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D申请前必读TIPS |
---|
别只秀技术,更要秀思路:作品集里,一张草图、一段头脑风暴的记录,有时比一张完美的成品图更能打动招生官。他们想看的是你的创意大脑,而不是一个只会执行的画图机器。 |
就业率是真的香,但压力也是真的大:SCAD的Quarter制课程节奏飞快,一个学期10周,期中、期末、各种project接踵而至。做好“为爱发电、为梦秃头”的准备,这里不养闲人。 |
跨专业是宝藏,早规划是王道:入学后尽早去了解其他专业的课程,和不同背景的同学多聊聊。想辅修或双专业?提前规划好课程路径,不然很可能因为课程时间冲突而错过机会。 |
多用学校资源,不然血亏:无论是顶级的设备、行业大咖的讲座,还是Career Fair,这些都包含在你的学费里。别害羞,主动去约career advisor,去预约工作室,去参加每一个可能的机会,把学费“赚”回来! |
艺术生的梦校SCAD,到底有多绝?
深夜十二点,你是不是也曾有过这样的场景:电脑屏幕上开着十几个学校的官网,手边的咖啡已经凉了,画了一半的作品集草稿散落一地。你盯着自己最得意的一幅画,心里反复问自己:“我的热爱,真的能变成一份体面的工作吗?哪所学校能带我摸到行业的门槛?”
我认识一个叫小A的学妹,当年申请季的她,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她热爱动画,偶像是《蜘蛛侠:平行宇宙》的导演,梦想着有一天自己的名字也能出现在皮克斯电影的片尾。但现实是,她对未来的职业路径一无所知,感觉自己和那些行业大牛之间隔着一条银河。直到有一天,她在留学生论坛里看到了一个帖子,标题是“我在SCAD和迪士尼的动画总监一起做项目”,她瞬间就被击中了。那个帖子,让她第一次觉得,梦想原来可以有这么清晰的实现路径。
没错,今天咱们要聊的,就是这所频频出现在艺术生“梦校清单”上的萨凡纳艺术与设计学院(SCAD)。它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那么多创意少年心向往之?别急,咱们一层一层地把它扒开看。
把迪士尼、皮克斯请进课堂,是什么神仙体验?
很多艺术院校都会说自己“与行业接轨”,但这在SCAD,绝对不是一句空话。他们是直接把行业巨头“搬”进了你的学习日常。
你听说过SCADpro吗?这可不是什么普通的校企合作项目,它更像一个开在学校里的“顶级创意咨询公司”。学生在这里,接到的都是真实商业世界的“订单”。客户名单拉出来,简直闪瞎眼:Google、NASA、可口可乐、Netflix、宝马……你没看错,就是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
举个真实的例子。之前,富士胶片(Fujifilm)想为Z世代开发一款新的即时相机,他们找到了SCADpro。于是,来自工业设计、用户体验(UX)设计、广告和平面设计的学生们组成了一个跨学科团队。他们不是在做模拟的课堂作业,而是直接与富士的高管和工程师对接,从市场调研、概念设计,到制作原型、制定营销策略,全程参与。最终,他们的设计方案被富士高度采纳。这意味着,你还没毕业,你的作品就已经有了改变市场格局的可能。
根据SCAD官方数据,每年有超过500个顶级品牌和组织与SCADpro合作,为学生提供了数千个真实项目机会。想象一下,当你的同学还在为作品集里该放什么项目发愁时,你的简历上已经写着“曾为Google设计AR交互体验方案”,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降维打击?
除了SCADpro,学校还会把各种行业大咖请来给你上课或者开讲座。比如动画专业的学生,可能这周的客座教授是梦工厂的资深建模师,下周来分享的是参与过《冰雪奇缘》制作的角色设计师。每年,SCAD都会举办萨凡纳电影节(SCAD Savannah Film Festival),届时,你会看到一众好莱坞明星、导演、制片人走在校园里,和你擦肩而过。他们会举办各种大师班和座谈会,你完全有机会和他们面对面交流。这种感觉,就像是你追的星,不仅来到了你的城市,还亲自下场指导你怎么打“排位赛”。
99%就业率不是吹的,实习机会拿到手软
聊完高大上的项目,咱们来谈点最实际的:工作。毕竟,对留学生来说,毕业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才是安全感和价值感的最大来源。
SCAD在这方面的数据非常硬核。根据学校发布的最新报告,2022届春季毕业生中,有99%的人在毕业后10个月内找到了工作、继续深造,或两者兼有。这个数字在艺术院校里,可以说是顶流水平了。
这个惊人的数据是怎么来的?首先,SCAD的职业发展服务(Career and Alumni Success)做得极其到位。从你入学第一天起,他们就好像你的“职业规划保姆”。帮你改简历、进行模拟面试、指导你如何建立人脉网络(Networking),这些都是常规操作。每年,学校都会举办超大规模的招聘会(Career Fair),来的都是像暴雪、IBM、迪士尼、环球影城这样直接来招人的大公司。一个视觉特效(VFX)专业的学长就分享过,他在招聘会上和工业光魔(Industrial Light & Magic)的招聘官聊了不到半小时,下午就收到了面试邀请,毕业后顺利入职,参与了《曼达洛人》的后期制作。
其次,SCAD的校友网络实在是太强大了。SCAD在全球有超过5万名校友,遍布创意产业的各个角落。学校有一个专门的校友数据库,你可以很轻松地找到在心仪公司工作的学长学姐。发一封邮件,真诚地请教一些问题,大部分校友都非常乐意提供帮助,甚至帮你内推。这种“SCAD帮”文化,在你求职的道路上,是千金难买的宝贵资源。
所以,在SCAD,找工作不是毕业前夕的垂死挣扎,而是贯穿你整个学习生涯的系统工程。学校为你铺好了路,能不能跑起来,就看你自己的努力了。
专业随便跨,设备随便用,脑洞在这里没有天花板
艺术创作最怕的是什么?是思维的禁锢和资源的匮乏。SCAD深谙此道,所以它给了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和最硬核的支持。
