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入境,带上这些就稳了!

puppy

别慌,我们都懂!这篇文章就是你的打包救星。咱们先说最重要的,那些必须随身携带的文件,比如BRP确认信、CAS、住宿证明,放错地方可就麻烦大了。还有,初来乍到,带点英镑现金和救命的转换插头绝对能让你少走弯路。当然啦,像常用药、备用眼镜这些贴身小物也不能忘。想知道哪些东西英国又贵又难买,哪些又是完全没必要占地方的“行李刺客”吗?我们帮你列了一份超详细的清单,从文件到日用,跟着它收拾,保证你落地不抓瞎,轻松开启留学新生活!

英国留学打包终极备忘录
必带文件(随身!):护照、BRP确认信、CAS、住宿证明、肺结核体检报告、学费/住宿费支付凭证、ATAS证书(如需)。千万别托运!
落地急救包:少量英镑现金(200-300镑)、转换插头(至少2个)、充电宝、国内电话卡(开通国际漫游)或提前买好的英国电话卡。
强烈建议国内带:常用药品(感冒、肠胃、消炎药)、备用眼镜和隐形眼镜、手机膜和壳、少量家乡零食和调味品。
千万别带的“行李刺客”:电饭煲等厨具、被子枕头、大量洗漱用品、成堆的课本。这些在英国买既方便又不贵。

英国留学入境,带上这些就稳了!

还记得我第一次飞伦敦的场景。那是在一个九月的清晨,希思罗机场T3航站楼的灯光比我想象中还要亮。我推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背着一个快要炸开的双肩包,排在长长的Non-EU通道队伍里。心里默念了八百遍准备好的入境说辞,手心里全是汗。

排在我前面的,是个看起来和我差不多年纪的男生,小A。他被海关官员叫到一边,翻箱倒柜地在找什么。我听到他用磕磕巴巴的英语解释:“My letter… in… in the big box…” 官员面无表情地指了指旁边的小房间。那一刻,整个队伍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后来才知道,他把BRP(生物信息卡)的确认信随手塞进了托运的行李箱里。这一疏忽,让他在小黑屋里多待了两个小时,错过了接机的学长,一个人在深夜的机场手足无措。

小A的经历不是个例。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留学生因为打包时的一个小疏忽,给自己的留学第一天增添了不必要的“惊吓”。所以,今天这篇超长待机的打包指南,就是来拯救你的!咱们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只说最实在的干货。跟着这份清单走,保证你从下飞机那一刻起,就是个从容淡定的“老司机”。

“死都不能托运”的核心文件包

咱们先把丑话说在前面,有些东西,你就是把它们缝在内裤里,也别塞进托运箱。这个“核心文件包”,就是你在英国的“身份证明集合”,是你从“游客”转变为“合法学生”的通关文牒。想象一下,你人到了,证明你身份的东西还在行李转盘上绕圈圈,或者更糟,飞去了另一个城市,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

所以,请准备一个文件袋,把下面这些东西像宝贝一样揣在随身的背包里:

1. 护照和签证页:这个不用多说了吧?没它你连飞机都上不去。拿到手后,立马检查一下你的签证页信息,姓名、生日、有效期,一个字母都不能错。抵达英国后,这张贴在护照上的小纸片就是你最初的合法身份证明。

2. BRP确认信(BRP Collection Letter):这封信是重中之重!当你拿到签证时,护照里只会有一个有效期很短的临时签证(Vignette),通常是90天。BRP卡才是你在英国长期的“身份证”。入境后,你需要凭这封确认信去指定的邮局领取你的BRP卡。海关官员有很大概率会要求查看这封信,以确认你来英国的目的和身份。就像小A的案例,缺了它,官员有权怀疑你的入境动机。

3. CAS(Confirmation of Acceptance for Studies):这是学校发给你的“录取确认函”,上面有你的课程信息和唯一的CAS号码。虽然现在很多信息都电子化了,但根据英国政府官网(GOV.UK)的建议,打印一份纸质版或在手机里存好多份电子版,总没错。海关官员可能会问你读什么学校、什么专业,CAS就是最有力的证明。每年都有学生因为被问到课程细节时支支吾吾,而被请去进一步核查,打印一份CAS,把关键信息划出来,能让你有备无患。

4. 住宿证明:无论是学校宿舍的确认邮件,还是校外租房的合同,都请打印出来。这能向海关证明你在英国有固定的居住地,不是来“打黑工”的。我一个朋友就曾被问到:“Where will you be staying tonight?”(你今晚住哪儿?),他迅速掏出宿舍offer,对方点点头就盖章了。尤其是在一些主要空港,如曼彻斯特或伯明翰,边境官员对学生住宿情况的核查有时会更仔细。

