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itlist逆袭!盘点最爱捞人的美国大学

puppy

收到Waitlist是不是心里七上八下的,感觉希望渺茫?先别灰心!其实,被放进“池子”里不代表就没戏了,每年都有很多大学在常规录取后,会从Waitlist里“捞”起一大批宝藏学生。我们特地为你盘点了那些最爱给Waitlist学生发offer的“捞人”大户,从大家最关心的UC系,到一些慷慨的文理学院,我们都帮你扒出来了。想知道哪些学校的转正率高到惊人,你的梦校又有多大的机会吗?快点进来看看吧,抓住最后的机会,说不定下一个实现逆袭的就是你!

收到Waitlist后,立刻要做三件事!
1. 接受Waitlist位置:这步是必须的!学校发给你邮件后,通常会给一个链接让你确认是否愿意待在“池子”里。千万别忘了在截止日期前点“Yes”,不然学校就默认你放弃了。
2. 缴纳另一所学校的押金:Waitlist有风险,逆袭是惊喜,但咱们不能把所有希望都押在上面。一定要先确保自己有学上,在规定日期前给你已经录取的学校交押金,保住一个位置。
3. 写一封“爱的表白信” (Letter of Continued Interest):这是逆袭的关键一步!告诉招生官你有多爱这个学校,并且更新你最近取得的成就(比如新的奖项、成绩、活动等),让他们看到一个更优秀、更坚定的你。

“叮咚——”

凌晨三点,在图书馆赶完paper的Leo揉着眼睛点开了手机。屏幕上赫然显示着一封来自他梦校的邮件。心跳瞬间加速,他颤抖着手解了锁,邮件标题是“An Update on Your Application”。

是offer吗?还是拒信?他深吸一口气,点开邮件,硕大的“Waitlisted”单词像一盆冷水,从头浇到脚。

希望和失望的情绪在他心里打架。Waitlist,这个词听起来就像是“备胎”的学术版,充满了不确定性。他是不是就这么和梦校擦肩而过了?Leo瘫在椅子上,感觉整个申请季的努力都变得有点可笑。

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过和Leo一样的心情。收到Waitlist,感觉就像被发了一张“好人卡”,心里七上八下的,不知道该继续等,还是彻底放弃。先别急着灰心!其实,被放进“池子”里不代表就没戏了。每年都有很多大学在常规录取结束后,会因为录取学生的实际报到率(Yield Rate)低于预期,而从Waitlist里“捞”起一大批宝藏学生。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那些最爱给Waitlist学生发offer的“捞人”大户,看看你的梦校上榜了没!

UC系:加州阳光下的无限可能

说到Waitlist,怎么能不提申请人数爆炸、战况激烈的加州大学(UC)系统呢?UC系是出了名的“Waitlist大户”,每年都会把成千上万的学生放进候选名单。虽然看起来池子大得吓人,但这也意味着一旦有机会,他们捞起人来也绝不手软!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CSD) - “捞人”界的劳模

UCSD绝对是UC系里最慷慨的学校之一。这所坐拥阳光沙滩的顶尖理工强校,每年都会从Waitlist里录取数量可观的学生。对于那些手握高分,但可能因为文书或活动稍显平淡而被放进Waitlist的同学来说,UCSD简直就是救星。

来看一组惊人的数据。根据学校公布的Common Data Set,在2022-2023申请季,UCSD向20,815名学生发出了Waitlist邀请,其中有12,968名学生选择接受。你猜最后学校捞了多少人?答案是:2,540人!转正率接近20%!这意味着每五个在池子里等待的学生,就有一个能拿到UCSD的offer。

我的一个学弟Kevin,SAT 1520,托福110+,申请CS专业被UCSD放进了Waitlist。他当时都准备去另一所综排40多的学校了。但他还是不死心,给学校写了一封情真意切的Letter of Continued Interest,更新了自己最近在做一个编程项目,还参加了一个线上数学竞赛的成果。结果五月中旬,他真的收到了UCSD的录取邮件,激动得在朋友圈连发了三条动态。

加州大学尔湾分校 (UCI) - “池子”大,机会也大

UCI和UCSD可以说是难兄难弟,同样以庞大的Waitlist池子和较高的转正率闻名。作为一所飞速发展的研究型大学,UCI这几年的排名和声誉都在稳步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申请者。

在2022-2023申请季,UCI的操作更加“豪放”。学校向高达30,612名学生提供了Waitlist位置,有18,600名学生接受。最终,UCI从这个巨大的池子里捞起了3,767名学生!虽然转正率和UCSD差不多,也是20%左右,但录取的绝对人数更多。这意味着,如果你在UCI的Waitlist上,你面对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希望,而是实实在在的机会。

为什么UC系这么爱用Waitlist?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作为公立大学系统,他们需要精确地控制每个校区的入学人数,以保证教学资源和住宿的分配。Waitlist就像一个蓄水池,可以帮助他们灵活地填补那些拿到offer但最终没有选择入读的学生留下的空缺。所以,如果你在UCSD或UCI的Waitlist上,千万别放弃,你的机会比想象中大得多!

