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留学新情报,你的梦校有动态了

puppy

嘿,准备去欧亚留学的宝子们,快看过来!最近是不是又在为申请季头秃了?别慌,我们帮你汇总了第一手热乎情报!从德国、法国的政策新调整,到新加坡、港校新开的神仙专业,再到大家最关心的奖学金和申请DDL变化,你关心的这里都有。信息差可是申请大忌,千万别因为一个没注意到的细节就和梦校擦肩而过啦。赶紧点进来看看你的心动院校是不是被“点名”了,别错过任何一个关键动态!

欧亚留学申请必看の情报速递
德国新风向:《专业人才移民法》新规对留学生重大利好,打工时长增加,毕业后找工作签证时间延长,APS审核流程针对部分学生群体简化。
法国新机遇:“Bienvenue en France”战略持续,但众多公立大学“顶住压力”未涨学费,部分学校仍维持注册费制度,性价比依旧超高。
新加坡“卷”出新高度:NTU、NUS扎堆开设AI、金融科技、可持续发展等热门新专业,申请窗口期缩短,先到先得趋势明显。
香港“抢人”模式:高才通计划火爆,毕业生IANG签证延长至两年,授课型硕士申请DDL普遍提前,竞争进入白热化。
奖学金 & DDL:欧洲政府类奖学金申请需提前规划,亚洲院校奖学金种类增多但门槛不低。总体趋势:申请要趁早,拖延症是天敌!

嘿,各位奋战在申请季前线的宝子们!

前两天刷留学论坛,看到一个帖子,差点给我看心梗了。一个学妹,绩点、语言、实习样样不差,DIY申请德国的机械工程,满心欢喜地觉得自己是梦校天选之子。结果呢?拒信来得猝不及防。原因不是她不够优秀,而是她提交的APS审核材料里,少了一份学校刚刚更新要求的课程描述确认信。就因为这么一个微小的细节,她连被审理的机会都没有,直接被“一票否决”了。

她说,那一刻感觉自己一年的努力都喂了狗,比失恋还难受。真的,太能理解这种心情了。在留学申请这场信息战里,实力固然重要,但情报的优先级,有时候比你想象的还要高。你辛辛苦苦刷出来的GPA,可能就因为错过一个DDL、没看到一个新政策,瞬间归零。所以,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来给大家当“侦察兵”的,帮你扫清情报盲区,看看你的梦校最近都搞了哪些“小动作”!

德国:不止“严谨”那么简单,新法案带来“春天”?

提到德国,大家脑子里是不是就蹦出“严谨”、“高标准”、“APS审核劝退”这些词?没错,德国的学术门槛确实不低,但最近,这个严谨的“老大哥”也开始变得柔和起来,尤其是对我们留学生,简直是释放了前所未有的善意。

最大的变化,就是2023年开始分阶段实施的《专业人才移民法》(Fachkräfteeinwanderungsgesetz)。别被这长长的名字吓到,简单来说,就是德国现在急缺人才,正想方设法地留住我们这些高素质的“潜力股”。

这对留学生意味着什么?最直接的好处有两点:

第一,打工限制放宽了。以前,留学生每年合法打工时间是120个全天或者240个半天。现在新法案直接给你加码到了140个全天。这意味着你不仅能赚取更多的生活费,还能有更多机会去接触德国的职场环境,为毕业后的就业铺路。我认识一个在亚琛工大读硕士的学长,他就是靠着新政策,在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找到了一个每周能工作20小时的兼职,不仅时薪高,还直接参与项目,毕业时简历上已经有了一段非常亮眼的德国本地工作经验。

第二,毕业后找工作的时间更长了。以前毕业后给的找工作签证是18个月,现在,对于顺利毕业的留学生,可以直接申请一个最长18个月的居留许可来找工作。这期间你可以无限制地打工,大大缓解了经济压力。18个月啊!足够你在德国从容地寻找一份心仪的工作,而不是火急火燎地随便找个地方落脚了。

当然,还有大家最关心的APS审核。虽然整体流程没变,但针对特定学生群体,比如参加了高考并计划申请本科的同学,APS审核已经改为完全的材料审核,取消了面试环节,这无疑降低了准备的难度和心理压力。根据德国学术交流中心(DAAD)的数据,中国一直是德国最大的国际学生来源国,2022/23冬季学期,在德中国留学生人数超过了4.5万人。随着这些利好政策的推出,未来去德国留学和发展的吸引力只会越来越大。

法国:浪漫背后,是“涨学费”还是“广撒网”?

