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启明大学学摄影,拍出韩系人生大片

puppy

你是不是也曾幻想过,自己的留学生活能像韩剧一样,每一帧都充满故事感?在启明大学学摄影,这个梦想真的可以实现!启明校园本身就是绝佳的取景地,再加上超有耐心的教授带你从零上手,无论是相机参数还是构图美学,都能轻松get。这篇文章可不是枯燥的课程介绍哦,更像是学长学姐的私藏分享,会手把手教你如何用镜头捕捉光影,调出氛围感色调,把自己的留学日常拍成一部独一无二的人生大片。快来看看,一起解锁这个超酷的技能吧!

摄影新手必看TIPS
不一定非要买专业相机,现在的手机已经足够强大,关键在于镜头后面的你。
多看韩剧和韩国电影的截图,不是为了模仿,而是为了培养你对光影和构图的“感觉”。
别怕问!启明的教授和学长学姐都超nice,大胆提问是进步最快的方式,摄影社团也是个好去处。
这篇不是一本正经的教程,更像是一份“启明摄影散步地图”,带你边玩边学,轻松上手。

嘿,各位lxs.net的朋友们,我是你们的小编学长。

还记得你刚拖着行李箱,第一次踏进启明大学校门时的情景吗?我记得我的那天。阳光正好,洒在那些红砖砌成的欧式建筑上,高大的钟楼、希腊神殿式的柱廊,还有远处穿着校服夹克、笑得灿烂的韩国学生……那一瞬间,我真的有种错觉,感觉自己不是来留学的,而是不小心闯进了哪部韩剧的拍摄现场。

我激动地掏出手机,对着眼前的一切“咔咔咔”一顿狂拍,想把这份“韩剧感”永远定格下来。可当我晚上躺在宿舍,兴冲冲地翻看相册时,却有点失望。照片里的校园是美的,但怎么看都觉得平平无奇,完全没有我亲眼所见的那种震撼和故事感。那些照片,更像是游客打卡照,而不是我“人生大片”的预告。

这个小小的遗憾,成了我拿起相机的最初动力。我想,留学生活这么宝贵,每一天都充满了新鲜和未知,如果不能把这些闪闪发光的瞬间好好记录下来,那该多可惜啊。如果你和曾经的我一样,也想把自己的留学日常拍成一部独一无二的电影,那这篇文章,就是为你准备的。在启明大学,你拥有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一个天然的、巨大的“影视基地”。

启明大学:你的专属韩剧片장 (Filming Set)

咱们先聊聊硬件。为什么说在启明学摄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我们的学校本身,就是一个怎么拍都好看的取景地。你可能不知道,启明大学的圣瑞校区(성서캠퍼스)占地超过150万平方米,是韩国公认的“十大最美校园”之一,甚至有“东方哈佛”的美誉。

这里可不是浪得虚名。学校的建筑风格融合了古典的希腊罗马式和现代设计,红砖墙、拱形门、尖顶钟楼随处可见。这种独特的氛围,让启明成了众多影视作品的宠儿。你熟悉的《花样男子》(꽃보다 남자)、《阳光先生》(미스터 션샤인)、《爱情雨》(사랑비)、《国王2hearts》(더킹 투하츠)等超过100部影视剧都在这里取过景。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每天上学走的路,可能就是当年具俊表和金丝草擦肩而过的地方;你自习的图书馆,可能就是柳演锡凝望金泰梨的那个窗口。整个校园就是一个巨大的、免费的、24小时开放的摄影棚!

给大家划几个重点,这几个地方你一定要去拍拍看:

1. 行政楼(본관)与亚当斯礼拜堂(아담스 채플)区域:这是启明的地标,也是出片率最高的地方。巨大的石柱和宏伟的阶梯,自带一种庄严复古感。建议你在下午四五点,也就是“黄金一小时”的时候去,夕阳的余晖会给红砖墙镀上一层温柔的金色,光影效果绝了。你可以让朋友站在长长的走廊尽头,利用建筑的线条作为引导线,拍出来的照片非常有纵深感。

2. 启明韩学村(계명한학촌):谁说在欧式校园里就不能拍古风?学校里竟然还藏着一个完整的传统韩屋村。这里有古色古香的讲堂、书院和传统住宅。很多留学生会在这里租借韩服(한복)拍照,效果直接拉满。下雪天来这里拍尤其美,白雪覆盖着黑色的瓦片,仿佛穿越回了朝鲜时代。

