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霍格沃茨,在千年城堡里上课

puppy

Hey,各位准留学生朋友们,你是不是也偷偷幻想过,自己的录取通知书是猫头鹰送来的?这种魔法感拉满的校园生活,真不只是电影里的情节!想象一下,每天穿过千年历史的古堡庭院去上课,在现实版的“大礼堂”里和朋友们吃饭,在挂满古典肖像画的图书馆里刷夜……这到底是种怎样的沉浸式体验?除了酷炫,生活上会不会有“古老”的烦恼?这篇文章就带你走进这几所现实版的霍格沃茨,深扒一下那些电影里看不到的真实留学日常,快来看看你的梦中情校在不在其中!

在开始魔法之旅前,先看看这份“麻瓜”生存指南!

幻想中的城堡生活:在金碧辉煌的大厅里用餐,窗外是修剪整齐的庭院,身边是穿着学袍的同学。

现实中的城堡生活:冬天暖气可能不太给力,Wi-Fi在厚厚的石墙面前信号时好时坏,你的窗户下面可能每天都挤满了拍照的游客。

这篇文章就是要带你穿越滤镜,看看在这些古老校园里读书,除了酷,还有哪些你必须提前了解的真实日常!


Hey,各位在lxs.net潜水的朋友们!我是你们的老朋友,小编Cici。

还记得几年前,我最好的朋友拿到了牛津的Offer。我们一群人激动地冲到她家,看着那封印着大学校徽的信,我脱口而出:“快看看,是不是猫头鹰送来的?”

虽然这只是个玩笑,但它戳中了一个我们这代人共有的情结——霍格沃茨情结。谁不曾幻想过,自己的大学生活是在一座充满历史感和神秘感的古堡里度过的呢?每天走在回响着脚步声的石板路上,感觉自己下一秒就要撞见差点没头的尼克,或者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翻到一本记录着古老魔法的禁书。

这种想法听起来有点中二,但它背后其实是对一种沉浸式、有归属感、甚至有点“不真实”的校园体验的向往。这不仅仅是关于建筑,更是关于一种氛围和传统。而好消息是,这样的地方,在现实世界里真的存在!它们是历史悠久的大学,是知识的殿堂,也是无数电影和梦想的取景地。

但问题来了,当梦想照进现实,在千年古堡里当学生,真的只有诗和远方吗?会不会有“信号穿越不了城墙”的尴尬?游客会不会把你当成移动景点?今天,我就带大家来一场深度游,咱们不看滤镜,不讲官话,就聊聊在这些“现实版霍格沃茨”里上学,到底是什么感觉!

杜伦大学 (Durham University): 霍格沃茨片场实地考察

如果说有哪所大学能让你一秒入戏,那必须是杜伦。这里可不是“长得像”霍格沃茨,这里就是霍格沃茨本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哈利在雪中放飞海德薇的那个庭院,麦格教授教变形课的教室,都是在杜伦大教堂和城堡里实地拍摄的。

想象一下,你每天上课都要穿过哈利和罗恩曾经跑过的回廊,是不是感觉连早八的痛苦都减轻了?

杜伦最“魔法”的地方,莫过于它的学院制,尤其是其中的University College,学生们亲切地称它为“Castle”。是的,你没听错,这个学院的宿舍和食堂,就设在一座可以追溯到1072年的诺曼式城堡里!这里是英国君主和主教们曾经的权力中心,而现在,它住着几百名杜伦的学生。

一位在Castle住过的学姐就跟我分享过她的经历。她说:“刚搬进去的时候,感觉自己就是被分院帽分到了格兰芬多。每天在那个挂着巨大挂毯和盔甲的大厅(Great Hall)吃饭,感觉自己随时会收到一份吼叫信。餐厅的木质长桌和高高的穹顶,跟电影里一模一样。” 这种体验是独一無二的。据统计,University College每年只提供大约300个本科生的住宿名额,能住进去的学生,真的像是中了彩票。

但是,魔法的背后总有代价。那位学姐笑着补充:“代价就是,我的房间冬天特别冷!窗户是那种老式的单层玻璃,风呼呼地往里灌。Wi-Fi信号在拐角处就时常失联,因为石墙实在太厚了。而且,城堡是世界文化遗产,你不能随便在墙上钉钉子,连用蓝丁胶都得小心翼翼。”

这还不是全部。因为城堡是杜伦最著名的景点,每天都有成群结队的游客。她说:“有一次我睡眼惺忪地打开窗,发现楼下几十个游客正举着相机对着我的窗口拍照,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像被关在塔里的长发公主。” 生活在景点里,隐私就成了一种奢侈品。

我们再来看点实际的数据。根据杜伦大学官网2023-2024学年的信息,住在Castle的包餐(Catered)宿舍,一年的费用大约在£9,235左右。这个价格在杜伦的学院里属于偏高水平,但考虑到你是在一座千年古堡里吃饭睡觉,这个“门票费”似乎又可以理解了。

所以,选择杜伦,尤其是有机会住进Castle,你得到的是一张通往电影世界的入场券,但随之而来的是对现代生活便利性的一些妥协。你准备好了吗?

