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格村钱包保卫战:核心作战指令 |
|---|
| 指令一:别冲动消费!刚落地,很多东西看起来都新鲜,但先忍一手,想清楚是不是真的需要。从宜家到亚马逊,购物车可以先加,但付款按钮别点那么快。 |
| 指令二:脸皮要“厚”一点。大胆开口问!无论是买东西问“Do you have student discounts?”,还是向学长学姐请教省钱经验,多问一句能省不少事和钱。 |
| 指令三:二手是真香!从家具、厨具到自行车,Facebook Marketplace 和学校的中国学生微信群是你的宝藏。学长学姐毕业甩卖的东西,质量好还便宜,完美! |
| 指令四:信用是财富。尽早办一张美国的信用卡(哪怕是需要押金的Secured Card),按时还款。良好的信用记录未来无论是租房还是买车,都能帮你省下一大笔钱。 |
还记得我刚到“来格村”的第一个月吗?那感觉就像坐过山车。出发前,我妈千叮咛万嘱咐,给我卡里打了笔自认为“相当充足”的生活费。我拖着两个巨大的行李箱,心里满是对新生活的憧憬,感觉自己就是整条街最靓的仔。
结果呢?现实的耳光来得又快又响。先是公寓那边,一口气付了第一个月房租加一个月的押金,3000多刀就这么“嗖”地一下没了。然后去置办家具,看着宜家那些简约好看的桌子椅子,一冲动,又是几百刀。再去超市,看着琳琅满目的零食饮料,购物车不知不觉就满了,结账时看到150刀的账单,心都在滴血。短短两周,我眼睁睁看着银行账户的数字,从一个令人安心的五位数,迅速跌向四位数。每天晚上,我都会打开手机银行App看一眼余额,那心情,比等期末成绩还紧张。我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花钱如流水”。
那一刻我才明白,爸妈口中的“省着点花”,背后是多么沉甸甸的现实。这篇生存手册,就是用我(和无数前辈)的血泪经验换来的。希望能让你的“来格村”第一站,走得更稳一点,钱包也更鼓一点。
第一道坎:住房、水电网这些“吞金巨兽”
在来格村,你每个月最大的一笔固定开销,毫无疑问就是住房。这笔钱就像地心引力,你没法摆脱它。
房租和押金:
这绝对是支出的大头。来格村的房租根据地段、房型和新旧程度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学校附近步行可达的公寓最贵。举个例子,一个离教学楼近的2B2B(两室两卫)公寓,月租金可能在$1400到$2000美元之间,你和室友平摊下来,每人也要$700-$1000。如果你不介意坐几站公交车,离学校远一点的地方,同样的房型可能只要$1000-$1300。想省钱的话,找2-3个室友合租一个3B或4B的房子,人均成本会降到$500-$700左右。
但别忘了,签合同的时候,你面对的不是一个月的房租,而是一座“金山”。几乎所有的公寓都会要求你支付“首月房租 + 一个月押金(Security Deposit)”。我有个朋友更惨,因为没有美国的信用记录,公寓方要求他额外再支付一个月的房租作为担保。也就是说,他还没住进去,就先掏了三个月的房租,差不多$4000多刀,这笔钱足以让任何人的钱包瞬间“休克”。所以,务必在预算里留出这笔庞大的启动资金。
水电网燃气费(Utilities):
租房合同里一定要看清楚,房租包不包Utilities。大部分情况是不包的,需要你自己去开通和缴费。