3. 行道树路(메타세쿼이아 길):从东门进来,有一条长长的水杉林荫道。这条路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风景。春天是嫩绿,夏天是浓荫,秋天是金黄,冬天是萧瑟。无论什么时候,这里都是拍摄人像的绝佳地点。你可以尝试用长焦镜头压缩空间,拍出层层叠叠的树林包裹着人物的感觉,非常有电影感。

4. 大明校区(대명캠퍼스):如果说圣瑞校区是华丽的欧式宫殿,那大明校区就是充满艺术气息的复古街区。作为启明大学的旧校区,这里的建筑更有历史感,墙上布满了爬山虎,周围有很多独立咖啡馆和艺术工作室。这里更适合拍摄一些文艺、怀旧风格的照片。

你看,光是校园本身,就提供了无数的创作灵感。你根本不需要费心去找什么网红打卡地,你的日常生活,就是在风景里。

从零开始,教授手把手带你飞

“学长,校园是好看,可我就是个摄影小白,连相机上的M、A、S档是啥都分不清,怎么办?”

别担心,这都不是事儿。在启明,学习摄影的资源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多。

启明大学本身就设有影像动画学院(영상애니메이션과),其中的照片影像专业(사진영상전공)非常有名。这意味着学校有顶尖的师资和专业的设备。当然,我们大部分留学生可能不是这个专业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蹭”资源。

你可以关注一下学校的选课系统,每个学期都会开设一些面向全校学生的教养课(교양과목),其中就经常有《摄影的理解》、《影像艺术入门》这类课程。这些课的教授通常都非常有耐心,他们知道学生们基础不同,会从最最基础的相机原理讲起。

我当时就选了一门叫《生活与摄影》的课。教授是一位看起来很艺术范儿的大叔,第一节课没讲光圈快门,而是问了我们一个问题:“你们为什么要拍照?” 他告诉我们,技术只是工具,真正重要的是你想要表达什么。他会鼓励我们去拍身边最普通的东西:宿舍窗台上的盆栽、食堂里的一碗饭、图书馆里透进来的光……

我们来把那些复杂的参数简单化,让你快速上手:

光圈(Aperture / 조리개):你可以把它想象成眼睛的瞳孔。光线强的时候瞳孔会缩小,光线弱的时候会放大。在相机上,用F值表示。F值越小,光圈越大,进光量越多,背景虚化效果越明显。想拍出那种人很清晰、背景像奶油一样化开的唯美人像吗?大胆地把光圈开到F1.8或F2.8试试!

快门(Shutter Speed / 셔터 속도):它控制光线进入相机的时间长短。快门速度越快(比如1/1000秒),越能“冻结”瞬间,适合拍运动的物体。快门速度越慢(比如1/30秒甚至更长),进光时间长,可以拍出车流的光轨或者丝滑的瀑布。但手持拍摄时要小心,快门太慢照片容易糊掉,一般建议不要低于1/60秒。

ISO(感光度 / 감도):这是相机对光线的敏感程度。ISO越高,相机在暗光下看得越清楚,但代价是照片的噪点会变多,画质会下降。所以,白天光线好的时候,尽量用最低的ISO(比如100或200),只有在晚上或者室内光线不足时,才适当提高它。

这三个参数就是摄影的“曝光三角”,它们互相影响。一开始你可能会觉得有点乱,没关系,先从A档(光圈优先)开始玩。你只需要设置你想要的光圈(决定背景虚化程度),相机会自动帮你匹配一个合适的快门速度。这是最适合新手入门的模式。

除了技术,构图是让你的照片从“好看”到“有味道”的关键。别去记那些复杂的构图法则,先掌握最简单的三个就行:

三分法:把画面用两条横线和两条竖线分成九宫格,把你想突出的主体放在交叉点上。这比把主体放在正中间要舒服得多。拍启明湖边的落日时,把地平线放在下面三分之一的线上,让天空占据大部分画面,会显得非常开阔。

引导线:利用画面里自然的线条,比如小路、栏杆、建筑的边缘,引导观众的视线到主体上。前面提到的行道树路,两排树木自然就形成了强大的引导线。

框架构图:用前景的某些元素(比如门框、窗户、树枝)形成一个“画框”,把远处的景物框起来。这样能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故事性。下次在行政楼,试试透过一个拱门去拍远处的钟楼,看看是不是立刻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捕捉韩系光影:氛围感是这样炼成的

韩系照片为什么好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对光线的运用和独特的色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氛围感”。

光线是摄影的灵魂。在启明,你一定要追逐这几种光:

黄金光(Golden Hour):日出后和日落前的一小时。这时候的光线是金色的,非常柔和,能给万物都镶上一道金边。人物在这种光线下会显得特别温暖,皮肤质感也超好。启明湖(계명호수)的湖边是拍摄日落的绝佳地点,看着夕阳一点点沉入水面,天空从金黄变成粉紫,随便一拍都是明信片。

