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去麦马?这些王牌专业你必须知道

puppy

正在考虑麦马的小伙伴们,是不是有点选择困难症?别担心,这篇就是你的“选专业导航”!麦马可不只有大名鼎鼎、堪称“神仙打架”的健康科学(Health Sci),它的工程学院更是以超强的带薪实习项目(Co-op)闻名,几乎是未来就业的黄金门票。还有DeGroote商学院,注重实践,毕业生在业界超级抢手。想知道这些王牌专业到底牛在哪里?录取标准有多高?真实的学习体验又是怎样的?这篇文章带你深入了解麦马最值得读的几个专业,帮你把申请目标看得明明白白!

阅读前的小提示

这篇文章有点长,但全是干货!咱们不聊虚的,只看事实、数据和学长学姐的真实感受。建议你泡杯咖啡,找个舒服的姿势,慢慢看。毕竟,选专业这事儿,怎么慎重都不为过。看完这篇,你对麦马的王牌专业,绝对心里有谱!

深夜,你是不是也曾这样:房间里只有屏幕亮着光,网页上是密密麻麻的大学官网。滑铁卢、多大、UBC、麦马……每个名字都闪闪发光,但点开专业列表,那长得看不到头的清单瞬间就能把人的热情浇灭。 “我到底该选啥?” “这个专业听起来好酷,但好申请吗?” “毕业了能干嘛?” 这些声音,是不是在你脑子里已经开了场辩论会?

我懂你。当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尤其是面对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简称麦马)这样一所“宝藏学校”,选择困难症更是会升级。它不像多大那样坐拥市中心,也不像滑铁卢那样有个“码农摇篮”的标签贴在脑门上。但只要你稍微深入了解,就会发现麦马的“杀手锏”多得惊人。

今天,作为你们在lxs.net上的老朋友,我就带大家拨开迷雾,深入扒一扒麦马那几个响当当的王牌专业。别再只知道健康科学难申请了,咱们聊点更具体的——它到底为什么牛?工程的Co-op有多香?商学院的毕业生为什么那么抢手?走,咱们一探究竟!

健康科学(Health Sci):加拿大医学院的“预科班”,神仙打架的地方

聊麦马,绕不开健康科学(Health Sciences,简称Health Sci)。这个专业在加拿大留学生圈里,几乎是“传说”级别的存在。很多人开玩笑说,能进麦马健康科学的,都是“天选之子”。这话一点不夸张。

为啥这么说?直接上数据。麦马的Health Sci每年只招收大约240名学生,但申请人数通常超过6000人。这意味着录取率低得吓人,常年在5%以下徘徊。至于录取分数,那更是“卷”上了天。官方虽然说建议90%以上,但根据近几年的录取情况来看,没有96%甚至97%的平均分,想拿到面试机会都很难。我认识的一个学妹,IB预估分44(满分45),课外活动列表长达三页,才勉强拿到offer。

你可能会问,分数这么高,进去不就是天天念书考试吗?恰恰相反!Health Sci最独特、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它革命性的教学模式——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固定的课本和讲座。教授会直接抛出一个真实的医疗或健康领域的复杂案例,比如“如何应对一场突发的公共卫生危机?”然后学生们分成小组,自己去查资料、讨论、研究,最后提出解决方案。整个过程就像一个“学术侦探游戏”,超级锻炼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仅是会背书的考试机器。他们知道如何快速学习未知领域的知识,如何与人沟通合作,如何批判性地分析问题。这正是医学院最看重的品质。所以,麦马Health Sci的毕业生进入顶级医学院(比如多大、麦吉尔)的比例高得惊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它被称为“加拿大第一医学院预科”,绝对是实至名归。

当然,想进Health Sci,光成绩好是远远不够的。它的补充申请(Supplementary Application)才是真正的“大boss”。申请文书会问一些非常深刻、考验你思辨能力的问题。比如,它可能会让你描述一次失败的经历并反思,或者探讨一个你关心的社会议题。它想看到的不是你有多完美,而是你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所以,如果你对这个专业感兴趣,从现在开始就要多读书、多思考,积累自己的“思想弹药库”。

工程学院(Engineering):人手一份Co-op,毕业即就业的黄金门票

如果说Health Sci是学术金字塔的顶端,那麦马的工程学院就是连接校园和职场的“黄金桥梁”。它的王牌,就是那个几乎人尽皆知的Co-op(带薪实习)项目。

别的学校Co-op可能是个可选项,但在麦马工程,这几乎是“标配”。麦马工程学院拥有加拿大最大、最成熟的Co-op项目之一。官方数据显示,工程Co-op的就业率常年保持在97%以上!这意味着只要你想找实习,学校的资源和支持系统几乎能保证你找到一份。而且这些实习都是付费的,平均时薪能达到25-28加币,一个学期的实习就能赚回大半年的学费和生活费,对留学生来说简直太香了。