当然,像UCLA和UC Berkeley这样的顶级分校,Waitlist转正的难度就大很多了。比如在同一申请季,UCLA虽然也从Waitlist录取了353人,但考虑到接受Waitlist位置的人数超过一万,转正率只有个位数。所以策略上也要有所区分,对于UCLA和UCB的Waitlist,保持平常心,但对于UCSD、UCI、UCD这些学校,一定要积极争取!

私立综合大学:那些隐藏的“捞人”高手

除了公立大校UC系,很多顶尖的私立大学其实也是Waitlist的忠实用户。它们的“捞人”规模可能没有UC那么夸张,但转正率有时候会高到吓人,绝对值得你重点关注。

卡内基梅隆大学 (CMU) - 变幻莫测的机会主义者

提到CMU,大家想到的就是计算机和工程领域的“神校”。申请难度极大,竞争堪称惨烈。也正因为如此,CMU的Waitlist转正情况就像坐过山车,极不稳定,但一旦有机会,就是一波大“捞”。

CMU的Waitlist策略非常依赖于当年各个学院,尤其是CS、工程等热门学院的Yield Rate。如果某年藤校发的offer太多,导致很多同时拿到CMU和藤校offer的大神最终选择了后者,那么CMU就会果断开启“捞人”模式。

比如在2022-2023申请季,CMU向5,976名学生提供了Waitlist位置,其中4,141人接受。最终,有302人成功上岸。这个比例不算特别高,但在顶尖私校里已经相当不错了。然而,回顾往年数据,你会发现更有趣的现象。在某些年份,CMU的Waitlist录取人数可以是几百人,但在另一些年份,也可能是零。这完全取决于当年的录取情况。

所以,如果你在CMU的Waitlist上,你需要做的就是展示你对CMU“非你不可”的忠诚度。在你的Love Letter里,一定要具体说明为什么CMU是你的第一选择,可以结合你想去的学院、想跟的教授、想参与的项目来谈,让招生官相信,只要他们给你offer,你一定会来。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UMich) - 公立藤校的慷慨

UMich作为美国顶尖的公立大学,学术声誉和综合实力都足以媲美私立藤校。它的Waitlist政策也很有意思,虽然每年都会把大量申请者放进Waitlist,但它同样也会从中录取不少人。

在2022-2023学年,UMich向13,380名学生提供了Waitlist,有8,056人接受。最终学校录取了503人。看起来比例不高,但UMich的Waitlist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会非常看重学生的“持续兴趣”(Demonstrated Interest)。

一个真实的案例是,有个学姐申请了UMich的Ross商学院,结果被放到了全校的Waitlist里。她没有气馁,而是做了一系列的操作:首先,她给区域招生官写了一封非常诚恳的邮件,重申了对UMich的热爱,并补充了自己高三下学期新考出的AP成绩和参加的一个商业挑战赛的获奖情况。接着,她还联系了一位在Ross就读的学长,通过他了解了更多关于学院课程和社团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巧妙地融入到她的邮件中,证明她做了充足的功课。最后,在五月底,她成功地等来了Ross的录取通知。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像UMich这样看重学生匹配度的学校,你的主动出击,是打破僵局的最好武器。

文理学院:小而美的逆袭天堂

别只盯着那些巨无霸综合性大学,很多顶尖的文理学院(Liberal Arts Colleges)也是Waitlist逆袭的好去处。因为它们的学生规模小,所以每一个录取名额都计算得非常精确。一旦有学生放弃offer,它们就更需要从Waitlist中找到合适的人来填补。

瓦萨学院 (Vassar College) - 不拘一格降人才

Vassar是一所非常优秀的文理学院,以其开放、多元和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而闻名。在录取上,Vassar也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

根据2022-2023年的数据,Vassar向1,228名学生发出了Waitlist邀请,其中791名学生选择留下。最终,学校从中录取了89人。转正率超过了11%!对于一所录取率本身就极低的顶尖文理学院来说,这个数字相当可观了。

文理学院的Waitlist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你的“独特性”更容易被看到。招生官在审阅Waitlist学生的材料时,不仅仅是看你的分数,更看重你是否能给这个小社区带来新的东西。比如你有一个特别的爱好,或者你在文书中展现了与众不同的思考。这些都可能成为你脱颖而出的关键。

如果你在文理学院的Waitlist上,你的Love Letter可以更“走心”一点。不要只是罗列你的成绩和奖项,可以分享一个你最近读的一本书、看的一部电影,以及它如何激发了你的思考,并把这些思考与学校的某个特定课程或教授的研究方向联系起来。让招生官看到一个鲜活、有趣、有深度的你。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Waitlist多了一点信心?

收到Waitlist,真的不是世界末日。它更像是一场加时赛,给了你一个重新展示自己的机会。那些招生官把你放在Waitlist上,说明他们认可你的优秀,只是因为名额有限,暂时无法给你一个确定的位置。他们也在犹豫,也在期待能有理由把你“捞”上来。

所以,现在该做什么?

别再唉声叹气了!赶紧爬起来,打开电脑,去给你心爱的学校写一封情真意切的“Love Letter”吧!告诉他们,你最近又进步了多少,你对他们的爱有多深沉。别忘了,你不是在乞求一个机会,而是在证明你就是他们正在寻找的那个“The One”。

记住,申请季的终点线不是由学校划定的,而是由你自己。只要终场哨声还没响起,就别放弃奔跑。说不定,下一个实现惊天逆袭的,就是屏幕前的你!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8845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