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只看排名,墨尔本留学的快乐你想象不到

puppy

先停一停,听我说!留学这事儿,远不止一张文凭那么简单,更是一段关乎成长和体验的旅程。墨尔本这个地方,它的好,排名真的概括不完。这里不只有图书馆和赶due的deadline,更有巷口醇香的咖啡、转角惊艳的涂鸦和周末热闹的维妈集市。你会发现,学习可以和探索一座有趣的城市完美结合,在这里,你遇到的每一个人、参加的每一场活动,都能打开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这篇文章就是想带你看看,排名之外,墨尔本真正的留学生活是什么样的——那种充满烟火气、多元包容,能让你在学习之余,找到自己热爱并闪闪发光的生活方式。相信我,这里的快乐,绝对超乎你的想象!

阅读前的小提示
这篇文章可能不会给你一份详尽的大学申请攻略,但它会带你“云逛”一遍墨尔本,感受一下在这里生活的真实温度。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跳出排名的条条框框,看看一个更鲜活、更有趣的留学选择。

我还记得刚来墨尔本的第一个月,被小组作业和无休止的reading list搞得焦头烂额。有天下午,我抱着电脑在图书馆里改了三个小时的论文,感觉整个世界都是灰色的。旁边的本地同学 Chloe 看我一脸“生无可恋”,突然合上她的书说:“走,我带你去个地方,比对着屏幕强。”

我半推半就地跟着她走出了校园,穿过几条小巷,拐进了一个我用地图绝对找不到的地方。那是一条窄窄的巷子,墙上画满了色彩斑斓的涂鸦,空气里飘着浓郁的咖啡香。Chloe 熟练地在一家只有一个小窗口的咖啡店前停下,点了两杯 Flat White。我们靠在墙边,看着人来人往,听着街头艺人的萨克斯风。那一刻,论文的压力好像被那口温热丝滑的咖啡融化了。我突然明白,留学申请时我对比了无数遍的QS排名、专业排名,它们告诉我能在这里学到什么,却从未告诉我,我会在这里“活成”什么样。那个下午,是我墨尔本留学的真正开始。

这篇文章,就是想写给像曾经的我一样,只盯着排名看的你。嘿,朋友,咱们先停一停。留学这事儿,远不止一张文凭那么简单,更是一段关乎成长和体验的旅程。墨尔本这个地方,它的好,排名真的概括不完。

咖啡不只是“续命水”,它是墨尔本的城市脉搏

来之前你可能听说过,墨尔本是“世界咖啡之都”。来了之后你会发现,这真不是吹的。这里的咖啡馆,不是星巴克那种标准化的连锁空间,而是这座城市的客厅、是社区的心脏、是每个人的灵感加油站。

你可能会问,不就是喝杯咖啡吗,有那么玄乎?当然有!在墨尔本,点咖啡本身就是一门学问。除了拿铁、卡布奇诺,你很快会学会“Magic”、“Piccolo”这些本地行话。走进一家藏在巷子里的 specialty coffee shop,咖啡师可能比你的导师更了解你的口味。他们会跟你聊今天豆子的产地、风味,是来自埃塞俄比亚的花果香,还是哥伦比亚的坚果调。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而是一种交流和分享。

我认识一个学商科的朋友,他的社交圈子一大半都是在咖啡馆里建立的。他常去的 Seven Seeds,不仅是游客打卡地,更是很多本地创意工作者的聚集地。他就在那里排队时,认识了一位在初创公司工作的学长,后来还帮他拿到了一份宝贵的实习。他说,在墨尔本,一杯咖啡的时间,可能就是一个 networking 的机会,比参加一场正式的招聘会要自然得多。

这里的咖啡文化已经渗透到了城市的肌理之中。根据统计,光是墨尔本市中心就有超过2000家咖啡馆。这是什么概念?意味着你每走几步路,就能闻到咖啡香。从CBD金融区精英们人手一杯的 Patricia Coffee Brewers,到菲茨罗伊区(Fitzroy)街头文艺青年们扎堆的 Industry Beans,每一家店都有自己的性格和故事。它们是学生们赶 due 的战场,是朋友们闲聊的八卦阵地,也是一个人发呆放空的庇护所。

每年举办的墨尔本国际咖啡博览会(MICE),更是全球咖啡爱好者的朝圣地。这不仅仅是一个行业展会,更像一个全城参与的节日。你会看到,对一件事的热爱,可以把不同背景的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种热爱,是任何大学排名都无法量化的。

