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语数字两大门派,一秒分清! |
|---|
| 固有词 (하나, 둘, 셋...):接地气,用于数数、报年龄、说几点钟。感觉像是日常小名,亲切! |
| 汉字词 (일, 이, 삼...):高大上,用于读日期、金额、电话号码。感觉像是官方大名,正式! |
嘿,各位在韩留学的小伙伴们!我是 www.lxs.net 的小编,今天想跟你们聊一个让无数韩语学习者“闻风丧胆”的话题——数字!
还记得我刚到首尔的第一个周末吗?那时候韩语说得磕磕巴巴,但凭着一股吃货的勇气,我拉着新认识的室友冲进了一家烤肉店。看着菜单上滋滋冒油的五花肉(삼겹살)图片,我激动地朝路过的阿姨招手,用尽毕生所学,自信满满地喊出:“阿姨,삼겹살 이 주세요!”(阿姨,请给我五花肉“二”!)
我当时想,数字“二”不就是“이”嘛,没毛病!结果阿姨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我懂了”的慈祥微笑,转身向厨房喊道:“这里要两人份(이인분)五花肉!”。坐在一旁的室友悄悄告诉我,点餐说“几人份”的时候,要用汉字词“이인분”,而如果单纯是数两个东西,比如两个苹果,才用固有词“두 개”。
那一瞬间,我感觉头顶飘过一万个问号。什么汉字词?什么固有词?这俩有啥区别?不都是数字吗?那一顿烤肉,我吃得是“心事重重”。我相信,这个场景你一定不陌生。报年龄、看时间、坐公交、点外卖……韩语的数字就像一对调皮的双胞胎,长得像,用法却大不同,总在关键时刻让你出糗。别怕!今天这篇文章,就是要把这对“双胞胎”给你扒个底朝天,让你从此告别数字恐惧症!
第一站:先认识一下这两位“最熟悉的陌生人”
咱们得先搞清楚,这两套数字系统到底是谁。简单来说,韩语里有两套数数的方法,一套是“土生土长”的,一套是“外来引进”的。
固有词数字 (고유어 수사): 这是韩语里原生的数字,可以理解为“本土派”。它们和韩语一样,是朝鲜半岛自古就有的。比如:하나 (1), 둘 (2), 셋 (3), 넷 (4), 다섯 (5), 여섯 (6), 일곱 (7), 여덟 (8), 아홉 (9), 열 (10)。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我们在念绕口令?这套数字充满了生活气息,非常接地气。
汉字词数字 (한자어 수사): 这套数字是从咱们的汉语里借过去的,所以叫“汉字词”,可以理解为“精英派”。发音跟我们的普通话或者方言有点像。比如:일 (1), 이 (2), 삼 (3), 사 (4), 오 (5), 육 (6), 칠 (7), 팔 (8), 구 (9), 십 (10)。是不是瞬间感觉亲切多了?这套数字通常用在比较正式、或者需要精确表达的场合。
好了,两位主角已经登场。别急着背,关键不是记住它们长什么样,而是知道它们什么时候该出场。下面,我们就进入实战场景!
固有词的主场:那些充满烟火气的日常小事
“本土派”的固有词数字,最擅长的就是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琐事。记住一个原则:当你需要一个一个地去“数”某个东西的时候,十有八九都该轮到它上场。
场景一:报年龄,“我几岁了”的终极难题
这绝对是固有词数字最经典的用法!在韩国,问年龄是再正常不过的社交行为了。当别人问你“몇 살이에요?”(你几岁了?)的时候,你就要用固有词来回答。
比如你今年21岁,就要说:“저는 스물한 살이에요.”(我21岁了。)这里的“살”就是“岁”的意思,是典型的量词,必须和固有词搭配。
这里插播一个超重要的知识点!你可能听说过韩国有独特的年龄算法。没错,以前他们用的是“虚岁”(세는 나이),一出生就算一岁,每年1月1日集体再长一岁。但为了和国际接轨,从2023年6月28日起,韩国法律正式统一使用国际通用的“周岁”(만 나이)计算法。这意味着在所有官方文件和法律场景中,看的都是你的周岁年龄。不过,在日常聊天里,还是有可能会有老一辈习惯性地问你“虚岁”哦。所以,用固有词+살报自己的周岁,是最稳妥、最标准的做法!
