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Snews Top6的JHU读研,是种什么体验?

puppy

顶着USnews Top6的光环来JHU读书,是不是意味着每天都在赶due和泡图书馆?身边全是“神仙打架”,压力真的山大吗?没错,这里的学术强度绝对名不虚传,被paper追着跑是常态。但真实的JHU生活,远不止这些!我们也会在周末去Fell's Point的石板路上闲逛,在Inner Harbor吹着海风吃海鲜,或者找个Live House放松一下。这里既有学到头秃的深夜,也有和朋友探索城市惊喜的快乐。想知道在巴尔的摩生活到底安不安全?如何平衡学业和社交?毕业后的光环究竟有多大加成?这篇文章里,有学长学姐掏心窝子的真实分享,带你了解一个光环背后有血有肉的JHU。

来JHU前,你最需要知道的几件事
学术压力:做好被due和reading淹没的准备,这里的“水”是真的深。时间管理能力是生存第一法则。
城市安全:巴尔的摩名声在外,但校园周边和富人区的治安管理很到位。学会利用校警、班车等资源,并建立自己的安全区和行动路线至关重要。
社交心态:大神很多,但不必焦虑。JHU的合作氛围远大于竞争,主动向教授和同学求助,你会发现大家都很乐意分享。
生活成本:巴尔的摩的房租和生活费在美国东岸大城市中相对友好,但也要做好预算。尤其是在外租房,需要仔细研究区域和交通。
职业规划:JHU的title是块敲门砖,但不是万能钥匙。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有规划意识,积极利用学校的Career Center和校友网络。

还记得收到JHU录取信的那天下午,我正窝在沙发里,一边刷着留学论坛,一边啃着一个不太甜的苹果。屏幕上,“Congratulation!”的字样跳出来时,我的心跳漏了半拍,苹果“咚”地一声掉在了地上。兴奋感只持续了大概十分钟,随之而来的是铺天盖地的焦虑。论坛里,“学术地狱”、“人间卷王聚集地”、“巴尔的摩生存指南”……每一个标签都像一块巨石压在心上。我妈打来电话,小心翼翼地问:“那个巴尔的摩,是不是就是美剧《火线》里那个地方?安全吗?”

挂了电话,我看着窗外,开始反复问自己:顶着USnews Top 6(注:JHU在不同榜单和年份排名浮动,但其顶尖声誉,尤其在公共卫生、医学等领域,常年稳居前列,我们这里泛指其顶尖学术地位)的光环去一个以“硬核”和“危险”闻名的大学,这究竟是一场荣耀的冒险,还是一次“想不开”的修行?这个问题,可能每一个手握JHU offer的同学都问过自己。今天,我想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和你聊聊,光环背后的JHU,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神仙打架”是真的,但你也能成为其中一员

咱们先说最核心的——学习。没错,JHU的学术强度,绝对不是浪得虚名。用我一个读CS专业朋友的话说:“在这里,due不是一个一个来的,是一群一群来的。感觉自己不是在赶due,就是在去赶due的路上。”

这里的课程设计非常紧凑,教授默认你拥有极强的自学能力。比如,很多研究生课程,第一周就会布置一个需要阅读上百页文献的reading list,第二周就要开始小组讨论和presentation。我记得有一门叫“Biostatistics”(生物统计)的课,教授是个语速飞快的老爷子,一节课能覆盖掉别的学校半个学期的内容。课后,办公室门口永远排着长队,大家的问题一个比一个刁钻。身边坐着的同学,可能有本科就在顶刊发过论文的大神,也可能有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业界精英。这种“神仙打架”的氛围,一开始真的会让人产生巨大的自我怀疑。

但压力之下,是肉眼可见的成长。JHU最宝贵的资源,恰恰是这些“神仙”同学和顶尖的教授。这里的合作氛围远比你想象的要浓厚。当你在图书馆为一个模型焦头烂额到凌晨三点时,会发现身边还有好几个小组在激烈地讨论。你鼓起勇气去隔壁桌请教一个问题,对方可能会拉着你,从理论基础到代码实现,给你讲得明明白白。因为大家都知道,在这里,单打独斗是走不远的。

