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英避坑核心提示 |
|---|
| 毕业生签证(Graduate Visa):这是你的“黄金缓冲期”,但申请窗口非常关键!一定要在学校上报你成绩合格之后、并且现有学生签证过期之前递交。错过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
| 工签(Skilled Worker Visa):薪资门槛是重中之重!2024年4月后标准大幅提高,但刚毕业的你可能有资格享受“新人优惠”(New Entrant discount)。搞清楚自己所属岗位的具体薪资要求,这直接决定你能不能留下来。 |
| 时间规划:所有签证申请都宜早不宜迟。找工作、等公司办CoS(Certificate of Sponsorship)、准备材料、等签证结果……每个环节都需要时间。千万别等到学生签快到期了才着急。 |
| 官方信息源:政策年年变,甚至一年变几次。任何信息请务必以英国政府官网(GOV.UK)为最终标准。本文信息截至2024年中,仅供参考。 |
还记得那个赶论文的深夜吗?图书馆里只剩下键盘敲击声和咖啡机最后的挣扎,窗外的伦敦已经沉睡,你屏幕上的Word文档字数却迟迟不见增长。突然,手机亮了,是爸妈发来的微信:“毕业了就回来吧,家里都给你安排好了。”
一瞬间,比论文还大的焦虑感涌了上来。回国?好像是个安稳的选择。但看看身边还在奋斗的同学,想想自己当初揣着offer飞越大半个地球的憧憬,心里那股不甘心又冒了出来。想留下来,在这片既熟悉又陌生的土地上闯一闯,可一想到复杂的签证、海投无音讯的简历,就感觉像没头苍蝇一样,完全不知道第一步该往哪儿迈。
如果你也是这样,在毕业的十字路口一边迷茫一边焦虑,那么,恭喜你,这篇文章就是为你量身打造的“留英说明书”。别再一个人瞎琢磨了,咱们坐下来,把留英这条路拆解开,一步一步看清楚。
第一站:黄金缓冲期 —— 毕业生签证(Graduate Visa)
咱们先聊聊大部分人都会选择的第一步,也是最友好的一步:毕业生签证,也就是大家常说的PSW签证。
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新手保护期”或者“黄金缓冲期”。英国政府给你发放的一个特殊“通行证”,允许本科和硕士毕业生在英国无条件留两年(博士是三年),让你有充足的时间去找工作、实习,甚至尝试创业。
最棒的地方在于,持有这个签证,你几乎可以做任何工作,没有薪资要求,也不需要雇主担保。这意味着你可以去心仪的大厂实习,也可以在小而美的创业公司积累经验,甚至可以先在咖啡店打份工养活自己,同时慢慢规划未来。自由度超高!
谁能申请这个“神仙签证”?
条件其实很简单:
你人必须在英国境内申请。
你当前持有的是有效的学生签证。
你已经成功完成了你的学位课程(本科、硕士或博士等)。
你的学校已经正式通知内政部(Home Office)你毕业了。
看到最后一点了吗?这是整个申请过程中最最关键的一环!
真实案例1:时间线规划失误的悲剧
我认识一个学弟小M,去年9月底硕士课程就全部结束了,他的学生签证是次年1月30日到期。他想着不着急,先玩两个月再说。结果等到12月,学校才发邮件通知他,所有成绩已经审核通过,并已上报内政部。他这才开始手忙脚乱地准备材料。虽然最后有惊无险地递交了申请,但那一个多月的焦虑和等待,让他错过了好几个秋招的黄金面试机会。
所以,正确的姿势是:课程一结束,就密切关注学校邮件,和学校的Student Support部门保持沟通,确认他们上报你毕业信息的时间。一旦收到学校的确认邮件,立刻着手申请!记住,申请窗口是:学校确认你毕业之后,到你学生签证过期之前。
手把手带你走流程
相比其他签证,毕业生签证的申请材料堪称“极简”。你只需要:
有效的护照和BRP卡。
你申请学生签证时用的CAS号(通常在旧的签证申请文件里能找到)。
整个过程都在网上完成,用手机App扫描面部和证件信息,基本不用递交纸质材料。但“极简”不代表“便宜”。你需要准备好一笔不小的费用。
根据2024年的最新数据:
申请费:£822
移民健康附加费(IHS):每年£1,035。硕士毕业生申请2年,就需要支付 £1,035 * 2 = £2,070。
总计下来,大概需要准备 £2,892。这笔钱一定要提前准备好。递交申请后,官方给出的等待时间通常是8周左右,但实际情况因人而异。
拿到签证后,这两年怎么用才不浪费?
