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课避坑核心要点 |
---|
1. 目标导向:先确定你想申请的大学和专业,再倒推需要哪些必修课 (Prerequisites)。 |
2. 官网为王:大学官网的招生要求是最准确的,信息每年都可能更新,一定要亲自查证。中介和学长学姐的建议只能当参考。 |
3. 11年级是关键:11年级的成绩决定了12年级的选课资格,更是大学早申 (Early Admission) 的重要依据。 |
4. 均衡搭配:不要全是硬核理科课,适当搭配一两门“提分课”来保证你的Top 6平均分。 |
5. 慎用“捷径”:夏校、私校虽好,但部分顶尖大学(如滑铁卢)对在非日校修的核心必修课有不同看法,务必查清楚。 |
还记得我刚来安省读10年级那会儿,第一次被带到Guidance Counsellor的办公室选课,看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课程代码,什么ENG3U、MCR3U、SBI4U、HHS4U……我整个人都傻了。Counsellor是个特别慈祥的白人老奶奶,语速飞快地问我:“So, what’s your pathway? University? College?” 我当时连pathway是啥都一知半解,脑子里只有一个模糊的念头:我要上多大!但具体怎么上,需要学什么课,完全没概念。
我身边一个一起来的同学,一心想学计算机,以为只要把数学学好就行。结果11年级为了让成绩单好看,选了一堆他认为简单的商科和艺术课,错过了物理和化学。等到12年级申请季,才发现滑铁卢的软件工程要求物理和化学必修,他连申请的资格都没有。那一刻的懊悔和无力,真的比考砸了一门课还要难受。那个瞬间我才明白,在安省,选课真的不是填个表那么简单,它就是你申请大学的“万里长征第一步”,走错了,后面再努力都可能是白费功夫。
搞懂游戏规则:OSSD和大学申请那些事儿
在我们开始“排兵布阵”之前,必须先弄懂安省高中的游戏规则——OSSD(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Diploma),也就是安省高中毕业证。想拿到它,你需要满足三个条件:
1. 修满30个学分:其中18个是必修课,比如英语、数学、科学、历史这些,学校都给你安排好了。另外12个是选修课,这就是我们发挥智慧和策略的地方了。
2. 完成40小时社区服务:这个很简单,在社区里做做义工,参加学校活动,一般都能轻松搞定。
3. 通过安省省考(OSSLT):全称是Ontario Secondary School Literacy Test,一个英语读写能力的测试,一般在10年级进行,难度不大。
对于我们这些志在名校的留学生来说,最核心的就是学分,尤其是11和12年级的学分。这些课程代码,比如“ENG4U”,是有规律的。前三个字母是课程简称(ENG代表英语),第四个数字代表年级(1是9年级,2是10年级,3是11年级,4是12年级),最后一个字母是课程类型,这是重中之重!
U = University:大学预备课程,难度最高,也是申请大学的“入场券”。
M = University/College:大学/学院预备课程,有些大学的某些专业也接受M课程的学分。
C = College:学院预备课程,目标是College的同学选这个。
O = Open:公开课程,所有人都可以选,通常比较简单,可以用来凑学分和提高均分。
当你向安省大学递交申请时,招生官最看重的是什么?就是你的“Top 6”成绩——你12年级成绩最好的6门U或M课程的平均分,这里面必须包括所有申请专业的必修课(Prerequisites)。比如,你想申请的专业要求3门必修课,那大学就会看这3门必修课的成绩,再加上你另外3门成绩最高的12年级U或M课程,最后算出你的申请平均分。
热门专业大点兵:你的梦校到底要你学什么?