聊完德国,我们再把目光投向它的邻居——法国。前几年法国政府推出的“Bienvenue en France”战略,着实让不少想去法国公立大学薅“免学费”羊毛的同学心里一紧。这个战略提出要大幅提高非欧盟学生的学费,从几百欧的注册费涨到本科2770欧/年,硕士3770欧/年。

消息一出,很多人都觉得法国留学的性价比优势要没了。但几年过去了,情况怎么样了呢?

好消息是,法国大学的“骨气”比我们想象中要硬。由于法国公立大学拥有高度的自治权,很多学校公开表示“不跟风”,继续对所有学生(包括非欧盟学生)维持原来的注册费标准。比如像斯特拉斯堡大学、里昂二大、图卢兹大学、艾克斯-马赛大学等一大批知名公立大学,都选择了“抗旨不遵”。这意味着,你现在去这些学校读书,每年依然只需要支付几百欧元的注册费,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法式教育。这性价比,在整个欧洲都相当能打!

我朋友圈里就有一个在里昂二大读语言学的妹子,她去年入学时交的注册费才170欧元,和欧盟学生一模一样。她当时申请的时候,也是各种查资料,生怕自己撞上涨价的枪口上,最后发现只要选对了学校,法国依然是那个对知识和人才充满善意的国家。

所以,给想去法国的同学提个醒:千万不要被“法国公立大学全面涨学费”的过时信息误导。申请前,一定要去你心仪大学的官网仔细查看最新的学费政策(chercher "frais d'inscription" ou "tuition fees"),你会发现,惊喜其实还很多。

根据法国高等教育署(Campus France)的数据,法国每年吸引近3万名中国学生。他们看中的不仅仅是低廉的学费,更是法国在商科、艺术、人文社科等领域的深厚底蕴。只要你做好信息搜集,法国依然是一个充满机遇的宝藏留学地。

新加坡:精英内卷,新专业“神仙打架”

说完欧洲,我们把视线拉回亚洲。新加坡,这个被誉为“亚洲教育中心”的小红点,最近几年的申请热度只能用“爆表”来形容。尤其是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这两所世界顶尖名校,简直是卷王们的终极战场。

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新挑战和技术变革,新、港的大学这两年疯狂开设新专业,而且个个都精准地踩在了时代脉搏上。如果你还在盯着那些传统老牌专业,那可能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

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神仙专业”:

比如,NUS新开设的数字金融科技硕士(MSc in Digital Financial Technology),完美结合了金融和计算机两大热门领域,培养的是未来金融行业的顶尖人才。还有它的可持续与绿色金融硕士(MSc in Sustainable and Green Finance),紧跟全球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大趋势,毕业生在国际投行、咨询公司都非常抢手。

NTU也不甘示弱,推出了人工智能理学硕士(MSc i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课程设计非常硬核,直接对标Google、Meta等大厂的人才需求。还有面向非技术背景学生的商业分析硕士(MSc in Business Analytics),让文商科的同学也能抓住数据时代的红利。

这些新专业的特点是什么?跨学科、应用性强、就业前景好。但同时,它们也带来了新的申请挑战:申请窗口期极短,而且普遍采用“滚动录取”(Rolling Admission)模式。什么意思?就是“先到先得,招满为止”。

去年有个案例特别典型:一个双非背景、均分88、有两段大厂实习的同学,在10月初NTU某个新专业开放申请的第一天就递交了所有材料。结果不到一个月就拿到了offer。而他一个985的同学,均分90+,因为想再刷刷雅思,拖到12月才申请,最后却被无情地放进了waiting list,直到最后也没能上岸。这就是信息差和时间差带来的残酷现实。在新加坡的申请中,速度真的就是生命线。

所以,如果你想冲新加坡,记住一个字:早!尽早规划,尽早考出语言成绩,尽早准备好文书材料,在申请系统开放的第一时间就冲进去!

