非常注重实践。Lily 说:“我的均分不高,但我的作品集证明了我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能力。”

小编真心话:

如果你真的热爱传媒,不要被“起薪低”吓退。这个行业的回报周期比较长,需要你不断积累。在读书期间,一定要多实习!多实习!多实习!去学校的媒体中心、去当地的 NGO、去初创公司,哪怕是无薪的,这些经历都会成为你简历上最宝贵的财富。记住,在传媒界,你的作品集比你的成绩单更有说服力。

四、教育: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回国发展的稳定之选?

教育学,尤其是 TESOL(对外英语教学)专业,一直是很多英语专业或文科背景学生的热门选择。UCL 的 IOE(教育学院)更是连续多年蝉联全球教育学排名第一,是无数学子的“梦中情校”。

“钱”途和前途怎么样?

在英国,如果你想进入公立中小学当老师,光有一个教育学硕士是不够的,你还需要获得教师资格证(QTS),这个过程对国际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因此,绝大部分教育学专业的留学生毕业后会选择回国发展。

回国后,就业路径非常清晰:

  • 国际学校:这是最主要的选择。拥有海外硕士学位和流利的英语,让你在应聘国际学校时非常有优势。薪资待遇也普遍不错。
  • 高校教师/辅导员:进入国内大学,尤其是“双一流”高校,现在对海外背景的要求越来越高。
  • 在线教育/培训机构:虽然前几年行业经历了大洗牌,但高端语培和素质教育的需求依然旺盛。
  • 教育相关的政府部门或出版社。

薪资方面,虽然不像金融和 IT 那样有爆发性,但胜在稳定,且有寒暑假,工作环境也相对单纯。

申请难度:看重相关经验!

顶尖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尤其是 UCL IOE 和爱丁堡大学,非常看重申请者的相关经验。如果你有教学、支教或者在教育机构实习的经历,会是巨大的加分项。

申请 TESOL 这类专业,学校希望看到你对语言教学有自己的思考,而不仅仅是“我英语好,所以我能教英语”。你需要在文书中展现你对不同教学法(如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的理解,或者对自己教学经历的反思。

真实案例:

我的朋友 Tom,本科毕业后在国内一所培训机构教了两年雅思。虽然他的本科学校很普通,但他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学心得。申请时,他把自己的教学案例和学生提分的效果写进了文书,并且联系了他的主管写了一封很有分量的推荐信。最终,他成功申请到了杜伦大学的 TESOL 专业。他说:“对于教育学申请,实践经验有时比名校背景更有用。”

小编真心话:

如果你确定自己未来想从事教育行业,那么去英国读一个教育学硕士是非常好的投资。它能带给你的不仅是一纸文凭,更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国际化的视野。但在选择学校时,除了看综合排名,也要关注学校的课程设置是否实用,是否提供实习机会。比如,有些学校的 TESOL 项目会包含真实的课堂观摩和试讲环节,这对你未来的职业发展非常有帮助。

好了,聊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给你一点启发?

其实,选专业这事儿,从来就没有一个“完美”的答案。那个薪水最高的专业,可能让你学得痛不欲生;那个听起来最酷的专业,可能毕业后根本找不到工作。

榜单和数据只是冷冰冰的参考,它们能告诉你“什么专业好就业”,但不能告诉你“什么专业适合你”。

最后,我想跟你说,别怕选错。人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张可以无限探索的地图。你今天选择的专业,只是你探索世界的起点。真正重要的是,无论你选择哪条路,都能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探索的好奇心。毕竟,留学带给我们最宝贵的,从来不只是一张毕业证,而是那段独自面对世界、不断发现自我的经历。

所以,大胆地去选吧!选那个让你一想到要学它,眼睛里就会发光的专业。那条路,就算再难走,你也会走得兴高采烈。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672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