选课最大的误区就是“我觉得”或者“我听说”。每年大学的招生政策都可能有微调,最靠谱的方法永远是去大学官网的Admission Requirements页面亲自确认。下面我根据最新的信息,帮你梳理一下几个热门方向的必修课要求。
商科 (Business/Commerce):精英之路,数学是通行证
商科绝对是留学生申请的大热门,多大的罗特曼(Rotman),女王的史密斯(Smith),西安大略的毅伟(Ivey),约克的舒立克(Schulich),个个都是响当当的金字招牌。想进这些顶尖商学院,数学是硬通货。
核心必修课:
- ENG4U (12年级英语)
- MHF4U (12年级高等函数)
- MCV4U (12年级微积分与向量)
真实案例:我的学妹Jenny去年申请季,目标是女王大学的Smith商学院。她的Top 6均分高达94%,但她只有MHF4U和MCV4U的成绩。而女王商学院明确要求这三门课必须全部提供。她当时以为高等函数和微积分选了就够了,结果申请直接被认定为“材料不完整”,连审核的机会都没有。这就是信息差带来的惨痛教训。根据女王大学官网2024年的入学要求,这三门课缺一不可,并且建议录取平均分在low 90s,竞争极其激烈。
选课小贴士:除了这三门硬核必修,很多商学院还会看你有没有相关的选修课背景。比如,你可以选修BBB4M (国际商务), BOH4M (商业领导力), 或者MDM4U (数据管理)。这些课程不仅能帮你提前了解商科知识,还能向招生官展示你对商业的浓厚兴趣。特别是数据管理(MDM4U),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很多商学院都非常青睐有这门课背景的学生。
理工科 (STEM):硬核玩家的战场
理工科是另一个“卷王”聚集地,尤其是计算机科学(CS)和工程(Engineering)。这里的选课几乎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因为必修课清单拉出来就是一长串,少一门都走不通。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滑铁卢和多大的CS,是多少程序员的梦想起点。这里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去年的录取平均分普遍在95%以上。
核心必修课:
- ENG4U (12年级英语)
- MHF4U (12年级高等函数)
- MCV4U (12年级微积分与向量)
选课策略:虽然很多CS项目只强制要求这三门,但你想在成千上万的申请者中脱颖而出,这点装备可不够。滑铁卢大学的招生官在介绍会上明确提到,他们非常希望看到申请者有物理(SPH4U)和化学(SCH4U)的背景,甚至计算机科学课程(ICS4U)的成绩。这不仅证明了你的理科功底扎实,也显示了你对计算机领域的早期探索。一个均分96但只有数学英语成绩的申请者,和一个均分95但五门数理化全都高分的申请者,后者往往更受青睐。
工程 (Engineering)
工程专业的必修课要求是所有专业里最严格的,没有之一。多大、麦马、滑铁卢的工程学院,基本都是一个模板刻出来的。
核心必修课(五门打包,缺一不可):
- ENG4U (12年级英语)
- MHF4U (12年级高等函数)
- MCV4U (12年级微积分与向量)
- SCH4U (12年级化学)
- SPH4U (12年级物理)
数据说话:根据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学院公布的数据,2023年的录取分数线范围在93%-97%之间。这五门必修课是硬性规定,没有商量的余地。你的Top 6成绩里,有5个名额已经被这五门课锁死了,只剩下一个名额让你自由发挥去拉高总平均分。
生命科学/健康科学 (Life/Health Sciences)
想当医生或者从事生物医药研究?那生命科学就是你的起点。麦马的健康科学(Health Sciences)更是神坛级的存在,录取率常年低于5%,难度堪比藤校。
核心必修课:
- ENG4U (12年级英语)
- SBI4U (12年级生物)
- SCH4U (12年级化学)
- 两门数学(MHF4U 和 MCV4U)中的一门或两门(根据学校要求)
案例分析:申请麦马健康科学,光是成绩高还不够。它的补充申请(Supplementary Application)文书极其重要,考察你的思辨能力、同理心和沟通技巧。一个学姐分享她的经验,她除了修满了所有理科必修课,还选修了HHS4U(加拿大的家庭),这门课涉及很多社会学和心理学议题,让她在写文书时有了更深刻、更多元的视角,最终成功上岸。所以,即使是理科生,选一门高质量的文科课,也可能成为你申请中的“奇兵”。