香港:重返C位,“抢人”大战白热化

和新加坡一样,香港这两年也开启了疯狂的“抢人”模式。无论是针对全球人才的“高才通计划”,还是对留学生的利好政策,都显示出香港求贤若渴的姿态。

对我们留学生来说,最实在的福利就是IANG签证(非本地毕业生留港/回港就业安排)从之前的一年延长到了两年!这意味着你在香港毕业后,可以无条件地获得一个两年的签证,有大把的时间在香港找工作。这对于想在亚洲金融中心积累工作经验的同学来说,吸引力是致命的。

我一个去年从港科大(HKUST)金融硕士毕业的朋友,就充分享受了这个政策的红利。他没有急着随便找个工作,而是利用这两年的签证时间,先在一家中型券商实习,积累了人脉和经验后,成功跳槽到中环的一家顶尖投行。他说,如果没有这两年的缓冲期,他可能第一份工作就得将就了。

政策的利好,也让香港留学的申请竞争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根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UGC)的数据,近年来内地学生申请港校的人数持续飙升,部分热门商科专业的报录比甚至达到了惊人的30:1。港大、港中文、港科大这些第一梯队的学校,很多授课型硕士项目的第一轮申请截止日期,已经提前到了10月甚至9月底。你还在纠结选校的时候,别人可能已经拿到面试了。

和新加坡类似,香港的大学也在不断推出新项目来吸引生源。比如香港大学新开的金融科技硕士(Master of Finance in Financial Technology)、香港中文大学的数据科学与商业统计硕士(MSc in Data Science and Business Statistics),都是瞄准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人才缺口。这些新专业对于背景多元化的申请者更加友好,如果你本科背景不是那么“纯粹”,不妨多关注这些交叉学科项目,可能会有意外的收获。

临门一脚:奖学金和DDL,别在这上面栽跟头

聊完了地区和学校的动态,最后再唠叨几句所有人都关心的钱和时间问题。

关于奖学金,欧洲和亚洲的逻辑不太一样。德国的DAAD奖学金、法国的埃菲尔奖学金,这些都是政府级别的“荣誉”,含金量极高,但申请难度也极大。它们通常需要单独的申请流程,截止日期非常早(比如在前一年的年底),而且对你的学术背景、研究计划、个人陈述要求极高。想申这类奖学金,你得把自己当成一个青年学者来准备。

而新加坡和香港的奖学金,更多是学校层面的。很多入学奖学金(Entrance Scholarship)不需要你额外申请,学校会根据你的申请材料自动评估。但僧多粥少,通常只有背景最顶尖的那一小撮学生才能拿到。不过,还是那句话,早申请,机会更大!

最后,再说亿遍DDL!DDL!DDL!

千万不要卡着截止日期提交申请。现在的网申系统,在截止前几个小时往往会因为访问量过大而崩溃。而且滚动录取的潜规则意味着,越往后,名额越少,录取的bar就越高。你用同样的背景,9月申请和12月申请,得到的结果可能天差地别。

申请季就像一场信息战,你的竞争对手可能已经拿着最新的地图和最精良的装备了,你可不能还用着去年的旧版本,靠着一腔热血往前冲。

多花点时间去官网的犄角旮旯里翻翻新动态,多看看像我们这样帮你汇总情报的文章,别让你一整年的努力,最后败给了一条你不知道的更新。路虽远,行则将至。祝大家都能拿到梦校的Offer!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77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