JHU的学术实力有数据支撑。根据官方数据,JHU连续43年位居美国联邦科研经费榜首,2022财年的研发支出高达31.85亿美元。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你有机会接触到最前沿的项目,使用最顶级的设备。无论你是想进实验室跟着诺奖级别的导师做研究,还是想参与一个改变非洲公共卫生政策的项目,JHU都能为你提供平台。我认识一个读公共卫生学院(Bloomberg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常年全美第一)的学姐,她的导师直接参与了WHO的政策制定,她研一的课题研究,就是为某个发展中国家的疫苗普及提供数据支持。这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体验,是在别处很难获得的。

所以,累是真累,秃也是真秃。但当你完成一个曾经认为不可能完成的项目,当你和一群最聪明的大脑碰撞出火花,当你发现自己的研究真的可能对世界产生一点点积极影响时,那种成就感,会让你觉得一切的辛苦都值得。

巴尔的摩不只有“危险”标签,还有螃蟹和爵士乐

聊完了让人头皮发麻的学习,我们来聊点轻松的。一提到巴尔的摩(Baltimore),很多人脑海里浮现的可能就是“犯罪”、“破败”这些词。说实话,这个城市的治安确实存在区域差异,有好区也有坏区,这是事实。但如果你的生活半径仅限于校园周边和一些热门区域,那么巴尔的摩会展现出它可爱、文艺甚至惊艳的一面。

JHU的主校区Homewood Campus位于城市的北部,属于相对安全的富人区。校园本身就像一个巨大的公园,绿树成荫,古典的红砖建筑和现代化的教学楼交相辉映。天气好的时候,大草坪上总是有学生在看书、玩飞盘,或者只是单纯地躺着晒太阳,岁月静好。

周末,当你想从paper的海洋里短暂逃离时,选择其实非常多。我和朋友们最常去的地方之一是Fell's Point。这是一个保留了18世纪风貌的历史街区,脚下是颠簸的鹅卵石路,两旁是彩色的联排小屋,现在大多改造成了特色小店、酒吧和餐厅。找一个临街的咖啡馆坐下,看来来往往的行人和帆船,感觉时间的流速都变慢了。

说到吃,就不能不提马里兰的灵魂——蓝蟹(Blue Crab)。在Inner Harbor(内港)附近,有很多著名的Crab House。大家会围着一张铺着牛皮纸的桌子,人手一个小木槌,一边聊天一边“暴力”地敲开蟹壳,蘸着特制的Old Bay调味粉,味道鲜美无比。这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种社交仪式,是体验当地文化最直接的方式。

如果你喜欢艺术和音乐,巴尔的摩同样不会让你失望。Walters Art Museum和Baltimore Museum of Art都藏有不少名家大作,而且很多都是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晚上,可以去Mount Vernon或者Hampden这些文艺街区,找一家Live House,点一杯啤酒,听一场本地乐队的爵士乐或独立摇滚演出。你会发现,这个城市粗犷的外表下,藏着一颗细腻而文艺的心。

巴尔的摩的地理位置也堪称优越。它离首都华盛顿特区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火车车程,当天就能来回。周末去华盛顿看博物馆、逛国家广场,非常方便。离费城和纽约也不算远,是个探索美国东岸的绝佳据点。

安全感,是需要自己建立的

好了,我们来谈谈那个绕不开的话题——安全。这可能是所有留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巴尔的摩的犯罪率数据确实不低,尤其是在某些特定区域。但这不代表在JHU读书就时刻处于危险之中。关键在于,你要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并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安全资源。

首先,要对城市区域有清晰的认识。JHU的Homewood校区(文理、工程学院等所在地)和East Baltimore校区(医学院、公卫学院所在地)及其周边是安保的重点区域。学校投入了大量资源来保障学生安全。根据JHU Public Safety的数据,他们拥有超过1000名安保人员,包括校警和合同安保,24小时在校园及周边巡逻。街道上随处可见蓝色的紧急求助电话亭(Blue Light Emergency Phone)。

对留学生来说,最有用的资源之一就是Blue Jay Shuttle。这是学校提供的免费班车服务,有多条固定线路,覆盖了校园、主要学生公寓区和一些商业区。晚上10点后,还可以使用Lyft Ride Smart at JHU服务,在指定区域内,学校会为你支付大部分的打车费用。这意味着,只要你合理规划时间,几乎可以完全避免深夜独自在街上行走。