5. 肺结核体检报告(TB Test Certificate):如果你来自需要进行肺结核检测的国家(中国就在这个名单上),这份报告是必须的。虽然不是每次都会被抽查,但一旦查到你没有,后果可能很严重,甚至会被拒绝入境。别拿这个冒险。

6. 其他辅助文件:比如学费和住宿费的支付凭证、ATAS证书(针对部分理工科敏感专业)、学位证和成绩单原件或公证件。这些文件不一定会被检查,但万一遇到一个较真的官员,它们就是你最好的“自证材料”。把这些文件的扫描件在手机和邮箱里各存一份,以防万一。

救命稻草:落地第一天的生存必备

顺利出关,拿到行李,恭喜你,你已经成功了一半!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从机场到宿舍的这段路,可能会遇到手机没电、网络失联、打车困难等各种小插曲。下面这些东西,就是你落地第一天的“救命稻草”。

少量英镑现金:我知道现在国内移动支付太方便了,但英国可不是这样。虽然大部分地方都能刷卡,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现金就是王道。比如,机场的手推车可能需要投币(通常是£1或£2的硬币),或者你的手机没电了,需要用公共电话,又或者你想在路边买瓶水、买个三明治。根据Numbeo网站2023年的数据,从希思罗机场打车到伦敦市中心的费用大约在£50-£90之间。带上200-300镑的现金,不用太多,足够你应付从机场到宿舍的交通费和一些零碎开销,会让你心安很多。

转换插头和充电宝:英国的插座是英标三孔式(Type G),和国内的完全不兼容。想象一下,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后,手机电量告急,你却发现充电线插不进墙上的插座,那种绝望感……建议至少带两个转换插头,一个给手机,一个给电脑。机场的转换插头又贵质量又差,一个可能就要卖到£15以上。同时,一个充满电的大容量充电宝,绝对是你在找路、联系接机人时的定心丸。

能上网的手机:落地后第一件事,就是给家人报平安。你可以选择开通国内手机卡的国际漫游,费用会比较高,但能保证无缝衔接。更经济的选择是,提前在某宝上买一张英国的电话卡,比如Giffgaff或Lebara,落地插卡即用。根据Giffgaff官网2024年的信息,£10就能买到包含20GB数据的月度套餐,非常划算。有了网络,你才能用Google Maps导航,用WhatsApp联系朋友,查看到宿舍的路线。

一张全币种信用卡:Visa或Mastercard的信用卡在英国的通用性非常高。在办理好英国本地银行卡之前,这张卡将是你的主要支付工具。无论是网上订火车票,还是在超市购物,都非常方便。记得在出国前通知你的发卡行,避免因异地消费被风控锁卡。

英国又贵又难买?这些东西从国内带准没错

很多同学本着“轻装上阵”的原则,觉得什么都可以在英国买。话是没错,但有些东西,在英国不仅价格高得离谱,而且还特别难买到合心意的。带上它们,不仅能省下一大笔钱,还能让你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一丝熟悉的温暖。

1. 常用药品:这是清单上的第一名!英国实行医药分离,看病需要预约GP(家庭医生),流程漫长且复杂。对于一些小病小痛,比如感冒、发烧、拉肚子、过敏,想拿到对症的药非常困难。英国药店(如Boots、Superdrug)里卖的非处方药,药效通常比较温和,对于习惯了国内“猛药”的我们来说,可能感觉像在“刮痧”。

真实案例:我的同学去年得了急性肠胃炎,疼得在床上打滚,但预约GP最快也要等到三天后。最后还是靠着我从国内带来的黄连素和诺氟沙星才缓过来。所以,请务必准备一个“小药箱”,包含:感冒药(如999感冒灵、连花清瘟)、退烧药(布洛芬)、肠胃药、消炎药(如阿莫西林,但请注意海关规定)、创可贴、过敏药、眼药水等。根据英国政府规定,携带个人药品入境,最好保留药品原包装和说明书,如果是处方药,建议附上医生开具的英文证明,剂量通常不要超过三个月的用量。

2. 备用眼镜和隐形眼镜:如果你是“四眼星人”,请务必在国内配好至少一副备用眼镜,并带足半年到一年的隐形眼镜和护理液。在英国配眼镜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首先,你必须去做视力检查(Eye Test),这个检查在Boots或Specsavers等眼镜店的费用通常在£25左右。然后,镜框和镜片是分开计价的,一副最最基础的眼镜,打完折也要£80-£100,稍微好一点的轻松超过£200。整个流程下来,可能需要一到两周。相比之下,国内几百块人民币就能搞定一副质量不错的眼镜,简直是“白菜价”。