电费和燃气费是两大变量。夏天开空调,冬天开暖气,账单数字会让你心跳加速。在来格村这样的地方,冬天零下十几度是家常便饭,暖气一开就是24小时。一个月的电费加燃气费,轻松上$150-$250,这还是在你们比较节约的情况下。我刚来的时候不懂事,冬天在家穿着短袖把暖气开到80华氏度(约26摄氏度),月底看到$300的账单时,瞬间感觉心都凉了。从此以后,冬天在家都乖乖穿上卫衣。
水费和垃圾处理费相对稳定,有些公寓会按人头收个固定费用,比如每人每月$20-$40,有些则是包含在房租里的。
网费:
这是现代人的生命线,不能断!来格村主要的网络供应商就是那么几家,比如Xfinity或者AT&T。一个普通的套餐,网速足够你上网课、看视频,价格大概在每月$50-$80。记得开户的时候一定要问有没有学生优惠或者新人优惠,通常第一年会有折扣。最好的省钱办法是和室友一起办,平摊下来每人每月也就$20左右,一杯奶茶钱而已。
民以食为天:超市购物的“省钱心法”
解决了住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吃了。自己做饭,绝对是比天天下馆子省钱几个数量级的选择。但去哪家超市买,怎么买,里面的学问可大了。
美国主流超市:Kroger 和 Meijer
Kroger是我们的“国民食堂”,东西全,质量不错,而且省钱的门道最多。第一件事,就是去办一张免费的会员卡!没有会员卡,很多折扣价你都享受不到。然后,下载他们的App,每周花十分钟,把上面的电子优惠券(Digital Coupons)都“clip”一遍。我曾经买一盒哈根达斯,原价$5.99,用了App上的优惠券后,只要$2.99。这种“薅羊毛”的快乐,谁懂啊!Kroger还有个“Fuel Points”计划,你每在店里消费1美元,就能积1分,积满100分,在它家合作的加油站加油,每加仑就能便宜10美分。对于有车的同学来说,日积月累能省不少钱。
平价之王:Aldi 和 Walmart
如果你的目标就是极致省钱,那Aldi绝对是你的天堂。这家德国廉价超市,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的价格,经常比其他超市便宜30%以上。比如,一打鸡蛋在Kroger可能要$3.5,在Aldi可能只要$1.99。当然,它的品牌选择少,很多都是自营品牌,而且需要自备购物袋,推车要投币25美分(用完还回去会退币)。但对于基础食材采购来说,性价比无敌。
Walmart则是品类最全的地方,从食品到电子产品到床上用品,一站式购齐。价格也很有竞争力,特别是买大米、面粉、油这种消耗品。不过,Walmart的生鲜质量有时不太稳定,需要你仔细挑一挑。
亚洲胃的归宿:中超和韩超
刚来美国,最想念的还是那一口家乡味。这时候,亚洲超市就是你的救星。在来格村,你总能找到一两家中国超市或韩国超市(比如H Mart)。这里有你在Kroger永远找不到的螺蛳粉、老干妈、火锅底料、速冻水饺和各种亚洲蔬菜。虽然有些进口商品价格会贵一点,但能吃到正宗的家乡菜,那点溢价是完全值得的。而且,像大白菜、空心菜这类蔬菜,在亚超买往往比在美国超市买更便宜、更新鲜。
一个比较合理的月度伙食费预算,如果你大部分时间自己做饭,偶尔和朋友出去吃一两次,大概在$350-$500之间。记住,做饭不仅省钱,也是一种社交方式。邀请几个朋友来家里包饺子、吃火锅,比去餐厅AA制温馨多了。
出行方式大抉择:买车还是不买车?