我刚来的时候,学长学姐就给了我一张“巴尔的摩安全地图”,上面清晰地标出了哪些街道是安全的“绿区”,哪些是需要警惕的“黄区”,以及绝对不要涉足的“红区”。这个不成文的地图,在新生中代代相传。比如,大家都知道,校园北边和东边是比较安全的居住区,而西边和市中心的一些区域则需要避开,尤其是在晚上。

建立安全感,更多的是一种习惯的养成。比如:

1. 租房时,选择学校班车能到、安保措施好的公寓。很多学生会选择在Charles Village、Hampden或者Mount Vernon这些区域居住。 2. 晚上出门,尽量结伴而行。如果要去图书馆学习到深夜,提前约好同学一起返回,或者使用学校的班车和打车服务。 3. 保持警惕,不要边走路边戴着耳机听音乐,对周围环境保持观察。 4. 下载学校的LiveSafe App,可以一键报警,也可以让朋友实时追踪你的位置。

在巴尔的摩生活,你需要比在其他一些美国城市多一分谨慎,但只要你做足了功课,遵守这些基本的安全准则,就能最大程度地规避风险。这里的危险是真实存在的,但并非不可控。

JHU的光环,毕业后能“亮”多久?

付出了这么多努力,熬了那么多夜,JHU这块金字招牌,在毕业求职时到底有多大用?答案是:非常大,但它更像是一张VIP入场券,而不是一张直接兑换offer的支票。

JHU的校友网络非常强大且团结。无论是在学术界、医疗健康、金融、科技还是政府部门,你都能找到JHU的校友。学校的Career Center会定期举办各种规模的招聘会和networking event,来的公司质量都很高。比如,顶级的咨询公司(麦肯锡、BCG)、投行(高盛、摩根大通)、科技巨头(谷歌、亚马逊)以及全球顶尖的医疗机构和NGO,都是JHU招聘会的常客。

根据JHU Whiting School of Engineering 2022届硕士毕业生的就业报告,毕业后6个月内,94%的学生找到了工作或继续深造。其中,进入工业界的毕业生平均起薪高达$105,000美元。公共卫生学院的毕业生,很多都进入了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或者顶级的制药和生物科技公司。

JHU的title在简历筛选环节,无疑会让你获得巨大的优势。HR看到“Johns Hopkins University”,会默认你具备了很强的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我一个朋友在面试一家顶级投行时,面试官看到他的JHU背景,第一句话就是:“哦,霍普金斯的,那你们做的那些项目肯定很难吧?”这种预设的认可,为你打开了沟通的第一扇门。

然而,光环只能带你到面试门口。面试中,面试官更看重的是你在JHU的经历中学到了什么,你做过哪些具体的项目,展现了怎样的能力。是你扎实的专业知识、清晰的逻辑思维、出色的沟通能力,以及在“神仙打架”环境中磨练出的坚韧,最终让你拿到offer。

所以,不要把JHU当成一个可以躺平的保险箱。恰恰相反,你要从入学第一天起,就积极地利用这个平台。多和教授交流,争取进入实验室的机会;积极参加社团活动,锻炼领导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利用好每一次career fair,和校友建立联系。把JHU为你提供的所有资源,都内化成你自己的实力。这样,毕业时,JHU的光环才会真正为你所用,照亮你的职业道路。

说了这么多,回到最初的那个问题:在JHU读研,究竟是种什么体验?

它是一种极致的撕裂和重塑。你会在这里经历学到头秃的深夜,也会有和朋友在Inner Harbor吹着海风吃螃蟹的傍晚。你会为自己的格格不入而焦虑,也会为攻克一个难题后的豁然开朗而狂喜。你会吐槽巴尔的摩的破旧和不便,也会在某个瞬间爱上它独特的历史感和艺术气息。

JHU不是一个轻松安逸的避风港。它会把你推向能力的极限,逼着你去思考、去合作、去成长。如果你只是想要一个名校的文凭,那这里可能会让你非常痛苦。但如果你渴望在一个顶尖的学术环境中挑战自我,与一群最优秀的人同行,并愿意用开放和谨慎的心态去探索一个真实的、多面的美国城市,那么,JHU会回馈给你一段无比珍贵且终身难忘的经历。

别被那些标签吓倒,也别被光环迷惑。来这里,带上你的好奇心、你的勇气,还有你最强大的肝。然后,准备好,迎接一个全新的、更强大的自己。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29181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