你的校园不止于围墙,整座城市都是你的课堂

很多留学生的生活轨迹,就是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但在墨尔本,我劝你一定要打破这个圈。因为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的、充满惊喜的校园。

你的艺术史教授可能会把一堂课直接搬到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NGV)。作为澳大利亚最古老、访客最多的美术馆,NGV的永久馆藏是完全免费向公众开放的。这意味着,你可以在任何一个没课的下午,自己跑去看莫奈的真迹,或者在巨大的彩色玻璃穹顶下躺着发呆。每年,这里还会举办世界级的特展,比如之前的迪奥回顾展、草间弥生展,都曾引起全城轰动。这种艺术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它会慢慢塑造你的审美和视野。

你的城市规划课的案例分析,可能就是穿梭在墨尔本著名的涂鸦巷——Hosier Lane。这里的涂鸦每天都在变化,上一周还是巨幅的人物肖像,下一周可能就被全新的作品覆盖。它就像一个流动的城市表情包,反映着当下的社会议题和文化潮流。你会亲眼看到,艺术如何与城市空间互动,如何成为公众表达的出口。这比在书本上读一百遍理论要生动得多。

别忘了,墨尔本还有一个响亮的头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文学之城”。维多利亚州立图书馆(State Library Victoria)不仅仅是南半球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更是所有学生的“第二书房”。它那标志性的八角形圆顶阅览室,总能让人瞬间平静下来。但它不只有书,这里常年有各种展览、讲座和研讨会。我曾在这里听过一场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辩论,也参加过一个关于澳大利亚原住民历史的工作坊。这些知识的碰撞,极大地拓宽了我在本专业之外的认知边界。

更棒的是,探索这座“城市校园”的成本非常低。墨尔本CBD有一个巨大的“免费电车区”(Free Tram Zone)。只要你在这个区域内上下车,完全不用刷卡。这个区域覆盖了从维多利亚女王市场到联邦广场,从Docklands到国会大厦的主要核心地带。这意味着你可以不花一分钱交通费,就逛遍市中心最重要的文化地标。对于预算有限的学生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福利。

谁说墨尔本无聊?这里的烟火气和荷尔蒙能填满你的日历

有时候会听到一种声音,说墨尔本比起悉尼,好像“安静”了点,“无聊”了点。每次听到这个,我都会笑。说这话的人,一定没有真正体验过墨尔本的四季。

这里的快乐,是一种融入日常的、充满烟火气的快乐。比如,每个留学生都绕不开的维多利亚女王市场(Queen Victoria Market)。这个从1878年就开始运营的市场,是墨尔本的“菜篮子”,也是体验本地生活最好的去处。周六的早晨,和朋友一起去,能看到最新鲜的瓜果蔬菜、海鲜肉类,还能买到各种芝士、蜂蜜和手工艺品。最不能错过的,是那里的热果酱甜甜圈(Hot Jam Doughnuts),永远在排队,但永远值得。到了夏天和冬天,这里还会有夜市,世界各地的美食摊位、现场音乐、露天酒吧,整个市场变成一个巨大的派对现场,热闹非凡。

如果你喜欢体育,那墨尔本绝对是你的天堂。澳大利亚人对澳式足球(AFL)的狂热,是你无法想象的。一个比赛日的下午,整个城市都会被各种球队的颜色占领。去一次墨尔本板球场(MCG)——那个能容纳超过十万人的巨大体育场——看一场比赛,你会被那种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和激情彻底点燃。就算你看不懂规则,也会被那种纯粹的社区归属感和城市自豪感所感染。这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文化体验,也是了解澳洲人性格的捷径。

除了体育,墨尔本的节庆活动几乎全年无休。一月的澳网公开赛,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这里。三月的蒙巴节(Moomba Festival)有花车巡游和鸟人滑翔比赛,充满了童趣。四月的墨尔本国际喜剧节,是全球三大喜剧节之一,整整一个月,城里几百个场地都在上演脱口秀和喜剧表演,花十几刀就能买到一张学生票,笑到肚子疼。下半年还有墨尔本国际电影节、墨尔本艺穗节(Melbourne Fringe)……你的日历上永远有值得期待的事情。