这是一个让无数留学生纠结的问题。来格村不像纽约、芝加哥那样有发达的地铁系统,没车确实感觉像“断了腿”。
不买车的选择:公交、Uber 和你的双腿
首先,一定要利用好学校的公交系统!大部分美国大学城的公交对学生都是免费或有极低折扣的,凭你的学生卡就能随便坐。这些公交线路基本覆盖了校园和周边的主要生活区,去上课、去超市、去图书馆都完全够用。刚来的一两年,完全可以靠公交+步行解决日常通勤。
偶尔需要去远一点或者搬家,可以用Uber或Lyft。一次10-15分钟的车程,大概花费$15-$25。这个成本不低,只适合应急,不能作为日常选择。
买车的“甜蜜负担”:
拥有一辆车,意味着自由。你可以周末去周边的国家公园,可以随时去Costco大采购,生活半径会大大拓宽。但这份自由的代价,是真金白银。
购车成本:大部分留学生会选择二手车。一辆靠谱的日系车,比如开了5-8年的丰田凯美瑞或者本田思域,价格大约在$10,000到$18,000美元。买车时一定要查CarFax车辆历史报告,最好再花$100-$150找个靠谱的修车师傅做个购前检查(Pre-Purchase Inspection),避免买到事故车或问题车。
持续的“烧钱”:买车只是一次性投入,养车才是无底洞。
- 保险:这是最大的一笔开销。对于25岁以下、没有美国驾龄的国际学生,车保费高得离谱。根据车型和保险公司的不同,每个月$200-$350都是正常范围。一年下来就是$2400-$4200,快够买半辆车了。
- 油费:假设你只是在村里开开,每周加一次油,按现在每加仑$3.5左右的油价,一个月油费也要$150-$200。
- 保养和维修:换机油一次$50-$80,换一套轮胎$500-$800。万一车子出了点什么毛病,修车厂的账单会让你怀疑人生。我朋友的旧车变速箱坏了,修一下报价$3000,比他买这辆车花的钱还多,最后只能忍痛报废。
- 其他:每年还有牌照费、注册费、年检费等等,加起来又是几百刀。
所以,买车前一定要冷静算一笔账。如果你的生活圈子主要在校园附近,买车带来的便利,可能还抵不过它带来的经济压力。
省钱小技巧:从手机套餐到二手好物
除了上面这些大头,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可以“节流”。
手机套餐:
千万别直接去AT&T或Verizon的门店办最贵的套餐!那些一个月$70-$90的无限流量套餐,性价比极低。强烈推荐和几个信得过的朋友组一个“家庭套餐”(Family Plan),人越多越便宜,4-5个人组队,每人每月可能只要$30-$40,就能享受到同样的无限流量服务。
更省钱的选择是虚拟运营商(MVNO),比如Mint Mobile, Visible, Google Fi。它们租用三大运营商的网络,但价格便宜得多。Mint Mobile经常有新人活动,一年买下来平均每个月只要$15-$20,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流量完全够用。
教科书:
不要去学校书店买新书!一本书动辄一两百刀,简直是抢钱。开学前,先去学校图书馆网站查查,看有没有电子版可以免费借阅。然后去Amazon或者Chegg这样的网站租书,一个学期下来可能只要新书价格的三分之一。当然,最经济的方式还是问问上过这门课的学长学姐,看能不能买到他们的二手书,或者加入课程的群组,看看有没有同学共享电子版资源。
家具和生活用品:
你的第一个小窝,完全没必要用全新的东西填满。Facebook Marketplace是真正的宝藏,上面有大量本地学生和居民出售的二手家具。一张书桌$20,一个床头柜$10,一个几乎没用过的微波炉$25,这些都是真实的价格。每年5月和8月毕业季和开学季,是淘货的黄金时间,很多人急着搬家,会以极低的价格“白菜价”甩卖家当。
别忘了你是学生!
你的学生ID是一张万能折扣卡。买电脑有Apple和Dell的学生教育优惠;听音乐Spotify有学生半价套餐;看电影、去博物馆、甚至在一些餐厅吃饭,结账前都多问一句:“Do you offer a student discount?”。注册UNiDAYS和Student Beans这两个App,上面集合了超多品牌的学生专属折扣。
好了,说了这么多,并不是想让你对未来的生活感到焦虑。恰恰相反,是想告诉你,钱这件事,只要提前规划,心里有数,就没什么可怕的。刚开始的慌乱和不适应,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
花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好,而不是成为它的奴隶。省下不必要的开销,是为了能把钱花在更值得的地方——比如一次和朋友们的公路旅行,一场期待已久的演唱会,或者一门能提升自己的在线课程。这些经历带来的价值,是任何价签都无法衡量的。
所以,收好这份手册,给你的钱包一颗定心丸。然后,就去大胆地体验、去探索、去享受你在来格村的独一无二的旅程吧。你,准备好了吗?