SCAD拥有超过100个学位课程,涵盖了艺术与设计领域的方方面面。最酷的是,学校非常鼓励你“不务正业”。你是一个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但你对AR技术很感兴趣?没问题,你可以去修用户体验设计学院的AR/VR课程,设计出能在虚拟世界中展示的动态时装。你是一个学电影的,但想让你的电影配乐与众不同?去声音设计专业蹭蹭课,和那里的同学合作,创作出属于你自己的原创音乐。
这种跨学科的自由,让创意的可能性被无限放大。很多颠覆性的作品,都诞生于不同领域的碰撞之中。
光有想法还不行,把它实现出来才算数。在这方面,SCAD的硬件设施堪称“宠粉狂魔”级别。学校的资源,多到你不用都觉得亏。每个专业都有自己专属的工作室和实验室,配备的都是行业顶尖设备。动画系的学生,人手一个Wacom新帝数位屏;工业设计的学生,可以使用几十台不同类型的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电影系的学生,更是可以直接使用学校斥巨资打造的萨凡纳电影制片厂(Savannah Film Studios)。这个制片厂拥有好莱坞级别的摄影棚、绿幕、后期制作室和LED虚拟制作摄影棚——就是拍《曼达洛人》用的那种技术!这意味着,你学生时代的作品,就可以拥有专业电影的质感。
一位在SCAD学习沉浸式现实(Immersive Reality)专业的同学说,他感觉自己每天都在“烧钱”。因为他可以随便使用学校的动作捕捉系统、脑电波传感器、高级VR头显。这些设备在外面租用一天的费用,可能就抵得上他一个月的生活费了。在SCAD,只要你有想法,并且能说服教授你的项目是可行的,学校就会为你提供最好的工具,让你把脑洞变成现实。
学习压力大不大?在SCAD上学到底什么样?
说了这么多优点,SCAD是不是听起来像一个完美的艺术天堂?先别急着上头。真实的SCAD生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当“肝”。
SCAD实行的是Quarter制,也就是一年有四个学期,每个学期只有短短10周。这意味着课程节奏非常快,信息量巨大。基本上开学第三周就是期中,然后马上就是各种项目的中期汇报,喘口气就到期末了。同时修三门主课,每门课都有好几个项目要同时推进,是每个SCAD学生的日常。通宵赶due,在工作室趴着睡一晚,第二天清晨被咖啡续命,这种场景在这里一点也不稀奇。
压力确实大,但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高强度的职业训练。行业内的真实工作节奏,往往比这更快。SCAD用这种方式,提前帮你适应了未来职场的压力和多任务处理能力。等你毕业后,面对甲方的催稿和紧张的交付周期,你会发现自己早已驾轻就熟。
而且,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SCAD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甚至有点“卷”。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墙上贴满了学生们的优秀作品,每一张都让你惊叹不已。这种环境会给你带来压力,但更多的是激励。你会看到身边有那么多才华横溢又努力的同伴,你会不自觉地被他们带动,想要变得更好。大家会一起熬夜,会互相分享资源和技巧,会在对方遇到瓶颈时给予鼓励。这种共同奋斗的革命友谊,非常宝贵。
申请作品集,SCAD到底想看什么?
聊了这么多,如果你已经心动了,那最后我们来聊聊最关键的一步:申请作品集。SCAD的招生官,到底想从你的作品集里看到什么?这里有几个“潜规则”分享给你。
首先,他们看重的不是你画得有多像,技术有多完美,而是你的“创意潜力”和“独特视角”。一张平平无奇的超写实素描,可能不如一组记录你如何把一个旧水壶改造成台灯的创意过程图来得吸引人。SCAD想招的是未来的设计师、艺术家和创新者,而不是技法纯熟的工匠。
所以,在准备作品集时,一定要大胆地展示你的思考过程。放入你的速写本(Sketchbook)页面、情绪板(Mood Board)、头脑风暴草图。解释你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你是如何一步步探索和发展的,中间遇到了什么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一个完整且有趣的故事,远比一个冰冷的成品更能打动人。
其次,作品集要体现你的“广度”和“深度”。可以放一些不同媒介的作品,比如手绘、数字绘画、摄影、小型雕塑等,展示你全面的艺术素养(广度)。但同时,要有一个或两个系列的作品,围绕一个你真正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创作,这能体现你的思考能力和执行力(深度)。
最后,记住,你的作品集是你个性的延伸。不要去模仿别人的风格,也不要去猜测招生官喜欢什么。做你真正热爱的、能代表你自己的东西。真诚,永远是最大的必杀技。
所以,SCAD到底有多绝?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创意孵化器,把行业资源、顶尖设备和全世界最有才华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然后用高强度的节奏和压力,催化出惊人的化学反应。
它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如果你只是想轻松地度过大学四年,那这里可能会让你感到窒息。但如果你对自己的专业有近乎疯狂的热爱,愿意为了一个绝妙的创意熬上几个大夜,渴望与最优秀的人为伍,并把进入顶级行业作为自己明确的目标,那么SCAD,可能会是你梦想开始的地方。
它是不是你的那盘菜?答案,或许就藏在你下一次拿起画笔,心跳加速的那个瞬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