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留学生注意!日语将成续签硬指标

puppy

在日留学的小伙伴们,快看过来!最近有个重磅消息,以后咱们续签签证,光看出勤率可能不够了,日语能力要正式成为硬性指标啦!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政策细节已经开始流出。到底要求N几水平?对语言学校和大学院的同学影响一样吗?什么时候开始实施?是不是有点慌?别急,这篇文章把所有关键信息都给你整理好了,赶紧点进来看看,提前准备,心里才有底!

新政速览:续签日语要求核心要点
政策背景:为防止“伪留学、真打工”现象,确保留学生学习质量。
主要影响人群:语言学校在读学生,特别是学习进度缓慢的同学。
具体要求:语言学校就读一年后,日语水平至少需达到JLPT N5或同等级别。
实施时间:预计2024年起逐步推行,部分规定已在审核中体现。
关键变化:出勤率不再是万能护身符,日语学习的“成果”正式被纳入审查范围。

在日留学生注意!日语将成续签硬指标

“小林,你听说了吗?以后续签,光有出勤率可能不行了!”

上周五,我正在罗森便利店里埋头炸着鸡块,前辈老王突然跑来后厨,一脸严肃地对我说。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夹子差点没拿稳。“怎么可能?我出勤率可是100%,学校老师都夸我呢。”我有点不服气地回答。

老王叹了口气,把手机递给我看:“你自己看新闻吧,入管局要动真格的了,以后语言学校的学生,要是日语没长进,就算天天来上课,签证也可能被拒。”

我凑过去一看,新闻标题赫然写着“日本語能力を在留要件に”(将日语能力作为在留条件)。那一刻,我感觉后背有点发凉。我叫小林,来日本半年,在一家语言学校读书。说实话,我每天上课确实很认真,但主要是为了那张漂亮的“出席卡”。下课后,我每周打三份工,每天累得像条狗,回到家根本没力气复习。我的日语水平,也就停留在能磕磕巴巴点餐的程度。我一直以为,只要我出勤率够高,续签签证就是板上钉钉的事。老王的这番话,像一盆冷水,把我从头浇到脚。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和小林我一样,觉得只要遵守学校纪律,保证出勤,签证就稳了。但现在,情况真的变了。日本入管局的这阵风,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要动真格的了。这篇文章,就是想和大家聊聊这个“晴天霹雳”,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又该怎么办。

狼真的来了!这次不是“狼来了”的故事

咱们留学生圈里,隔三差五就会有些“小道消息”,但这次,是真的。日本出入国在留管理厅(简称“入管局”)已经明确表示,为了提高外国留学生的学习质量,将对语言学校的管理进行重大改革。核心就一条:把学生的日语学习成果,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在留资格的重要标准。

为什么突然要这么做?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打击“伪留学”。

这些年,来日本的留学生越来越多。根据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的统计,截至2023年5月1日,在日外国留学生总数已经回升至279,274人,其中语言学校的学生占了很大一部分。人多了,问题也来了。有些中介和学校为了赚钱,招收了大量并非真心想学习,而是以打工为主要目的的学生。这些同学来了之后,出勤率可能刷得很高,但心思完全不在学习上,日语水平常年停留在“こんにちは”和“ありがとう”。

之前就有新闻曝光过,东京某语言学校,一年内有超过700名学生失踪,变成了“黑户”。这种事情多了,入管局自然要出手整治。他们认为,一个学生如果在日本的语言学校学习了一年,连最基础的日语能力(比如JLPT N5)都达不到,那就很难证明他来日本的真实目的是“学习”。

这个政策转变,就像是给所有语言学校的学生敲响了警钟。过去,我们续签材料里,最重要的就是那张盖满章的“出席证明书”。但现在,入管局的审查官可能会把你的日语成绩单、甚至课堂作业,看得比出席证明书还重。他们要看的,不再是你“有没有来”,而是你“有没有学进去”。

到底要求N几?语言学校的同学请重点关注!

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具体要求是什么?要考到N几才能续签?

根据目前已经流出的信息和一些学校开始收到的指导意见,入管局的目标非常明确:在语言学校学习一年后,学生的日语水平应至少达到JLPT N5或具备同等水平。

看到N5,很多学霸同学可能笑了,觉得“这不有手就行?”。但对于像我这样,每天被兼职掏空身体的同学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不小的挑战。N5虽然是入门级,但它也需要你掌握大约800个单词和100个基础语法点。这绝对不是每天上课打打瞌睡,下课就忘光能达到的水平。

这里的“同等水平”也很关键。除了大家熟知的JLPT(日本语能力测试),还包括J.TEST(实用日本语鉴定)的F级、NAT-TEST的5级等。入管局看的不是你非得有某一张证书,而是你是否具备了相应的沟通能力。

我身边就有个活生生的例子。我的同学小张,人很聪明,但就是不爱学习。他所在的语言学校管理比较松,他经常找理由请假去打工,出勤率勉强维持在85%的危险线。他总说:“没事,我打工的地方都是中国人,用不上日语。”去年年底他去续签,就被入管局的官员盘问了很久。官员用简单的日语问他“为什么来日本?”“学习计划是什么?”,他支支吾吾半天说不清楚,最后签证虽然勉强下来了,但只给了半年。入管局给的理由是“学习意欲不明”,要求他半年后提交能证明学习成果的材料。

