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村新生避坑指南 |
|---|
| 学术篇:别天真地把 Prelim 当成国内的期中考,它的难度和占分比重都是“地狱级”的。提前一个月开始复习是正常操作,千万别指望考前一晚能创造奇迹。 |
| 生活篇:伊萨卡的冬天从11月持续到次年4月,又长又冷,雪下得比谁都认真。防风防水的羽绒服、雪地靴、帽子手套是标配。维生素D和加湿器也最好备上,不然真的会抑郁。 |
| 心态篇:在这里,你身边坐着的可能就是某个领域的未来大神。别跟别人比,找到自己的节奏最重要。Cornell Health 提供免费的心理咨询服务(CAPS),感觉撑不住了就去聊聊,没人会笑话你。 |
| 社交篇:别只待在舒适圈里。康奈尔有超过1000个学生社团,从户外探险到机器人竞赛,总有你的菜。主动一点,去认识不同背景的朋友,这比你闷头刷GPA重要得多。 |
还记得我刚到康奈尔的第一个秋天,九月初,天气好得不像话。我抱着一本厚厚的经济学教材,坐在Libe Slope的大草坪上,眼前是卡尤加湖(Cayuga Lake)被夕阳染成金色的壮丽景色,远处的钟楼敲响了悠扬的校歌。那一刻,我觉得自己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考上梦校,身处仙境,未来可期。然而,手机“叮”地一声,是Canvas发来的提醒:ECON 1110第一次prelim成绩公布。我深吸一口气点开,一个血红的“C”赫然出现在屏幕上,平均分是B-。那一瞬间,湖光山色都失去了颜色,我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完了,我是不是要被劝退了?
这个场景,几乎是每个康奈尔学生的日常缩影。前一秒还在为伊萨卡的绝美风景惊叹,后一秒就被学术的巨浪拍回现实。所以,当有人问我康奈尔到底怎么样时,我总是很难用一个词来形容。它既是“最美”的藤校,也是“最卷”的炼狱。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康村”过来人的真心话,带你看看光环背后,我们是如何在这里一边崩溃,一边成长的。
仙境康村:这里的风景,真的能治愈一切
咱们先说说它“美”的一面,这绝对不是招生宣传册上的客套话。康奈尔的校园本身就是个国家公园级别的存在。整个校园建在山谷之上,被两条巨大的峡谷(Gorges)贯穿,校园里和周边有超过150个瀑布。你没听错,是瀑布!这意味着,你可能刚下课,拐个弯就能看到一道瀑布从悬崖上飞流直下,水声轰鸣,雾气氤氲。
春天,当伊萨卡漫长的冬季终于结束,校园里的积雪融化,万物复苏。从Libe Slope往下看,整个山坡开满了黄色的水仙花,远处是冰雪消融后湛蓝的湖面。夏天,你可以和朋友们去Beebe Lake划船,或者去附近的州立公园(比如Robert H. Treman State Park)在瀑布下的天然泳池里游泳,那感觉简直不要太爽。
秋天是伊萨卡的颜值巅峰。整个山谷被染成一片金黄、火红、橙黄交织的油画。随便在校园里走走,踩着满地的落叶,随手一拍就是一张明信片。很多人都会专门去A.D. White Library,那个被大家称为“哈利波特图书馆”的地方。阳光透过巨大的彩色玻璃窗照进来,你坐在古老的木质书桌前,感觉自己就像霍格沃茨的学生。还有Uris Library顶层的“鸡尾酒廊”(Cocktail Lounge,当然这里不卖酒),巨大的落地窗正对着Libe Slope和卡尤加湖,是全校公认的最佳日落观赏点。赶due的间隙,抬头看看窗外的晚霞,感觉一身的疲惫都能被瞬间治愈。
冬天虽然漫长寒冷,但雪后的康奈尔也别有一番风味。整个校园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像是童话里的冰雪王国。红砖的建筑上顶着白色的雪帽,松树上也挂满了积雪。这时候,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在温暖的图书馆里,找一个靠窗的位置,一边复习,一边看窗外大雪纷飞。
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环境,是康奈尔最独特的魅力。它给了我们一个喘息的空间。当你在图书馆被p-set(problem set,习题集)折磨到头秃时,可以走出去,沿着峡谷步道(gorge trail)走一走,听听水声和鸟叫,你会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这种自然的疗愈力,是在纽约、波士顿那样的城市大学里很难体会到的。
卷王炼狱:在这里,“努力”只是标配
聊完了仙境,我们得面对现实了——那个让无数康奈尔学生闻风丧胆的字:“卷”。这个“卷”不是夸张,而是刻在康奈尔基因里的东西。
首先要明白,能进康奈尔的都是些什么人。以2027届为例,官方公布的录取率只有7.9%。这意味着你身边的每一个同学,都曾是高中里最顶尖的那批学生。当一群学霸聚在一起,竞争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在这里,“聪明”和“努力”都只是入场券,而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资本。
康奈尔的学术压力,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它独特的考试制度——Prelim。千万别把它和国内大学的期中考试划等号。在很多课程里,一学期会有两到三次prelim,每一次都可能占到总成绩的20%-30%。这意味着你几乎整个学期都处在备考-考试-考后焦虑-继续备考的循环中。而且prelim的难度极大,范围极广,教授们似乎默认你已经掌握了所有知识点,然后出一些让你怀疑人生的题目来筛选学生。
我永远忘不了化学课CHEM 2090的第一次prelim。那是一门工院学生的必修课,也是著名的“劝退课”之一。考前一周,图书馆里灯火通明,讨论室里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化学公式。考试当晚,几百人的考场里安静得只能听到笔尖划过纸张的声音。拿到卷子的一刻,我心就凉了半截,很多题目看起来都眼熟,但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结果,那次考试的平均分只有60多,而这在康奈尔的“weeder course”(筛选性课程)里算是正常操作。