这里的音乐场景更是 невероятно 丰富。根据一份行业报告,墨尔本是世界上人均拥有现场音乐场馆最多的城市。从大型体育馆的巨星演唱会,到 Fitzroy 和 Brunswick 区小酒吧里的独立乐队演出,总有一款适合你。很多酒吧的周末演出都是免费的,点一杯啤酒,就能享受一个美好的音乐夜晚。

最美的风景,是多元包容的“人”

说了这么多,墨尔本最宝贵的财富,其实是生活在这里的人。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熔炉”,它的多元和包容,会让你觉得无论你来自哪里,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根据2021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大墨尔本地区有超过三分之一(33.8%)的居民出生在海外,这里的人们说着超过250种语言。走在街上,你能听到普通话、粤语、意大利语、希腊语、越南语……各种语言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城市交响乐。

这种多元性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你想家了,可以去 Box Hill 或 Glen Waverley,那里有最地道的中餐馆和华人超市,一秒把你拉回国内。你想体验异国风情,可以去 Lygon Street 吃一顿正宗的意大利菜,去 Richmond 的 Victoria Street 尝一碗越南河粉,或者去 Brunswick 的 Sydney Road 感受中东风情。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印记。

这种环境对留学生来说,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在学校里,你的学习小组可能就是一个“小联合国”。以墨尔本大学为例,其2023年的报告显示,国际学生占学生总数的44%,来自全球160多个国家。这意味着,你的同学可能来自肯尼亚、巴西、德国、印度……你们会一起讨论学术问题,也会在课后分享彼此的文化、美食和故事。这种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本身就是留学最有价值的部分之一。它会打破你的刻板印象,让你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世界,这种思维的成长,比任何成绩单都更重要。

墨尔本的包容,还体现在它对个性的尊重。在这里,你可以穿任何你想穿的衣服,染任何你想染的发色,没有人会用奇怪的眼光看你。城市里随处可见的彩虹旗,代表着对 LGBTQ+ 群体的支持。这种“做自己”的自由氛围,会让很多初来乍到的留学生卸下防备,更快地融入和找到归属感。

我认识的一个学设计的学妹,在国内时总觉得自己的一些“奇怪”想法不被理解。来到墨尔本后,她加入了学校的戏剧社,认识了一群和她一样“天马行空”的朋友。他们一起排练、一起做道具、一起参加艺穗节的演出。她说,在墨尔本,她第一次感觉自己的“不一样”是被欣赏和鼓励的。她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社群,也找到了闪闪发光的自己。

所以,当你纠结于两所大学排名相差几位时,不如多看看这些排名之外的东西。问问自己,你想在一个什么样的城市里度过几年青春?是只想在一个学术象牙塔里埋头苦读,还是想在一个开放、多元、充满活力的真实世界里,一边学习,一边探索自己的人生?

墨尔本给你的,是后一种选择。它可能不会给你一条笔直的、通往成功的捷径,但它会为你提供无数条有趣的、可以随时拐弯、随时发现新风景的小路。在这段旅程中,你拿到的,绝不仅仅是一张毕业证。

那么,当你来到这里,要怎么开启这段旅程呢?

忘掉打卡式的攻略吧。先去办一张Myki交通卡,但别只坐它往返于家和学校。随便找一趟开往陌生方向的电车,坐到你喜欢的站名下车,然后开始毫无目的地闲逛。你可能会发现一家宝藏二手书店,或者一个安静的社区公园。

对那些听起来有点“傻”的邀请,多说“Yes”。同学约你去周末的农夫市场?去!朋友喊你去看一场你完全不了解的澳式足球赛?去!路边看到一个奇怪的街头艺术展?进去看看!很多最难忘的回忆,都来自于这些计划之外的冲动。

别怕开口。在咖啡馆,问问咖啡师今天有什么好推荐。在市场上,和摊主聊聊他家的草莓为什么这么甜。在课堂上,跟旁边的同学说声“Hi”。墨尔本人的友好是出了名的,你的主动,会为你打开很多扇意想不到的门。

墨尔本不是一个用来“看”的城市,它是一个需要你一头扎进去,“生活”在其中的地方。来吧,找到属于你的那条巷子,那家咖啡馆,那个能让你发光发热的小社团。这里的快乐,真的超乎你的想象,它正在等你来亲手解锁。


puppy

留学生新鲜事

337567 Blog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