3. 手机配件和小型电子产品:手机膜、手机壳、数据线,这些在国内十几块钱包邮的东西,在英国价格直接翻好几倍。一张普通的手机钢化膜,在商场里可能要卖到£10-£15。而且,如果你用的不是最新款的iPhone,想找到匹配的手机壳和膜会更困难。所以,多备几张膜、几个壳、几根数据线,绝对不亏。

4. 特定文具:虽然英国也有WHSmith和Ryman这样的文具店,但如果你对文具的“手感”有要求,比如偏爱日系的顺滑按动中性笔、活页本芯、手账胶带等,那最好从国内带来。英国的文具选择相对单一,价格也偏高,一支普通的圆珠笔可能就要£2。

5. 带来家乡味的小物件:这部分可能因人而异,但绝对能提升你的幸福感。比如一小包你家乡的特产辣酱(老干妈现在在英国很好买,但其他地方性品牌就难说了)、几包火锅底料、干香菇、木耳等干货。当你第一次在深夜的宿舍厨房里,用这些熟悉的调料做出一碗热腾腾的面时,那种治愈感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当然,请务必遵守海关规定,不要携带任何肉类、蛋类、奶制品等违禁品。

行李刺客请走开!这些东西真的不用带

说完了必带和建议带的,我们再来聊聊那些完全没必要、只会白白占用你宝贵行李额度的“行李刺客”。每年都有无数留学生吭哧吭哧地把这些东西背过来,最后发现英国遍地都是,而且价格亲民。

1. 厨具(尤其是电饭煲):我知道对于中国胃来说,电饭煲是灵魂。但它真的又重又占地方!在英国,你可以很轻松地买到电饭煲。大型超市如Tesco、ASDA,或者家居用品店Argos、Dunelm都有卖。根据Argos官网的价格,一个够一两个人用的小型电饭煲,价格通常在£20-£30之间,功能齐全,完全够用。锅碗瓢盆更不用说了,IKEA或者超市里一套全新的也就十几镑,很多毕业的学长学姐也会在二手群里低价甩卖,甚至白送。

2. 被子和枕头:这绝对是行李箱里最大的“杀手”。一床被子就能占掉半个箱子。除非你有严重的洁癖或者对某种特定材质的被子有执念,否则完全没必要带。你可以只带一套床单被套,用于落地第一晚应急。第二天就去Primark、Dunelm或者M&S逛逛,一整套舒适的床上用品(被子+枕头+床单被套)£50以内就能搞定,质量还相当不错。而且英国的床尺寸和国内可能略有不同,在国内买了带过去,尺寸不符就尴尬了。

3. 大量洗漱用品:带旅行装足够你用第一周就行了。英国的Boots和Superdrug简直是天堂,洗发水、沐浴露、牙膏、护肤品应有尽有,品牌选择比国内还多,而且经常有“3 for 2”(买三免一)或者半价的折扣活动。一瓶海飞丝或潘婷洗发水,打折时可能也就£2-£3,完全没必要从国内背过来。

4. 太多的衣服(尤其是冬装):英国的天气以多变著称,室内暖气又非常足,穿衣风格偏向于“洋葱式穿搭法”(一层一层地穿脱)。国内那种厚重的羽绒服,在英国的实用性可能并不高。建议带一些基础款的春秋装和一件薄款羽绒服或冲锋衣就够了。英国的服装品牌非常多,从高街的ZARA、H&M到平价的Primark,选择多样。更重要的是,英国的打折季(比如夏季折扣和Boxing Day)力度非常大,一件原价£100的大衣,打折时可能£30就能拿下。过来之后,根据本地的风格和天气再添置衣物,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5. 中文书籍和课本:除非是特定的专业参考书,否则别把你的书架搬过来。课本又重又贵,大部分老师会提供电子版的阅读材料(Reading List),学校图书馆的资源也非常丰富。想看中文小说,一个Kindle或者微信读书App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打包行李,其实打包的也是一份对未来的期待和一点点家的味道。它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过程,标志着你即将告别熟悉,拥抱未知。别怕麻烦,也别怕遗漏,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行李箱。

带上我们说的这些最重要的东西,其他的,就交给时间和你的勇气吧。万一真忘了什么,那也没关系,正好给你一个探索这座陌生城市的机会,去寻找一家超市,去和店员比划着沟通,这本身就是留学生活最有趣的一部分,不是吗?

欢迎来到英国,你的新篇章,超酷的!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1531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