还有一个小陷阱!固有词里的“하나(1), 둘(2), 셋(3), 넷(4), 스물(20)”这几个数字,在遇到量词(比如“살”)的时候,会“变身”!
- 하나 (1) + 살 → 한 살 (1岁)
- 둘 (2) + 살 → 두 살 (2岁)
- 셋 (3) + 살 → 세 살 (3岁)
- 넷 (4) + 살 → 네 살 (4岁)
- 스물 (20) + 살 → 스무 살 (20岁)
所以,如果你22岁,要说“스물두 살”,而不是“스물둘 살”。这个小变化一定要记住,说对了会显得你韩语特别地道!
场景二:数东西,从咖啡到炸鸡都要用它
这是固有词应用最广泛的场景了。只要是数具体物品的数量,后面跟着量词(단위 명사),就必须用固有词。我们留学生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用得到。
去咖啡店:“아이스 아메리카노 한 잔 주세요.”(请给我一杯冰美式。)这里的“잔”就是“杯”的意思。
和朋友去便利店:“삼각김밥 두 개하고 콜라 세 병 주세요.”(请给我两个三角饭团和三瓶可乐。)“개”是最万能的量词,指“个”。“병”是“瓶”。
在图书馆借书:“이 책 네 권 빌려주세요.”(请借给我这四本书。)“권”是书的量词,“本”。
点外卖炸鸡:“치킨 한 마리 배달해 주세요.”(请给我配送一只炸鸡。)“마리”是数动物的量词,“只”。
记住这些黄金搭档:한 개 (一个), 두 명 (两个人), 세 잔 (三杯), 네 시 (四点), 다섯 마리 (五只)... 练习多了,自然就脱口而出了。
场景三:看时间,“几点钟”的秘密
说时间是韩语数字最“精分”的时刻,因为它是一个混合系统!说“小时”(시)的时候,必须用固有词;但说“分钟”(분)和“秒”(초)的时候,又要切换成汉字词。是不是很神奇?
举个例子:
- 1:00 → 한 시 (固有词)
- 3:25 → 세 시 이십오 분 (固有词 + 汉字词)
- 10:48:30 → 열 시 사십팔 분 삼십 초 (固有词 + 汉字词 + 汉字词)
所以,和朋友约时间,你会这样说:“우리 오후 두 시에 영화관 앞에서 만날까?”(我们下午两点在电影院门口见怎么样?)对方可能会回答:“좋아! 두 시 십 분까지 갈게.”(好!我两点十分前到。)
记住这个口诀:“时”用固有,“分秒”用汉字。这个规则绝对不能错,不然韩国人真的会听不懂你在说什么时间。
总的来说,固有词数字就像我们生活中的“计数器”,当你需要点清数量、感觉比较具体的时候,就请它出马吧!不过要注意,固有词一般只用到99(아흔아홉),超过100的数,韩国人也觉得太复杂了,通常会直接用汉字词来数。
汉字词的天下:那些精确又严肃的场合
轮到“精英派”汉字词出场了!它的特点就是:精确、规范、书面化。所有跟钱、日期、号码等有关的,都是它的地盘。
场景一:日期、年份和星期,安排得明明白白
年月日,在韩语里是“년, 월, 일”。读这些的时候,必须全部使用汉字词。
比如,你的签证到期日是2025年8月15日,在文件上就会写作“이천이십오 년 팔 월 십오 일”。
再比如,韩国的光复节是8月15日,韩语里叫“팔일오 광복절 (8.15 광복절)”。这里的“팔일오”就是“八一五”的汉字词读法。是不是感觉和我们的习惯很像?这部分对我们中国留学生来说,简直是零难度!