除了prelim,还有赶不完的due。尤其是在计算机科学(CS)、工程、建筑等专业。CS专业的同学,一个project可能需要几十上百个小时才能完成,通宵写代码是家常便饭。建筑系的同学更惨,他们的“家”基本就在工作室(studio),在模型和图纸堆里睡觉是常态。大家开玩笑说,在康奈尔,睡眠、社交、GPA,你最多只能拥有两样。很多人,甚至一样都很难完美拥有。
这种压力还来自于一种无形的“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你会看到身边的朋友,不仅GPA保持在3.8以上,还在两个社团担任主席,同时在实验室做着科研,甚至还自己创了个业。你会在凌晨两点的Uris图书馆里看到每一个座位都坐满了人,大家都在默默地刷题、写报告。这种氛围会让你不自觉地焦虑,觉得自己不够努力,然后也加入到这场无休止的内卷中。著名的“Cornell Lookaway”(康奈尔式移开视线)现象就是这种文化的体现:在路上遇到认识但不熟的同学,为了避免寒暄浪费时间,大家会默契地假装没看见对方,低头匆匆走过。
在崩溃与自愈间,我们如何找到平衡?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康奈尔太可怕了。但事实上,绝大多数人都在这种高压环境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这所学校在“折磨”你的同时,也逼着你快速成长,学会如何管理压力、如何寻求帮助、如何找到学习之外的乐趣。
第一件事,就是学会“求助”。这里的资源其实非常丰富,关键看你用不用。每个教授和助教(TA)都有固定的Office Hour。一开始我也不好意思去,觉得问的问题太“蠢”。后来被prelim逼得没办法,硬着头皮去了TA的Office Hour,才发现那里挤满了人,大家问的问题五花八门。助教们都非常有耐心,一步一步地帮你理清思路。去过几次后我才明白,这根本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而是康奈尔学生必备的生存技能。学校还提供免费的学术辅导(Learning Strategies Center),你可以预约tutor帮你补习薄弱的科目。
心理上的求助同样重要。康奈尔大学深知学生的压力之大,因此在心理健康方面投入了很多资源。Cornell Health下的CAPS(Counseling & Psychological Services)为所有学生提供免费的、保密的心理咨询服务。我身边有不少朋友都去过,他们说和咨询师聊一聊,把心里的焦虑和压力说出来,真的会好受很多。记住,感到撑不下去的时候,寻求专业帮助是强者才有的智慧,不是弱者的表现。
第二件事,是找到你的“组织”。一个人在康村战斗太难了。无论是组建一个固定的学习小组(study group),还是一起吃饭吐槽的朋友,都至关重要。学习小组可以让你事半功倍,大家分工合作,互相讲解难题,效率比自己闷头苦学高得多。而生活中的朋友,则是在你考砸了、想家了、失恋了的时候,给你一个拥抱,拉你去吃一顿火锅,告诉你“没关系,都会过去的”那群人。
如何找到组织?答案是走出宿舍,拥抱那1000多个学生社团。康奈尔的社团文化非常发达。如果你喜欢户外,可以加入Cornell Outing Club,周末去爬山、露营、攀岩。如果你是技术宅,可以加入各种项目小组(project team),比如自动驾驶汽车、人造卫星,和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真正酷炫的东西。我当时加入了一个叫CSSA(中国学生学者联合会)的组织,在那里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大家一起过春节、办中秋晚会,极大地缓解了我的思乡之情。
第三件事,是学会“玩”,真正地从学习中抽离出来。伊萨卡虽然是个“村”,但绝对不是文化沙漠。市中心的Ithaca Commons有很多特色小店、餐厅和酒吧。著名的素食餐厅Moosewood Restaurant就在这里。周末可以去逛逛Ithaca Farmers Market,买点新鲜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卡尤加湖是五指湖(Finger Lakes)之一,周边有几十个酒庄,参加一个wine tour(品酒之旅)是非常棒的体验。
更重要的是,要利用好伊萨卡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别总把自己关在图书馆里。去爬山、去徒步、去湖边看日落。当你的身体动起来,大脑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息。我最喜欢的一条路线就是从校园北边的Thurston Avenue Bridge出发,沿着Fall Creek Gorge trail一直走到Ithaca Falls。这条路不长,但风景绝佳,能让你暂时忘记所有的烦恼。
说到底,在康奈尔的四年,是一场不断打破自我认知,然后重塑的过程。你来这里,会发现自己曾经引以为傲的成绩,在这里可能只是平均水平。你会经历无数次自我怀疑,甚至觉得喘不过气来。
但挺过去之后,你会发现自己变得无比强大。你学会了如何在巨大的压力下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情绪,你学会了如何与比你更优秀的人合作与竞争,你还学会了在崩溃的边缘把自己拉回来,找个地方好好喘口气,然后继续前行。
所以,别怕。康奈尔会榨干你的脑细胞,但也一定会给你一个无与伦比的平台和视野。当你毕业那天,站在Libe Slope上,再次听到钟楼的校歌响起时,你回头看这四年的路,会发现那些让你掉光头发的夜晚,那些让你痛哭流涕的prelim,也正是让你变得坚韧、成熟,闪闪发光的时刻。你会由衷地觉得,这一切,都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