蓝色光(Blue Hour):日落后,天还没完全黑的那十几分钟。天空会呈现出一种深邃的宝蓝色,城市和校园的灯光刚刚亮起。这时候拍校园夜景,天空不是死黑一片,而是有丰富的色彩层次,非常梦幻。

散射光(Diffused Light):阴天或者雨天,光线被云层柔和地散射开来。很多人觉得阴天不适合拍照,其实恰恰相反!阴天的光线没有刺眼的阴影,非常适合拍人像,模特的表情会更自然。雨后的地面像镜子一样,可以拍出建筑和行人的倒影,艺术感十足。想象一下,雨后湿漉漉的红砖地面,倒映着亚当斯礼拜堂的影子,是不是很有电影《假如爱有天意》的感觉?

有了好的光线,接下来就是后期调色,这是注入“韩系灵魂”的最后一步。别被“后期”两个字吓到,现在用手机App就能轻松搞定。

推荐几个App:Lightroom Mobile(功能强大,专业必备)、VSCO(滤镜文艺,操作简单)、Snapseed(谷歌出品,功能全面)。

韩系色调通常有几个特点:干净、通透、情绪化。你可以尝试下面这个简单的调色思路,在Lightroom里就能实现:

1. 光线调整:稍微降低一点“高光”,让亮部细节回来;同时提高一点“阴影”,让暗部不死黑。这样画面的整体感觉会变得很柔和,也就是所谓的“低对比度”。

2. 颜色调整:这是关键。韩系照片的颜色饱和度通常不高,但也不是黑白。你可以适当降低整体的“饱和度”,然后进入“混色”工具,单独调整某一种颜色。比如,把绿色的饱和度降低,色相往青色偏一点,就能得到那种清冷的植物颜色。把红、橙、黄色的饱和度稍微降低,明亮度提高,人物的皮肤就会显得白皙通透。

3. 色调分离/颜色分级:这是营造氛围感的大杀器。在高光部分(画面的亮部)加入一点点暖色(比如淡黄色或淡橙色),在阴影部分(画面的暗部)加入一点点冷色(比如青色或蓝色)。这种冷暖对比,会让你的照片立刻充满电影感。

4. 加颗粒:最后,在“效果”里,给照片增加一点点“颗粒”。这会模仿胶片的质感,让数码照片看起来不那么“锐利”,多一份复古和怀旧的味道。

多尝试,多调整,慢慢你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调色风格。记住,后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你前期拍摄时的感受,而不是把它变成一张“假”照片。

走出校园,用镜头记录大邱的故事

启明大学所在的城市大邱(대구),本身也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当你熟悉了校园的角角落落,不妨背上相机,去探索这座城市的肌理。

金光石路(김광석 다시 그리기 길):这是一条为了纪念韩国已故民谣歌手金光石而建的壁画街。整条街充满了复古的壁画、吉他雕塑和怀旧的咖啡馆。这里非常适合拍街头人像,你可以让朋友和壁画互动,拍出有趣又生动的故事。

前山公园展望台(앞산공원 전망대):想拍大邱的全景和夜景,来这里准没错。乘坐缆车上山,整个大邱市的景色尽收眼底。最佳的拍摄时间是日落时分,你可以一直待到华灯初上,拍下从白天到黑夜的延时摄影,效果会非常震撼。

西门市场(서문시장):这是大邱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市场。如果你想拍一些充满烟火气和人文气息的照片,这里就是天堂。熙熙攘攘的人群、热气腾腾的小吃、摊主们质朴的笑容……这些都是最鲜活的素材。在这里拍照,不要害怕,大胆地去和人们交流,捕捉他们最真实的瞬间。

你的留学生活,不应该只有校园。用你的镜头,去记录这座你生活过的城市,它的脉搏、它的温度、它的人情味。这些照片,将是你留学记忆里最宝贵的一部分。

说了这么多,其实摄影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技术。它更像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一种与生活对话的语言。

你的相机(或者手机)不只是一个记录工具,它是你留学生活的眼睛。别总想着要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片”,先从记录下今天让你心动的一束光、一片落叶、一个微笑开始吧。当你习惯了用镜头去发现美,你会发现,原来平淡的日常里,藏着这么多值得珍藏的诗意。

几年后,当你结束留学生活,再翻看这些照片时,你会感谢当初那个愿意花心思记录下这一切的自己。因为那些被定格的光影,会帮你拼凑出完整的、闪闪发光的青春。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8774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