我有个朋友在麦马读软件工程,他的Co-op经历堪称“开挂”。大二暑假去了Shopify,大三去了AMD,大四直接拿到了亚马逊的全职offer。毕业时,他已经手握一年半的北美大厂工作经验,简历金光闪闪,根本不愁找工作。他说:“在麦马工程,Co-op不只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试错和定位。你可以去大公司感受流程,也可以去初创公司体验激情,四五年下来,你早就清楚自己未来想走哪条路了。”

除了强大的Co-op,麦马工程的另一个特色是“通用第一年”(Common First Year)。所有大一新生不分具体专业,学习同样的工程基础课程。这给了大家一整年的时间去探索自己的兴趣。你可以在学习了编程、电路、材料力学之后,再决定自己是更喜欢和代码打交道(软件工程),还是对机器人更着迷(机电工程),或是想在生物医疗领域大展拳脚。

说到生物医疗,就不得不提麦马近几年的“新晋网红”——iBioMed项目(Integrated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Health Sciences)。这个专业是工程学院和健康科学学院联合创办的,完美结合了两个王牌学院的优势。学生既能学到硬核的工程技术,又能接触到前沿的健康科学知识。毕业后无论是去开发医疗器械、做生物数据分析,还是继续深造读医,都有无限可能。当然,这个专业的录取难度也水涨船高,直逼传统的热门工程专业。

申请工程学院,分数同样重要。热门方向如软件工程、机电工程、计算机工程等,平均分基本都在93%-95%以上。但好消息是,它的录取更看重你在数理化等先修课程上的表现,补充申请也更侧重于展现你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通过一个简短的视频面试来考察。

DeGroote商学院:不只是理论,更是实战派的商业精英摇篮

如果你对商业世界充满向往,那么麦马的德格鲁特商学院(DeGroote School of Business)绝对值得你重点关注。和一些偏重理论研究的商学院不同,DeGroote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务实。

DeGroote非常强调“实践出真知”(Experiential Learning)。从大一开始,各种商业案例分析、小组项目、演讲展示就会成为你学习生活的一部分。学院和业界联系非常紧密,经常会请来知名公司的管理者做讲座,或者直接把公司的真实难题作为课程项目。学生们不是在象牙塔里纸上谈兵,而是在模拟甚至真实的商业环境中锻炼自己。

商学院同样提供强大的实习(Internship/Co-op)项目。根据学院的就业报告,超过93%的商科毕业生在毕业后6个月内找到了工作,平均起薪也相当可观。这里的实习机会覆盖了“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各大银行、咨询公司和世界500强企业。我认识的一位学会计的学姐,通过学校的招聘会,大三就进入了德勤(Deloitte)实习,毕业后顺利转正。她说:“DeGroote的职业中心(Career Services)真的非常给力,从修改简历、模拟面试到联系校友,几乎是手把手教你如何拿到心仪的offer。”

这里的学生社团文化也极其活跃。比如,DeGroote商赛协会(DCA)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国内外的商业案例竞赛,这不仅是锻炼分析和表达能力的绝佳机会,也是认识未来商业伙伴、拓展人脉(Networking)的重要平台。在DeGroote,你会发现大家都很“拼”,不是在图书馆,就是在去做项目的路上,或者是在参加某个Networking活动。这种积极向上的氛围,会推着你不断前进。

在申请方面,DeGroote的Commerce项目录取平均分通常在88%-92%之间,同样需要完成补充申请,展现你对商业的理解、领导力潜质和团队合作精神。如果你在高中有参加过商业竞赛、学生会或者有自己的小创业项目,这些都会是补充申请中非常亮眼的加分项。

好了,聊了这么多,你可能感觉信息量有点大。Health Sci像是为未来医生准备的精英训练营,工程是通往科技行业的直通车,商学院则是未来商业领袖的孵化器。它们都很好,都很难,也都很有趣。

但最后,我想说句大白话:别光盯着哪个专业“最牛”或者“最火”。申请大学,更像是在找一个最适合你的“伴侣”。你得问问自己:我到底喜欢什么?是对人体的奥秘着迷,还是对敲代码创造一个App更有成就感?我享受一个人深度思考,还是更喜欢在团队中唇枪舌战?

花点时间,去看看这些学院官网上的课程设置,去YouTube上找找在读学生的Vlog,去感受一下不同专业的“气质”。那个让你一看就两眼放光、心跳加速的,可能就是最适合你的。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有是否适合。找到那个让你充满热情的地方,你的大学生活,才会真正闪闪发光。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248 博客

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