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魔法世界的学术心脏

聊霍格沃茨,怎么能绕过牛津?它简直就是J.K.罗琳的灵感缪斯。这里没有一个地方是片场,因为整个牛津就是一座活生生的魔法学院。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基督教会学院(Christ Church)。它的宏伟大厅(The Great Hall)就是霍格沃茨大礼堂的官方原型。虽然电影最终是在摄影棚里搭建的,但无论是布局、彩绘玻璃窗还是墙上挂满的历代名人肖像,都和电影里的场景如出一辙。在这里吃饭,你需要穿上黑色的学袍(Gown),在学院长的注视下,听着拉丁文的餐前祷告。这仪式感,直接拉满。

我的一个朋友在Christ Church读哲学,他形容第一次参加Formal Hall(正式晚宴)的感觉是“紧张又神圣”。“你周围坐着的可能是未来的首相,是某个领域的学术大牛,大家穿着同样的学袍,在烛光下讨论着康德或者量子物理。那一刻,你会真实地感觉到自己是历史的一部分。”

不过,这种“历史感”也是有价格的。一场普通的Formal Hall,学生大概需要花费£10-£20不等,虽然不贵,但每周几次,也是一笔开销。更重要的是,游客络绎不绝。Christ Church是牛津游客最多的学院之一,每天有数千人排队参观。学生们必须习惯在游客的镜头下穿行,甚至食堂在非用餐时间也是开放给游客参观的。

另一个魔法地标是博德利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也就是电影里霍格沃茨图书馆和医务室的取景地。其中的Duke Humfrey's Library部分,是牛津最古老的阅览室,至今仍保留着中世纪的模样,书籍是用锁链拴在书架上的!想进去看书?你必须首先参加入学时的宣誓仪式,用拉丁语或英语发誓不将任何书籍带出、不损坏任何藏品、不在馆内点火。

这个誓言可不是开玩笑的。据统计,博德利图书馆拥有超过1300万份印刷品,是世界上最宏大的图书馆之一。但规矩也极其严格,连瓶装水都不能带进某些古老的阅览室。一位在这里刷过论文的博士学长说:“在Duke Humfrey's里看书,你连呼吸都得放轻。周围安静得只能听到翻动古老书页的沙沙声。这种环境能让你极度专注,但也压力山大。你总感觉牛顿或者托尔金的灵魂就在你背后盯着你。”

牛津的学院制,更是将“分院”的概念贯彻到底。39个学院,每个都有自己的院徽、颜色、传统和鄙视链。学院之间有激烈的体育比赛(比如赛艇),也有学术上的竞争。你的学院就是你的家,你的社交圈,你的“格兰芬多”或者“斯莱特林”。这种归属感非常强,但也可能让你陷入一个小圈子,缺乏和整个大学的互动。

现实的烦恼同样存在。牛津的老旧宿舍问题是出了名的。有些房间可能几百年没有大修过,设施陈旧,隔音效果差。而且,牛津的学业压力是公认的巨大。每周的Tutorial(导师辅导课)需要你阅读大量的文献并写出一篇逻辑严谨的论文。在这样一个充满天才和历史光环的地方,你很容易感到自己是个“麻瓜”。

所以,牛津提供的是一种极致的学术和文化浸润,它像一座巨大的魔法宝库,但也需要你有强大的心脏和适应能力去探索。

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河畔的另一种魔法

提了牛津,就不能不提它的“相爱相杀”的好基友——剑桥。如果说牛津是深沉厚重的魔法部,那剑桥就像是流淌着康河(River Cam)的、更添几分灵动与诗意的对角巷。

剑桥的建筑同样令人叹为观止。国王学院(King's College)的礼拜堂,是晚期哥特式建筑的巅峰之作,其扇形穹顶和巨大的彩绘玻璃窗,足以让任何一个走进的人都心生敬畏。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的叹息桥,虽然名字来源于威尼斯,但它连接着新旧院区,学生们在考试前来来往往,赋予了它“为考试而叹息”的新含义,这不就是学生版的魔法走廊吗?