千万别把这两年当成纯粹的假期!这是你从学生身份过渡到职场人的关键时期。我身边成功留下的朋友,无一不是高效利用了这段时间。
真实案例2:从实习生到正式员工的逆袭
我的朋友Sarah,在UCL读的传媒硕士。她一拿到毕业生签证,就凭着“无需Sponsor”这个巨大优势,找到了一家心仪已久的伦敦公关公司实习。实习期间,她主动承担了很多项目,积极学习,很快就成了团队里不可或缺的一员。一年后,当她的项目主管得知她的签证只剩一年时,主动向公司HR提出,希望能把她留下来。因为Sarah已经用一年的时间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公司非常乐意为她提供工签担保(Sponsorship)。最终,她无缝衔接,从毕业生签证转到了工签。
Sarah的经历告诉我们,毕业生签证是你向英国雇主展示自己能力的“试用期”。利用这段时间,疯狂地积累本地工作经验,建立人脉网络(Networking),让你的简历不再是一张白纸。这样,当你两年后需要找一份能为你提供担保的工作时,你已经有了足够的底气和筹码。
第二站:长久之计 —— 技术工签(Skilled Worker Visa)
如果说毕业生签证是“敲门砖”,那技术工签就是能让你在英国“安家立业”的“房产证”。这是大部分人长期留在英国工作的主要途径。它的核心逻辑是:你有一个符合英国标准的技术工作,并且有合规的雇主愿意“担保”你。
听起来有点复杂?别怕,我们把它拆成四把“钥匙”,一把一把来解锁。
第一把钥匙:一份来自“持牌”雇主的工作Offer
不是随便一份工作都行。首先,你的雇主必须在内政部的“持牌担保人名单”(Register of licensed sponsors)上。这个名单是公开的,你可以在英国政府官网搜到。在投简历前,先去查一下你心仪的公司在不在名单上,能帮你节省大量时间。
其次,工作岗位本身也要有“技术含量”,通常要求达到RQF Level 3或以上的技能水平,这基本涵盖了所有大学毕业生从事的专业性工作。比如,你可以是工程师、设计师、会计师、市场经理,但通常不能是前台、服务员这类岗位。
第二把钥匙:满足“要命”的薪资门槛
这是工签申请中最核心、也是变化最快的一环。2024年4月,英国政府大幅提高了工签的薪资门槛,让无数留学生哀嚎一片。
目前的通用薪资门槛是 £38,700/年。
看到这个数字是不是心头一紧?别急,对我们应届毕业生来说,有一个巨大的“福利”——“新人优惠”(New Entrant Discount)。
如果你符合以下任一条件,你就可以享受这个优惠:
你申请时未满26岁。
你正在从学生签证或毕业生签证转为工签。
你申请的是博士后的职位。
对于“新人”,薪资门槛会降低。你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中较高的那一个:
年薪不低于 £30,960。
年薪不低于你所从事职业“行价”(Going Rate)的70%。
具体数据分析:我们来算一笔账
假设你毕业后找到了一份“网页设计师”(SOC Code 2137)的工作。我们去政府官网查这个职业的“行价”,是每年£36,700。
作为毕业生(New Entrant),你需要满足的薪资是:
不低于£30,960。
不低于£36,700的70%,也就是£25,690。
取这两个数字中较高的一个,所以,你的公司只需要给你开出不低于 £30,960 的年薪,你就满足薪资要求了。是不是比£38,700看起来友好多了?