文科与社会科学 (Arts & Social Sciences)
相比理工科,文科和社会科学的选课自由度就大多了。除了雷打不动的ENG4U,大部分专业都没有其他必修课要求。
但这恰恰是陷阱所在。自由度高,意味着你需要用你的选课来“讲一个故事”,告诉招生官你到底对什么感兴趣,并且你已经为此做了哪些学术准备。
选课策略:假设你想申请多大的心理学。虽然它只要求ENG4U,但如果你11年级选了HSP3U(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导论),12年级接着选HSB4U(社会变革与挑战),你的成绩单就清晰地展示了你对社会科学领域的持续热情和探索。这比一个选了五花八门、毫无关联课程的学生,要更有说服力。招生官会认为你是一个有规划、有热情的申请者,而不是一个为了凑学分随便选课的学生。
高分选课策略:如何既保专业又提均分
明白了该选什么课,下一步就是怎么“聪明地”选课。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既要满足梦校的所有必修课要求,又要让Top 6的平均分尽可能高。
11年级:打好地基,抢占早申先机
千万别以为11年级不重要!11年级的课程是12年级对应课程的先决条件(比如,你必须修了MCR3U才能在12年级选MHF4U)。更重要的是,大学在发放第一批录取(Early Offer)时,主要看的就是你11年级的期末成绩和你12年级上学期的期中成绩。
每年1月到3月,是早申offer发放的高峰期。多大、滑铁卢这些学校会给那些11年级成绩单极其亮眼(比如均分95+)的学生提前发offer。拿到早申offer,意味着你在后面的申请季里心态会轻松很多。所以,11年级绝对不能松懈,每一分都很关键。
“硬核课”与“提分课”的黄金配比
看看那些理工科大神们的课表,清一色的数理化生,每一门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想门门95+,压力山大。这时候,就需要“提分课”来平衡一下。
所谓的“提分课”,就是那些相对容易拿高分,或者你个人非常擅长、感兴趣的课程。比如:
- 商科类:BOH4M (商业领导力), HFA4U (营养与健康)
- 文科类:HHS4U (加拿大家庭), HSB4U (社会变革与挑战)
- 艺术类:AVI4M (视觉艺术), ADA4M (戏剧) - 如果你有艺术细胞的话
- 语言类:LKKBDU (韩语), LWSBDU (西班牙语) - 对有第二语言基础的同学来说是福利
一个聪明的工程申请者,他的6门课可能是这样的:ENG4U, MHF4U, MCV4U, SCH4U, SPH4U + 一门“提分课”如BOH4M。这样一来,即使物理化学因为难度大只拿了92、93分,但如果BOH4M能拿到98、99分,就能有效地把整体平均分拉高一个档次。
夏校和私校:是“捷径”还是“弯路”?
很多同学会考虑通过上夏校(Summer School)或者去私校修学分,来减轻平时学习的压力,或者重修一门不满意的成绩。这确实是一个选择,但一定要谨慎使用。
优点:可以提前修掉一门课,让正常学期的课表轻松一些。或者集中精力攻克一门难点课程。对于一些非核心课程,也是一个快速拿高分的好办法。
风险:顶尖大学的顶尖专业,对在非正常日校(regular day school)修的课,特别是核心必修课,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滑铁卢大学工程学院的官网上就曾明确表示,他们更希望看到学生在常规高中、有完整学术压力的情况下完成必修课。如果你在某个私校轻松拿了满分的微积分,招生官心里可能会打一个问号:这个成绩的含金量有多高?
我的建议:夏校和私校,可以用来修那些非核心的“提分课”,或者11年级的课程。但12年级的核心必修课,比如申请工程的五大金刚,最好还是老老实实在你的常规日校完成。这不仅是对你学术能力的最好证明,也是对招生官的一种尊重。
说了这么多,其实选课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它就像打游戏建号,初始属性点加对了,后面升级打怪才顺手。别怕麻烦,多花点时间去大学官网看,去找学校的Guidance Counsellor聊,去问问已经上了大学的学长学姐。你今天在选课上花的心思,都会变成未来收到梦校offer时的惊喜。记住,路是你自己走的,这申请名校的第一步,一定要走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