和牛津一样,剑桥也是学院制,传统和仪式感满满。May Ball(五月舞会)是剑桥社交日历上最盛大的活动。虽然叫“五月舞会”,但通常在六月考试结束后举行。学生们穿上最隆重的礼服,在学院里通宵狂欢,有无限供应的香槟、美食,甚至还有摩天轮和乐队表演。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三强争霸赛”后的庆功舞会!门票价格不菲,通常在£150到£300多一张,但依然一票难求。

一位参加过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May Ball的朋友形容:“那是我人生中最梦幻的一晚。整个学院被灯光装点得像仙境,我们在凌晨五点吃着幸存者早餐,看着太阳从康河上升起。那一刻,所有的学业压力都烟消云散。”

剑桥的学术氛围与牛津齐名,但风格略有不同。传统上认为剑桥在理科和工程领域更胜一筹(毕竟这里走出了牛顿、达尔文和霍金),而牛津在人文社科上更具优势。当然,这只是个笼统的说法,两校都是顶尖的综合性大学。

那么,剑桥的“麻瓜”烦恼呢?首先,天气。剑桥位于英格兰东部的沼泽地带(The Fens),冬天风大且潮湿,体感温度比实际温度要低。在没有双层玻璃的老宿舍里,这种湿冷的感觉会更加刻骨铭心。

其次,自行车。剑桥城比牛津更小,地势平坦,自行车是学生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这听起来很田园诗,但现实是,你得学会高超的修车技巧,并且要时刻提防“偷车贼”。据剑桥郡警方的数据,剑桥是英国自行车失窃率最高的城市之一,每年有超过1000辆自行车被盗。你的爱车,可能比你的爱情消失得更快。

再者,游客问题虽然比牛津稍好,但在国王学院、三一学院等热门地点依然严重。尤其是在康河上,游客乘坐的平底船(Punting)常常会造成“交通堵塞”,如果你想自己撑船,很可能在游客的围观下上演一出现实版的“落水秀”。

选择剑桥,你选择的是一种在诗意与理智、传统与创新之间流动的魔法生活。它可能没有牛津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场,但同样需要你用智慧和努力去赢得一席之地。

当魔法照进现实:你需要知道的“古代”烦恼

聊了这么多美好的幻想和具体的学校,我们来集中“排排雷”。无论你选择哪一所古堡大学,以下这些“古代”的烦恼,你很可能会遇到。这才是电影里不会告诉你的真实留学日常。

第一,住宿的“惊喜”与“惊吓”。住在几百年的老房子里,听起来酷,住起来就是另一回事了。除了前面提到的保暖和信号问题,你还可能遇到:吱吱作响的地板(半夜上厕所像在拍恐怖片),忽冷忽热的淋浴,以及和同学共用一个很远很小的卫生间。有些学院为了保护建筑,对电器使用有严格限制,想在房间里用个小火锅?想都别想!这些都是现代大学公寓里不会有的问题。

第二,游客的“围观”与“骚扰”。你的宿舍、食堂、图书馆,都是明码标价的旅游景点。这意味着你可能在去食堂的路上被拦住问路,或者穿着睡衣被误入的游客撞见。这种“生活在楚门的世界”的感觉,需要时间去适应。你需要学会如何在镜头下保持淡定,以及如何礼貌地拒绝游客“可以和你拍张照吗?”的请求。

第三,传统的“光环”与“束缚”。Formal Hall的学袍和拉丁语祷告,一开始很新奇,但久了也可能成为一种负担。有些传统活动带有强烈的精英主义色彩,可能会让一些国际学生感到格格不入。你需要找到自己的节奏,决定哪些传统你想拥抱,哪些你只想敬而远之。融入,但不必强融。

第四,设施的“古典”与“落后”。古老的图书馆藏书丰富,但可能没有足够的电源插座。古典的教室氛围感十足,但桌椅可能并不符合人体工学。你享受了历史的馈赠,也要接受它在现代化便利设施上的缺失。你得学会“苦中作乐”,比如,把去另一个学院找插座充电的奔波,当作一次城市探险。

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要劝退大家。恰恰相反,正是这些不完美,才构成了最真实、最鲜活的留学体验。这些“烦恼”会让你学会解决问题,学会适应环境,也让你在毕业后,除了知识,还有一肚子可以和朋友们分享的、哭笑不得的生动故事。

毕竟,哈利在霍格沃茨的生活,也不总是充满奇迹,他也要面对写不完的魔药学论文和讨人厌的斯内普,不是吗?

所以,当你收到那封梦寐以求的Offer时,别只想着城堡的尖顶和长袍的飘逸。问问自己,你是否愿意为了这份独一无二的魔法体验,去拥抱那些“古老”的烦恼?

选择一所大学,就像魔杖选择巫师。关键不在于它看起来有多酷,而在于它是否真的适合你。希望你能在这些现实的“霍格沃茨”里,找到最适合你的那根“魔杖”,开启一段真正属于你的、独一无二的魔法旅程。有什么问题,随时来lxs.net找我聊!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1531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