所以,当HR和你谈薪资时,你心里一定要有这笔账!搞清楚自己职业的SOC Code和Going Rate,这是你能否留下来的关键数据。
第三把钥匙:英语能力证明
这把钥匙对我们绝大多数在英国读完大学的留学生来说,是白送的。因为你在英国获得的学位证书,就是最好的英语能力证明,无需再考雅思。
第四把钥匙:雇主给你的“入场券”——CoS
CoS(Certificate of Sponsorship)不是一张实体证书,而是一个独一无二的电子码。在你拿到Offer,并且公司决定为你担保后,他们会向内政部申请这个CoS。拿到这个码,你才能正式开始你的签证申请。
申请CoS是公司的责任,但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快则一两周,慢则一两个月。所以,拿到Offer后,一定要和HR保持良好沟通,确认CoS的申请进度。
工签申请的费用和流程
拿到CoS之后,你就可以在网上递交申请了。同样,准备好让你的钱包“大出血”:
申请费:根据签证时长和申请地点而不同。在英国境内申请一个3年期的工签,费用是£827。
移民健康附加费(IHS):还是每年£1,035。一个3年的工签就是£3,105。
总计下来,一个3年的工签个人至少要准备 £3,932。这是一个巨大的开销。好消息是,很多大公司,特别是科技和金融行业的公司,会为员工报销全部或部分签证费用。这在面试时也可以作为一个问题向HR咨询,体现你的细心和规划能力。
真实案例3:广撒网与早规划的力量
我一个在曼大学金融的朋友小林,目标非常明确——毕业就进伦敦金融城。他从研一上半学期就开始行动了。首先,他把官网上所有金融、咨询类的持牌担保公司拉了一个清单,做成Excel表格。然后,他利用学校的职业中心服务,把CV和Cover Letter改了不下十遍。之后就是海投,同时积极参加各种线上线下的招聘会,和公司的HR混脸熟。
他的策略是,在毕业生签证的保护下,先不强求公司立即给Sponsor,而是争取面试和实习机会。最终,他在一家有担保资质的金融科技公司找到了一个分析师的职位。入职一年后,凭借出色的业绩,公司顺利地帮他转了工签。他的经验就是:“别怕被拒绝,脸皮要厚;别等机会来,要去创造机会。”
第三站:少数人的赛道 —— 其他可能性
除了以上两条主流路径,还有一些相对小众的选择,也值得了解一下。
创新创始人签证(Innovator Founder Visa):如果你有一个绝佳的、可行的、创新的商业点子,并且能获得指定背书机构的认可,那么可以考虑这条路。这条路对商业计划的要求极高,适合有创业热情和资源的“少数派”。
高潜力人才签证(High Potential Individual Visa):这个签证类似于毕业生签证,但申请人无需在英国读书。只要你毕业于过去五年内全球顶尖大学名单上的学校即可。这个名单每年都会更新,如果你本科或硕士的母校(非英国大学)恰好上榜,那恭喜你,你又多了一条路。赶紧去GOV.UK搜一下当年的名单看看!
博士生的特殊优待:如果你是博士,特别是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领域的博士,申请工签时薪资门槛会有更多优惠,而且很多研究型岗位都符合要求。对于想走学术路线的同学,留在英国是一条非常清晰的道路。
好了,把这么多信息塞给你,是不是感觉头更大了?
别慌。其实留英这件事,就像我们当初申请留学一样,看起来千头万绪,但只要你一步一步拆解开,找准方向,然后一头扎进去做,就会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
焦虑是正常的,迷茫也是毕业季的标配。但千万别让焦虑和迷茫只停留在情绪层面。把它们转化成行动力。这篇文章给你画出了一张地图,但路,终究要靠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
所以,关掉这篇文章后,别再躺在床上一边刷手机一边感叹“留英好难”了。打开电脑,更新一下你的CV;去LinkedIn上,把你感兴趣的行业前辈骚扰一遍,问问他们的经验;去政府官网上,查查你心仪的那家公司,到底在不在Sponsor名单上。
行动起来,哪怕只是迈出微不足道的一小步,也比原地踏步要强。你的未来,不在爸妈的安排里,也不在任何一篇攻略里,它就在你现在敲击键盘的指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