小张的经历,在以前可能只是个例,但在新政策下,很可能会成为常态。入管局现在不仅会审查学生个人,还会给语言学校“打分”。如果一所学校的学生,JLPT通过率长期垫底,或者大部分学生一年后连N5都过不了,那么这所学校就会被列入“黑名单”。从这所学校递交的签证申请,会被更严格地审查,甚至直接影响到后续新生的招收。

所以,这已经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了,而是和你的学校、你的同学都息息相关。学校为了自保,也一定会加强对学生学习进度的管理和考核。以前那种“交钱就能上,上课就能毕业”的好日子,可能真的一去不复返了。

大学、大学院和专门学校的我们,会被波及吗?

看到这里,很多已经在大学、大学院或者专门学校就读的同学可能会松一口气:“还好,我是正规军,这政策是针对语言学校的吧?”

这么想,对,但也不全对。

从政策的直接目标来看,确实是语言学校。因为大学和专门学校的入学本身就有一定的日语门槛。比如,报考一个普通的私立大学,文科通常要求N2水平,理工科也至少需要N2。能考进去,本身就证明了你的日语基础。所以,入管局不会再额外要求你每年去考个JLPT来证明自己。

但是,这不代表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新政策背后传递了一个核心信号:入管局对所有留学生的“学习真实性”审查,正在全面收紧。

对于大学生和大学院生来说,你的“学习成果”是什么?就是你的“成绩单”和“学分”。

我认识一位在某私立大学读经济学的学长,他刚来日本时日语很好,考上了不错的学校。但上了大学后,他沉迷于打工和社交,觉得上课听不懂也没关系,只要考试前抱抱佛脚,能拿到学分就行。结果,他大二那年,一半的科目挂了科,学分修得稀稀拉拉。去续签的时候,他被要求提交过去一年的成绩单和“履修状况说明书”。入管局看到他惨不忍睹的成绩,直接把他叫去问话,怀疑他是否还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意愿。最后,签证官警告他,如果下一年成绩再没有改善,将直接拒签。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即使你身在大学,入管局也有的是办法来判断你是不是在“混日子”。他们可能会通过审查你的成绩单、单位取得状况(学分获取情况),来评估你的在留资格。如果你一个学期挂科太多,或者迟迟无法升入下一年级,都会成为续签时的巨大隐患。说白了,语言学校看的是“JLPT”,大学看的就是“GPA”。本质逻辑是一样的:你得证明你对得起这张“留学”签证。

根据文部科学省的数据,日本大学的平均留级率大约在8%左右,而一些管理不善的学校,留学生的留级率和退学率远高于这个数字。这些数据,入管局都看在眼里。他们可以通过你的成绩,来判断你是否真的在进行与“留学”身份相符的活动。

别慌,这其实是件好事

聊了这么多,可能很多小伙伴心里更慌了。又是查日语,又是看成绩,这留学的路怎么越来越难了?

但咱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这真的是坏事吗?

说句大白话,入管局这么做,就是想把那些只想来日本打黑工,把留学当跳板的人给筛出去。这对我们这些真心想来学习知识、体验文化、提升自己的同学来说,其实是创造了一个更干净、更纯粹的环境。

想当初,我们为什么选择背井离乡,来到日本?不就是为了学好一门语言,考上一所好大学,掌握一门新技术,看看更广阔的世界吗?如果每天只是在后厨洗碗,在工厂流水线上打包,几年下来,除了银行卡里一点微薄的存款,我们还剩下什么?日语没学好,专业知识没长进,最好的青春年华就这么过去了,那才真是最大的损失。

这个新政策,就像一个严厉的老师,在后面推着我们前进。它在提醒我们:别忘了你来日本的初心。

所以,别再把出勤率当成唯一的救命稻草了。从今天起,把你的重心,真正地放回“学习”本身。

如果你在语言学校,那就给自己定个小目标。比如,三个月内,拿下N5;半年内,冲刺N4。别觉得难,每天下课后,少刷一小时手机,多背10个单词,多看一集不带字幕的动漫。你会发现,当你的日语越来越好,你不仅续签无忧,还能找到时薪更高、更能锻炼口语的兼职,能交到真正的日本朋友,能更深地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

如果你在大学或大学院,那就认真对待每一节课,每一次考试。把你的学分和GPA,当成你在日本奋斗的“军功章”。优秀的成绩,不仅是续签的保障,更是你未来申请奖学金、升学、就职时最硬的敲门砖。

说到底,签证只是一个工具,它让我们能合法地留在这里。但真正能让我们在这里站稳脚跟,活得精彩的,永远是我们自己的能力。而语言能力,就是所有能力的地基。

所以,别怕这个变化。把它当成一个机会,一个逼自己变得更优秀的动力。你的未来,就藏在你今天翻开的每一页课本,说出的每一个日语单词里。

加油吧,所有在日奋斗的我们!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209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