场景二:钱、钱、钱!价格和工资怎么说?
这部分对我们留学生来说是生存必备技能!所有和钱(원, 韩元)相关的表达,都用汉字词。
去星巴克买咖啡,现在一杯普通大小的冰美式大概是4,500韩元。店员会告诉你价格是“사천오백 원입니다.”(四千五百元)。
如果你在韩国做兼职,了解最低时薪很重要。根据韩国最新规定,2024年的最低时薪是9,860韩元。这个数字读作“구천팔백육십 원”。听起来数字很大,但习惯了就好。读大数字的技巧是,以“万”(만)为单位来切分。比如150,000韩元,就是“십오만 원”(十五万元),而不是“一百五十千元”。
交房租和保证金(보증금)时,更是会遇到大数字。比如保证金10,000,000韩元,就是“천만 원”(一千万元)。这部分一定要练熟,不然在签合同和付钱的时候会很麻烦。
场景三:电话号码、地址门牌,一个都不能错
交换联系方式时,读电话号码也要用汉字词,一个一个数字读出来。
韩国的手机号通常是010开头的。比如一个号码是 010-1234-5678,它的读法是“공일공-일이삼사-오육칠팔”。注意,这里的“0”通常读作“공”,而不是“영”。中间的“-”一般会读成“에”。所以连起来就是“공일공에 일이삼사에 오육칠팔”。
找地址、看楼层门牌号也是一样。
“我住在12楼801号”就是“저는 십이 층 팔백일 호에 살아요.”。“층”是“层”,“호”是“号”。
场景四:公交地铁线路,出行的生命线
在首尔,地铁和公交是我们出行的好伙伴。它们的线路和编号,也都是用汉字词。
贯穿首尔东西的地铁2号线,就是“이호선”。去江南、弘大都靠它。
坐公交车,比如740路公交车,就叫“칠백사십 번 버스”。“번”就是“号”的意思。
所以,你在导航或者问路的时候,听到的线路号码,放心,都是我们熟悉的汉字词发音,非常友好!
终极挑战:当两套系统在一句话里“打架”
学到这里,你已经掌握了90%的用法。最酷的是什么?是能在一句话里自如地切换这两套系统!这才是真正掌握了韩语数字的精髓。
我们来构造一个留学生的日常对话场景:
“我昨天下午一点(한 시)和两个(두 명)朋友,去江南站2号(이 번)出口附近,花了三万六千元(삼만 육천 원)买了三张(세 장)电影票,电影是晚上七点五十分(일곱 시 오십 분)开始的。”
你看,这句话里:
- “一点(시)”、“两个(명)”、“三张(장)”:因为是说时间和数数量,用了固有词(한, 두, 세)。
- “2号(번)出口”、“三万六千(원)”、“五十分(분)”:因为是说编号、钱和分钟,用了汉字词(이, 삼만 육천, 오십)。
是不是感觉有点绕?别慌,这恰恰说明,只要把我们前面讲的场景规则记在心里,这种复杂的句子你也能脱口而出!
好了,关于韩语数字的“爱恨情仇”,今天就聊到这里。我知道,这篇文章信息量有点大,你可能需要点时间消化。
但千万别觉得头大,更不要因为怕说错就不敢开口。语言这个东西,就是在不断犯错和纠正中进步的。刚开始分不清,太正常了!韩国人听你一个外国人努力说韩语,哪怕数字用错了,他们也绝对不会笑话你,反而会觉得你很可爱,很努力。
忘掉那些复杂的规则吧,现在就记住最核心的一点:数个数、报年龄、说几点,用“하나, 둘, 셋”;跟钱、日期、号码有关的,用“일, 이, 삼”。从这个开始,慢慢来。
下次去咖啡店,别再用手指比划了,勇敢地对店员说一句:“따뜻한 라떼 한 잔 주세요!”(请给我一杯热拿铁!)。当你成功用对一次,那种成就感,会给你继续学下去的无限动力。加油,你一定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